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喜迎门-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雪一愣,没想到如此折腾,他能这么轻易就放自己走了。
    北川却在一旁反应敏捷,拉着北雪就跑,而且是一路小跑直接离开了后山门。
    如此一番胆战心惊,北雪也没了拜佛的心思。扯着北川就开始下山,等跑到山下,只见北焰带着胡桃,还有一旁的庄青凡已经在山下等他们了。
    庄青凡看出了北雪面上不太好看,忙上前问:“北雪,怎么了?”
    北川张嘴想说,却被北雪用话挡了回去,“没事,就是人太多了,挤得不舒服。找不到你们还有些着急。”
    北焰和胡桃也迎了上来,胡桃掏出帕子给北雪擦了擦干,北焰就道:“没事就好,那咱们回去吧,娘一个人在家也让人不放心。”
    “好,回去。”
    第二天,北川去了蒙馆。北焰牵着牛出去吃草,北雪服侍着娘亲吃完药,就和胡桃一起去街市上买布料了。因为苏氏这两天说天气快凉了,要给大家备一些秋装,恰好现在胡桃也能做衣服了,所以就想着秋收之前,几个人一起把一家人的衣服做出来。
    苏氏倒在临窗的坑边,正想小睡一会儿,就听外面有人喊道:“北大嫂子在家吗?”
    苏氏复又起身,推门而望。见一半老女人,头戴红花,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穿红着绿,足登绣花鞋,打扮得十分红艳妖娆。
    三河镇是一个女子打扮十分保守的地方,鲜少有人见到这个年纪还穿着如此鲜艳的。而且这女子苏氏并不认识,不过倒是有一点面熟,忙问:“你是?”
    “北大嫂子,我家住在泾水县里,不过娘家在三河镇。您开面馆的时候,我曾经去过,大家都叫我王媒婆。”
    媒婆?苏氏有些愕然。
    媒婆自然就是保媒拉纤、穿针引线的月老,专替人说合姻缘凑合好事。凭借着能把死人说活的三寸不烂之舌,搅动多少儿女情浪,捞几个谢媒钱过日子的人。
    可是这媒婆来自家做什么?北焰已经定亲,且媒婆并不是她。而北雪因为有那花花太岁左安林从中作乱,已经三年没有人上门提亲了,至于北川和胡桃年纪还小,她可没有给这两个小的定亲的想法。
    “王媒婆,你来家里这是有事?”苏氏直接问。
    王媒婆笑得肥肉乱颤,“北家嫂子,有事,有喜事!”
    “喜事?”苏氏似笑非笑地将她让进了屋里,心想:能有什么喜事?若是给北雪说亲的,她是不会答应的。因为目前她只看好了庄青凡给自己当女婿。至于北川和胡桃,长大后,苏氏是想把他们凑成一对的。所以这外面来的喜事也就不需要了。
    王媒婆进了屋,扭扭捏捏地谦让了一阵子,才坐了下来。
    她坐定后,便双眼乱转,打量着屋里。听娘家哥哥说北家这几年赚了些钱,盖了新房,买了田产。看样子这话倒是不假。两进的大院子宽敞整洁。院内花草正艳,农具齐全。青石小路铺得整齐工整,落地的黑漆柱擦得油亮。
    再看屋内,虽然左右厢房和后院的景致不得已见,但这正房内可是比一般的农家阔气多了……
    不过就算再阔气,那也无法和郑家相比。
    王媒婆就开始在心中窃喜:那郑家少爷总算是遇到了一个心动的姑娘了,郑老爷一听儿子想娶,也就没管什么家世门弟,赶紧找人来提亲。对郑老爷来说抱孙子才是正经事。
    “北家嫂子,你家几个孩子都出去了?”
    “出去了。”苏氏微笑点头,心里却猜测着她的来意。
    “你一个妇人家,拉扯几个孩子,还能把日子过得这样好,真真是女中英雄了。”王媒婆唏嘘感叹,忙不迭地奉承。接着又说起自己的身世,大有悲天悯人的味道:“要说这寡妇过日子的个中滋味,我可是真真尝了个遍。我家那口子没的时候,我的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一岁,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由她一番话,苏氏也不由触动心中痛处,想起几年前背井离乡,颠沛转涉的苦处,眼圈就红红的,未曾开口已是垂泪。
    “不过北家嫂子,孩子们大了也就苦尽甘来了。”王媒婆赶紧转移话题,她说的事最忌讳伤悲,“眼下这不就喜事临门,你的苦日子总算是到头了,以后穿金戴银,山珍海味,予取予求,王媒婆我向北大嫂谢贺了。”

  第060节:庄志的心思

“穷家小户,哪来的什么喜?妹子不要寻我开心。”苏氏惊诧莫名。
    “我哪是寻你开心,我说的是正经八百的事,”王媒婆一脸认真,向苏氏的跟前凑了凑,一脸喜色:“你女儿貌若天仙,就像那水灵灵鲜花一样。有人托我说媒,要娶她做媳妇呢!”
    苏氏再次惊讶,心想:难不成是庄志这个老顽固想通了,可就算是庄家来提亲,也不至于大老远地跑到县里寻个媒婆来吧?感觉不对,苏氏忙问:“哪一家?”
    “县里赫赫有名的郑家。”王媒婆眉角上挑,笑得花枝乱颤,似乎是能为郑家说媒,是一件无比荣耀之事。
    可苏氏却不管什么郑家、李家、王家的。她心目中女婿的目标是庄青凡,只要不是庄家那一率拒绝。双手乱摆道:“不、不能定亲,使不得……”
    王媒婆以为她因为花花太岁左安林的事而有难处,一把扯过她的手笑道:“哎哟我的嫂子,你是不是还怕那花花太岁找你麻烦呢!不会了,不会了!你也不想想那郑家是什么样的人家,那可不是左安林能惹得起的,你们家闺女要是与郑家结了亲,穿金戴银出门坐呢子大轿不说,就是那左安林见到了,也是矮上三分。”又说:“再者这可是正妻,那郑家公子年过二十几尚未娶妻,就是因为眼光高,多少名门小姐他都看不上,也不知道怎么地,就看上你家闺女好了。”临了还重重地说了一句,“北家嫂子,这可是你们家的福气。”
    “那也不行。”苏氏不想听她那些话,断然拒绝。
    “怎么就不行?”王媒婆可不想就此放弃财路,又劝:“俗语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女儿正逢出嫁年龄,错过这村便没这个店了。对方是县里甚至是京城都叫得出的响当当的人物,看上你女儿当真是她的造化。这样一来不但你女儿享了福,你和两个儿子也沾了光,而且那花花太岁的事不也解决了。”
    王媒婆眉目流转。说得口沫横飞。
    苏氏却听得很不耐烦,站起来道:“王媒婆,不要说了。我们穷人家,小门小户的,也没有好好教养女儿,所以也不想攀那高枝,你还是回了郑家去吧,我女儿不嫁。”大有送客之意。
    王媒婆撇嘴,“北家嫂子,你总要听一听对方是何等人家吧?说起大名来要吓你一跳。人家可是……”
    “是谁也不行!”苏氏打断她的话,态度坚决,“越是大户人家我们越是配不上,小门小户的还好凑些嫁妆,一旦嫁了大户。嫁妆我们都出不起,可没有这个钱办喜事。”
    “嫂子你好糊涂。女儿家本是一笔财,嫁个好人家,连本带利都捞回来。管教你吃喝不愁荣华富贵都有。若是放过这机会,又不想给花花太岁当妾,那养成老姑娘,后悔都来不及!”
    苏氏不吱声。却在心中暗想:看来北雪和庄青凡的婚事,要尽早和庄志商量才行。早一点给两个人的事办了,免得夜长梦多。
    王媒婆见状,几分得意在脸,以为说中了对方心思,又劝:“嫂子可别推辞了。再说郑家公子已经见过你女儿的面。很是中意。人家二十几岁尚未娶妻,就是想选个中意的。虽然家里有两房妾氏,但是这样的大户人家都难免了,你女儿进门就是正妻,这可是几辈子修不来的福气。再说那郑家可是……”
    苏氏越听越气。气血上冲,满脸通红,厉声道:“你不要说了,莫说是什么郑家,就是皇上选妃,我也不嫁女儿。”
    “北家嫂子可莫胡言乱语,”王媒婆脸现不悦,本来以为十拿九稳的差事,竟然遇到了这么一个糊涂娘,她可是在郑公子面前打了包票的,这回去可怎么交差,赶紧劝道:“在咱们泾水县那郑家可不是一般的有头有脸,就连官府知县老爷都惹不起,新上任的地方官都先到郑家拜会郑老爷子,你一个乡下婆子真是不识好歹!”说完扭着身子瞪了苏氏一眼,“我说北家嫂子,我做媒婆几十年,真没见过你这么油盐不进的娘!”
    苏氏也是从风浪里走过来的人,何况是关乎女儿的终身幸福,岂有这么一吓就怕的道理。她不听王媒婆多噜嗦,直接撵出门去,脑子里冒出念头:“明天就找庄志商量北雪和庄青凡的婚事。”
    捱到中午,几个孩子都已归家。苏氏便将王媒婆的话如实说了。
    北焰第一个不答应,红着脸嚷道:“深宅大院进去就出不来,且不论这郑家如何,郑公子如何,就说那高墙之内的日子,哪是自小在山野间跑惯的妹妹所能适应的。”
    北雪几经思量,就忧心忡忡地将那天在净觉寺遇到的事告诉了娘亲。
    “莫非就是那个郑公子?”苏氏惊讶莫名。
    北雪点头,“除了这个人姓郑之外,我从没遇到过什么姓郑的公子。”
    苏氏焦急地拍着手背,“恐怕这事儿不会错了。”又问:“那人如何?若咱们不答应,会不会找咱们麻烦?”
    “不像善类。”北雪并不是吓苏氏,而是如实相言。那一日在净觉寺虽然郑公子没有表现出凶恶的一面,但是那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丁的表现,就足可以看出郑公子的为人。若不是他平时一向如此,那几个家丁怎么会是那副嘴脸。
    苏氏也顾不得咳嗽得厉害,挽起袖子就往厨房走,一边走一边说:“吃了午饭,大家各自分工。胡桃回绣坊去,
    北焰去邻镇的李员外家把青凡找回来,他这几天在那边做工赚脚钱。北雪去你大舅舅家,看看你小舅舅在不在家里,若是不在家里,就让你大舅赶辆马车,你们一起去县里找一找,他准知道这郑家的底细。”
    说完,她钻进厨房就做饭,一边做一边想着:待孩子们都走了,去集市上卖牲口的庄志也该回来了。趁这个机会赶紧和他说一下北雪和庄青凡的事,绝对不能再拖了。
    午饭后,大家依着苏氏的吩咐各自出发了。
    李员外家并不在三河镇,所以北焰需要的时间就长一点。而苏氏的娘家就在本镇,所以北雪在绣坊拐角和胡桃分手后,很快就到了苏家。
    苏牧生今天没有出去拉脚,正在院子里用一把大剪刀修马鬃。
    “大舅!”北雪刚一进门,就望见了他。
    “哟!北雪来了!”苏牧生很热情,转身又招呼自己的媳妇,“孩子他娘,北雪来了!”
    杨氏闻声,就从屋里迎了出来。她眉毛一挑,以为北雪又是因为做伞一事,就笑着问道:“怎么?北雪这丫头想好了?”她问的自然是自己想入股份的事。
    “不是,不是!”北雪连连摆手,“大舅母,我是来找小舅舅的,我娘有点事情和小舅舅商量。”
    杨氏“嗯”了一声,脸上略带失望。
    “找你小舅啊?”苏牧生笑道:“这还真是巧了,你小舅舅今天确实回来了,不过这会儿说是去找他同窗有点事情,一会儿就会回来的,要不你就在这等他好了。”
    北雪想了想,“那也行。”而后就笑着一边和苏牧生还有杨氏聊天,一边等着苏牧何回来。
    苏牧生和杨氏就问了一些北川读书怎么样,又问苏氏那咳嗽的毛病好些了没?
    北雪笑着一一作答,又不断朝门口张望。
    可是张望归张望,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人影,北雪越发地着急起来。不但她自己急,更怕是在家等着的娘亲急。
    苏牧生看得明白,就问道:“北雪,要不我出去找一找你小舅舅?”
    “不用,不用!”北雪笑道:“也不知道小舅舅去了哪位同窗家里,咱们没有目标的找也不一定找得到。不如我先回去照顾我娘,待小舅舅回来了,大舅舅告诉他去我家就行了。”说完,想了想又道:“大舅舅若是有空,就和小舅舅一起去,我给你们炒菜吃。”
    不是不想把这件事情告诉杨氏,而是怕她到处宣扬,那样就更难办了。
    杨氏转了转眼睛,倒是一脸不以为然。
    苏牧生点头,“那也好,你娘最近老是咳嗽,留她一个在家也不放心,你就赶紧回去吧!”
    “是!”北雪告别苏牧生和杨氏就急匆匆地往家赶。
    走到家门口时,北雪看到庄志家的门口拴了两头牲口,一看便知是庄志从集市上回来了。但是令她没想到的是,她居然在自家院内听到了庄志的声音。
    “他婶,要我说北雪和青凡的事就算了吧,若是他俩到一块了,那咱俩可就一辈子也到不了一块了……这些年了,你不是不知道我的心思。”
    北雪一怔,不由放轻了脚步。
    虽然听壁角不算什么磊落之事,但是事关自己的终身大事,庄志又提到了他自己和娘亲。所以这事儿北雪就不得不听了。
    苏氏就叹了一声,“他庄叔,你就不要再对我有什么想法了。我生是玉山的人,死是玉山的鬼,不管什么原因,我都不会走出那一步的。我就这个命了,这辈子就守着这几个孩子过,看着他们平安长大,娶得娶,嫁得嫁,都平平安安的,我就如意了。”
    ps:  先单更两天,下月初恢复双更。

  第061节:听壁角

“他婶,你也不能总为孩子们想,你自己还年轻呢!”
    “年轻也好,年老也罢,总之我是没有这份心思的。”苏氏边说边摇头:“他叔,你也断了这个念头吧!咱俩本来就左邻右舍的住着,风言风语已经不少,若是咱们再……那可真是让人戳断脊梁骨了。你我一张老脸不要倒也罢了,要是孩子们都还小,到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在三河镇可怎么抬得起头来做人。”
    “可是他婶……”庄志知道苏氏说得有理,可还是不死心,就总想着在最后时刻挽留一下。
    “别!”苏氏态度坚决打断他的话,“他叔,以后这事休要再提。今天我已经放下脸面主动和你提北雪和青凡的事,我是看着青凡这孩子好,可以说我是看着他长大的,知道根底,所以将北雪交给他我放心。但是你这个做爹的若不同意,我也不能强求。”停了一会儿又说,“但是无论北雪与青凡能不能成为夫妻,咱俩都不行。你若真是想给自己寻个伴,那么不妨请媒婆帮你寻一寻,我这你就不要指望了。”
    话虽不多,苏氏总算是明明白白地表明了立场。
    庄志心有不甘,但话已至此,除了无奈又能如何。
    只好叹了一声,满目失落,“我如何能不同意。青凡那个闷葫芦若能娶了北雪,那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我就是、就是、就是觉得咱俩有点可惜。而且你这个家,真真是需要一个男人照顾着。你一个妇道人家实在是不容易。就算是北雪他三叔还有两个舅舅偶尔来帮,那也不是常有的……”
    “刚说不提,怎么又……”苏氏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就总结性的叹息道:“这就是命!我认这个命,玉山不在了,这辈子我也不想在别的上面有所巴结,孩子们好好的,我就好了!”
    两人这般掏心掏肺的说话。倒是让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北雪不知是进还是不进了。若是进去,两人难免会觉得尴尬,更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听到了他们的对话。那样岂不是三人都觉得尴尬。
    可若不进,一旦庄青凡回来。庄志和苏氏两个人将这事儿和庄青凡一说。如果庄青凡点了头,那岂不是只有自己没有发表看法的机会。到那个时候再摇头,可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