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空欢喜一场
麦穗儿拿着以前捞鱼的牛笼嘴般的网状东西,提着一只小背篓,看过奶奶麦秦氏后,就和盛管家沿着门前小径向胭脂河走去。
走过院墙侧,远远的看麦姜氏一只胳膊上挎着个竹篮,头上抱着块头巾从麦子地里走出来,老远就打招呼:“穗儿呀,回来了,还有管家老爷,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麦穗儿十分的不愿意搭理这个尖酸刻薄的婶娘,碍于自己嫁了出去,姐姐还在隔壁住着。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还有麦宝儿是人家亲生的,怎么也得给点面子。
便带着明显的不情愿回了句:“回来了,婶娘啊,去地里了?”
麦姜氏眯起了倒三角眼,尽可能地压低嗓门:“是啊,这几天地儿菜刚刚好,我去剜了一篮子。穗儿啊,要不要带回去给你婆婆尝尝。”
麦穗儿摇了摇头:“不用了,地里都有。”
说完不带停步的往前走,和麦姜氏擦身而过,也没看她一眼。
麦姜氏见麦穗儿待理不理的样子,也不生气,自己停住脚步对盛管家说:“管家老爷,刚好碰见你了,就提前请一请,我家老二过些天成亲,到时候来吃喜酒啊,记得给亲家母说一声。”
盛管家忙笑着说:“恭喜大嫂了,到时候老奴一定来讨喜酒喝。”
麦姜氏满脸带笑的看着麦穗儿盛管家走过田埂,走下河床,脸上的笑容变成了羡慕。、
她后悔听了女儿的话,非要将麦穗儿嫁给红院盛家。原以为终于可以报她坏了宝贝大女儿婚事的仇,没想到倒给她办了好事。现在不但盛家那病痨鬼身体渐渐好了起来,有好几次她都看见他在村里转悠,虽然看起来还没好利落,却绝对的高贵儒雅风度翩翩,横扫灵泉村百十户人家。还没这么个人物。连这个该死的小蹄子身后都跟着一个管家,想想自家大女儿见天呆在家里,只知道吃喝发脾气,她心里就要很难受。
可是这是她一手造成的。她只好咽下这口气,不过这红院盛家总归是大户人家,来吃喜酒的话,礼金总会带的。
想起二儿子的亲事,她就发愁,准儿媳家也算是书香门第,知书达理是一定的。可是嫁到自己家里来,跟自家那个二十多岁了还不出嫁的宝贝女儿能不能和平共处,她不敢保证。
还有心肝宝贝小儿子,她实在是没办法。才将他这么早送去麦苗儿家。本来她打算将麦苗儿随便找个人家 打发出去,再让他过去的。可现在二儿子要成亲,家里也就那么点地,魏先生没有别的条件 但是女儿嫁过来得有点自己的家产。如果宝儿还在家里,会让魏家小姐不高兴的。她会认为家里的东西一般属于宝儿的。
所以现在这个麦苗儿是关键,宝儿现在已经十五岁了,的让她早点出去。
不过她的手里有麦穗儿的彩礼,如果这些彩礼加上存放在麦秦氏手里的,也够给宝儿娶一房媳妇儿了。
麦苗儿好说话,威逼利诱,她一定会妥协。会乖乖地 拿出银子,只是这个麦穗儿不好说话。麦麦苗儿可都是听这个妹妹的。
麦姜氏胡思乱想着回去,推开大门,麦花儿住的厢房门还紧紧地关着,她叹了口气,上前轻轻敲了敲:“花儿。起来了,起来帮娘喂鸡喂猪,娘要赶着给你二哥将被褥缝好。”
敲了好半天也没动静,她只好自己去了厨房。
就越发的愁,儿媳妇进了门。小姑子这样,她能容得下吗?
麦穗儿盛管家来到胭脂河,前些天刚下过雨,河面变宽,水流也急。
她搬来几块大石头放进水里,踩着石块,来到河中间。河水里的胖头鱼很多,一条一条一群一群的,她用笼嘴套了好几次都套不住,看来这鱼是狡猾了。
盛管家便在河岸上很专心地看着她,不知道能帮的上什么忙。
“大志叔,麻烦你把这个卡在那里。”
麦穗儿将简易鱼篓递给盛管家,让他卡在两块石头之间,便踩着石头往上走了一步,;;捞了根漂浮在水面的棍子,将河水搅浑。
那些个受了惊吓的鱼儿就猛的往前窜,有几条就昏头昏脑的进了鱼篓。
盛管家高兴地提过鱼篓,将里面胖乎乎的小鱼儿倒进背篓,又将鱼篓卡在石头间。
他提起背篓看着里面还在做垂死挣扎的小鱼,摇了摇头。
想他以前掌管着西夏侯府的内府全部事宜,每天经过他手里的大鱼数不胜数,却从没要过这么小的。
出来的这些年来,他都是去饭馆定制做好的,自己亲手抓还是第一次,不知道这小小的鱼要怎样吃。
麦穗儿便在前面不停的搅水,不大一会儿,就抓了很多。
麦穗儿直起身子,笑嘻嘻的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说了句:“好了,够了。”就踩着石头,跳出水。
忽然她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前面河床,盛管家随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只见一只黑乎乎的东西慢悠悠的爬着,动作很慢,慢的几乎看不出来是在爬行。
鳖!甲鱼!
麦穗儿兴奋的冲上前去,拿起一根木棍戳了戳它的头,那头就嗖的缩了回去。
真是运气好啊,河里有甲鱼,这可是大补品啊。
和盛管家费了老大的劲儿,才将这只足足有五斤重的鳖翻了个爪朝天,弄进背篓里。
心里那个高兴啊,只是想捉些小鱼儿熬些鱼汤给盛夏补一补,没想到竟然撞上了更好的,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盛管家手里提着鱼篓,心里也高兴。
他是越来越佩服这个村姑少夫人了。有这个少夫人,他觉得肩上的胆子减轻了许多。
两人回到家,刚刚赶上做饭时间,麦穗儿就提着背篓进了厨房。
她先是将这些鱼儿收拾干净,将鳖放进一只瓷盆里先养着,等明儿个再杀。
做好了饭菜,姝草进来端了过去。
她才开始熬鱼汤,先在锅里放点油,切一片生姜,在锅里一抹,将收拾好的小鱼放进去,稍微煎一煎,然后加水进去。
熬了大概有二十分钟,加了点盐,鱼汤雪白雪白的,很是养眼。
她将里面的鱼肉骨头全都过滤掉,端着一瓷盆鱼汤走了出去。
德园的正房里,盛夫人,盛夏,穆丹丹梅瑰红韩冬羽都坐在桌前等着她,见她端着汤盆,盛夫人笑着说:“怎么?今儿还有汤?”
自从麦穗儿开始做饭,都是些家常饭,一般是不会单独熬汤的。
“是的娘,用刚刚从河里捞的鱼熬的汤,可新鲜了。姬老大夫说夫君的病基本上好了,就是需要进补,鱼汤很滋补的。”
麦穗儿说着将鱼汤放在中间,对姝草说:“ 姝草,去,拿几只碗几个调羹来。”
姝草极不情愿的走了出去,她昨晚上说过要给公子做补品的,今儿一大早就去找盛管家,想让他去买些人参燕窝鲫鱼什么的,盛管家一口回绝。
这个村姑少夫人倒好,去河里捞的这什么破鱼,她看过,只有手指长短,怎么能熬汤。
气呼呼的拿了汤碗,调羹过来,帮着每人盛了一碗。
心里到底是不放心,她凑近盛夫人小声说:“夫人,河里的鱼,就手指长短,能不能吃啊?”
“能吃,我都吃了好几年了。”麦穗儿闻言忙说:“这鱼虽然小,实在很鲜美,尤其是鱼汤,我虽然不知道这鱼的名字,我们这里叫胖头鱼。”
盛夫人轻轻笑了笑,鱼汤的味道确实很香,麦穗儿既然说她一直吃,那应该没事儿。
儿子需要补身子,银子也所剩不多,有鱼汤喝已经不错了,那里还有挑剔的。
她拿起调羹舀了一口汤,很优雅的喝进嘴里,鲜美无比。
她微微一笑:“确实很好喝,风儿,多喝点。”
韩冬羽很紧张的看着盛夫人,这种鱼汤他喝过,在养伤的时候,虽说是冬天,麦穗儿还会在暖和的时候,抓几条回来 只不过是肉汤一起的。
见盛夫人夸奖,他放下心来,见盛夏低头喝汤,也喝了起来。
“娘,我们还好运气抓了一只老鳖,明儿个给夫君炖上。”
饭菜没吃多少,鱼汤喝完了。盛夏在盛夫人的督促下竟然喝了好几碗,麦穗儿心里高兴,收拾碗筷的时候很得意的对盛夫人说。
盛夫人凝神看着她,好半天才追问:“是只老鳖吗?”
麦穗儿忙说:“是,是老鳖,足足有五六斤呢。”
盛夫人目光一凌,对盛夏说:“风儿,等会儿你去河边,将那只老鳖放生。”
“放生?娘,甲鱼汤可是很补的。”麦穗儿吃惊的看着盛夫人:“夫君现在身体差,喝甲鱼汤最好了。”
“再好也不能喝,鳖是有灵性的,怎么能随便吃喝呢。没听人说过千年乌龟万年鳖吗。能活万年,那就是成仙得道了。”
盛夫人一字一句地说,边说边狠狠的看着麦穗儿。
“好好好,放生放生。娘,我这就陪着夫君去放生。”
真是空欢喜一场!古代人迷信,不过野生鳖也确实是很珍惜的。放生就放生吧,谁叫它能活万年呢。
☆、第六十六章 狭路相逢
夕阳西下,盛夏才提着小背篓,里面是那只野生老土鳖。麦穗儿跟在身后满脸笑意,这是要去夕阳下散步的节奏啊,有浪漫的情调。
姝草也很快的忙完手里的活儿,颠着碎步跟了过来。
两夫妻散步,做什么电灯泡!
麦穗儿对一点不长眼的姝草挥了挥手:“你就不用跟着了,忙去吧。”
姝草无奈的站在大门外看着一双背影走过田径,向远处的胭脂河走去。她眼巴巴的盯着盛夏的背影,希望他能发话让自己跟着。
可是盛夏头也不回,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一步步往前走,她只好看了一会,愤愤的转身进了院子。
有盛夏在,麦穗儿的话她必须听。
走在开满野花长满闲草的田埂上,麦穗儿的心情无比的激动,终于有机会和她的盛夏如此浪漫的走在田野里,闻着空中弥漫的花香,看云卷云舒。
是多么值得兴奋的事儿。
虽然一句话都没说,确实是难得的享受,她微微闭起眼睛尽情的陶醉,就听见隔着一块苜蓿地的另一条小径传来麦花儿轻嗲嗲的声音:“穗儿,妹夫,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盛夏温婉和气的微微一笑,温暖的眼睛看向麦穗儿。
眼神很温暖,有种示爱的意思。
麦穗儿的心顿时柔化,她一向对麦花儿毫无好感,今天觉得她很可爱。
她含笑看着盛夏的眼睛,随口应着麦花儿:“去河边放生,我家婆婆菩萨心肠。说上天有好生之德。”
盛夏一脸温和的听麦穗儿为母亲颂德,纳闷她怎么能说出这么有文化的话来。
麦花儿不知道放生是什么,也没听明白她后面话里的意思,但是听明白了他们要去河边。
瞅着盛夏温婉如玉,眼神含情脉脉,扭头就往回走。
“夫君,你看那夕阳多美啊。红彤彤的,照的山都发红了,水也红了。”
走出地头,来到河床边。满目夕阳,河床山脉全都笼罩在一片夕阳红中,麦穗儿很抒情的说了句,走进河床。
盛夏保持着温和的笑容,不说话,慢悠悠的踩着河床里对的碎石,躲着大一点的,跟在麦穗儿身后。
麦穗儿走了几步,回过头来:“夫君啊,不知道这老鳖是不是真的能活到万年。如果不是的话,还不如给你炖汤喝,真的是大补。”
麦穗儿的脸被夕阳染成了红色,长长的睫毛一跳一跳的,盛夏微微低了低头。不去看她的充满色彩的脸庞、
“这可是有记载的,古时候人们就在龟背上刻字,说明龟很长寿,乌龟和鳖是同一种物类。应该是一样的。”
盛夏说的很慢很轻柔,如胭脂河缓缓流动的水。
盛夏说的并不全对,但是甲骨文她是知道的。
“如果是真的,娘可是积德行善了。以后若是这老鳖成了正果,该找娘报恩了。”
麦穗儿回过头去继续往前走,就想起了西游记里那只老鳖。
盛夏停住脚步很奇怪的看着麦穗儿的背影,这个村姑似乎不是那么俗气,还可以和自己交流。
便稍微加快了点步伐:“娘子,听说你以前常去镇上做买卖。都做些什么买卖啊?”
终于关心起自己了,麦穗儿一阵窃喜。
“就是豆芽菜,头几天用温水泡着,放在热的地方,到了集日。带去镇上卖掉,换点铜板。也顺带着卖包子,玉米棒子什么的。反正就是换点小钱,买点粮食,还有给奶奶姐姐治病。”
盛夏点了点头:“你倒是挺能干的,你姐姐的腿好点了吗?”
虽然他问的话是你姐姐,麦穗儿还是很高兴。
“哪里能干了,是没办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姐姐呢好多了,以前路都走不了,整晚整晚疼的睡不着觉,现在只要天不阴就不会疼,晚上也能睡到天亮。就是样子改不了了,那腿一个劲的往外撇。”
“只要不疼就好。”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河边,河水泛着红色的粼光。
盛夏将小背篓提过来,将里面的老鳖倒进水里。老鳖在水里很艰难的翻过身子,不一会儿,就顺着河水,到了前方。
盛夏看着远去的老鳖,直起身子,看向高高的积云山。
麦穗儿站在他身边,两人的身上就披上了一层晚霞。
不远处清瘦却精神抖擞的姬老大夫姬悬壶正陪着一位俊秀的年轻男子沿着河床走来,身后跟着姬小童和一个粗壮的男子。
看到盛夏和麦穗儿的身影,他笑着对俊美的青年说:“盛公子也在那里, 我们过去打个招呼。”
俊美青年微微一笑:“世伯请便。”
俊美青年正是麦穗儿见到的骑马从百草谷出来的男子姬白狸。身后跟着的是他的师弟郝建功。
“盛公子,好消闲啊。穗儿,。”
姬老大夫笑微微的站在河边打着招呼。
盛夏转过身子,很优雅的抱了抱拳:“姬老先生,晚生有礼了。”
真是狭路相逢冤家路窄啊,怎就这么巧的碰上了呢。
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就是有智慧的人。
麦穗儿也甜甜地笑着说说:“爷爷好,爷爷来散步啊。”
姬老大夫哈哈笑了起来:“穗儿啊,老夫就爱听你喊爷爷,这嫁了读书人就是不一样了啊,散步,说得好。”
麦穗儿便憨态十足的笑着:“那是,耳闻目染。爷爷呀,真不愧是大夫,会保养,都说是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爷爷你一定能活活九十九。”
麦穗儿毫不夸张的将姬老大夫说的哈哈大笑,姬小童在后面偷偷捂着嘴笑。
笑了一会儿,姬老大夫便将姬白狸介绍给盛夏。
两人见过礼。
“盛公子,白狸贤侄准备和老夫一起在都城开家大的医馆,以后公子需要什么药材,只管开口。”
盛夏微微低头表示感谢。
姬白狸一双细长的眼睛就在盛夏的脸上转来转去的。
麦穗儿心里一紧,他是不是认出了?
刚才她就是想分散注意力,才努力的讨好姬老大夫。
心里焦急。脸上却不动声色的带着浅笑。
姬白狸看了一会儿,转脸问姬老大夫:“世伯,盛公子很眼熟啊,是不是以前常去都城?”
姬老大夫笑呵呵的说:“盛公子自小体弱多病。这才刚刚好起来,那里会经常去都城。”
盛夏虽然去年才来到灵泉村,盛夫人却已经搬来五六年时间,一来就对外称儿子病的太严重。
所以姬老大夫便将听到的当了事实。
姬白狸听说盛夏有病在身,很感兴趣的问:“敢问盛公子,得的什么病 ,在下经营药材,不知道可否帮得上忙。”
盛夏还没回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