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器-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子探病,张静斋于榻上叹道:“天道不绝周,地维不绝周,人心不绝周,信夫!”

初七,张静斋推辞明黄莽龙纹服饰,改回原本衣饰,撤朝堂南向座椅,与百官共同北面事君。

风闻圣京剧变,征东将军阮香传檄天下讨贼。吉州晏彦、也城孙咨、泸北赵扬、云西吴忧四镇响应之。柴州穆恬、开州杨影、怀州刘向、泸南赵明则投向了张静斋的怀抱。

六月底,清河军队北线淄州集团军率先完成了动员集结,阮香亲自挂帅,十万大军水陆并进,溯富水河西进进攻燕州。清河军前锋没有经过太剧烈的战斗就打通了富水河上游的拦江锁,清河水军迅速侵入富水河上游水系——燕水。燕州军闻风而动,现任燕州将军韩青龙紧急征召燕州部队向燕州城集中。不过相比较于燕州的动荡,圣武关前却异常平静,借韩青龙两个胆子他也不敢动圣武关的五万驻军。

灵州和怀北构成了清河军的南线。清河军留下三个师在怀北牵制怀州井麟军,两千军守明云关,三千军扼晨云关,防止柴州军偷越,五千军驻大秦岭防张静斋的唐军,主力部队五个师在乐城集结。南线的全部九万军队由方略统一指挥。一共用了十五天的时间,方略完成了组建自己的行营并将其推进到乐城的任务。参谋部已经为他疏通了交通线和情报网。运河将军粮源源不断运到乐城囤积,方略到达自己的新指挥部的时候,这里已经囤积了大军两个月的粮草储备。步兵部队已经基本完成了动员和集结,部分骑兵和水师部队还在调动的路上。清河地方二线部队也已处于随时可以征发的状态。方略对于参谋部、后勤部和情报部门的工作相当满意。参谋部制定的整体策略是北攻南守。南线任务最重,要同时面对怀、柴、和京畿三方军队的压力。阮香对南线的要求是能够固守,必要时可放弃部分外围据点。但不能让敌军深入腹地。

最北方的泸州防线阮香交给了呼延豹。呼延豹指挥的军队数量是最少的,只有一个甲级师和两个不满编的乙级师,不过他的任务也是最轻松的,只需对赵明保持监视就行。吴忧的云西铁骑将泸南的赵明看得死死的,泸北的赵扬似乎正打算趁这个机会好好修理一下他的好兄长。面对来自北、西两面的钳形威胁,赵明自顾不暇,更别说起兵侵略清河的地盘了。

在西线,报仇心切的孙咨从晏彦处借了两万兵马,加上他自己原有的万把人,从也城誓师出发,进攻徽州,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战。晏彦则从北方出兵侵入沁城地区,与孙咨南北夹击唐军的徽州驻军。

面对清河咄咄逼人的攻势,张静斋第一时间就确定了敌人的主攻方向——燕州。战事一起,军中将领纷纷请战,张静斋认为他们都不是阮香的对手,不顾自己有病在身,亲自挂帅,率军二十万增援燕州。徽州战事则全部交给萨都负责。

按照张静斋的整体设想,柴州穆恬最好能好好和怀州合作,一起攻击清河军的怀北地区,这样就能达到完全牵制清河军南翼的目的。但战争一起,柴州穆恬不顾张静斋的建议,率先发兵五万进攻晨云关。怀州井麟则无视刘向催促进兵的指令,迁延不进。

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杨影与开州的将士浴血奋战,先后击溃了闵化的叛军、镇压了谢辛和董氏兄弟煽动的叛乱,击退了蛮王蒙勇的大举进犯,赢得了唐家将领们的尊重和拥戴,手下更是汇集了一批精兵猛将。由于周围都是盟军,杨影遣使请北上入关中作战。张静斋重赏使者,以南蛮未平,大军不宜轻动为由,婉言拒绝了杨影的请战要求。遣使擢升杨影为征南将军,令总督开州兵马,专意南蛮。另外征集粮饷,供应京畿、徽州朝廷官军,勿使断绝。

这一次战争,由于阮香及其盟友都集中于北方,张静斋和他的盟友则大多处于南方,因此被称作南北之战。双方前后动员兵力超过七十万,在广阔的战线上展开厮杀,规模之大,创百年之最。加入阮香一方的,被称为北军,加入张静斋一方的,被称为南军。

吴忧虽然不介意趁乱捞点地盘,但云州刚刚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大战乱,元气大伤,现在正在恢复期,实在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动员。所以吴忧就成天把他的几万部队从这里调到那里,不几天又换一处地方,所到之处自行射猎采樵,权当放马练兵。只是云西军到了东境,赵明便食不下咽,到了南境,韩青龙便如坐针毡。

云州的战马更是变得十分紧俏,几个月里价格上涨了十倍还有人抢着买。吴忧是来者不拒,谁出价高就卖给谁。不过比较起来以清河军最富裕,每次交易又都是直接付黄金,所以卖给清河军的战马占了最大头。而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云州这一相对平静的地区成了商队贸易的首选路线。内地的各种特产如丝绸、瓷器、茶叶等经过云州的商路大量流出,国外的金银、珠宝、香料等大量流入,云西的关税税收成倍增长。随着战争各方需求的增长,关内对云州的盐、铁、粮禁逐次放开,趁着这段时间,云西又以极快的速度把大量的钱财换成了宝贵的资源,因此云西的盐、铁和粮食储备有了大量增长,终于不再那么捉襟见肘。

不知是不是压力过大导致精神崩溃,赵明竟然率先派苏中率军三万进攻归城。赵扬当即亲自领兵攻泸州,泸州城高濠阔,赵扬一时不能得手。吴忧听说泸州已经动了手,便带着他的三万铁骑开进泸州。先是陪着赵扬看了几天热闹,吃掉了赵扬不少军粮,然后又转去跟老朋友呼延豹喝了顿酒,打了不少秋风,顺便敲了苏中几记闷棍,等到苏中吃不住劲开始撤退的时候,吴忧像个讨债鬼似的很不讲究地追着苏中的屁股打,最后苏中不得不丢下辎重轻装逃走,才算摆脱了吴忧的骚扰。这样各走各路又不用打仗,两家皆大欢喜。吴忧带着他的队伍武装游行了一圈,转悠了小半年,吃饱喝足,又抢又拿,赵扬和呼延豹还都得承他的情。

吴忧带兵去泸州期间,云西边防形同虚设,逗得圣武关守将胡斌心里痒痒的,想要出兵,却不得张静斋的手令,但良机不可纵,于是偷偷整兵备战。云西探子侦知此信,急报留守的莫湘。莫湘不慌不忙,只是命召集数百名木匠在霖水旁锯木,刨花全部抛入霖水。霖水流经白郡,白郡太守忽然发现河上游漂下大量刨花,急报韩青龙,韩青龙大惊,通报胡斌,说是云西正在霖水上游大量造船,应密切注意云西军顺流南下企图,因为韩青龙手头已经没有部队可以抽调,所以只好请求胡斌协防白郡。胡斌只好放弃原计划,派一部军队进入白郡。这样胡斌如果再抽调部队发起进攻的话,就不足以形成决定性的打击了。而前车之鉴也告诉他,云西的战争潜力不可想象。在莫湘的手里,还从没人能讨得了好处去。

北方暂时平静,唐军的东西两线却打出来了真火。

在西线徽州,除了分散驻守各城堡垒的驻军之外,萨都的手里机动兵力有六万人。他接到张静斋的密令,孙咨、晏彦皆不足虑,开州杨影这个盟友却要加意提防。所以萨都的情报重心有很大一部分都放在了开州。根据侦察,开州并没有完全动员的意思,常备军大约在七八万人左右,战略中心还是在南蛮方面,而杨影手头的机动兵力只有两万人上下。开州最近押解的头一批粮草已经到达,杨影似乎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来不及计算一下杨影背后插上一刀的可能性有多大,晏彦和孙咨的攻势逼迫得萨都必须得下定决心了。萨都决定还是先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再说。萨都分给部将王破敌一万兵,让他去救援徽州。萨都自统兵五万救援沁城,迎战吉州的军队。因为一向不大瞧得上吉州军,反而是孙咨的军队经历过不少场战斗,颇有战斗力,又有哀兵的气势,所以萨都这次的打算是先弱后强,先以雷霆手段击溃战斗力软弱的吉州军队,然后再乘胜转头消灭孙咨的军队。不料出兵没多久,王破敌中伏败回,军队损失过半。却是孙咨耍了个花样,佯攻徽州,却在王破敌的援军来路上设伏,击败了王破敌。萨都不料一向只是武勇出名的孙咨还有这等谋略,不禁收了轻视之心,改变策略,决定先吃掉孙咨,再北上救援沁城。孙咨侦知萨都以主力军攻击自己,便向晓城转进,遣使敦促吉州军放弃围攻沁城,前来与自己会合,与萨都决战。但吉州军摄于萨都威名,不敢与之正面相抗,围攻沁城达两月之久,终于攻克,大肆劫掠。晓城太守为孙政旧部,与孙咨里应外合取了晓城,萨都随后赶到。两军在晓城城下接战,萨都阵斩数将,孙咨胆寒,闭门不出。萨都派王破敌围住晓城攻打,自引一彪军击吉州军。吉州军望风而走,追之不及。晓城被围城半年,孙咨突围未果,粮食吃尽,老鼠、青蛙、草根、树皮也都被吃尽,孙咨仍不投降,城中人相食。萨都遣使入城劝降,孙咨命将使者烹了下酒,将其首级做成酒器。萨都大怒,奋力攻城,孙咨部将卞悾躺彼镒赏督担窍萋洌婧笠渤且餐督堤凭L凭檬乒ト爰荨

东线燕州方向,阮香在重兵布防的燕州城下虚晃一枪,驱兵南下包围关城,东河太守许柯背叛唐军,开城投降清河军。清河军攻打关城甚急,告急的使者来往于道路,韩青龙坐拥重兵,却紧守燕州,不敢去救。阮香见状大喜,当即分兵略地,不求占领多少城市,却必须将燕州当季庄稼和青苗全都摧毁在地里。等到张静斋大军出昌平关抵达燕州,他看到的是汹汹的难民流和九成以上被彻底毁掉的田地,逃难百姓倍言韩青龙惧敌避战,导致清河军横行燕州全境,种种惨状,不一而足。发现自己不得不千里迢迢从圣京搬运粮食,张静斋不由得怒从中来。当即剥夺了韩青龙的兵权,将其下狱。由于兵粮的短缺,唐军内线作战的优势丧失,张静斋不得不提前进行决战的准备。这时候有充沛军粮供应的清河军反客为主,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为了削弱清河军的这种优势,张静斋不得不派出大量部队组成偏师去打击清河的补给线。清河军很有耐心地和唐军周旋,因为双方都知道,拖得时间越久,唐军脆弱的补给线就越容易崩溃,唐军现在就是利用有限的存粮最大限度使用其兵力优势,挤压清河军的活动空间,逼迫其早日决战。

这是两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张、阮的手下兵将都是百战精英,战争和杀戮是他们的本能和职业。他们驱驰的是大周最精锐的将士,他们以上千里的土地为棋盘,以数以万计的生命做赌注,你进我退,反复绞杀。他们同样经历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他们的心灵被磨练地刚劲强韧,他们的信念坚不可摧。他们同样的狡诈、冷酷、狠辣、杀伐果断,无所不用其极。没有花哨,没有机巧,他们反复试探,一击出手,绝不空回,绝不给对手任何可乘之机。因为他们都知道对手的可怕,任何一点失误,都将导致无可挽回的毁灭。唐军用将士的血肉之躯组成一柄铁锤,一锤一锤地击打着清河强韧的补给线,不断逼迫清河军为了维系补给而作战。清河军则像是一架钢铁磨盘,一次次地将唐军奋不顾身的冲锋打垮击溃,那一条条血管一样纤细的补给线,就是双方战士的绞肉机。每天都有两军的士兵在作战,每天都有两军的官兵哀嚎着扑倒在血泥尘土中。这是对勇气和毅力最大的考验,每一天都像是最后一天,却每一天都还要继续。每一名前线指挥官的神经都被锤炼成了钢丝铁线,他们侦察,他们伪装,他们急行军,他们接受进攻的命令,他们勇往直前,他们杀戮或被杀。燕州这片富饶的土地仿佛都要因为这满目的血腥而颤抖起来。

张静斋和阮香,这两个只能躺在病榻上行军和指挥作战的最高级将领,却都以非同寻常的精力指挥着这一场搏杀,他们强韧的神经高度兴奋,他们旺盛的精力受到不争气的身体的限制,他们彻夜不眠,只是为了等待一份侦察情报、一次战斗结果,他们等待着那决战的日子的到来,等待着对手露出哪怕一丝疲态,就立即冲上去将对方撕得粉碎。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他们或许会不约而同地感慨,又是新的一天,离决战的日子又近了一天!在这让人发狂的压力之下,他们有限的睡眠却同样香甜,因为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一个睡不着的主帅,往往会犯下不可饶恕的低级错误,他们两个却绝非这样的人。

高手博弈,生死一线。

第十节偷欢

圣武二七二年十一月初一,唐军攻克东河,十三,收复关城,清河大将沈月战死。十五日,攻击两河口的唐军一万人被清河军包围,遭受歼灭性打击,唐军中著名善战将领贾和被杀。

清河军队在淄州的第二拨动员兵力五个师通过两河口进入燕州作战。十二月初一,清河军复克关城。天大雪,军粮转运艰难,唐军开始取用圣武关屯粮。清河军则收缩战线,依托两河口和关城,沿燕水两岸构筑了稳固的防线,将自己的交通线紧紧卫护在身后,以优势机动兵力频频发动短促突击作战,让唐军欲罢不能。唐军的反击同样犀利,清河军的防线不时被撕破口子,甚至重兵防护的粮道都一度被切断了两天,粮食储备一度不足十天。两军将士一面苦挨寒冬,一面还要应付对方的袭击,战线胶着反复,惨烈异常。

张静斋的探子们一直摸不准阮香的指挥部所在。其实阮香的行营就在关城附近的一座小村庄里,离两军交战的前线只有十几里。就在这眼皮子底下的地方,唐军硬是没有将她给端掉。张静斋的行营则设在残破的东河。大量的兵员在此驻扎补给、派往前线、修整轮休,日夜不息,张静斋把他能找到的每一个士兵都派上了前线,最危险的一次,张静斋身边只剩下数十名骑兵,清河数千人的突袭部队就在离他不到五十步的地方与唐军激战一夜,终于在黎明时分被击退。张静斋一直就着火把跳跃的火焰冷静地对身边的传令官发布一道道命令,对远在全国各地的战场进行指导。

“公主,这可真是咱们建军以来最艰苦的一仗了。”吕晓玉在前夜迎战唐军的骑兵突击时,居然也被迫亲自上阵,几乎狼狈,她虽然毫发未损,军令部的军法官却阵亡了好几个。阮香的脾气她知道,所以她根本不敢提撤军的事情,只是借着每晚向阮香做完军报的一点闲余时间里旁敲侧击一下,轻轻点一句:“将士思乡之情很重呢。”

“艰难是艰难些,还没有超出我的估计。比起当初十几万人追着我的两三万人打,那是轻松太多了。张静斋成名这么多年,身经百战,他的对手都曾经自以为比他聪明、比他强大,但他们一个个都倒下了,只有他还活着,他凭的是什么?就是他手底下这帮子狠人。对付这样的人,花巧是不管用的,只有以力搏力,力量胜过他,才能真正打倒他。所以我一直积蓄力量,所以我一直在等待,做了这么多事,我不怕别人说我怯懦,不怕别人说我心中无父无君,我牺牲了触手可及的婚姻幸福,牺牲了抚养自己孩儿的乐趣,断绝了一切人世间的享乐,为的是什么?是打倒这披着人皮的狼,乱臣贼子!

将士们辛苦我知道。有功的将士会得到奖赏,战殁的将士将得到荣誉。这几年咱们连着在南北两面都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都没打过这么旗鼓相当的硬仗。不用去看我也知道,不少人心里都是骄傲自满,关起门来就自封为天下无敌了,当真可笑。这才打了几个月就受不了了?我给全额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