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当大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年代当大佬-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刘丹他们这一辈的人来说,没能参加高考始终是他们心里最大的遗憾,现在这个遗憾有了圆满的机会,又怎能不激动。
  而且对于林沅说的她的上升道路会越来越窄的这件事,刘丹其实现在就已经有了切身体会。
  之前他们卫生队缺人手的时候还好,她一个野路子出身的大夫都能得到重用,但随着部队规模扩大,卫生队的医生越来越多后,她在卫生队里的处境便越来越尴尬了。
  那些正规的医生都看不上她,自觉高她一等,平日里有什么好事儿也是首先轮到那些人,就连过来看病的病人们,也更相信那些学历高受过正规教育的医生,而不是她,因此刘丹这半年能接触的病人已经越来越少。
  之前忙着结婚的事儿,她也没顾得上想这么多,可如今一听林沅提起,想到这半年自己在卫生队的处境,她心里的滋味就有些复杂。
  而且一旦高考恢复,那岂不是说以后专业出身的医生会越来越多?如果自己不上进,就这么继续混吃等死,说不得要不了几年卫生队里真就没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想到这里,刘丹心中的急迫感越发的强烈起来,连结婚的事儿都顾不上了,拉着林沅就开始请教,想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救,要看哪些书才能考上医科大学。
  对于刘丹愿意上进,林沅当然是支持的,这几年她也算是刘丹的半个师傅,自是不愿意看她如此得过且过,荒废了自己,便把之前收集的高考辅导书和资料给了她一份,叮嘱她先自学,遇到不会的再来找自己。
  送走刘丹后,林沅又把自己收集的那些辅导书分别给席桑兰和罗小花都寄去了一份。
  席桑兰因为先知的缘故,是必定会参加高考的,林沅准备的资料十分齐全,很是得了她一番感谢,至于罗小花的选择,则让林沅有些无奈。
  现在当上护士长的小花都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虽然她对考大学也有过想法,但很快就息了那份心思。
  罗小花对目前的生活还是挺满意的,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小花也是知道的,她自小就不怎么爱学习,当初要不是有林沅督促,她初中都毕不了业,再加上几个孩子现在都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根本抽不开身,因此在仔细考虑之后,她就不打算再费时间去学习,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
  林沅见自己劝不动她,便也不再劝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是好是坏只有她自己能决定,或许自己以为的对她好,从来就不是她需要的。
  虽然这么说,但林沅还是有些郁闷,因为她清楚的知道未来的几十年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努力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很快就会跟时代脱节。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等到双胞胎学会了走路,说话也能一串一串的时候,已经到了七七年的九月,经过开会讨论,中央宣布将在十一月份正式恢复高考,大学也公开了统一招生的文件,并下发到全国各处。
  因为是十年来的头一次,这次允许参加高考报名的目标人群范围很广,有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识青年,有复原军人和干部,还有应届的高中毕业生。
  下发的公告只有一份,从县里开完会回来的林大安当即又誊抄了一份,一份贴在大队部的门口,一份贴在村小学的布告栏上。
  这份公告一出,立即在上林村引起了轩然大波,不止如此,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都因这个消息陷入了癫狂,尤其是高考中断后的那一辈人更是如此,很多知青看到了回城的希望,顿时喜极而泣。
  像是要弥补前面十年的知识缺失一样,一些无法通过关系回城的知青们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
  而在上林村,努力学习的却不止是渴盼着回城的知青们,还有这十年间由村小学培养出来的一批批的自己人。
  自从建立村小学后,上林村的孩子就都被家长送进了学校里学习,虽说有不少天分不足中途辍学的,但也有不少人念到了高中。
  在高考恢复后,上林村但凡有读过高中的学生,不管是往届生还是正在读高三的应届生,都开始响应林大安这个大队长的号召,组建了学习小组,大家一起互帮互助。
  期间林沅还接到了大安叔打来的电话,得知他们那边十分缺学习资料,林沅就在新华书店抢购了七八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给他们寄过去。
  当然了,高考的恢复给上林村带来的也不全都是好事儿,像是过去十多年有不少知青跟村子里的人结合,如今因为高考,就闹出了不少的事儿。
  那些嫁给村里人或娶了村里姑娘的知青们为了高考,为了回城,已经不管不顾了。
  大家来的时候都是十六七岁,二十啷当的年轻人,现在变成了二十多乃至三十多岁的青年或中年,年龄变了,心境也变了,渴望回城的心情却越来越迫切。
  当初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号召的时候,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但这些年的遭遇,使得理想和现实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巨大的落差,现在既然有机会离开,他们只想尽快逃离这个埋葬了他们青春的地方。
  林沅虽然不在村里,但上辈子听过不少知青返城造成的悲剧,对接下来的发展猜也猜的到。
  虽然知道接下来会有很多家庭破碎,但林沅也只能当个冷眼旁观者,这么多知青和农村人的结合本就是特殊时代的产物,现在知青们迫切的想要回城,这是阻挡不住的时代洪流。
  便是已经三十岁的安丽丽,现在怀着八个多月的身孕,看着那些努力学习的知青们,也开始心思浮动。
  她倒是没想过要抛夫弃子,只是当初没高中毕业就下了乡,现在虽然在县医院干的不错,但上大学的执念却一直在心里放不下,如今有了机会,即便她已经年纪不小了,还是忍不住对上大学生出渴望。
  然而孩子还得一个多月才能出生,等生完了还得坐月子,到她身体彻底恢复,高考都已经结束了,每每想到这个,安丽丽就心情郁卒。
  当林沅得知安丽丽因为无法参加高考而患上产前忧郁症时,不由无奈,或许是她这些年一切都太顺了,便是在这个特殊年代也没为上大学的事情困扰过,无法切身体会安丽丽对上大学有多么渴望执着。
  既然接到淑香婶子的求助电话,林沅便负责开导,劝了安丽丽几句,跟她保证以后高考会一直继续下去,便是这次考不成,还有下次机会。
  安丽丽是知道江老教授也参加了这次中央关于高考恢复的讨论的,因此对于林沅的话十分信服,得了保证后,她心里的焦虑顿时减轻了不少。
  再加上家里的公婆也没阻止她不让她参加高考,只是让她先把孩子生下来,知道即便错过这次机会,还有下次,安丽丽便也放了心,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安起了胎。
  不过因为这事,席桑兰又一次打来电话跟林沅抱怨,她也是要参加高考的,之前还准备等考上大学后就把小豆子送回老家给婆婆照顾,现在因为安丽丽也要考大学,婆婆之后得替她照顾那个还没出生的孩子,这样一来,她就算把孩子送回老家,婆婆也没精力帮她带啊,这让席桑兰很是烦躁。
  “你决定要考哪所大学了没有?如果是考京城那边的,到时候你可以把孩子送去我家,我跟江晔是要往京城考的,正好你把孩子送来可以跟双胞胎做个伴儿。”林沅不好跟她一起吐糟老人的偏心,便跟她提议道。
  席桑兰想了想,觉得林沅的这个提议挺好,之前她倒是想要跟上辈子一样考公安大学,但为了孩子考虑,便准备改了自己的志愿,换个不那么危险的专业,要是能考上首都的大学那最好不过。
  “那我可要好好复习,努力考去京城的大学才行,只是到时候得麻烦阿奶她老人家了。”说到这里,席桑兰就有些不好意思。
  林沅倒是不在意这些,反正随着土豆和地瓜越来越大,老太太一个人根本看不过来他们俩,便是回到京城那边,他们也是要请保姆帮忙照顾两个孩子的,再多一个孩子根本没差别。
  直到高考报名的前一天,林沅才得知连她堂姐林大丫也准备报名参加高考。
  自从被继女推倒流产后,林大丫心灰意冷之下,不顾李玉芬的劝阻硬是选择了离婚,当初错估形势的周立朝为了平息以林大安为首的林家人的愤怒,可是被林大丫分走了不少家产。
  或许是想开了,有钱又有闲的林大丫拒绝了李玉芬让她相亲再次嫁人的提议,选择了捡起课本,跟着村里人一起学习,准备参加高考。
  对于林大丫的这个选择,林沅还是很高兴的,她跟林大丫的恩怨已经成了过去,虽然彼此还是没恢复往来,但也盼着她好,便也给林大丫寄去了一份复习资料。
  林沅可不知道林大丫收到资料时是何种复杂的心情,时间很快就进入了十一月,辛苦学习了两个多月的男女青年们这时候虽然感觉还是没准备好,也只能放下书本,紧张又忐忑的迈入了考场。
  因为监考老师奇缺,林沅和江晔他们这些研究人员也被教育部门拉了出来,安排在军医大学的考点负责监考。
  两辈子头一回当监考老师的林沅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但见到那些年纪比她还大上许多的考生后,看着他们沧桑的模样,以及那一双双满含希望的眼睛,又忍不住鼻子发酸。
  上海的冬天湿冷湿冷的,好些考生虽然穿着棉衣,但坐在教室里没一会儿就冷的手脚冰凉。
  听到了广播里播报考试开始,林沅跟另一位老师负责发放试卷,等卷子发完后,见有人已经急不可耐的答题,担心有的人光顾着考试,忘了写名字,便提醒道:“考生们请注意,先填好姓名,籍贯等,再开始答题。”
  有些过于紧张的考生经林沅的提醒,发现自己差点遗漏了这些,心中不由一慌,连忙填上。
  第一场考的是语文,在林沅看来大部分的题目都十分简单,但对于这些才刚开始复习没多久的考生来说,却难坏了他们。
  过了许久,林沅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发现考试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见还有不少人在抓耳挠腮,不由摇头。
  这次考试时间实在是太过仓促,能考的特别好的都是万里挑一的天才,而这届高考的录取率更是低的吓人的,现在考场里的四十多位考生,真正能考上的还不知道能有几个。
  考试时间一到,林沅就开始收试卷,有的人长出了一口气,显然心情不错,有的人却自觉没考好,情绪低落,难过的眼睛都红了。
  由于下午还有一场考试,中午不少人连学校都没出,饿了就吃随身带的干饭团,争分夺秒的翻看着书本。
  见不少人喝着冷水就着干饭团,担心他们生病的林沅就找了学校的后勤人员让人给考生们准备了开水,还偷偷地往里面加了不少灵泉水,让大家都暖暖身体。
  等几场考试结束后,相比其他地方的考生出了考场后都萎靡不振,林沅负责监考的考场大多数考生则是精神都十分不错。
  至于做好事不留名的林沅,则深藏功与名的被张教授拉去批改考卷了。
  卷子批改的很快,等分数统计完成,林沅总算可以松了口气,正好这时上面关于研究生考试何时恢复也有了结果。
  来年五月份有部分重点高校将恢复招收研究生,其中就有清大,现在距离研究生考试也没剩多少时间了,跟张教授打了报告后,林沅和江晔就开始将手里的一些尚在进行中的研究项目交接了出去。


第167章 
  考试成绩出来后,也不都是好消息,像是跟林沅同一条街道的一位姑娘,虽然考了个不错的成绩,却因为政审不过关而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这天林沅刚从研究所回来,就看到这家门口挤了好些人看热闹,走近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这家的姑娘受不了落榜的打击,上吊自杀了。
  好在她家里人发现的及时,把人给救了回来。
  同时也有考上的,其中一个已婚的女同志由于考上大学后才发现自己怀了孕,害怕家里人阻拦她不让她上大学,竟是自己偷偷去配了药堕胎,只是不幸的大出血,自此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
  林沅听了这些高考后的人生百态,嘘唏不已,不过这样的例子并不只有上海这边有,全国各地都有,便是上林村,这样的事情也出了不少。
  好些个考上大学想回城的女知青,在拿到通知书后有不少打掉孩子闹离婚的。
  毕竟在她们看来,这是可以扭转她们命运的机会,孩子可以以后再生,但上大学的机会一旦失去,恐怕就不会再有了,她们都不愿意错过这样好的机会,不愿继续留在乡下,跟个没见识的大老粗再过下去。
  大部分的知青都理解知青的选择的,但是上林村的人根本理解不了,有那些个娶了知青媳妇的人家就闹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上林村的生活条件不错,这些女知青当初嫁过来又不是他们逼着的,是她们自己吃不了苦头,想找个依靠,现在刚考上大学就过河拆桥,竟然还把孩子给打掉了,虎毒还不食子呢,她们这不是狼心狗肺是什么。
  这些事情可把林大安这个大队长给愁坏了,本以为村子里加上知青有十好几人考上大学,是个天大的喜事,可还来不及庆祝,这麻烦事儿就一件跟着一件的闹了出来。
  林大安为此头痛不已,他打心里是看不上那些为了上学就闹离婚打掉孩子的女知青的,更看不上那些抛妻弃子的男知青,但也理解他们的选择,可理解归理解,心还是更向着村里人,毕竟这些或嫁或娶了知青的村里人可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他们干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心寒。
  林大安有时候都在想,是不是自己这些年对那些知青太好了,才养出了这么多白眼狼?
  但懊恼过后,林大安就想开了,既然这些知青的心已经不在这里,便是强留下他们又有什么用,还不如放那些想走的走,他们上林村条件这么好,村里小伙子大姑娘可不担心娶不着媳妇或嫁不出去。
  让林大安比较安心的是,他们家的两个儿媳妇虽然也是知青,但并没有要跟他儿子离婚的打算,这让他心里好受不少。
  在席桑兰考上了大学后,生完孩子的安丽丽也开始复习准备迎接第二次高考,不过安丽丽报的是本省的中医学院,省城离家里并不是太远,而且林大哥这几年在县公安局干的不错,只要努努力,很有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有调去省城工作的机会,到时候一家人就能团聚。
  反倒是席桑兰这边,席桑兰虽没有考上清大北大,却是凭借着上辈子练就的极佳的英语能力,最后被北外录取了,以后的几年势必要留在京城的,只是林志斌所在的部队位于南方,这样一来,夫妻俩就得暂时分开了。
  好在不管是席桑兰还是林志斌都是意志坚定的人,认准了就不会轻易更改,而且两人还能利用假期见面,倒是不用担心时间长了夫妻感情出问题。
  时间悠悠而过,转眼就到了七八年的五月,迎来了十年后第一次研究生考试。
  林沅和江晔早在半年前就办理了留职,回到了京城,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复习,报了清大研究生的二人终于踏入了考场。
  这回林沅和江晔都准备的很充足,再加上两人学习能力都不错,这一次考试非常的轻松,答题的速度也很快,还没等考试时间到,林沅就写满了卷子,她到也没急着交卷,又检查了两遍。
  林沅刚检查完,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正准备去交卷,就感觉到背后有一双眼睛盯着她,让她根本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