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水乡人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水乡人家-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夫说他的小腿骨碎了,接起来也难复原,很有可能……”阮菱说不下去了,听起来声音十分沉重,“这话你不要对阿爹阿娘说,晚几个月晓得总要好些。”
  阮菱“嗯”一声,算是答应了。
  她默默地想,自己也不可能劝二姐离婚,至少现在二姐夫对二姐还算可以。再说了在这个时代,江南乡村离婚的女人回娘家,除了会牵连娘家一起被笑话之外,在家里也处境艰难,再嫁会嫁条件很差的男人。一般的女人在夫家就算做牛做马,一点儿尊严都没有,也不会离婚的。
  “阿秀,你说我是不是命不好,千选万选,却选了范成斌?”
  “都怪那些出来抢人的抢匪。”
  “阿秀,我总觉得那一天来抢人的成心就是不让我好过,我还总觉得是……”
  “是什么?”
  “黄二龙做的,他报复我。”
  “真的?”
  听到这里,阮秀一下子坐了起来。
  阮菱拉她重新躺下,给她盖上被子,说自己也是猜的,没有证据。
  “我也觉得黄二龙从你出嫁那天就消失了有点儿不正常,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他平时跟那些黑道上的人混,很有可能干出来抢人的事情。他要是把你抢走了,你落到他手里,范家肯定要退亲,到时候你还不是只能嫁他。”
  “我死也不嫁他的,要是哪天被我查出来真是他干的,我不会让他,让黄家好过的。”
  听到阮菱咬着牙恨恨地说这话,阮秀在心里盘算,要不要把二姐的怀疑对爹娘说,让娘别跟那个黄刘氏来往了。
  “这话你千万不要对阿爹和阿娘说,都是我猜的,要是阿娘听了,她是急性子,就要去黄家讨说法,到时候得罪人。你跟我发个誓,说你绝对不说出去。”
  “……我……姐,你可不要乱来啊,要查黄二龙……”
  阮秀不肯发誓,她觉得要真是黄人龙害了二姐,这种事肯定要让爹娘晓得,让村里面的人晓得,让黄家在村里的日子不好过。
  她还说她可以帮阮菱去查,阮菱问她有什么办法。
  阮秀道:“我就把黄二龙给你的梳子拿去还给黄大龙,顺便问问黄二龙的事情。”
  阮菱:“也好。只是难为你了,姐晓得你不喜欢黄大龙。不过,话说回来你看我,当初不喜欢黄二龙选了范成斌,现在成这样。黄大龙也许不是你想得那么差,你再多考虑考虑。”
  作者有话要说:  上榜了,这周多更点儿。

☆、第11章 小竹林(一)

  第二天早上起来,阮秀吃过了早饭,就把下了饭桌想跑出去玩的弟弟阮安抓住了,她说自己一会儿有点事情,让他跟自己一起去办。
  因为阮家就算是过年期间早饭也吃得早,没人敢睡懒觉的,否则阮老爷子要骂人。而阮秀昨天晚上答应了要替二姐去查一查那个黄二龙,所以她打算晚一点儿去黄家找黄大龙打听消息。但她又不愿直接去黄家找黄大龙,村里没有哪个黄花闺女敢上人家的家里去找一个年轻男人说话的,就算没什么事,也怕人说闲话。
  所以阮秀打定主意一会儿把阮安叫上,然后自己去村西边那个离黄家有一百多米的竹林等着阮安把黄大龙叫来说话。
  阮安问是什么事,阮秀说去了就知道了,先去她屋子里坐一会儿,她那里有二姐带回来的枣糕和糖块。
  别看阮安是个十一岁的半大小子了,可提起吃甜食,还是很馋。
  就算早饭吃得很饱,这两天又托了灶王爷的福,阮安吃了不少灶糖,可听说阮秀那里有二姐带回来的枣糕和水果味的糖块,还是把他的馋虫勾动了。
  笑嘻嘻地跟在阮秀身后进了她的屋子,阮秀把枣糕和糖块拿出来给他吃,姐弟两个说闲话。
  阮安吃着糖,问阮秀:“二姐呢,怎么没在屋?”
  阮秀告诉他二姐多半被娘叫去爹娘的屋子里说话了,因为二姐吃了晌午饭,下午就要回西河村范家去。
  “二姐就不能多在家里玩两天再回去吗?”
  “你说得轻松,玩两天,二姐夫怎么办,他跟前不能没人照顾他。”
  “不是还有二姐夫的娘还有妹妹吗,她们不是人啊?”
  “可二姐嫁给二姐夫了,是他老婆了,老婆就要照顾丈夫……”说到这里,阮秀忽然笑了,瞪阮安一眼,“吃你的糖吧,这些吃的还塞不住你的嘴。”
  跟一个半大小子说什么老婆丈夫的,不是驴头不对马嘴是什么。
  阮秀闲不住,拿了个鞋面绣起来打发时间。
  在屋子里磨蹭了一个多小时,阮安坐不住,已经好几次想跑出去了,还是阮秀把他给拉住了。
  看一看窗外,太阳已经驱散了一些晨雾,看样子差不多八/九点钟了。这个时候,黄家人就算比阮家人起得晚,应该都起来吃过早饭了。
  “阿安,咱们走。” 阮秀把鞋面放进小笸箩里,站起来道。
  “好勒!”阮安高兴地答应,早就蹦起来,蹿出去了。
  姐弟两个出了阮家院子门,浴在薄雾晨光里,一前一后走过穿村而过的那条永清河上的小石桥。再往右一拐,踩着不知道修了多少年,被村里人踩得光滑发亮的石板路,往黄家走。
  黄家的院子跟阮家的院子隔着一条河,斜对门儿,要是站在黄家正房的二楼上,还能看见阮家的后院。
  走到离黄家还有一百多米的左手边长有一片竹林的小土坡时,阮秀停住了脚步,对弟弟说:“阿安,我就在这个竹林里等你,你去把黄大龙叫来,你悄悄跟他说我找他有事情,别人问起,你就说你阿贵哥叫你来找他,记住了没?”
  阮安嘻嘻笑着点头:“记住了,你放心,三姐,我一定帮你把黄大哥叫来。”
  说完,一溜烟儿跑了。
  阮秀走上土坡,走进还弥漫着雾气的青竹林中,她去了她以前来这里挖竹笋时,喜欢坐着休息的一个地方。
  那个地方在一丛青竹林后,离通过竹林的那条小路三四米远,竹林呈一个半圆形。人在竹林里的一块大青石上坐,透过竹子与竹子之间的缝隙,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竹林间小路上路过的人,但走过小路的人却看不到在那丛青竹之后坐着的人。
  阮秀掏出手帕垫在大青石上,坐下去,静静地等着弟弟阮安把黄大龙给带来。冬天的竹林,地面上到处都是枯黄的竹叶还有脱落的那些笋壳,但往上看,就会发现竹林是深青色的,只是比夏天的时候的竹子颜色深一些而已。
  在等着阮安把黄大龙带来时,阮秀把那把精致的象牙梳子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来看,想到二姐阮菱昨天晚上说的话,她真想把这梳子放脚底下给踩烂。但是考虑到这把梳子还有用处,她只能忍耐着,把梳子紧紧地攥在手里。
  ……
  阮安跑得飞快,不一会儿就跑到了黄家院门前,黄家的房子修得好,连围墙都是粉刷得雪白,两扇院子门上了红漆,院门上还有两个锃亮的黄铜狮子门环。
  上前去,抓住一个黄铜狮子门环,阮安使劲儿扣门,门环撞击着大门,发出响亮的“砰砰”声。
  院子里有人过来了,还朝着门外的人问:“谁呀?”
  一听这声音,阮安就知道是谁了,来的人是黄家最小的幺女黄小莲,黄小莲比阮安小一岁,是个圆脸的老实姑娘。
  黄小莲在开门之前又问了一声是谁。
  阮安大声说:“是我,阮家老四!”
  打开门,黄小莲问阮安:“你来干什么?”
  阮安直愣愣道:“我来找你大哥,我阿贵哥有事找他,叫我跑一趟。”
  “阿贵哥找?”黄小莲有点儿不太相信阮安的话,因为阮贵平时跟自己大哥的关系很一般。
  她还想再问两句的时候,她娘黄刘氏过来了,在她身后问是谁这么早来敲门。
  黄小莲转回头告诉她,是阮家老四阮安来了,他是来找大哥的,说是阮贵找大哥有事,阮安来传个话。
  黄刘氏听到阮安来了,就走过来,笑眯眯地叫阮安快进来坐一坐。
  阮安不肯坐,他说自己堂哥还等着呢,他这就要带着黄大龙一起去。
  黄刘氏对于阮贵找自己的儿子,看样子还找得挺急也是不解,不过,她认为阮家人跟黄家人来往密切是好事,就让黄小莲去把大儿子叫来。
  在等着女儿去叫儿子过来的时候,黄刘氏就跟阮安闲聊,她问阮家的小年过得怎么样,阮安吃了什么好吃的没有。
  这些话本来是稀松平常的,但听到阮安说隔壁程家送了阮家两只酱鸭子,还是程春生送去的,黄刘氏脸上的笑就淡了些。
  这时候,黄大龙走出来了,他穿着一身簇新的蓝布棉袍,戴着一顶崭新的瓜皮帽子,就跟九亭镇上的教书先生一样。
  看到阮安,他高兴地招呼他:“阿安,听说你阿贵哥找我有事,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阮安摇头,上前去扯着他的袖子就走。
  黄大龙道:“这么着急做什么?”
  阮安不说话,只是拉着他走,黄刘氏在他们身后喊:“大龙,早些回来。”
  黄大龙遥遥地答应:“好的,阿娘。”
  阮安拖着他走了一段路,才松了手,低声跟他说:“其实是我三姐找你,我就是来传个话的,我三姐让我别说是她找,所以我才说是我阿贵哥找你。”
  黄大龙哼一声,笑道:“我就知道不可能是阿贵找我,我们平时耍不到一起。”
  阮安听了,不走了,回身从上到下看他一遍,接着转身又走。
  黄大龙走在他身后,问他那么看自己是什么意思。
  阮安拖长声音说:“我也认为你不去读书倒在家里种田可惜了。”
  其实阮安想说的是,黄大龙太聪明了,那么会猜,跟这种人打交道,心里有点儿不踏实。
  阮安在前面走,把黄大龙引着走进了土坡上的竹林,黄大龙就问他:“你姐在这里?”
  “三姐,三姐……”阮安没有回答黄大龙的话,而是扬声喊阮秀。
  “阿安,我在这里!”阮秀压低声回答。
  阮安循着声音走过去,在一丛竹林后面看见了站在一块大青石旁,手里拿着一块沾了一些黄泥的手帕的三姐。
  “姐,我把人给你带来了。”阮安指了指身后不远处的黄大龙道。
  阮秀往那边看一眼,接着轻声叮嘱他:“阿安,你在坡底下等我,我跟他说几句话就来,你可别乱跑。”

☆、第12章 小竹林(二)

  黄大龙在走向阮秀之前,郑重其事地理了理崭新的棉袍,正了正那一顶崭新的瓜皮小帽。
  踩着脚下发出噼啪脆响的笋壳,他一步一步稳当地走着,腰杆挺得笔直。
  走到离阮秀两三步远的地方他停了下来,看着阮秀,微微一笑,缓慢道:“阿秀妹妹找我有事?”
  这不废话吗?
  阮秀在心里白了黄大龙一眼,本想少说废话,直奔主题,问他黄二龙在哪里的。
  不过阮秀并不是真得只有十五岁,而是一个二十七岁有社会经验的穿越者,她习惯了先寒暄几句,再说正题。
  还了黄大龙一个微笑,阮秀问:“大龙哥吃过早饭了吗?”
  黄大龙点头:“吃过了,阿秀妹妹呢?”
  阮秀心想,这个黄大龙可真会装啊,东河村里的人哪个不晓得阮家人向来起得早,平常都是六点多都起来了,七点钟吃早饭,七点半就下地了。如果是农忙的话,还要起得早。现在应该都过了九点了,他还问自己吃过早饭没。
  好吧,你装,我也装。
  阮秀点头说自己吃过了。
  “阿秀妹妹,昨天小年过得好吗?”黄大龙笑着问。
  “挺好的,大龙哥小年过得好好吗?”
  “不错。”
  两人你来我往的说了几句废话之后,阮秀终于把藏在棉袄袖子里的梳子拿出来了,摊在手上说这是黄二龙给自己,叫自己送给二姐的东西,二姐出嫁那天,让自己把这把梳子还给黄二龙。但是自从二姐出嫁以后这么多天,她都没有看见黄二龙,所以今天叫黄大龙出来,想要问一下黄二龙在家不,要是在家的话,她要亲自把这把梳子还给黄二龙,还有几句自己二姐说的话要亲自说给他听。
  “所以,二龙在家里没?”她问黄大龙。
  黄大龙摇头:“他不在,过年那天晚上回来了一趟,大年初一就走了,他是悄悄走的,我阿爹阿娘还有我都不晓得。初一早晨,我去他屋里叫他吃早饭,他屋里就没人,我们这才晓得他走了。这两三年来,他都是这样,在家呆着的时候少,说是去九亭镇的学堂里读书,不能在家耽搁……”
  “不能耽搁?他?”阮秀失笑,感觉像是听了一个好听的笑话,“那你晓得他什么时候回来吗?”
  黄大龙:“不知道哩。要不这样,你把梳子给我,等他回来,我再转交给他。”
  阮秀想一想,不肯,她觉得要是这就把梳子给了黄大龙,让他交给黄二龙,那么自己就没有理由见黄二龙,察言观色,看黄二龙到底有没有问题了。
  “大龙哥,你晓得你二弟纠缠我二姐的事情吗?”阮秀转而说起了其它的话。
  “晓得,不过,你二姐嫁人了,我二弟再喜欢也没有用了。”
  “要是你二弟也跟你想一样的就好了。这样吧,梳子既然是黄二龙亲自交到我手上的,那我也要亲自交还给他。不过,我还是有几句话,想要你见到他,说给他听。”
  “什么话,你说。”
  “我二姐嫁人了,叫你二弟不要再去西河村纠缠她。你也晓得我二姐出嫁那天,我二姐夫被抢匪打伤了腿,说不定腿要瘸。这瘸了,我二姐一辈子不好过。她都这样了,要是你二弟再去西河村找我二姐的麻烦,我二姐得叫他给逼死。我问你,一个人要是真喜欢另外一个人,不是巴望着对方过得好吗?”
  黄大龙连连点头,说阮秀说得对,他要是见到他二弟,一定会把阮秀的话说给他听。
  “二龙听你的,你劝劝他吧,我要是知道他真去了西河村找我二姐的麻烦,我一定会对我阿爷说,咱们两家到时候就不必来往了。”
  “阿秀妹妹放心,我要是见到了二龙,一定让他不许去西河村,给你二姐添麻烦。”
  阮秀听到这里,抿抿唇道:“说话算话,不然就不是君子了。”
  黄大龙笑:“自然,对了,阿秀妹妹我有东西送你。”
  说着,他就从蓝布棉袍的口袋里掏出了两根编织有万福花纹的红头绳递给阮秀。
  阮秀本不想不接他的东西,可是想到二姐的幸福,她还是勉为其难地接了那两根红头绳。
  见到阮秀接了自己送给她的红头绳,黄大龙笑得眯起了眼。
  “大龙哥,我走了,阿安还在等我呢。”阮秀不想再跟黄大龙废话了,把红头绳缠在那把象牙梳子上,又拿手帕把梳子给裹上,握在手里。朝着他勉强笑一笑,就往那竹林外走。
  黄大龙等阮秀走过去,就跟在她身后两三步也往外走。
  阮秀加快脚步,她可不想被人看见黄大龙跟自己一起从小竹林里出来。但是黄大龙呢,也加快了脚步,阮秀并没有把他给甩开。
  “大龙哥,你先走吧。”阮秀停下来道,脸上一点儿笑也没有。
  “阿秀妹妹,我不着急,家里没啥事……”黄大龙见阮秀停下来,他也停下来,依旧笑着说。
  他笑的时候,一双细眼就像是弯弯的豆荚一样,给人格外好脾气的感觉,让看到的人,都不好意思发脾气。
  阮秀也是一样,她看到黄大龙的这种笑,本来有点儿气的,这会儿也跟放了气的气球一样,蔫了。
  还是别跟他磨蹭了,竹林里的这条小路上还是常常会有村民路过,要是被人看见了,就会有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