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鬼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双鬼才- 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幸好,那个张燕不负“众望”,对上了高顺后。居然选择与高顺单挑,更“刺伤”了高顺,这令兖州所有的世家大族都长长出了一口气。

    要知道高顺乃是兖州名将,武功虽不出名但起其声望却排在兖州将领的前十位。张燕居然可在单挑的时候刺伤高顺,由此可见武力之高。

    在这些世家大族的眼里,更认为张燕十分懂得扬长避短。既然军队的正面冲击不可能是高顺的对手,那就选择单挑。结果一击而中,显然是颇有将才。

    经过这件事情。张燕在人们心中的评价立时飘升。

    就在兖州的世家大族正为连场的胜利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梁习大军的渡河攻击再一次令这些世家大族惊慌起来。

    谁都不是傻子,张燕大军虽然厉害,张燕的武功在高顺之“上”,但是这又如何?谁都可以想象得到,一旦高顺的伤势好转,可以上战场领兵打仗,张燕的好日子马上就会结束,张燕大军虽然在投降兖州后已经经过了整编,而且军队的装备和训练都和兖州的正规军一般无二,但毕竟时日尚短。

    高顺麾下的兖州军乃是天下最精锐的部队,张燕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尤其是在东平和东阿之间这一段平原地带,擅长于山林作战的张燕更加没有可能是擅长于平原攻击的高顺大军的对手。

    一旦高顺病好,张燕哪里还有取胜的机会?

    因为兖州的世家大族对袁术的缓慢行军表示了极大的不满,才会在张邈的信件中联名要求袁术支援张燕。

    袁术和一般的诸侯无二,都是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援才强大起来的,袁术心知肚明,若是弄得这些世家大族对自己不满意,那么即便是日后自己占据了兖州,也会有很多的不便。

    因为这许多原因,袁术终于决定出兵武平,派遣自己手中的五路大军全面奔赴兖州战场。

    不出徐济所料,袁术把自己手下的头号大将张勋派往陈留,这个张勋一共带去了六万豫州精兵,由此可见袁术对于陈留的重视。

    不过这个张勋果然有点眼光,才一到陈留,就马上发现张邈手下的陈宫非同凡响,于是亲自到陈宫的府邸去请陈宫,请陈宫协助防御陈留一带。

    陈宫欣然而往——虽然没有说要投靠袁术,但是陈宫却十分愿意联合张勋防御陈留,痛击兖州军。

    而张勋则完全听从了陈宫的建议,开始分兵把守陈留地区。

    其中汜水关、虎牢关、官渡、陈留城的四地的士兵就足有四万五千人,更有一万五千人跟随张勋屯兵长社,与四地首尾相连。

    围城这种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外有援兵,只要张勋大军在长社有援兵,兖州军就没有围城的资格。

    这种布局最妙处在于可以随时渡河攻击大和对面的梁习大军。

    当陈宫提出这种布局的时候,张勋马上看出了其中的好处,马上就要渡河。从虎牢关攻击在梁习手中控制的乌巢、延津、平丘、白马等地。

    张勋之所以会有这种提议,乃是因为现在梁习大军正在东平和张燕大军“作战”。那即是说乌巢、延津、平丘、白马等地的军队一定不会很多,这几个地方可以一战而下。

    但是陈宫却否定了这种计划。他认为张勋大军在陈留的主要作用不是为了攻击梁习,而是为了预防在河东郡的于禁大军翻过太行山攻击河内,奇袭虎牢关。于禁虽然是籍籍无名之辈,但兖州军历来是随便拉出一个人就是个人物,这个于禁自然也不会例外,否则岂会被人委以重任?

    而且因为有大河的阻挡,即便是渡河攻击乌巢等地,梁习也会有充足的时间回援。

    张勋深以为然。

    其实这是陈宫的优点,也正是陈宫的缺点。正是因为陈宫敏锐的大局观,使得陈宫才会有此错误的判断。

    不说于禁能不能想到,只说他接手徐晃的权柄本身就需要时间去熟悉,而且这一支大军当然不可能出现在虎牢关前。

    再者乌巢、延津、平丘、白马这四地的兵力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一万人。以张勋大军的实力还是可以在梁习大军回撤前攻下一两座城市的。

    这算是徐济兵行险着了,徐济草就已经算定陈宫没有这个胆量在这时候渡河攻击梁习控制的几座城市。

    其实梁习手中一共有五万大军,乃是前两年冀州接收甄氏家族的大军。

    这支军队并非是兖州训练的正规军,只算得上是冀州训练的民兵,而且远远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唯一的长处就是因为曾经是甄氏家族的私兵。所以团结协作能力不错。

    若是按照徐济的意见,只留一万大军在乌巢、白马、延津、平丘等四地。

    剩下的四万大军都跟着梁习大军从濮阳城出发渡河去和张燕与高顺作戏去。

    不过梁习却觉得这么做太过冒险,为防万一,所以在黎阳偷偷留了一万士兵。这么做当然是为了防止袁术的大军在到达陈留城之后马上渡河攻击。若是徐济日后问起来,当然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理由。

    谁知张勋的行动完全不出徐济所料。张勋的大军根本不敢渡河。这令后来退回到大河对岸濮阳城的梁习佩服不已。

    不过这是后话,现在梁习在乌巢等地的军队就是隔着一条大河与张勋大军对望。平静得很。

    与此同时,袁术命令自己手下的上将陈纪。带领三万军队,跨过颖水的西岸,来到东岸,在细阳、相县、萧县一带布防,作出似攻非攻,似守非守的架势,对萧县东北方向的沛国进行严密的监视,正如徐济所料,袁术要把沛国变成一个埋伏圈。

    其余陈兰的两万大军则固守山阳和丰县,与陈纪大军遥相呼应,同时严密的监视汶水,以防徐州的波才大军北上。

    至于袁术手下的大将李丰、梁刚两支大军一共五万人急行军直奔东平而来,当然是要支援张燕,与张燕夹击梁习大军,而袁术自己本部的五万大军则在后面稳扎稳打,向前前进。

    袁术的这些行动当然不可能瞒过徐济的眼睛,情报源源不断的向徐济传来。

    徐济知道时机已到,于是传信到徐州,命令闲置许久的波才大军马上掉头,准备渡河,更令郭嘉全面展开对付新任徐州刺史曹豹的行动,以此来混淆袁术和袁绍的视线。

    而就在这时,远在河东郡的于禁大军也已经接到了徐济信件,知道了全篇兖州攻略,更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在何时开始攻击张允的荆州军,可以令陈留的袁术军队掉以轻心。

    张燕和高顺、梁习在接到袁术军动向的情报后,马上开始了下一步图谋。

    首先是张燕军,在李丰、梁刚两支大军赶到河东前,在晚上发动进攻,“偷袭”梁习大营,一举得手。梁习大军“溃败”,连夜坐着停留在河边的船只渡河而去,“逃回”到大河对岸的濮阳。

    不过张燕大军也没有得到便宜,就在张燕大军攻击梁习大营的同时,高顺大军同时发动攻击,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战场上的高顺突然出现,在高顺的带领之下,一举攻占下了张燕控制的东平城。

    因为张燕大军的主力正在外面“攻击”梁习大营,所以没有多少人留守在东平城,故此,高顺和张燕作戏,连夜攻下东平城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

    张燕知道高顺已经占领东平城呃,装出立足不住的样子,连忙丢弃已经攻下的梁习大营,“仓皇”向东郡逃来,准备在东郡进行“修整”,其实是在等待袁术的到来。

    张燕败退的消息迅速地传到了袁术的耳朵里,袁术大吃一惊,他可没有把握自己的手下李丰和梁刚的军队可以击败兖州军,毕竟李丰和梁刚的军队与高顺的兖州军的数量只差一万人。而兖州军乃是足以以一当十的精锐,在这种情况下,袁术怎可能把自己的军队派上去送死?

    更因为梁习已经渡河,李丰和梁刚再到东平已经全无意义,于是袁术连忙派人召回李丰和梁刚两支大军,

    命令李丰在东郡、济阴、定陶一线布防,而梁刚则回撤到巨野、祁乡、留县三地,严令两人在自己到来之前不得与兖州军交战,自己则加快了行军的脚步。争取与这两支军队会合。

    高顺在“击溃”张燕大军后略作修整,便浩浩荡荡赶往东郡,准备和袁术正面交锋。

    而渡过大河的梁习早就在自己佯败的前三天便派人途经朝歌,翻过太行山脉到河东郡去见于禁。要于禁准备攻击张允的荆州军,配合兖州战场的行动。

    而在这时,波才大军也已经来到泗水河边,准备渡河。

    高顺大军则缓缓而来,向东郡前行。美其名曰不想因为追击张燕而中张燕的埋伏。

    故此,张燕大军很快的到达了东郡。

    至此,兖州军与袁术军全面接触。

    一时间,天下人的视线全都集中到了兖州。

    而此时,徐庶却从兖州飘然而至,来到了梁习控制的濮阳城。(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七章:安镇兖州(一)

    在徐济的可以所为之下,兖州战事一触即发,可是任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是,最先燃起战火的并非是兖州,而是司州的弘农郡。

    就在张燕向东郡“逃跑”的时候,得到徐济军令的田丰和沮授两人已经来到河东郡协助替代徐晃的于禁。梁习派出的人手也在此时来到了河东郡,见到了早已经蓄势待发的于禁,向于禁禀报了战局的发展。

    于禁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马上带领原本徐晃麾下的兖州三万大军出其不意跨进弘农郡,渡过黄河来到渑池,对渑池的荆州守军展开攻击,之前被留在长安附近的典韦也被徐济调回来了,加上周仓、裴元绍三人身先士卒,只一个冲锋,便登上了曹阳的城头,杀散了守卫北门的荆州守军,打开城门,引兖州军入城。

    入城的兖州军三五成群,轻易的击溃了原本就数量不多的渑池守军,更控制了渑池的南门和东门,只蓄意留下西门,渑池守将仓皇而逃,向西南逃跑到曹阳城报告。

    略作修整的于禁只留五千人驻守渑池,然后于禁率大军兵分两路,一只由田丰带领周仓和裴元绍向东南行军攻击现在还没有得到渑池失守消息的永宁,而于禁则和沮授、典韦西南急行军,到达曹阳,对已经有准备曹阳守军展开攻击。

    曹阳的守军虽然已经有所准备,但是兖州军的攻势实在太过猛烈,尤其是典韦的状若疯兽的杀戮令所见者都马上失去了与之交战的**。

    只一战,于禁大军便打得曹阳的守军心惊胆战。根本不敢与之交战。不过张允好歹也是荆州名将,在得到消息后。很快派出了援兵迅速的赶往曹阳,堪堪抵挡住了原本就无心一战击溃荆州军的于禁大军。

    对于于禁来说。毕竟现在徐济主要的麻烦还是内部不稳,换言之主要战场还是兖州。

    就在这时,张允又接到消息,三崤山东麓的永宁城也遭到了兖州军的攻击,在措手不及下,永宁城现在已经被于禁大军拿下。

    张允大惊失色,如此一来,兖州大军随时可以从永宁城出发,绕过三崤山的南麓。从后面攻击弘农城,最怕兖州军去攻击自己大军的粮草所在地庐氏,连忙派派出军队到三崤山的南麓背山结营,阻截兖州军。

    不过田丰并没有向西推进的意图,只是指挥大军防守永宁城。这才令张允放下心来。

    与此同时,攻击曹阳城的于禁大军也减弱了攻击。给了曹阳的张允军喘息的机会。

    惊魂甫定的张允非常的愤怒,在加强曹阳的守卫力量之后,更派出使者到曹阳城外的于禁大营质问于禁:为何无缘无故攻击荆州军。

    于禁懒得和使者解释那么多,只是命令手下人割掉了使者的耳朵。要使者拿着自己的耳朵回去向张允复命,问他:难道没有耳朵听说徐济正在荆州被追杀吗?并且还煞有介事地说出了黄忠的名字。

    看着因为失去双耳而血流不止的使者向自己哭诉,再看看那一双耳朵,张允终于知道了兖州军进攻的理由。不由得又惊又怒,完全想不明白这么机密的事情到底是怎么泄漏的。要知道黄忠虽然是荆州有数的高手,但是这仅仅限于荆州。天下间知道两人姓名的人寥寥无几。

    张允哪里想得到这个名字根本就是徐济直接写信告诉于禁的,还以为是他早有耳闻的兖州强大的情报机构的原因。

    于是连忙派人回荆州问计刘表。看看用什么话回复,毕竟现在是己方理亏。然后带领众将赶赴曹阳。会战于禁。更在弘农和庐氏布下重兵,已防兖州军的偷袭。

    于禁在见过张允的使者之后也不着急,每一天只是不断地派人在曹阳城外讨敌骂阵,可是面对典韦,张允手下众将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典韦交战,实在太可怕了,唯有严守城池,闭门不出。

    双方交战至此,终于陷入到胶着状态中。

    而兖州军和荆州军交战的消息终于传播开来——

    东郡,城头。

    面色苍白的袁术站在城墙上,看向远方,身边则是一干大小文武官员。袁术摆出这么隆重的场面,当然是为了迎接“大败而来”的张燕。

    袁术乃是一日前到达的东郡,在于这里的守将李丰会合后,东郡的袁术军队已经带到了十一万之多。更带来了谋士袁胤、阎象,悍将纪灵、陈芬、乐就、徐璆,更有文武全才杨大将。

    这里的守将李丰本来战战兢兢,但是见到袁术大军到来,又有这般阵容,当然笑得合不拢嘴了。

    就在今早,袁术得到消息,张燕的大军即将到来,袁术大喜过望,马上率领众人到城头瞭望。

    已经过了好一会儿,还不见张燕大军的到来,众人渐渐失去耐心,毕竟张燕不过是黑山军出身的一个平民百姓,而袁术手下的众人都是豫州豪门出身的世家大族的子弟,一个个一向眼高过顶,哪里会把张燕放在眼里?

    此时,袁术的英俊侄子袁胤终于忍不住了,凑到前面来,对袁术道:“叔叔,我们不必在这里亲等吧?这里风大,还是回到议事大厅中等候为好。若是张燕大军到来,有士兵禀告,再开城迎接也不迟。”

    一直皱着浓眉的阎象也走到前面来,对袁术道:“圣上,张燕只不过是个草莽之人,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众人闻言点头。

    袁术冷哼一声道:“张燕当然没有什么了不起,寡人看中的乃是张燕可为我们带来的情报,要知道高顺兖州军乃是天下少有的精锐,我们与之交战即便能够取得胜利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而张燕则不同。他和兖州军打交道的时间很长,对兖州军的了解更非我们所能比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是我们能从此人嘴中得到有用的情报,要破兖州军也非难事否则寡人现在何用站在这里等候许多时?”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袁术叹了口气道:“其实寡人还想接管张燕手中的大军,听说他的军队多达五万之众,而且在与高顺的作战中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虽然战力上和高顺的兖州军不能相比,但是也远胜其他诸侯的军队。若是这支大军可以归我军所有,再加上我豫州军的十万丹阳精兵,即便是高顺大军又何足道哉?”

    身形瘦高、面白无须的杨大将在一旁皱着眉头道:“圣上,张燕手中的大军原多是张燕黑山军的旧部。对张燕的忠诚程度自不必多言,圣上若是想要谋夺张燕手下的精兵,只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