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名局-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蓦然回首,一眼便看到了远处模糊的影子。
  尽管看不甚清,可赵永陵在仰头的那一刻,明朗的笑了。也许对方根本瞧不见,可还是忍不住朝那儿挥了挥手,云水好奇的看着自己这三弟,亦转过了身。
  这一天早晨,天朗气清,微风悄柔的拂动着少年们的发丝,柔软而美好。
  很多年以后,容辞每每午夜梦回,晨风如许,这段岁月涌上眼前,那时,他还有这些好友,相伴在身旁。
  ……………………………………………………………
  一月二十七日,阳谷关东渠府大营。夜深,大帐之内,赵永陵坐在沙盘前愁眉不展,云水挑帘入帐,见他几案上烙饼仍在,不禁蹙了眉,“大军师,打了胜战也如此愁眉苦脸,连东西也不吃?”
  赵永陵搓了搓冰冷的双手,放在嘴边呵着热气,“攻防数日,这几场缠斗厮杀,我们以寡敌众得以险胜,确是那战略得以发挥作用,裴将军的精兵也将山阳关的粮草尽数烧毁,尽管因他们援军过众让我军放弃了诱敌之计,可爹一早识破了他们水军的偷袭,尽灭敌军五千,纵观全局,亦算是颇有收获。”
  云水点了点头,“华军一千铁骑亦在大哥南军的围困下招降,西门将军已派军将他们压送置于定海岛,迫他们耕种,弥补我军粮缺,一切都在爹的预料之中啊。”
  赵永陵看了他一眼,神色凝重:“可你说奇不奇怪,华军再不济亦余兵近十四万,而我们总共加起来才七万不足,更何况他们还断了粮,照理该争取时机全力攻城。结果呢?除了偶尔的试探军,大部队按兵不动,他们跋涉千里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就这么蹲在关外?他们来干什么的?游山玩水?欣赏大雍边关名胜?”
  云水正在饮水,闻言险些呛住,“为何这么严肃的事竟被你讲的如此无稽。”
  “凡欲兴师动众,必在天时。”赵永陵摇头道,“龙旗彪不肯贪功冒进,他是在寻求一个合适的时机,或许,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内情,向来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云水,我真恨我自己,往日只为一时喜好研读战略部署,却不知两军交战,伐谋制变方为上层。”
  云水思付片刻,笑道,“三弟,你向来谋定而后动,这次掌握不了必胜的把握,便慌了神么?那些华军再强又如何,要真若大举攻城,我四方统军遇神杀神,遇祖弑祖便是!”
  赵永陵默默的听着,唇边带着一抹苦笑,心中微微一叹。
  云水,你不知道,我担心的,从来就不是他们人多势众,而是人心叵测啊。古往今来,多少豪杰英雄,并非战死沙场,而是丧命在那些玩弄权术之流手中,这个道理,我一直装作不知,一直选择逃避,可这一回,我真的很不安。
  赵永陵没有想到,这份不安,就在第二个夜晚得到了印证。
  是夜,帐内几位大将正在商量战事,一个士兵奔了进来,扑倒道:“元帅,不好了,华军暗派兵三万,突袭晋阳城,晋阳太守已被副将尚渊一箭射毙!”
  众人大惊,纷纷冲帐而出,眼见西南方向的黑空之中火光熊熊,心中大凛。
  大雍与大华以山阳关为界,而阳谷关则是长江入海的喉咙要地,若破此关东渠府,汴京就会危急,也正因此故,大雍将大部分兵力聚以此地,防止敌军侵袭。
  然而,在阳谷关以南,还有一个突破口,晋阳城。
  晋阳城城墙厚实,两面倚山,易守难攻,即便硬闯,亦有天险在外,未料华军此次声东击西,佯攻东渠,意在晋阳,这般舍近求远,舍易求难,不知究竟是何缘故。
  晋阳危急,而东渠府外亦有敌十万大军,断不能开启城门出兵解救,莫非,这就是华国此役的目的?
  赵永陵微微挑眉,华国想以本伤人,看起来的确是条好策略啊,不过可惜,他们也太小看大雍了吧……正如山阳关失陷,真正的砥柱是在阳谷关;晋阳城这个摆放许久的天险诱饵,之后,等待他们的是最精锐的南阳军,是大雍最厚实最坚不可摧的隐藏军。
  南阳军曾跟随大雍最强悍的三大将军——赵劲远、云飞、慕容执南征北战,个个都是士中精英,后来云飞牺牲,慕容执退隐至江湖,朝廷调派赵劲远任护国大元帅,而南阳军,则留守晋阳城后的樊县。
  赵永陵吁了一口气,淡淡道,“这三万华军不知能有多少人越过晋阳天山,不过不管剩多少,仍有两万南阳军等着他们,就轮不到我们操心的吧。”
  西门傲闻言,摇头道:“永陵,南阳军此刻并非驻扎樊县。”
  赵永陵大惊,“这话什么意思?”
  云水与赵永祥亦是大凛,转头看向父亲,赵劲远神色凝重,“此事我和裴将军也是刚到阳谷关才听说,近日东境常有沙漠流寇偷袭,阳谷关兵力不殆,晋阳太守上书朝廷请求让南阳军移往镇守,兵部便允了下来,此刻只怕已赶不急回去救援。”
  “开什么玩笑!那晋阳太守是怎么当的?区区沙盗不过为财,晋阳却是通境关口,现在大华来袭,他还能有心把自己的兵借给别人?”赵永陵大怒,照这么看来,若是华军突破晋阳,我雍军免不了与大华正面交战,只怕到时伤亡惨重,后果难以估量。
  云水见自己三弟对着几位大将军如此叱喝,满脸黑线的推推他,小声提醒一句:“三弟,刚才来报不是说了,那晋阳太守已然中箭身亡。”
  赵永陵这才发现自己的失态,见父兄尤其是大哥瞪着他,连忙以咳嗽掩了过去,赵劲远只做不见,沉声道,“阳谷关外华军十万,我等不可轻举妄动,晋阳天险难攻,此刻既是群龙无首,那便先派一人前去,我北军暂由崔护军暂领,云水,你去。”
  云水抱拳陈诺,即刻启程。
  这场战仍在以这种僵持不下的姿态进行着,赵永陵回帐后彻夜未眠,为晋阳城设计各种守城策略,预备到时让人送去云水那儿,未料天刚蒙蒙亮,便见云水大步踱了进来,赵永陵愣了一愣,惊道:“你怎么还在这儿?”
  云水直接拎起水壶灌了两口,笑道:“晋阳据说来了位新太守,不需要我,我便回来了。”
  赵永陵奇道,“新太守?这战事危急,我大雍能打战的人全部都出来打战了,朝廷哪还有人可派?”
  “诶,你可别小看那新太守啊,他一到晋阳城立刻部署好守城将士,敌军强行攻城,那太守当机立断,竟炸毁晋阳天山的高山险脉,叫那厮进不得,只能退至谷底,结果中了我军埋下的箭阵,三万华军覆没了两万,剩下的也灰溜溜跑咯!”
  赵永陵听得痛快,拍掌问道:“谁这么有才?”
  “你一定猜不到,”云水神秘兮兮的笑了笑,“是小容!”
  赵永陵险些掉了下巴,“谁?”
  云水重复了一遍,“今科状元容辞,在得知南阳军调遣东境后,请缨助守晋阳,他这一战赢了,陛下高兴得很,便封了他这太守之职,哈哈,你说他威风不威风,就这么捡到了个太守之位。”
  赵永陵面色铁青的看着云水,“你觉得这很值得高兴么?”
  云水干笑数声,终于不再勉强,“三弟,我知道你的想法,小容有治世之才却不擅战,你担心他也无可厚非,可你也看到他做得很好,爹常道‘国家安危匹夫有责’,再说了,小容武功好,处事冷静,你何必过分操心?”
  “凡与敌站,若敌强我弱,敌初来气锐,且当避之;敌攻我守,可引至危险之地,请君入瓮;若处天险之地,可使险而甚险,则无有不胜。”赵永陵缓缓地道,“这是小容这回的备战之策,你可记得出自何处?”
  “是……《雍衡论》?”
  “小容从小厌战,不爱看兵法军书,平日里也就听我俩偶尔谈起,你真以为他这回赢得漂亮,是突然开了窍?”赵永陵淡淡地道,“他拿着白染《雍衡论》,便当做了武功秘籍了么?”
  云水茫茫然张开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半晌方道,“阿陵,也许你说得都对,可你不想想,小容为什么要来?你担心他,他便不担心我们了么?将心比心,他坐在京城苦等我们的消息,莫不是更为煎熬?你与他相称是知己,怎会连这也想不明白?”
  赵永陵不再理会云水,他和着衣侧躺回塌上,默然垂眸。云水瞧着他的背影,微微一叹,有时人再聪明,再洞悉世情,也未必看得到自身的盲点所在。
  点击书签……》

  第十二局:烽烟卷起(下)

  雍华这场相对平静的对峙,持续到第三日,终于在士兵第二次冲帐的急报中,打破了。
  “禀大元帅,华军十三万大军突然连夜撤离阳谷关方圆十里之外,朝西南方向进军,欲……欲要直取晋阳城!”
  听得此言,赵永陵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瞳孔骤然紧缩。裴云西门傲几位将军均是大惊,一时愣住。赵劲远深深锁眉,徐徐道,“晋阳城这几日虽勇,却也因此被华军磨耗了军力,这十三万大军若然攻城,只怕那些天险亦是螳臂当车,他们放弃东渠转袭晋阳,恐是收到南阳军不在樊县的消息……”
  他用余光瞥了一眼自己的两位形同木讷的儿子,继续道:“敌众我寡,不宜正面对战,眼下我军若是赶去救援,便等同中了敌军奸计,唯有待敌军破了晋阳,削弱战力,我四路军马扼守江水上游,调遣江淮一军里应外合,方可——”
  “爹的意思是让晋阳城的失陷作为诱饵,让容太守那些兵做最后的挡箭牌,我们坐收渔翁之利,用那些枉死将士的血立下大功么?”赵永陵猛然直起身,冷冷打断父亲的话,“这个战法,我不同意!”
  “赵永陵!”赵永祥愤怒钳住弟弟的手,道,“你这是在和元帅说话的态度吗?”
  赵永陵情绪失了控,却甩不开大哥的手,勃然道,“什么叫不宜正面对战?大元帅麾下都是可以以一挡十的精锐,何阻他们不得?西门将军,裴将军,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就能够牺牲整个晋阳城,这算什么战法?”
  “照你这话的意思,是要出兵保护晋阳放弃东渠三十万百姓?”赵永祥冷声道,“赵军师,你何时学会在对敌征战时感情用事了?”
  望着赵永陵云水忧惧瞬息的神色,赵劲远道,“此乃军令,若有违者,立斩不赦!”
  他这一声淡淡不着力,隐有威严,众人俱是心头一震,西门傲随即抱拳,“我东军先锋三万即刻启程前往淮水拦敌!”
  裴云迟疑了一下,“敌人尚走半日,未免给敌军可乘之机,我后方军应留守东渠,待确定敌攻破晋阳,再出兵不迟。”
  “依此行事。”赵劲远拂了拂袖,踱回自己营帐之中,赵永祥放开了弟弟的手,知他积郁难解,只能道,“爹既已决定,你再闹也没用。”
  赵永陵微微低头,胸口如被抽空了一般难受。裴云与西门傲对视一眼,默然摇了摇头,各自回营备战。云水对着赵永祥愤愤道,“大哥,我们绝不能看着小容死。”
  赵永祥转头看着他,缓缓道:“你以为爹想么?爹与容相乃是生死之交,容辞是容相的独子,爹为大局枉顾容辞性命,今后,还有何颜面见容相一面?今日莫要说是容辞,便是你、我甚至小弟镇守晋阳,爹又怎么徇私半分?”
  云水静静听着,他知道大哥所言俱是铁一般的实情,当面对现实而无能为力时,心就如刀绞般痛不欲生。
  赵永陵猛然抬头,大步奔出帐外,云水连忙跟上,急道:“你要去哪?”
  “大哥说得对,爹决定的事,我们无能为力,”赵永陵凉凉地道,“可我要做的事,爹也无能为力。”
  云水蓦然醒悟,“难道——”
  “是,我要去救小容,让他放弃晋阳城。”
  “小容不会同意舍弃城内百姓……”云水顿了一顿,“你也不会。”
  “那便与他一同带领将士与百姓退至淮水,等待爹的援助。”
  “华军骑兵势如破竹,你们不可能快过他们。”
  “那就一起死!”赵永陵停下脚步,“云水,你休要拦我。”
  云水笑了笑,“我只怕你不带上我,不让我与你们同年同月同日死。”
  赵永陵顿足看着眼前的二哥,眸光微微一闪,“云水,你以为小陵王会是个白白送死的人么?我虽无万全退敌之策,却未必没有脱身之计,只是滋事体大,不可轻易泄露。”
  云水微微一怔,“泄露?”
  “我只是觉得奇怪,连我们都不知道南阳军调离之事,大华若非摸清底细,又怎会转战晋阳?”赵永陵叹了口气,“不过现下顾不上这许多,得先和爹说清我的决议。”
  赵永陵跨入元帅营帐时见父亲正在烧一封信,他很快的认出信口的火漆乃是京城百里急件,而落款处“容魄天”三字隐约可见,他脚步一顿,“容相信上说了什么?”
  “这不是你该过问的事,”赵劲远端坐椅上,不动声色的看着信笺成灰,“你莫非以为他想救他儿子?”
  “晋阳之危我们也是方才得信,容相怎会未卜先知?”赵永陵权衡再三,突然跪下身,“我来是想和爹说,我和云水要赶赴晋阳救人,盼爹念及与容相之义允诺。”云水适时同跪,“请爹成全。”
  赵劲远端起茶蛊,轻抿一口,眼角瞥了瞥这两兄弟,赵永陵触及他那冰棱的眼神,不觉瑟然,正当他以为父亲要勃然大怒时,却听到淡淡的几字,“那便去罢。”
  两人不可置信的抬起头,“当真?”
  “你们两个心早野了去,我又怎会将北军交予你们手中?难不成还能命人将你们绑回汴京,再惹出什么别的乱子?”赵劲远出言讽道,“只是……你们此番去了便成了逃兵,若然掳走了容魄天的儿子,那他便是弃城将领,死罪难饶,不想牵连我赵家,今后就不要再认回我这个爹,倘若还想活命,那便逃得远远的,这辈子也不用回来!”
  赵、云二人心头剧震,这是父亲平生第一次撂下这般狠话。
  云水失措的看着父亲,“爹……”
  赵永陵眼睛有着浓浓的悲哀,但神情如铁般坚定,他郑重的磕了三个响头:“多谢父亲生养之恩,永陵不孝,唯有来生再报。”言罢倏然起身,径自转身出帐,不再回头。
  云水静默须臾,颤声道:“云水虽非爹娘亲生,然爹娘顾念先父情义,待云水尤胜亲子,养育大过天,是云水不孝——”他用力磕着头,眼眶微红,终是站起了身,离开了营帐。
  看着那两个孩子远去的身影,赵劲远眼中的冰冷变得深痛邈远,他闭了闭眼,然后开口,“崔铭冲!”
  营帐外的崔铭冲闻令,“元帅有何吩咐。”
  赵劲远将一个布囊掷到他跟前,“你跟着他们,到了晋阳再把这交给他们。”
  崔铭冲收起布囊,低声道:“元帅既然担心,何不遣兵保护他们……”
  赵劲远的神色漠然,“听令!”
  “诺。”
  破晓时分,军号响起,西门傲的先锋军迅速拔帐起营,不到半刻钟收拾妥当,大军南下淮水。云水恰是简单带上需备,将这场景看在眼里,鼻息渐重。赵永陵右手策马,淡淡地道:“莫想太多,爹那么说是在护我们,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云水微一颔首,两人不再耽搁,扬鞭上路。驰出数里,忽然听到身后几下喝马之声,却是中护军崔铭冲,赵永陵提缰缓了下来,奇道:“崔大哥?”
  崔铭冲微微一笑,“元帅不放心你们,让我前来看顾着。”
  赵、云两人心中酸涩,顿时百感交集。赵永陵思虑一瞬,道:“我和云水另有打算,现下北军无首,正是缺人之际,崔大哥还当以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