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六零甜丫头-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场气氛热闹愉悦,唯独主厨白老太太,以及煮饭协助的帮手们,心里头紧张得很。
  叶爸爸拿着大铁楸的手在不停颤抖着。
  观摩完杀猪过程、并全部记在心里的甜妹儿,来到大铁锅旁边,看着高大魁梧的叶爸爸,拍手大叫:“爸爸,加油,你是最厉害的!”
  锅里的水沸腾后,叶奶奶拿起大筲箕里淘好的白米,将它们放入铁锅。
  “开始!”
  用猛火煮沸的同时,深呼吸一口气的叶爸爸,拿着大铁楸在铁锅里,不停搅拌,直到锅里的米汤变成乳白色粘稠状。
  叶妈妈与白老爷子,立马把火调成中火。
  直到锅里一粒粒白米,膨胀至半透明软状。
  这时——
  “刘奶奶,咱村的米糊啦!”
  作者有话要说:  长长长叶子,咿呀咿呀呦~
  ***
  叶子家乡,现在也有红白喜事的大锅饭,就是在一个院子里,摆上很多很多桌,一餐流水席这种,小孩子偷偷摸摸吃三次,噗哈哈哈——
  做这种大锅饭的一定要是专业人员,请他们现在市场价是几千吧?
  叶子最爱吃一道菜“酒米饭”,还有这种大锅饭煮出来的锅巴,以及好喝的米汤——,其他菜倒是其次。
  以前,没有给份子钱的小叶子,扯着大人们的裤角,去蹭办喜事的饭菜——叶子太后以为我丢了,找了我整整四个小时!
  被揍得爽歪歪~


第74章 贴心小棉袄
  三个村口旁边的一大块平坝; 确实很宽敞; 作为最大晒场之一; 村民们晒谷晒玉米都喜欢在这儿; 此刻; 因为人来人往,平坝就显得拥挤热闹。
  甜妹儿往出声的方向望去; 那边是碧土村临时搭起三角的火灶; 灶上是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口尖底大铁锅。
  锅周围围着三五个厨工; 添柴、下米、搅锅; 紧张的满头大汗。
  锅外围凑热闹的一大群,指责、忧虑、建议,乱哄哄,一片狼藉。
  大米的焦糊味道很明显,隐隐约约间,努力嗅嗅小鼻子; 甜妹儿似乎也能闻到一点儿糊味儿。
  “啊!这大米煮糊了,可是不祥之兆,这还在晒场上; 明年的收成恐怕不好!”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 拄着老木拐杖,脸色难看到透着青黑,似乎快要晕厥过去。
  她身边大大小小几个女娃娃,又惊又吓; 鼻子眼泪糊一脸,哭得稀里哗啦,最小那个吓得童子尿都露出来了。
  几个身上补丁非常多的年轻女人,也偷偷擦试着眼泪珠子。
  不一会儿,大汗淋漓的厨工们,开始放冷水尽力拯救。那位老妇人被其他同村人拉到一边,谈论‘悄悄话’。
  甜妹儿这才收回视线,瞅一眼自己露出白嫩小拇指的单布鞋,扁嘴,努力把它缩回去。然后抬头,继续看越发谨慎的白老太太,有条不紊的忙活,心里头增加一丝丝紧张。
  大锅饭没做好,似乎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儿。
  以白老太太为首,围着锅的几个人,用微微颤抖的手,快速用水瓢把锅里的米连同米汤,一起舀到大筲箕里头,筲箕下面有一个大水桶,接着散发诱人米香的乳白色米汤。
  甜妹儿小肚子又叫了两声,用力吞咽口水的声音,连旁边的哥哥姐姐们都听到了。
  她实在太久没有吃过,往日里一天三顿的白花花大米饭,嘴里心里馋得很。
  多余的米汤滤掉后,再把米饭倒回锅里头,盖上大簸箕,再用布将其捂得严严实实,用小火来将米饭闷熟。这是最后一步骤,也是决定生熟的一步骤。
  叶妈妈被白老太太委托重任,守火守锅。
  咕噜咕噜——
  甜妹儿的小肚子又开始唱曲。
  “甜妹儿,饿了吧。走,哥带你们去吃好吃的!”
  这年头,最注重规矩人情。
  比如,哪怕家里头穷的叮当响,村里吃红白喜事,砸锅卖铁也要带份子钱去‘吃’出人情。
  又比如,这米饭与主食,客人没上桌,大人小孩子们都是吃不得的。
  但是山娃娃们自己用手,用一点点食材做吃的,先垫垫肚子,大人们就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们去。
  甜妹儿跟着哥哥姐姐们,去临时放集体食材干粮的地方,对着同村人“叔叔婶婶”一阵乱叫。
  尤其是嘴甜脸乖的三岁小丫头,说起话来,跟抹了蜂蜜一样甜,还不带重复的,听得人心暖心痒。
  他们竟意外得到几条小鱼泥鳅,还有几个还带着些泥土的大红薯,小半块姜,少量盐巴,还有一截长木头,上面晾晒着豆腐干片儿,湿淋淋的,还往下淌水。
  旁边同样讨要食物、流鼻涕的瘦娃娃,瞅瞅他们的,再瞧瞧自己的,嘴巴一扁,扯着嗓子嚎叫起来,干哭没泪。
  守粮人作势要他手里的红薯抢回来,黑娃娃干哭立马停止,抱着胖红薯撒丫就跑,边跑还回过头来恶狠狠瞪他们一眼。
  在其他豆丁毫不掩饰的羡慕目光下,叶安诚带着一溜达丫头们,雄赳赳气昂昂,拿着一小堆肉粮素粮,准备自己动手开火去。
  “略略略~”
  坏坏的甜妹儿,朝瘦娃娃做了一个鬼脸。
  在他们身后,还能听到此类对话:
  “哇——奶,他们有鱼有豆腐干,我只有红薯!”
  “傻猴儿,他们吃饱了,待会儿白米饭跟猪肉,都是你的了。”
  同样由妹妹打头阵,叶安诚从灶台下,扒拉借了一部分带火星的灰烬,到旁边一块空地,把几个大红薯埋进里面埋着。
  在用火星熟练生起火,噼里啪啦,然后他直接用削尖磨尖的木头,串鱼串红薯,准备把他们烤起来吃。
  思丫头高高举着木头,以防豆腐干片儿落地,片儿上面还有一些做完没揭利索的豆腐残痕,一条一条的。
  甜妹儿跟晓丫头,早就忍不住馋意,伸出软乎乎的小手,一截一截扯下来,往嘴里塞,小一口大一口地嚼吞,满嘴都是豆香味儿,实在太好吃哩!
  见她们俩吃的香,思丫头咽咽口水,也扯下一小截,小口小口吃起来,边吃还边嘱咐:
  “咱们不能吃太饱,等下还有大米饭跟肉菜哩!那才是真香。”
  “嗯嗯嗯嗯!”
  两丫头胡乱点头应付,吃东西的速度却一点儿都没减慢,也不知道她们听进去没有。
  吃东西的同时,甜妹儿也不忘到处乱瞅,尤其是碧水村那边儿,菜锅最多,人数最多,笑着最大,说话最响亮。
  大块的五花肉在油锅里滋滋作响;已经炸干过后的酥肉大块大块躺在筲箕里;还有一只只煮过的肥鸡,翘着两诱人的爪子,挤在一个大锅里;一条条粉嫩粉嫩血肠在大盆里……各种各样诱人的肉香混合在一起,把其他味儿都压住了。
  甜妹儿小嘴撅得老高。
  小孩子都爱比拼,自然院子自己村里头的饭菜,做的香过其他俩村。
  她转过头看碧山村这边。
  水桶里泡着白嫩白嫩的豆腐,水盆里是一簇簇鲜嫩得滴水的青菜白菜等蔬菜,水缸里是一条条活蹦乱跳的肥鱼,箩筐里是一个个白胖胖的大萝卜……
  白老太太平日里都给人温柔和善的印象,此刻她头发依旧梳得整整齐齐,脸上严肃的神情,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势。
  炎炎烈日,热气腾腾。
  切菜的人,不停地用挂在脖子上的干净单布擦汗,洗菜择菜的人,笑着把新鲜的蔬菜洗的干干净净;烧火的人忙着往灶里添柴控火……各司其职,忙碌而又有序。
  “甜妹儿看啥呢!你爱的煨红薯跟烤鱼都好啦!”
  “好香!大哥你好厉害!”
  甜妹儿眼睛雪亮,把烦恼抛到脑后,接过黄焦色香喷喷的烤鱼,一点点咬起来。
  见她自己会吐刺,叶安诚扯扯她辫子,再用树枝从火星堆积刨除几个红薯,先掰开一个。
  顿时一股红薯特的香甜味道,飞进小丫头们的鼻子里,十分诱人。
  甜妹儿忽然抬头一望,在白米饭特有的甜味与烧柴火散发的诱人味道下,水蒸汽和火烟里,饿着肚子的叶妈妈,或站着或弯腰或蹲着,严肃地守着大锅饭。
  忽然鼻子一酸,甜妹儿左手拿着煨红薯,右手拿着烤鱼,蹭蹭蹭,跑到叶妈妈身边,把香喷喷红薯递到她嘴边。
  “妈!吃红薯,热的哟!可香了!”
  “奶,吃红薯!”
  “爸,吃烤鱼!”
  ……
  叶家贴心小棉袄们,给家人送去,比白米饭还‘美味’的食物。
  **
  叶家大院里,正站着十几个人,看着从空荡荡的屋里头、后院、厨房里,收出来的几样铁锅铁铲菜刀等铁器,以及几块红薯,还有红薯饼。
  抛开院里的苗苗不说,叶家最值钱的,就是那些活鱼黄鳝泥鳅死鱼等。
  何首丽皱了皱眉,瞟一眼有些紧张的叶二婶,不满问道:“这是你家?里头东西怎么只有这点!”
  此时,紧张兮兮的叶二婶,心里跟揣了只兔子似的,砰砰砰,跳个不停。
  她努力平复心情,小心翼翼问道:
  “易队长,张队长,何队长,这几块红薯还是咱从村里头借来的,上交过后,咱该怎么还?要不要待会儿,还给他们,再上交队里?”
  其他人抽抽嘴角:……原来这粮食还不是你们的!
  张队长立马出来帮忙说话:
  “易队长,这叶家的情况我也知道一点。叶老爷子父亲去世前,生了好大一场病,家里头凡事值钱的,啥铁炉什么的,都卖给老人治病。这口粮确实是他们借的……”
  他故意将全家凑钱借钱,给老辈看病,讲得清清楚楚。
  易队长也是个孝顺的人,最爱听这类故事,不禁称口赞道:
  “百善孝为先,看来碧山村的人很讲究孝道,很好很好。这些红薯直接交到队里,你们地里头的粮食成熟后,先还,再跟那些好心人家,一起上交。”
  “得呐!”
  叶二婶感激看了一眼张队长,自己一面对干部,就嘴笨得很,背了近两天的话,也说的吞吞吐吐。
  带全部粮食都搜查完后,三波人集合,在三个村子里仔仔细细逛了一圈,甚至二碧山三碧山都没放过。
  至于杨婆婆的小木屋,对于那一片别人家杂草丛生的坟墓堆,仅仅走了五六步步,在炎热夏季里,竟然传出一两股凉风。
  在信仰风浓郁之地,一行人选择匆匆而过,并未发现坟墓林深处,隐藏着的小木屋。
  待他们走后,拄着黑拐杖的杨婆婆,颤颤巍巍从一座高坟后面走出来,瘦骨嶙峋的身子晃了晃,枯树枝老脸上眼睛深邃得吓人。
  她咧嘴一笑,露出三颗大黄牙,微微点头叹道:“变了,变得好啊!”
  脚边的几片落叶,被突起的山风,吹得打了几个圈儿。
  作者有话要说:  长长叶子:仙女们喜欢哪桌?
  甜妹儿:我鞋子破了,呜呜呜~
  **
  今天灵异故事,道听途说。
  头七那天,家里头要摆香案,放香烛,以及饭菜,还要一个碗,里头放熟鸡蛋,立起来,把一双筷子插进去,叫做倒头饭,然后去外面叫他们回来吃饭。
  有一家人也这么做。
  一切完后,他们的筷子,怎么都抽不出来,明明是鸡蛋,咋都抽不出来。
  后来,立马做了三道先人爱吃的菜,再点蜡烛,直到凌晨,筷子才抽出来。
  他们说自家先人最爱吃了……
  **


第75章 嫩香辣豆腐
  闻着勾人魂魄的肉香菜香米香; 看着色香俱全的美食; 村人们; 尤其是大人们; 带着空空荡荡的肚子; 等着认真负责的监督员们。
  咕噜咕噜咕噜——实在太煎熬!
  不知道过去多久,一直探头瞅的人; 终于看到监督员与三队的干部们。
  “鞭炮!鞭炮!鞭炮!”
  噼里啪啦嘣!
  浓浓火·药味散开来。
  碧水村竟然提前准备一串土鞭炮; 这种鞭炮不是特别响; 但也十分珍贵; 是需要专门的土秘方才能制作的,他们村人人都特别神气。
  “我去找炮!”
  鞭炮放过,晓丫头撒腿就跑,拦都拦不住。
  与她相同的还有一串小屁孩,大多都是男猴儿,跑进放炮的灰乎乎堆里; 刨开,找那些没响的哑炮。
  碧水村放的鞭炮,是一种迷你小鞭炮串连成的; 里头是少量黑火·药,单开一个个约三毫米直径左右; 两厘米长度。
  胆大的娃娃,甚至敢拈着它的尾端燃放,因此这炮自然不会有塌桥炸鱼的威力。
  站在原地的甜妹儿,瞟了一眼二婶; 发现她一副很轻松的模样,这说明家里头的山药井,应该没有被监督员发现,这实在是太好了!
  张队长,王队长,黄队长,正在暗中较劲儿,企图把监督员们,扯到自己桌上去。
  “王队长实在太客气了!”
  “哪里哪里,今天是碧水村吃‘大锅饭’的第一天,值得庆祝!人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非常长面子的王队长,脸都笑开了花,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他躬着身子,不断请监督队员们,往自己队这边上坐。
  张队长跟黄队长一对难友,互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又是杀猪,又是杀鸡,还有鞭炮……这碧水村吃一顿饭,比过年还强不少。
  易队长选择先恭敬问候白老爷子,被不想因关系耽搁他的老爷子,装作似不耐烦攆走他,这才跟着王队长一起,去了碧水村。
  其实他也知道,在监督队里,大多数人都对碧水村的油荤饭菜,嘴馋心馋得很。
  在碧山镇,村里办宴席,都在最前方放上一张八仙桌,上边儿摆着红蜡烛,那一截红蜡烛红红火火的燃着,散发出淡淡的蜡香味。
  然后,再在此桌摆上九大碗菜,根据习俗,这桌上的菜,就是今天所有人吃的菜样,被称为‘活菜谱’。
  三个八仙桌在最前面,被摆成一排!
  碧水村的八仙桌,坐的除王队长以外,就是监督员们。其他两村的八仙桌,坐的是张队长,高中生技术们,以及德高望钟的老辈们,比如白老爷子,张老爷子。
  “这山沟沟里头,没啥好吃的,还请各位不要介意!”
  开饭咯!
  大簸箕掀开,铁锅里的白米饭露出来,一点一点舀放在几个大竹篓里。
  碧土村的确实有焦糊味,但幸好拯救及时,没有扩大焦味。尽管这样,很多村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唧唧咕咕说着小话。
  而此刻,碧水村——
  “糟糕,这米好像没熟!”
  乘饭的人脸色苍白,吓得手里头的大木勺,都掉在地上。
  夹生——最严重的情况!
  现场一遍轰然。
  “你们快看,红蜡烛!”
  衰事来一双,不知哪里吹出一股风,刹那间,八仙桌上的红蜡烛,竟然就那么被风给吹熄灭。
  “不祥!不祥啊!焦糊夹生!”
  “这是咋回事?上次不是还有煞龙衣出现,必有大灾!”
  “莫非这大锅饭开不得?”
  ……
  现场叽叽喳喳闹成一片,你一句我一句,根本不是一两句安静的话,能让他们停止各种猜测的。
  碧水村的王队长,一脸愁容的坐在八仙桌旁,止不住地抓耳挠腮的,也想不出把好法子,能解释这白米‘夹生’的事件。
  这时候,易队长站起来,大声严肃道:
  “这是封建迷信思想,是愚昧的!饭没煮熟,是因为第一天操作失误,蜡烛灭,是因为在露天坝里头,自然有风。我不想再听到什么‘不祥’的说法。”
  现场的讨论被压下去,渐渐变得安静下来。
  仿佛一切没有发生过,只是老人们偷偷抹的眼泪,还有部分妇女汉子们紧皱的眉头,显示这一切并没有真正平静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