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母穿贾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母穿贾母-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珍赶紧诺诺称是,又说道:“果然还是老祖宗有见识,我家那个婆娘,简直就是个蠢货,什么都不知道,唉,若是蓉儿他娘还在,如何会如此!”
    林母懒得听这等话,最烦的就是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珍重,死了倒是念起人的好来了。贾珍又不是贾赦,当初被自家老娘坑了。贾珍可是贾敬的独子,贾敬是个万事不管的,贾珍自个选的尤氏,尤氏也不过就是落魄小官家出身,年纪大了,没了当年的容貌,又没有相应的手段心性,连贾蓉都拢不住,自个也没个一儿半女,在家又能有多少话语权,下头资格稍微老点的下人都敢不拿尤氏当回事,她跟邢氏性子有些像,一向不敢违背贾珍的意思,她又不知道内情,又能有什么主意。
    不过,林母却没心情去同情尤氏,要不是不想叫元春借着秦可卿爬上去,她才懒得多管,因此直接便道:“夜长梦多,这事早点解决了,蓉哥儿的婚事,再缓两年吧!”
    贾珍心急火燎地答应了下来,给林母行了一礼,然后几乎是火烧屁股一般跑了,连惜春这个妹妹也没有想到问候一声。

☆、第53章

惜春对宁府那边并不亲近,她几乎是襁褓中便被送到了荣国府,养在史氏膝下,宁府那边逢年过节都未必会回去一次,虽说也知道自个是宁国府的人,但是,对那边却也没什么期待之心。
    荣府这边对她若说上心,也就是那样,她一个宁国府的嫡女,跟荣府两个庶女也就是一般的待遇,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但是,不管怎么说,惜春的日子还算是比较好过。
    宁府不比荣府,并没有什么继承问题,贾敬当初虽说是次子,但是他兄长贾敷从小就是个药罐子,娶了个媳妇没多久便过世了,也不过就是留下了一个病歪歪的遗腹子,因此,爵位理所当然就落到了贾敬这一脉头上。人口少,也没什么分家的事情,因此,论起钱财家当来,宁府那边其实要比荣府宽裕得多。惜春好歹是宁府的姑娘,贾珍也不是什么悭吝之人,虽说算起来是一家子,也没有送什么日常花用的钱财,但是,有什么惜春能用的东西,也会给她准备一份,每个月惜春那边也能够另外领到一份月钱,不过,这些都是年节的时候,一次性给的,因此并不显眼,惜春也没有需要花用的地方,又不像是迎春一样,辖制不住自己的下人,自然过得宽裕。
    虽说没什么期待,不过,自家兄长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想都没有想起他,小姑娘知道了,难免有些别扭,听下头丫头说了,当时就沉了脸,不说话。
    黛玉与迎春探春也都在一边,连忙引开了话题,她们都是闺阁女儿,对贾珍并不算熟悉,何况,说白了,这些都是惜春的家务事,她们也不好多说,因此,只是说着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说什么花样衣饰什么的。
    黛玉虽说在孝期,很多东西用不上,不过,她天生有着很好的审美,这会儿在那边点评着那些花样,然后又说道:“这些年最出名的绣样莫过于慧纹,一方面的确是高妙雅致,另一方面也是那位慧娘红颜薄命,所遗慧纹存世极少,因而贵重!我年纪小,也只是见过一些仿品,不过,已经可以见出其匠心独运,高妙难得!仿品尚且如此,却是不知道真品如何了!”
    探春嘴快,笑道:“原来林姐姐也有没见识过的,这慧纹,别家没有,咱们家却是有的,原来也是有两三件的,不过如今却只剩下一件了,是一套十六扇的璎珞,上头俱是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我们姐妹几个也就是之前得了机缘,那日老祖宗宴请各家王妃诰命,南安王妃正好说起,老祖宗拗不过去,这才将那璎珞拿了出来,我们姐妹也有幸瞄了一眼,至今难忘!”
    惜春这会儿也是恢复了心情,笑嘻嘻道:“那时候我年纪还小,却是记不清楚了。老祖宗一向最是疼爱林姐姐不过,林姐姐回头跟老祖宗一提,老祖宗定然会答应的,到时候,咱们也能沾沾林姐姐的光,好好赏玩一番!”
    林黛玉笑道:“既然四妹妹这般说了,我便勉力一试罢了,就怕外祖母觉得我笨手笨脚的,不许我看呢!”
    “什么不许看?”外头一阵脚步声传来,说话的却是史湘云,贾宝玉却没有跟在后头,不过瞧她模样,却是颇为神采飞扬,她之前刚到了门口,就听到了林黛玉的话,不免接口问道。
    探春惊讶地看了史湘云后头一眼,也不搭话,只是问道:“云妹妹,怎地不见宝玉!”
    史湘云摆了摆手,说道:“二太太有事找爱哥哥,他便过去了,说是等一会儿再过来,林姐姐,你们之前说什么呢?”
    几个人听她说到二太太却是没有咬舌头,结果说到贾宝玉却又恢复了原样,都不由心中暗笑,以往大家只当史湘云咬字不清,如今一看,却是她心中颇有些想法呢!
    林黛玉也不多想,反正她如今对贾宝玉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不过就是当做亲戚家的表兄,还是那种不算亲近的,因此,也没有拿这事嘲笑史湘云,只是笑道:“倒是没什么大事,之前我们再说慧纹呢!”
    史湘云顿时眼睛一亮,说道:“慧纹,原来就听说老祖宗藏着一副慧纹的璎珞,只是从来没见过,林姐姐,咱们去求求老祖宗,也叫咱们开一开眼界呗!”
    林黛玉笑道:“行啊,不过,能不能说动外祖母,我可就不敢打包票了!”
    史湘云拍了拍胸脯,笑道:“林姐姐放心便是,老祖宗一向最是大方不过的人!”说着一马当先,直接就往荣庆堂那边去了。
    荣庆堂那里,王氏又来了,那些下人平常的时候能拦着她,叫她吃斋念佛,只是,王氏那边若是有事要见林母,只要有合适的理由,那边却是不好拦着,因此,王氏常常能够借着这些理由,松上一口气。
    史氏并不阻拦,给王氏一点希望,她才会蹦跶得更加厉害,回头更是容易自取灭亡。
    这会儿,王氏过来,却是旧事重提,又说起了元春的事情。
    王氏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打听到了消息,说是圣人有意立皇太孙,顿时就意动了,当年贾家也算是站在义忠亲王身后的,当然,那也不是自愿,其实是被当今那位圣人强行绑定的,为的就是叫诸多勋贵为当年的东宫保驾护航,结果谁能想到,圣人虽说原本对太子极为爱护,只是随着圣人开始老迈,又有了更多的儿女,对太子也常有失望之语,以至于其他皇子一直蠢蠢欲动,逼得太子忍无可忍,最终想着逼宫夺位,因此才算是有了当年的宫变,好几个皇子卷入其中,太子事败自戕,后被明旨废黜,又追封义忠亲王。
    贾家总算是有个贾代善,极为知机,一直摆出一副帝党的模样,只对圣人尽忠,虽说贾赦被卷入其中,贾家总算全身而退,但是,在义忠亲王那一派中,并没有什么龃龉,当然,也是没能力搞出这些,毕竟,贾代善死后,贾家差不多已经退出了朝堂,压根没有掺和到其中。
    元春进宫多年,之前拒绝了那些太监上门打秋风之后,一度连消息都没有了。王氏哪有不心焦的道理,王氏一贯坚信,自家这个女儿是有大造化的,也不知道她哪来的信心,女儿有造化,儿子有来历,合着什么好事都落你身上了,多大脸呢!
    贾宝玉如今年纪小,指望不上,王氏如今又一时失势了,娘家不肯为她撑腰,她能指望的也就是元春能够翻身了,因此,不知道她从哪儿得了消息,立马就跑过来求林母了。
    林母有的时候真的很难想象,上辈子的林家就叫这个蠢妇给算计得骨头渣子都被嚼碎了,王氏真的是一个毫无自知之明的人!元春虽说顶着荣国府的名头进了宫,那时候瞄上的是甄贵妃的儿子,如今又惦记着现任的义忠郡王,人家再如何,也是龙子凤孙,哪里轮得到你一个臣子的女儿挑拣!
    王氏刚刚这么一说,就被林母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被林母都骂晕了,然后又将之前跟贾珍说过的话,跟王氏说了一遍,最后才说道:“我知道你心疼元丫头,难道我老婆子就不心疼了,她毕竟也是在我膝下养大的!咱们家如今这个情况,如何能卷入这等要命的事情里头,如今可不像当年了,老国公爷的救驾之功可是用不了第二次的!元丫头若是掺和到这等事情里头,不管将来如何,为了贾家的将来,我老婆子却是不敢认这个孙女了!”
    王氏听得一个哆嗦,元春想要给皇子做个侧妃什么的,能够凭借的无非就是荣国府,另外还有林母的一点脸面,若是林母明确表示不支持,甚至到时候直接表示不认元春,将元春除族的话,那么,元春的将来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氏一阵不知所措,原本巨大的期望瞬间落空,不由悲从中来,差点没一屁股坐到地上,泪水一下子流了下来:“我可怜的元春啊,你怎么就这么命苦啊!”
    林母直接呵斥道:“嚎什么丧,我还没死呢!元春的事情,我之前就说了,时机未到,何况,错过了也就错过了,那就是她的命!你若是担心,她如今总算韶华未逝,老婆子我拼着这张老脸,去求了皇后娘娘,让她提前出宫,找个好人家嫁了便是!”
    王氏顿时哭不出来了,急道:“老太太,这怎么可以,我的元春,是有大造化的啊!”
    林母眼皮子都不抬,呵斥道:“什么大造化,若真有造化,那自然能遇难成祥,说不得嫁个举子,日后便是一品的诰命,也是大造化,何必死盯着皇家!”
    说到这里,林母深深地盯着王氏,淡淡地说道:“我老婆子虽然年纪大了,可是却不是什么糊涂人,你若是敢背着我做出什么糊涂事来,不要怪我老婆子不顾忌政儿宝玉的脸面!”
    王氏赶紧点头表示自个不敢,心中却是不甘至极,正郁闷的时候,就听外头有人传话:“老太太,几位姑娘来了!”
    林母脸上露出了笑容:“叫她们进来吧!”
    王氏赶紧掩饰脸上的痕迹,低头道:“老太太,儿媳先告退了!”
    王氏走的时候,跟黛玉三春湘云正好打了个照面,虽说黛玉三春湘云看着并没有什么异样,但是她总觉得叫几个小辈看到了自个的丑态,心中不由暗恨,连平常那个慈爱的神情都挤不出来,木然地走了。

☆、第54章

黛玉她们跟王氏打了个照面,自然瞧见了王氏有些狼狈的神色。不过之前王氏做的事情,几个女孩子心中都有数,因此,都忖度着,是不是王氏想要找老太太求情,结果被拒了,脸面上难免有些挂不住。
    其他人还好,毕竟跟王氏没多少直接的利害干系,但是探春心里就是一沉。
    探春其实最是机敏不过,对于王氏的性子也颇有些了解,看着慈悲,最是睚眦必报的人物。王氏无法报复别人,但是却能拿捏姨娘庶子庶女。探春可是听赵姨娘抱怨过好几次了,赵姨娘原本听说王氏被罚吃斋念佛,还没个期限,还幸灾乐祸呢,结果王氏转头就找了回来。
    做主母的,让小妾通房伺候本来也是正理,王氏自个要在佛堂礼佛,成天跪在那里念经捡佛豆佛米,弄得腿都肿了,每天都得让伺候的丫鬟婆子帮着揉捏推拿活血,才不至于落下什么病根来。她怎么可能叫赵姨娘趁机占了什么便宜,回头再生个庶出的子女出来给她添堵。
    因此,如今也不嫌弃赵姨娘粗鄙了,直接就命赵姨娘跟着她一块儿进佛堂伺候,也叫她跪在自个后头,说是要多做一些功德云云。赵姨娘很快就叫苦不迭,这还是轻的,前些日子,赵姨娘刚磨着贾政说是贾环也年纪不小了,该启蒙读书了。
    赵姨娘自然不是觉得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实实在在是贾府里头,开始读书之后,就有额外的好处,笔墨纸砚什么的不必多说,每个月还能多出点月钱出来供买书本纸笔用,贾环年纪小,这些自然也就能落到赵姨娘手上了。
    贾政也灰心与贾宝玉日后科举无望,一瞧贾环倒是有上进心,自然应了下来,贾环年纪不大,去家学一时半会儿也凑不出伺候的人来,因此,也就是跟着贾政的一个清客,学着三百千。
    赵姨娘不过是闲着没事,跟那些丫头婆子磨牙,炫耀贾环认识了多少字,结果回头就叫王氏命贾环抄写《心经》,《金刚经》等经文,说是要拿到佛前供奉。贾环才多大年纪,这会儿执笔还不稳当呢,叫他抄写那些经书,这不是折腾人是什么。抄写佛经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差事,有一点毛病,就是心不诚,哪怕明面上每日里需要抄写的不多,但是很多都要裁掉重来,那就很费力气了。
    贾环哪里敢跟嫡母明面上放对,王氏说得冠冕堂皇,毕竟这是敬奉佛祖的大事,抄经还能识字练字呢,赵姨娘也是个糊涂的,想想也是,抄经反正用的是王氏这边的纸笔,平白省了自个多少花用啊,贾环这边多出来的纸笔,回头在外头卖了,也能卖不少钱呢!
    探春跟赵姨娘贾环说起来感情实在是有限,她先是养在王氏那里,年幼的时候,压根不知道那个赵姨娘是自个生母,王氏也常在自个面前磕碜赵姨娘,她一日日只觉得这人可鄙可憎,后来知道之后,更是暗恨,自个怎么就托生在了赵姨娘肚子里头,赵姨娘那边没闹出一点笑话来,探春都觉得大家在笑话自己。
    探春并不明白赵姨娘的生存之道,王氏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贾政明面上的姨娘就两个,周姨娘如今差不多已经变成了透明人,当初她也是怀过孩子的人,结果七八个月了,成形的男胎就那么没了。
    赵姨娘已经有了一子一女,若是不粗鄙,不叫人笑话,王氏哪里容得下她,如今这般,总之大家都觉得赵姨娘就是草包蠢货,王氏又需要一个小妾证明自个这个正妻贤惠大度,哪有像赵姨娘这样的省事呢?毕竟,赵姨娘这种人都容得下,不正证明了王氏的大度吗?
    探春却很难理解,或者说不愿意去理解。她是绝对的利己主义者,贾环若是个出息的也就罢了,问题是,贾家什么时候轮到庶子出息过。探春的婚事捏在嫡母手上,出嫁之后,能够帮他撑腰的多半也还是贾宝玉,叫探春如何能不去讨好嫡母和贾宝玉。
    但是,赵姨娘那边闹腾一场,说不得王氏心里就得记她一笔,到时候随便找个外表光鲜,内里污糟的人家将她嫁了,她又能如何!探春心中只是暗恨,自己那位姨娘就不能如同周姨娘一般,安安静静,老老实实的,不要叫人笑话吗?
    心里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探春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下来,眼中露出了一丝忧心之色,迎春看了,沉默地伸手在探春手背上拍了拍,很快又缩了回去,探春一惊,很快恢复了原本的神情,依旧笑了起来,心里却盘算着,是不是什么时候瞧着老太太心情好了,给太太求个情什么的,回头也能叫太太记得她的好处。
    林母见几个人一块儿进来了,口中问道:“你们小姐妹们,不凑在一块儿说些私房话,怎么一块儿来我这里了?”
    史湘云快言快语道:“老祖宗,我们不是担心老祖宗你一个人寂寞,来陪你说说话吗?”
    林母笑道:“我这边怎么就一个人了,她们一个个都哄着我呢,哪里寂寞得起来!不过,既然来了,可别怪我不放你们回去了!”
    探春笑道:“老祖宗,我们巴不得一直陪着老祖宗呢,就怕老祖宗到时候嫌我们烦,恨不得撵我们走呢!”
    黛玉也是凑趣道:“可不是嘛,外祖母,今儿个,咱们可就赖在你这边了,撵都撵不走!”
    “好,好,谁舍得撵我家的丫头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