《最后的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三国-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有守军固守渭水,后有蜀军骑兵大举压来,一向镇定从容的齐万年顿时也倍感压力,如果一昧地留驻在渭水北岸,很可能腹背受敌,步卢水胡和马兰羌人的后尘。

    提起卢水胡和马兰羌,齐万年气得都想要骂娘,彭护和马格隆这两个废物点心,都到了亡族灭种的地步了,还继续的窝里斗,让刘胤白白地捡了个便宜,这两大部族的人马加起来,也不比氐人差多少,如果他们能拖住刘胤,最起码能拖过这个冬天,那么整个关中的形势或许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只可惜他们非但没有能够拖住刘胤,而且被刘胤给全数消灭了,北地四大胡族声势浩大的起义,到头来只剩下了他们氐人一部孤军奋战了。

    彭荡仲率领着卢水胡人的残部投靠了齐万年,虽然没有多少人马,但齐万年还是欣然地接受了,让彭荡仲享受和匈奴人郝元度一样的待遇,现在是用人之际,齐万年当然是不嫌人少多多益善了。

    尽管齐万年有心思等到三九天渭河冻实了再兴兵渡河,但时不待我,刘胤的大军已经从安定新平方向一路东进,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富平杀了过来,丢了北地郡,氐人的粮草供给就会断链,在这个严寒的冬天,缺粮少草,无疑将是致命的。

    尽管有千般的不舍,万般的无奈,齐万年最终还是痛下决心,率军从渭河北岸撤军了,退回到了北地郡老巢之中。(未完待续。)

第723章 寒冬休战

    刘胤也是虚晃一枪,他根本就没有同齐万年在富平决战的意思,在这个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了,打野战那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光是冻伤这一个非战斗的减员,就是刘胤所无法承受的。

    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士兵们缺少足够的御寒衣服,在这个人们尚不知棉花为何物的时代,冬季御寒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刘胤穿越之初一直在益州,那儿的气候还算是可以,最起码冬天不结冰,不会有太冷的感觉,但到了关中之后的这几年,确实感受到了北方的严寒,这个时代的冬天要比后世冷的多,就算没有温度计,刘胤都可以感觉出来关中冬天最冷的时候可以低到零下三十度。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下,行军打仗便会成为一种高风险的事,一场战役下来,战死的人倒在其次,冻死冻伤的却要占到很大的比例,没有足够的冬衣来御寒,确实是一个最大的难题。

    有钱的人或许可以买兽皮或蚕丝制成衣服来御寒,但普通的平民百姓就只能是将普通的麻布衣服夹层之中添加些麻絮之类的填充物,更穷的百姓只能填一些茅草来御寒,往往一场寒流来袭,冻毙于街头的人比比皆是。

    军队在御寒衣服上也不会好到那儿,毕竟蚕丝和兽皮都属于稀缺物资,供应上层社会的人士都稍嫌不足,要装备到每一个士兵的身上,显然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

    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刘胤就曾准备了三万多件蚕丝冬衣,以确保蜀军顺利地完成这一段无比艰辛的路,那时候尚在蜀地,而蜀地盛产蚕丝和蜀锦,就算如此,为了准备这三万件蚕丝冬衣,刘胤还是费了好大的力气,花了很大的代价才制成的,到了关中,没了蚕丝产地的支持,再想制做蚕丝冬衣完全不现实了。

    所以在寒冬到来之际,刘胤首先选择的就是避战,能不打尽量不打,当齐万年主动地撤回富平并加强了富平和泥阳的防守之后,刘胤再挥师南下,渡过渭水,回长安去了。

    齐万年得到这个消息,气得是暴跳如雷,但却也无可奈何,如今刘胤的大军回援长安,自己攻取渭南的计划也就宣告破产了,损失了一万多的人马,到头来什么也没有捞到,齐万年的郁闷可想而知。

    不过这个冬天比往年要格外的寒冷,齐万年也只得龟缩在富平,把这个冬天猫过去再说。

    漫天的大雪笼罩了整个的关陇大地,双方进入了休战期,积蓄着力量,等着明年再战。

    这个冬天刘胤也并不轻松,虽然政务上有刘谌和郤正处理,让刘胤省了不心,也让他可以腾出手来主抓军事,但随着军队数量的扩大,军政、军令、后勤的诸多事务也都压到了刘胤的肩上,尤其是后勤这块,已经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整个雍凉地域广阔但人烟稀少,胡人占据的比例远超汉人,这也是北地胡此次得以迅速扩张的原因,真正的汉人人口尚不足百万之数,以不足百万的人口来养活近十五万的军队,显然是超负荷的,在粮草辎重后勤补给这一块,一直压力很大。

    好在关中土地肥沃,闲置的土地有不少,刘胤便和刘谌、郤正商议,实行屯田制,军屯是指望不上了,整个的军队常年有战事任务,根本就没有时间歇下来屯田,只能是招募流民和使用战俘。这个战俘包括在关陇之战的俘获的魏晋士兵,也有胡族士兵,刘胤将他们编在入屯田营中,尽可能地做到人尽其用,毕竟白白养活这些俘虏也得耗费粮食,将他们释放的话又可能会给敌方补充力量,将他们编入屯田,则是再好不过的办法了。

    屯田制是最有效解决军队粮草补给难题的办法,当然曹操为了补充军需之不足,率先实行屯田制,为曹魏的强大和一统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如果刘胤将十五万军队的钱粮都压到关中不足百万的汉人百姓头上,这样可怕而沉重的税赋必然会压垮新建的雍凉政权,而推行屯田制,就可以有效的缓解关陇百姓的税赋重担,为关陇百姓的休养生息创造条件。

    从推行屯田制以来,已经是过了两个年头,从最初的三四万人现在已经扩大到了近二十万人,每年积粟达数百万斛,军队的后勤补给难题暂时得以化解。

    如何在关中占稳脚跟,将八百里秦川之地打造成谋霸天下的根据地,一直是刘胤所思考的问题,不得不说,刘胤在军事方面很有天赋,能从南中千里跃进鲸吞雍凉,他所表现出来的卓越军事才干已经足以媲美古之名将了。

    但同时刘胤也清醒的认识到,如何治理这片土地却始终是自己的一个短板,在治国理政方面,确实是刘胤的弱项,对于这一点,刘胤不得不佩服诸葛亮,文治武功,内外兼修,举重若轻,将一个国家治理地井井有条,虽然诸葛亮在世之时蜀汉并不是最强大的,但却不是一个谁都可以忽视的力量。

    真要让自己做到诸葛亮那般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刘胤自问自己真心做不到,更何况入主雍凉之后,自己一直处于东征西讨之中,根本就无瑕坐下来处理政事,所谓的雍凉都督,还真是只都督雍凉诸军事。

    不过刘胤发现,郤正在内政方面确实属于一个人才,雍州刺史一职,他干的相当称职,再加上长安有刘谌坐镇,刘胤几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转过年就是蜀汉炎兴六年,晋泰始四年,吴宝鼎三年,公元纪年268年,如果是真实的历史中,这一年应当是很平静的一年,几乎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乏善可陈,但正因为穿越者刘胤的搅局,天下变得风起云涌,从泰始三年爆发胡族大叛乱,到了泰始四年的时候,已经是愈演愈烈了,一个真正的乱世降临人间。(未完待续。)

第724章 缺衣少食的氐人

    渭北大地的冰雪刚刚消融,齐万年的心思又活络起来了,在富平猫了一个冬天,齐万年觉得自己又该活动活动,自从去年冬天刘胤的主力回到渭南之后,齐万年就打消了南渡渭河的打算,尽管长安城对齐万年有着相当大的诱惑力,但刘胤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地消灭匈奴、马兰羌和卢水胡,这样的震慑力还是令齐万年心有余悸,光是傅佥的一个军团就让齐万年无功而返了,如果再加上刘胤的主力部队,想要突破渭水天险,那绝对是试比登天。

    长安打不成,并不代表齐万年就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他把进攻的目标,锁定在了北地郡东面的冯翊郡和西面的新平郡,这两个郡原来都是匈奴人郝散和马兰羌人的活动区域,但从去年刘胤灭掉郝散和马格隆之后,这两郡几乎就没有胡人的踪影了,齐万年决定左右开弓,同时向冯翊郡和新平郡出击,攻掠两郡之地。

    现在齐万年急缺粮草,去年秋天的时候,齐万年兴兵南犯,企图攻下富庶的渭南,但事与愿违,氐军一受困于渭河北岸,不得寸进,一直到撤兵之时,氐军都无法踏上渭南的一寸土地,想从渭南捞一把的打算完全落空了,撤回富平之后,氐军的粮草便出现在了困难,毕竟北地郡地域狭小,民贫地瘠,物产有限,仅仅靠富平泥阳两地支撑十万余大军的粮草开支,显然是心有余力不足,齐万年将北地郡周围的粮草牲畜全部搜刮来,也勉强应付了一个冬天,等到春天到来之际,氐军粮草已然告缺,再不想办法,十余万大军根本就不可能度过这个春荒。

    所以齐万年同时攻掠两地,就是为了筹措粮草,为了达到目的,氐人甚至都不顾及分兵所带来的隐患,在冯翊和新平两地大肆劫掠,强取豪夺。

    消息传到长安,立刻报于了刘胤。

    立春过后,刘胤也在考虑以何种方式进攻渭北,彻底地解决掉齐万年,听到消息之后,刘胤微微一笑,看来机会马上自己就送上了门了。

    “会不会是齐万年的诱敌之计?”傅佥有些担忧地道。

    刘胤微微一笑道:“冬天刚过,齐万年就急着四处出击,到处劫掠,看来他真的是粮荒了,想来齐万年去年急着进攻长安,一直到隆冬方才撤兵,自然来不及筹措粮草,十几万人呐,每日所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一个冬天应该将屯粮给吃光了,才会如此疯狂地抢掠,此刻齐万年兵力分散,正是我们各个击破的好机会。”

    刘胤立刻是整点兵马,兵力部署完全同去年一样,还是由傅佥率左军团守渭南,自己和罗宪率中军团、右军团兵出渭河,直指北地。

    渭北诸郡常年饱受胡人滋扰,那里的汉人数量稀少,就算有少数汉人百姓,也大多围绕着士家大族的周围,这些士家大族舍不得祖业田产,不愿意向渭南迁移,便大多筑坞堡自守。

    坞堡一般座落在平川地带,周围全是耕地,阡陌纵横,平时这些农户就在田地里耕种,一遇到胡人来劫掠,就都躲入坞堡之中。

    坞堡大多以砖石所筑,四周常环以深沟高墻,内部房屋毗联,四隅与中央另建塔台高楼,称之为望楼。大型的坞堡相当村落,较小的一如宅院。有的旁侧另附田圃、池塘。堡门一般辟于南墻正中,入口有庭院,院中建主要厅堂及楼屋。另有厨房、厕所、猪圈等辅助建筑,且多置于北面,后门常位于东墻的北端。

    坞堡相当地坚固,躲入坞堡之中的百姓和士家的私兵共同组成了坞堡的防御力量,胡人凶残大家都是耳闻目睹,一旦坞堡被攻破,坞堡内的人,无论男女老幼,几乎很难幸免,尤其是女人,下场更为地惨烈,所以一旦胡人来袭,整个坞堡内的人,不管是男女,都同仇敌忾,死守不退。

    一般坞堡内都储存在大量的粮食和武器,基本上可以保证就算胡人长期的围困,坞堡都可以自给,而善长骑战的胡人想要攻破坚固的坞堡,也是一件相当难的事。

    寒冬刚过,田地里都还残留着冰雪,这个季节就连播种都没到,更别说长什么庄稼了,一眼望去,田地一片荒芜,齐万年派出的人马想要在田地里获得上些东西,几乎是痴心妄想,而单个的农户,在渭北这片土地上,几乎不存在,氐人的目光,自然放在了那些储备有大量粮草的坞堡上。

    但往昔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些坞堡可是难啃的硬骨头,若在以往,或许这些氐人也就绕堡而过,放弃了,但现在这些氐兵个个饿得嗷嗷叫,看到坞堡两眼直冒绿光,围着坞堡强攻不放。

    但每一座坞堡都坚固异常,小到几十户,大到上千户,所有的人都团结一致,拼死而战,胡人往往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很难攻克一座坞堡,坞堡具有良好的防御性能,无论是火攻水攻,都很难奏效,至于人海战术蚁附攻势,更是难以撼得动坞堡,坞堡内贮存着大量的弓箭和防御器械,常常可以给胡人以迎头痛击。

    氐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算勉强地拿下了几座规模不大,也就只有数百人守御的坞堡,但这些坞堡所藏粮食也比较有限,氐人就算是夺了下来,也难以解决燃眉之急,至于那些大型的拥有数千人的坞堡,根本就撼不动。

    齐万年派出去的人马,大多数都被坞堡所拖住了,氐人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依然难以取得胜果,但他们往往又心有不甘,拼命地调动着兵力,一次次地向着坞堡发起攻击,但又一次次地失望而归。

    就在氐人连续不断地滋扰冯翊和新平两地之时,蜀军的人马已经悄然地渡过了渭水,向着他们逼了过来,分散作战的氐人部队已经成为了别人的盘中餐。(未完待续。)

第725章 反击

    针对氐人兵力分散的特点,刘胤在出兵之时,就已经制定好了详细的作战预案,六个骑兵军同时出动,对深入到冯翊和新平郡境内的氐人实施快速精准的打击。

    骑兵的速度本来就是很快的,各军锁定目标之后,便以闪电一般的速度扑向了目标,这样的闪击战让氐人完全是措手不及,许多正在围攻坞堡的氐兵队伍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蜀军骑兵已经扑了过来,轻易地将他们绞杀。

    这完全是一次不对等的战斗,蜀军准备充分,目标明确,出手之时果断狠辣,完全不给氐军任何的机会。

    氐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蜀军的攻击会如此地犀利,许多分散的氐军根本就来不及集结,甚至来不及抵抗,就被蜀军分割包围歼灭掉了。

    有一队的氐军刚刚攻克一座小型的坞堡,惨烈的战斗让他们精疲力竭,许多人刚刚松懈下来,还没有来得及喘上一口气,蜀军骑兵就凶猛地冲了上来,那一队的氐兵完全地懵了,根本就想不同这是从什么地方杀出来的蜀军,好似神兵天降一般,已经被氐兵摧毁的堡门轻易地就被蜀军骑兵所突破,氐人还来不及享受胜果,就遭到全军覆灭的下场,

    蜀军在这一次闪击作战相当地有成效,在短短的十余天时间,对入侵到新平郡和冯翊郡的氐军重拳出击,斩杀氐兵两万余人,重创了齐万年部。

    齐万年也没有想到刘胤的出手竟然如此快速,本来氐军粮荒,齐万年还准备在与蜀军展开决战之前先想办法筹措一些粮草,但刘胤的行动完全地打乱了他的部署,短短的十余日内,氐军出击的部队是损失惨重,各路败兵中仓皇逃窜,刚刚扩张出来的地盘眨眼之间又全部丢光了。

    在经受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齐万年也不得不收缩兵力,蜀军的这个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让氐人是大吃苦头,如果继续采用这样的战法,氐人的军队很可能就会被蜀军一步步地全部蚕食掉。

    但收缩兵力的话,氐人的生存空间又将变得狭隘起来,数万人马挤在富平到泥阳的狭长地带,缺衣少食,战局可能会变得更加地艰难。

    这时,谋士许放又给齐万年出主意道:“大首领,刘胤分兵而进,同时攻略冯翊和新平,所使用的部队皆是骑兵,而刘胤的中军目前尚在黄白城,只有两万步兵护卫。现在刘胤就好比伸出两个拳头打人,胸膛却露了出来,大首领何不主动出击,只要一战能擒获刘胤,何愁蜀军不灭,关中不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