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逆袭记[快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配逆袭记[快穿]-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着就好,有心了,还记得我们两个老不死的。”
  最近老宅总是吵架,老头子也是被吵得头晕脑胀的,偶尔还会想起那个不会说话的儿子。有时候也会想也许不会说话有不会说话的好处,至少不会天天吵架,看看现在家里吵的乌烟瘴气,有了自己的小九九,心思也不在这个大家庭里面了。他知道都想分家,又都不敢提出来。怕最后和老二一样什么也得不到。
  这段时间他想了很多,心里前所未有的明白,明白归明白,该偏心的还是会偏心?
  离开老宅的陈父却完成了一次很重要的心理转变。以后面对爹娘也不会再那么不自然和胆怯。
  回到家里,一家人已经坐在一起,说了卖了多少银子,周玉兰不打算隐瞒,还说了这种绣法是自己独创的,以后还有一段时间能赚钱,但是忌讳被大户人家盯上,全家人谁也不能去到外面说,要闷声发大财。明天就找大爷爷在村里买点良田,他是族长和里正一样肯定知道谁家有田卖,里正也要找,多多问问,里正也是陈家人陈朝,是和陈父一辈的人。年龄要比陈父大几岁。
  “我明天早上就去找朝大哥和你们大爷爷,咱家先别买多了,买上十亩上好的水田就成,太多了打眼。”
  周玉兰想想也是,就听公公的,又想起房子的事情,“爹,要不您问问大爷爷,把房子卖给我们,行的话,我们这两天就办好地契,别的我们不换,只是茅草顶换换,换成瓦顶。土坯墙加固一下,咱们还能住好些年。”
  “成,我问问,能卖给我们是最好,以后也不用搬家,这里地方也大。”
  开始他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房子是重中之重,买下来当然好,离大伯家里近,以后也能相互照应。
  有了田地,对于农夫就有了希望,晚上大家都早早的休息。
  知道儿媳能绣花赚很多银子,向氏坚决不让周玉兰做家务活,缝缝补补行,别的不行,自己是不会绣花,可是也知道绣娘的手很重要,不能起茧子和毛刺,让女儿和儿媳现在不要沾家务活,家里的这些都是她来做。
  周玉兰想了想也没有反对,主要是想着下次卖绣品去朗州府,顺便买一个厨娘回来。让厨娘做事,她也不好心安理得的让婆婆伺候。买个厨娘都解放出来,让婆婆跟在自己身边,帮忙带儿子,儿子还是要自己照顾的。
  翠翠听到可以卖那么多银子,也更加的有劲,嫂子给她买了很多练习的绣线和细棉布和一些丝织品,让她练习。暗暗给自己鼓劲要好好的学习刺绣,争取以后和大嫂一样,也能帮衬家里。
  陈父早早的起床,天还黑黑的就睡不着,一个人起床挑水,然后打扫院子,不停的走来走去,看看外面的天色,怎么还不亮。他有很多事都要今天办,好久没有这么忙碌过了。还是为自家忙,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天亮以后,他迫不及待的去找里正陈朝,到了里正家,站在外面搓搓手,还是陈朝的儿子出来看到了他,“二发叔,找我爹还是?”
  “对,找你爹,他起床了吗?”
  “起了,进来吧。”
  “朝哥,朝嫂子。”
  “二发,有事儿?”
  “是有点事,我想来问问,咱村里面还有没有卖水田的,上好的水田,我想买上几亩。”
  “你问到时候了,正好有人出手,还没到收成的时候,人家也要卖,不过不是几亩是十二亩,你家要不?”陈朝在昨晚也听人说了,说陈二发家里买了牛车回来。他不用问也知道人家确实能买的起几亩上好的水田。
  “十二亩,是哪家的?”
  “何家的,他们要搬走,去府城,田地刚好离你现在住的地方不远,也方便好管理。他是昨天才放话出来的,怎么样?”
  “买吧,全买了。只是这一买,确实超了一点点,不过不要紧。”
  “那行,价格是九两一亩,我给你透个实话,整数能拿下来,快节约了一亩田的银子。要不要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陈朝自己都想吃下,可是银子不凑数,也就作罢,人家是要求一次性卖掉,不拆开卖 ,麻烦。
  “不用了,昨晚就商量好了。买吧?”
  “行,吃完早饭我和何维一起过去你家。”
  “好,麻烦朝哥啦。”
  “不麻烦,一家人说这些干啥。”
  陈二发转身回家,朝自家大伯家去,去大伯家里就没啥,跟自家一样,自然的走了进去,“环哥,大伯起床了吧?”
  “起了,这么早有啥事?”陈环还是挺诧异的。
  “是有点事想问问大伯和环哥意见。”
  “进去吧。”
  去到陈全住的上房,陈全耳不聋眼不花,在屋里就听见儿子和侄子的对话。能猜到,估计是房子的事情,“二发,坐吧。”
  “嗯,大伯,我想问问您和环哥,老宅能卖给我家不?”
  关系好,也不用拐弯抹角,打算今天一天就把房契和地契一起办好。能卖给自己是最好的,不卖也没啥关系。
  作者有话要说:  山山新文求收藏《五零六零~我是锦鲤》,恳请小主们移驾隔壁看看新文呗。


第224章 玄幻奇幻女配逆袭记'快穿'
  “老宅; 卖吧; 等你侄子他们分家单过还有些年; 我家暂且住的下,陈环你觉得怎么样?”
  “爹,您说行就行; 我没有意见,给老二的宅基地就在隔壁,老宅二发想买就买吧?”他不认为不能卖; 老宅他也没有出力建造,都是爹和爷在世的时候建造的。
  “行。”
  商量好价格; 陈二发给了银子那好房契和周围两亩地的地契; 高兴的回去了。
  一早上事情就办好一半; 等会儿吃完早饭就只差去城里衙门办官家承认的房契和地契就可以了。
  回到家里,他心情好的一直哼着本地的小曲儿。家里人都明白,他打算进城的路上; 和朝哥说说办房契的事情; 还得问问买瓦的事情; 儿子说的对,院墙必须围起来; 不能用现在的篱笆围着; 不安全。还得在村里找些别人家闲置的土砖趁现在农闲买下来,以后自己就不用出去打短工。和老大在家里一起种田,家里的老二和老三再过不久,过两个多月就要去私塾念书。女儿也不能下地; 在家学刺绣,想到家里未来的好日子,他美得都能笑出来。不指望儿子们考秀才中举,只是念书以后能去城里找份账房或者别的不错的工。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很差,对于大儿媳周氏他是越来越满意,大方,懂事,孝顺,说她泼辣。在他想来自家就缺个泼辣的人,才能撑起这个家,他和老大都是锯嘴的葫芦,对外可撑不住。老妻更不可能,比自己还懦弱,下面的孩子们都还小,也没有历练过。
  陈二发一家悄悄的发生着变化,陈全和陈朝都有意识的保密,没有说出来陈二发家里的变化。
  村里的人,还是能看到陈二发一家的变化,筑院墙,换屋顶。
  陈腊听着远远看着,心里波涛翻滚,老二一家才分出去两三个月,变化这么大,能换屋顶,肯定是买下来大堂哥的老宅。
  天刚暗时,他一个人背着手,拘偻着身子,满腹心事的朝大堂哥家走去。“五叔?”陈环看到难得来一回自家的五叔,诧异的喊了一声。
  “你爹在家吧?”
  “在的,在的,屋里请。”
  陈腊进到屋里气不顺,不用人招呼自己坐了下来,“大哥,二发是不是买了你的老宅?”
  “是,怎么了?看着你气不顺啊?老二过的好,你心里不欢喜还是怎么滴?”
  “老二家里哪里来的银钱,老宅和前后的两亩地,要不少银子吧?”
  “嗯,是要十来两银子。”陈全真是服了老五,蠢的清新脱俗,自己儿子发财了。他还一副死了爹娘的样子,看样子就不愿意二发发财。什么人啊,父子之间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看看他那副死样子,他都嫌丢人,不行,明天得着二弟陈州说说这事,让他那炮筒脾气狠狠的骂骂老五,上次老五把二发分出去以后,二弟上门骂的老五狗血喷头,他想想就乐呵。该骂,该狠狠的骂。
  “大哥,他哪来的银子?”
  “哪来的,当然是周氏绣花换来的银子,天上还会掉银子不成。哦,忘记告诉你了,宝平的身体好了不少,城里的大夫看了,不传染。慢慢治,再过一段日子估计就能大好。你说是不是好事。”
  “好事,是好事,绣花能赚来很多银子?”
  “我怎么知道?二发出来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你不知道吗?还有他这些年有没有存下银子,你会心中没数。”
  “我有啥数?我又不管这些。”死鸭子嘴硬,陈腊怎么也不承认,老二一家分出去的时候,手里没有银子。至少不是在这个家赚的银子。
  “还有什么想问的没有?没有就回去吧?我家要吃饭了。”陈全下逐客令,对于陈腊他是一点也不客气。
  “大哥你……”陈腊没有想到大堂哥居然这么对待自己,心里愤愤不平,他暗自想着,肯定是见二发发了财,巴结二发,才这么对待自己的。他真是没有想到大堂哥是这样的人。
  愤慨的厉害,急冲冲的走到陈二发一家新换的院门前,紧闭的院门,还有里面的欢笑声,让他停住脚步,侧耳倾听,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院子里面大家都在逗弄安哥儿,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大家都在外面吃晚饭,院子里面放了一张石桌,一家人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只是女眷坐一边,男人坐一边,稍稍讲究了点。
  还没有开饭,陈宝石陈宝鑫兄弟两抱着安哥儿在逗弄他,安哥儿现在可好玩了。一逗一笑,陈宝平在一边看着,没事跟着大笑。
  “大哥,我和二哥什么时候能去念书?”
  宝鑫现在很兴奋,十岁的少年很兴奋。
  “快了,等田里的粮食收割以后再去吧,到时和你大嫂的弟弟连江一起,三人刚好一起有伴。”
  “大哥,我和二哥会照顾连江的。”小少年心中有数,自己和二哥能去念书是大嫂的功劳,如果大嫂不在家里开口说让他们去念书,爹娘和大哥肯定是不会主动说念书的事情。由衷的从心底感激大嫂,也愿意和周连江搞好关系。
  “嗯,三人有伴,以后都好好念书,不求你们以后有什么大出息,但是也要好好念书。”
  “会的,我问过私塾的先生,只要考中秀才,家里就有几十亩田能免税,我要考个秀才给咱家的田都免税。”
  小少年的小小梦想,居然是为了田地免税,在他心中秀才的好处就是免税。
  许多年以后陈宝鑫想起来自己原有的愿望觉得很有意思,也会拿这个愿望教育后辈。让他们知道原来父辈生活的艰辛。也不要他们忘记他们家以前不是什么高门大户,而是蓬门荜户。
  外面侧耳倾听的陈腊,听的很不真切,听了半天才离开。
  转眼就是一年,这一年的时间,陈二发家里和周玉兰娘家都有了大变化。
  依然低调,但是陈二发家里的变化,全村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家里房屋依然未变,可是家里加盖了两间偏房,买来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帮助家里做事。
  在陈家村可是第一家买奴仆的人家,看看人家家里现在过得日子,那叫一个惬意,家里做饭打扫家务有奴仆,田地里面的活有人看着,忙碌的时候还请短工。虽然父子几人还是会下田,但是真忙碌的时候,还是会请短工帮忙。
  又是腊月,周玉兰准备好年礼,让陈宝平和公爹给爷奶送过去,陈宝平挑着箩筐,里面一只装着给爷奶置办的新棉衣和棉鞋,还有一只装的都是新鲜的大米,陈二发的背篓里面背的是新鲜的猪肉。
  今天是腊月难得的一个太阳,很多人都走出家门,在外面走动走动,路上来往的行人很多。周玉兰特意选了这么一个日子,让大家都看看自家是怎么孝顺爷奶的,以后想泼脏水那是不成的。
  她带着小叔子们小姑子给大爷爷和二爷爷,还有三爷爷四爷爷六爷爷家里送年礼,都是一家两条肉,两条鱼,一包糖,还有一包上好的烟丝,小坛酒。
  “大爷爷,我们来给您和大奶奶送年礼。”
  陈全老两口很高兴,孩子们送什么不重要,主要是孩子们能记住自己这些个老人,知道孝顺尊重长辈。
  “好,坐坐吧。”
  “嗯。”
  周玉兰还让小姑子翠翠还单独给几位奶奶们绣了抹额,周玉兰是个很懂报恩的人,大爷爷在分家的时候,主动提出来让他们家里住老宅,还有不收房租,不管怎么说,都是在帮他们家。她懂得投桃报李,知道怎么报答,二爷爷在分家的时候不知道,第二天跑到爷奶家里,把爷爷骂的狗血淋头,还带着家里人过来想问问家里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人家都是真心实意的待自家,她也不能小气。
  分家已经一晃一年多过去了,这是分家后的第二年,再有二十来天就要过年了。
  喝了口热茶,她笑了笑,斟酌几句以后才说,“大爷爷,大奶奶,大伯,大伯娘……,我有个想法,你们听听,可愿意。”
  “什么事这么严肃?”
  “分家出来一年多,家里什么条件都是知道的,为了让家里的条件尽快好起来,我都在自己绣花赚钱,空闲时间教教翠翠和我娘家的嫂子,也想过教教其她的妹妹们,可是真是没有时间。一年多来,翠翠该学的都学的差不多。只是需要多勤家练习。我也没有以前那么忙,就想着开年以后,咱一大家还有几位没有出门子的妹妹们,我想也带着吧,都是自家人,以后我们陈家的姑娘出门子也是百家求,光凭着一手高超的刺绣技艺,就不会在婆家受委屈。不过,我大伯三叔家里的几个妹妹,我是不打算教的,还请大爷爷到时别要求我。”
  一年多了,侄子家里的变化,陈全别一般人都明白清楚,太知道眼前的侄孙媳为家里做的贡献。他不知道每幅绣品的具体价值,但是也知道不低,她愿意教,真是天大的好事。
  陈全家里的孙媳,任氏和黄氏也想学,期期艾艾的问,“弟妹,我们也能学吗?”
  听到她们的问话,周玉兰笑着说,“当然能学啊,不过嫂子们学习的时候我很严格,规矩也多,有时候还很凶。之前我嫂子就气哭了好几次,你们能受得了吗?”
  这是好机会,陈全当然也愿意孙媳们学,学了以后也能给重孙们攒些家底,还有以后再有重孙女,下一代也能自己把手艺传承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山山新文求收藏《五零六零~我是锦鲤》,恳请小主们移驾隔壁看看新文呗。


第225章 恶妇8
  “可以的; 凶好; 严格好; 这样才能学好。”任氏两妯娌都愿意,凶点有啥。都愿意教了,凶点也是为她们好; 又不是仇人,人家说的明明白白,不喜欢的人家不教。愿意教自己; 就不会故意恶意对待自己。
  “大爷爷大奶奶可是听到的,嫂子们说愿意; 以后她们回家哭鼻子; 可不许骂我。还有这事也得请大爷爷和几位爷爷家里商量商量; 就是绣艺必须近十年不能外传,怎么着也得自家人先学好,能赚到银子才能传给别人。还有我教给大家的有点不一样; 是另外一种绣艺; 双面绣。和我现在的不一样; 这种很复杂,大家学着很难; 不是一天两天; 一年两年的功底可以做到的。”
  周玉兰先说明白,至于教绣艺带上三爷爷和四爷爷,六爷爷家里的孩子,也是顺带; 他们六兄弟都是亲堂兄弟。自己也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只带大爷爷和二爷爷两家姑娘嫂子玩吧。以后吐沫能淹死陈二发,自己也多少有影响。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