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首辅-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月不到,就采买走三十八万两的物资,几乎是宣大一辖小半年的开支了。
    “按照密报上的消息说,这些买来的东西都是运往归化的。上回长城边的守军,曾经拦截过两次,也报到了兵部,但是数量并不大,却没想到竟有这么多。”萧墨轩把密报递到张居正手上:“学生适才刚和陈师傅商议过,这些东西,也只能是俺答部那里要的。学生正准备发文至宣府,让谭总督进京论事。”
    萧墨轩所说的谭总督,就是谭纶。隆庆二年末的时候,原宣大总督江东告病,便由兵部举荐,让原直浙总督谭纶转到了宣大。而萧墨轩的另一个亲信戚继光,也已经升任蓟辽总督。自从水师大兴之后,东南渐平而无大战,由俞大猷接了直浙总督的任,两广和南洋一带则仍由刘显兼治。
    “万万不可。”张居正听了萧墨轩的话,连忙伸出手来乱摆。
    “眼下事情未明,断不可轻调谭纶入京。若是俺答果又生异心,而宣大无大将镇守,则京师危矣。”张居正的一张面皮,绷的老紧。
    “眼下首要做的事情,是由京城派出密探前往关外,兵部和锦衣卫在关外都有密探潜伏,这回也都再各派一支。”张居正细说给萧墨轩听。
    “子谦你也莫要闲着,京城的卫营眼下反是动不得了。”虽然是二月的天气,张居正却也抬起袖子,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关内离宣大近的卫所,数倒马和紫荆二地最近,你可发了兵部的勘合,调倒马军向大同方向,紫荆军向宣府方向。京城南边的真定和河间两军,待命卫戍京师。”
    “等倒马和紫荆二军动了,你便以兵部尚书之名,亲去巡视宣大,关外还有五万屯军,暂且倒是轻易动不得,免得打草惊蛇,只说兵部接到密报,鞑靼图门部意图劫掠归化,让他们防备着就是。”
    “此事耽误不得,子谦可速速去面见皇上,我也先回内阁值房告于徐,高二位阁老知道。”张居正刚及说完,便又要急匆匆,走了几步,又走了回来,“至于给海瑞的信,便是等你到了宣府再写也不迟,须得分清轻重才是。”
    “学生这就去向皇上禀告,顺便和李公公商议派锦衣卫的事儿。”既然张居正已经有了建议,这时候萧墨轩也不敢再拖了,便跟在张居正后面出了文渊阁,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走去。
    张居正只比萧墨轩早几步出门,可等萧墨轩回头拿了密报过去,只看见了一个背影,脚步走的极快。
    这位张师傅,倒也确实知道轻重,萧墨轩看着张居正的背影,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只是,那些物资难道真是俺答要买的?眼下的俺答部,难道还自认有和大明一战之力?眼下的大明,可已不是几年前的那个了,萧墨轩有些疑惑的咬了下嘴唇。  

第十八章 不肖子误人

    紫禁城,乾清宫。
    “萧太保,皇上正在西暖阁陪着贵妃娘娘和太子爷,小少爷和小姐也在。”乾清宫外,萧墨轩刚进了乾清门,李芳就瞅见了,忙不迭的奔了下来迎接。
    “哦,那我便等一会好了。”萧墨轩听李芳这么说,脚下也放慢了些。
    “那倒不是。”李芳脸上立刻堆起了笑来,“适才贵妃娘娘还说了,有好些日子没见到萧大人和几位夫人了,怪想念的。可巧是萧大人来了,若是没来,老奴还准备去内阁里给大人捎个信呢。”
    “要不,老奴这就引萧大人过去?”李芳看着萧墨轩的脸。
    “也好。”萧墨轩并没有多想,就点了点头。按照时辰算,过一会也该是给太子授课的时候了。萧林逸是太子伴读,平日里也是在宫里多。
    只是,不过这个小家伙虽然年纪小,胆子却忒大。性格也更像苏儿,又仗着自己打上几个月,反倒是常常想着法子欺负太子爷起来,为这个,萧墨轩也曾经训斥过他几回。
    “揍他,揍他……”刚进了西暖阁,映入萧墨轩眼睛的,却是闹哄哄一片,其中倒数隆庆大人笑得最欢,手中抓了一块碧绿的玉佩,约莫是要当赏赐的。旁边一块地毯上,两团小小的身影滚成了一团。萧墨轩再仔细一看,当下也吓了一跳。
    只见自个的儿子萧林逸竟是已经骑到了堂堂太子爷,未来的万历皇帝地脑袋上。
    旁边还有两个小东西,一个潞王朱翊。一个萧宝儿,一个劲的喝彩,也是乐翻了天。旁边的内侍们,也都是忍不住频频转头痴笑。
    “皇上,萧太保来了。”李芳转头尴尬的看着萧墨轩看了一眼。疾步走到了隆庆身边。
    “哈哈。子谦,你来的正好。”隆庆帝听说萧墨轩来了。也连忙转过了身来,“你这儿子比朕地儿子生猛。真个是虎父无犬子。”
    “臣见过皇上,见过贵妃娘娘。”萧墨轩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上前给隆庆和李贵妃行礼。一边朝着萧林逸丢着眼神,萧林逸见爹爹有些生气了,也是连忙从堂堂太子爷身上滚了下来。站到了一边。
    “哈哈,子谦莫要怪他,只是孩童儿戏罢了。”隆庆察觉到了萧墨轩地眼神,帮着萧林逸开脱,“你要怪,便怪朕和李妃好了,朕甘做唆使犯。”
    “臣怎好怪罪皇上和贵妃娘娘。”隆庆既然自个担下来了,萧墨轩暂且倒也不敢太追究,只能是挤出一丝笑来。
    “爹爹抱抱。”萧宝儿刚才正被李贵妃抱在膝上。见爹爹来了。蹒跚的奔过来求宠。
    萧宝儿是依依生地女儿,隆庆二年出生。到今年也才一岁半。平日里也是受了百般恩宠,便就是李贵妃也对这个小侄女疼爱有加。没事的时候常叫萧府把宝儿送进来逗乐,而萧林逸和朱翊钧同年,正好在文华殿伴读,所以也常在宫里。
    “宝儿,让皇伯伯抱抱。”隆庆企图半路打劫,可是宝儿抬头看了他一眼,直接绕了过去,冲到了萧墨轩地怀里。
    “你们还不快过来见过老师。”隆庆呵呵一笑,在宝儿小脸上捏了一把,才转身对着那几个小子喝道。
    “见过老师。”“见过爹爹。”太子朱翊钧,潞王朱翊和萧林逸三个,见隆庆发了话,也赶忙过来行礼。只是萧林逸适才被爹爹瞪了一眼,有些不敢抬头去看。
    “萧太保,只怕你要把逸儿吓着了。”李贵妃在后头看到,也不禁吃吃一笑。
    “林逸,这是你的赏。”隆庆也不管萧墨轩的脸色,直接把手中的玉佩塞到了他的手中。萧林逸原有些不敢去接,抬头看爹爹时,见萧墨轩点了点头,才谢恩收了下来。
    “从前常听大臣们说起民间地戏耍,我朱家虽贵为天家,可子孙的性格却是懦弱的多,也是让他们打小历练下。”隆庆让李芳找内侍们移了两把椅子和一张茶几过来,和萧墨轩对面坐下。
    “臣只是怕旁人会有风言罢了。”萧墨轩倒也实话实说。
    萧林逸和太子,潞王戏耍,他不反对,唯一担心的是有人会拿这个做文章。眼下萧墨轩掌控兵部和朝庄两边,各地的总督中,最重的五个也全是萧墨轩的亲信,有些事,有些话,萧墨轩不得不防。
    “朕心里头明白就行。”隆庆也知道萧墨轩的心思,只是笑着摆了摆手。
    “我大明朝人人心里头都明白,朝廷可以没有皇上,没有徐阶,却不能没有你子谦。”隆庆伸过手来,在萧墨轩的胳膊上轻轻拍了几下。
    “皇上折煞微臣了。”萧墨轩还是第一次听隆庆说这样地话,心里顿时就抽了一下。
    “徐阶是小人,皇祖父也是曾经说过。。”旁边地太子朱翊钧还没走开,听见隆庆的话,忽得禁不住插了句嘴。
    “太子不可胡说,这话是谁教你地?”萧墨轩猛听这一句话,也是吓了一跳,正色喝了一声,“徐阁老是朝廷重臣,太子的话若是被人传了出去,叫他人如何想?”
    朱翊钧被萧墨轩呵斥,缩了下脑袋,却是瞅了隆庆一眼。“贵妃带他们过去,朕要和子谦叙一会。”萧墨轩这么一呵斥,倒是隆庆的脸上红了一下,挥了下手,让李妃把几个小家伙先带走。
    萧宝儿死活赖在萧墨轩身上不肯走,两只嫩藕般的小胳膊,像只树袋熊一样吊在爹爹的脖子上。萧墨轩拗不过她,只能任由着她留下了。好在才一岁多的她,也听不明白爹爹和皇伯伯在说什么。
    “朕有过,有些话,不该在孩子面前去说。”等李贵妃带着几个小家伙走开,隆庆先自己承认起错误来,“上回和李妃说的话,却是被他听去了。”
    “陛下自知而善。”皇上都已经道歉了,萧墨轩也不好再追究,只能给他台阶上。
    不过刚才被朱翊钧那么一句话,倒是勾起了萧墨轩的好奇心。嘉靖帝确实也说过“徐阶小人,永不叙用”的话,还把那句话刻到了柱子上。那既然这样,为什么后来徐阶还能再入阁,还有那根刻着“徐阶小人,永不叙用”的柱子,到底去哪了?萧墨轩也曾经在宫里留意过那根柱子,可惜还真没找到。
    “朕眼下在朝廷里最能信得过的,也只是子谦你和张阁老了。”隆庆得了台阶下,顺便也还了顶高帽子给萧墨轩戴。
    张阁老?萧墨轩在心里微微笑了一下。自己那个便宜老丈人,其实对自己也确实是不错。但是说他是好人,也绝对有些过头。
    撇开张居正和徐阶,高拱之间的恩怨不说。徐阶能如此器重张居正,和徐阶挚友何心隐的举荐脱不开关系。可是在历史上,何心隐后来却因为反对张居正而被活活打死,这其中的恩怨,又岂是随便几句话说的清楚。
    张阁老是能臣不错,但是绝不能说是好人,或者是信得过的人。
    “你若是不来,朕也的要让李芳去叫你了。”隆庆又挥手屏开左右,才开口说道,“今个早上,徐阁老来见过朕了。”
    萧墨轩没有急着回话,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徐阶进宫面圣没什么好奇怪的,至于皇上想说什么,自己不问,皇上也会说。
    “徐阶想要告老还乡。”隆庆帝的声音不大,但是听起来却很沉重。
    “难道是为了松江府的官司?”萧墨轩说不上吃惊,但是心里也不平静。对萧墨轩来说,徐阶回乡是早晚的事情,只是他一直吃不准会在什么时候发生。
    难怪张居正这般热心的为徐阶张罗,原来竟也是知道了徐阶要告老的事儿,没准,这个主意也还和自己那便宜老丈人有关呢。
    “不肖子孙误人呐。”隆庆苦笑一声,似是也为徐阶可惜,“当年严嵩是这般,眼下徐阶竟也是这般。朕这两个儿子,还有你家林逸,日后须得好好管教才是,子谦你也要多费些心。国事虽重,可子孙之事也未必不是国事,我大明朝日后迟早得交到他们手上。”
    “微臣已经答应了徐阁老,要为他开脱一二。”萧墨轩知道徐阶告老的意思。
    一般朝廷重臣,遇见不肖子孙惹事,为了保全子孙,往往采取自个请退的法子。意思就是用自己的官爵,给子孙换一个改过的机会。家里没了依仗,那些不肖子孙也会消停些。
    “毕竟老臣。”隆庆点了点头,算是赞同萧墨轩的做法。
    “子谦这回进宫,所为何事?”说完了徐阶,隆庆才想起来问萧墨轩进宫的意图。  

第十九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

    萧墨轩侧了下身,让萧宝儿在自个怀里躺得安稳些。爹爹和皇伯伯说的话,宝儿根本听不明白,只是躺在爹爹的怀里,眼皮却越来越重,看起来要打瞌睡了。
    “皇上请看。”萧墨轩也不多说,只从袖子里拿出了密报,呈给隆庆。拿东西的时候,宝儿迷糊着眼睛,抓着萧墨轩的胳膊不让爹爹乱动,萧墨轩只能一边哄着一边小心的取了出来。
    “他们买这许多生铁和生硝做什么?”隆庆帝未及看完,拿着密报的手,也是禁不住抖了一下。
    “适才臣已经和张阁老,陈阁老商议过,要调倒马和紫荆两军入宣大。张阁老的意思,是要臣再以兵部尚的名,借巡视九边前往宣布探察。”萧墨轩抱着宝儿,也不方便行礼,只能是点了点头,好在和隆庆已是熟了,都不在乎。
    “如此甚好。”隆庆点了点头,“倒马和紫荆两军,你让兵部做个堪合,由朕下旨去,免得别人疑你子谦。到了宣大之后,你自是便宜行事,朕再赐你王命旗牌,实则倒马和紫荆两军入宣大之后,仍归你节制。”
    “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隆庆看了萧墨轩一眼,竟有些催他的意思。
    “约莫在后日吧。”萧墨轩回道,“今个把手上琐碎的事情料理下,明个一早就过去。”
    “今个或者明个不能就去?”听说关外有这么大的动静,隆庆帝也是有些急了,恨不得萧墨轩马上就过去“那些琐碎的事儿,丢给下面人去做好了。”
    “皇上。”萧墨轩轻轻个摇了摇头,“若是今个去,未免显得仓促,京城内外,必定有人起了疑心。今个发了要巡视九边的告示,等后日在动身。才不会打草惊设。若是关外果有异动,也不至于仓促间再变。”
    “皇上放心,宣大眼下有谭纶镇守,臣离京以后,若是京城有变,可请吏部尚杨大人暂代行军职,杨大人戎马一生,定可保京城不失。”萧墨轩见隆庆有些紧张。又加了句话抚慰。
    “朕还没这般不济事。”隆庆听萧墨轩都安排好了,心下也是宽了些,又想起军旅,忽得生出些别样的兴致来。
    “子谦。若不然。由你护着太子在京城镇守。由朕去巡视宣大如何?”隆庆眼里闪动着异样地光彩。
    “这……这……臣以为不当。”萧墨轩没想到隆庆会来这么一招。愕然地张了张嘴。吐出一句话来。
    皇上巡视九边。其实萧墨轩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那些朝廷里地大臣。若是听说皇上要离京。自然是要把罪怪到萧墨轩头上去。上回朝庄里出了假券地时候。承天门外就聚集过一群言官。扬言要弹劾萧墨轩。好在那回徐阶和高拱等人都是支持萧墨轩。才没生出大事来。这回皇上若要离京。只怕谁也保不得自个。
    “当年武宗皇帝可以。为何到了我竟是不行。”隆庆大人好不容易想出个主意来。刚起了头就被萧墨轩压下去了。有些不乐意了。
    我地皇帝老大爷。当年武宗皇帝巡边。也不知道惹得多少人出来叫喝。这回你要去。别人自然都以为是我唆使。你这不是害我不成。萧墨轩心里虽是叫苦。可也不好说出来。只能是干瞪着眼睛。只说不好。
    只在皇上一个人面前做坏人。也好过被那一群人集体吆喝。耳朵不清净不说。压都能压死了。
    不过这些言官也真是没事做,皇上若是在宫里呆久了。要说沉迷酒色。想出京去见见世面,还不给。隆庆大人自一出生之后。就连京城也没出去过。偌大一个紫禁城,真就像一个巨大的牢房,闷也能把人给闷死。
    “皇上适才说,要微臣小心从事,免得让人生了疑,给自己招惹些不该来的名声。”萧墨轩思来想去,只能用这个来堵皇上的心思。
    “这……”隆庆见萧墨轩抬出这个名头来,也是张了嘴,愣了半晌,才叹了口气。
    “等微臣从宣大回来,再帮着皇上合计便是。”萧墨轩占了便宜,还得卖卖乖。
    “你可是你说的,朕是君无戏言,你身为内阁大臣,也胡乱说不得,朕可是记下了。”,隆庆这才乐了起来,“只要能出这京城转转,便就是死了也瞑目了。”
    “皇上不可胡说。”萧墨轩不知怎的,顿时大惊失色,“皇上金口玉言,怎可拿自个胡乱说事。”
    萧墨轩原本已经数年没想起那个隆庆六年要发生的事儿,尤其是到了今年以后。眼下是隆庆四年,可是实际上,如果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