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保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保安-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继杰和张楚站在左良玉面前,王继杰标准的商人样貌出现在这个场合并没有更多的引起左良玉的注意。倒是张楚这么年青就和马万里这样的大商人混在一起,令左良玉不由多看了他几眼。左良玉见张楚生的白净斯文,但眉宇之间不经意间却显露出一种杀伐之气,那是只有上过战场见过血的人才有的气质。本不应出现在这种商人子弟身上,左良玉对张楚增加了戒备之心。

“大家里边座,难得这么好的机会大家认识。”马万里见双方只是互相观察不说话,气氛有点儿尴尬立即出言解围。

张楚和王继杰与左良玉见过礼,一起进入客栈开始商谈交易的事情。

武器和盔甲的样品被抬了进来,左良玉一件件仔细的查看着,眼睛里不由放出了光。他是从战场上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明白一件坚固的盔甲和精良的刀剑的重要性。

张楚对自己的货物很有信心,这些东西都是仿着官军铠甲的样式在中阳制造的,不过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高炉炼出来的钢材,用水力带动的工具和新的工艺,不但样式精美、坚固耐用,而且制作成本大为降低。张楚还准备采用后世服装厂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这样降低了成本,对单个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不高。如果卖出去很多的话就能够解决很多灾民的就业问题了。

左良玉看了很久,突然转向张楚和王继杰问道:“你们这些盔甲武器是哪里来的?”

“我们山西向来出产煤铁,这些东西是我们组织饥民制作的。”张楚平静的回答。

“你们不知道,朝庭不准私造铠甲吗?我要将你们扭送官府治你们的罪。”左良玉严厉的说道。

“现在官府还有心思管这些事情。即便是您以副将的身份将我们送到衙门,我们破点儿财,没几天就又出来了。那样左将军失去了一个壮大自己的机会,一个武将就只能在文官后边摇尾乞怜了。”张楚不为所动,十分平静的说道。

“呵呵,我只是开个玩笑,二位既然敢来见我,就不会惧怕这些。”左良玉见恐吓不成,又将自己的话收了回来。

“我们当然知道将军在开玩笑,以将军的聪明肯定不会干这种蠢事。现如今天下纷争,烽烟四起,正给了武将出头的大好时机,大丈夫为何不乘势而起,搏他个拜将封侯,总好过被那些无用的文人呼来喝去。”

“这样做你们有什么好处?”左良玉明白商人无利不起早,这些东西还是问明白的好。

“这可以赚钱啊。我们现在雇用流民可以给很低的工钱,有的甚至给饭吃就行,所以现在这些东西卖给将军的价格虽低,我们还是有些利润的。另外我们还想通过这次的交易与将军搭上关系,一起做更赚钱的买卖。”张楚的话仍旧说的不紧不慢,但这话却对左良玉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还有更赚钱的买卖?”左良玉急切的问。

“那当然,现在的山西最缺什么,最缺的是粮食,如果将军能够卖粮食给我们的话,岂不大发其财。”粮食这时是山西最宝贵的东西,饥民有了粮食就能活下去,义军有了粮食就能拉起队伍。即便是官军的许多士兵也处在吃不饱的状态。

“可是我手中也没有粮食啊。”左良玉心想,就我手中那点儿粮饷还不够手下士兵吃饭的,那有余粮挪用啊。

“将军总领河南兵马,向地方上征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要不把事情做的太绝,那些地主乡绅将粮食便宜一点儿卖给将军不会太难。”张楚倒是善解人意的为左良玉出着主意。事实上现在官军不如流贼,到最后左良玉是去买粮还是去抢,张楚可没有能力去管了。

“可现在贼人占领了渡口,你们怎么将粮食运到山西去呢?”左良玉对于山西的战况还是了然于心的。张楚说的虽好但怎么过渡口却是个难题。

“那就要看我们自己的本事了。我们赚钱也就是赚的这个通路的钱。”张楚一副这是我赚钱的门道,不能告诉别人的样子。

“你们与贼人有联系?”左良玉步步紧逼。

“有些事情不能说的太细。”张楚等于默认了左良玉的说法。

“呵呵,没想到张老板如此年青,办起事来却如此的老道。”左良玉放缓了语气,笑着说道。他知道这两个人与贼人不但有联系,而且联系还十分紧密,但这也没有办法。追究张楚等人就要放弃自己升迁的机会。他可不想为了几两银子对那些文官点头哈腰。

“大家发财。”张楚的脸上也回报以笑容,一付吃定了左良玉的表情。

“大家发财,今后我们互相合作定能大家发财。”在旁边的马万里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机会。

马万里在旁边一直认真听着张楚与左良玉的谈话,他发现张楚利用与贼人的交情,通过贼人的控制区转运商品确实是一个发财的大好机会,贼人如果不放行,以前的晋商怕是没办法做生意了,今后要想过黄河渡口就要靠张楚等人了。交通的断绝会抬高两地的商品价格,有办法能过的人当然就成了聚宝盆。

左良玉借口方便,找了个机会将马万里拉到了一边说道:“这几个山西的商人所讲的生意,我看可以做,你我合作发这笔财怎么样?”

“那样很好,我们冒点儿险,所获之利完全够将军练兵之用了。”马万里从内心里也希望能促成这笔交易,这样大家绑在一起,不但武器粮食的生意能赚钱,而且贩卖食盐的买卖也更有了保障。

马万里将左良玉的话转告了张楚,张楚很高兴的应承了下来。

第二百六十五章 又见李自成

张楚与左良玉的会面是一次伟大的会面,一次成功的会面,这次会面坚定了左良玉捞钱的决心。他决定与马万里、张楚联合起来进行这美好的赚钱大业。张楚无形中在左良玉成为军阀的道路上用力的推了一把。这条路他本来也是要走的,只不过在张楚的干预下走的更快了。

大的方向确定了下来,具体的细节要由马万里和王继杰这些专业的商人来详谈。左良玉和张楚倒没有了什么事情可做了。二人坐在那里对视着,张楚张张嘴想说点儿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张楚又回想着历史上左良玉的经历,发现二人确实在思想行事上都没有什么交集,现在张楚与他接触只不过是因为左良玉是在明末出现较早的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

左良玉头脑也在飞速的算计着,眼前的年轻人越看越不像是商家子弟,不过他没有更多的为这件事担心,他所需要的东西在正经的商家手中也得不到,不过左良玉决定还是要离这些人远点儿,并将事情尽量做的隐密,免得被朝中的文官乱咬。

王继杰和马万里很快也将交易的细节谈好了。双方在愉快的氛围中分了手,张楚见在开封要办的事情已经办的差不多了,就留下余春光和王继杰在开封经营商行接洽马万里那边的交易情况。张楚自己决定再办一件事就回运城。

张楚要办的事就是要见见逃到河南的李自成等人。原先在山西活动的义军在洪承畴的打击下大部分渡过黄河进入了河南境内,他们到河南后境地也没有太多的改善。河南当地的官军和一些地方的地主豪强为保住自己的财产,组成的乡勇奋力的抵抗义军的进攻。他们离开了山西、离张楚越来越远,刀剑等武器的补给也成了问题。

张楚给统领河南官军的左良玉提供了武器,河南官军的力量会更强。张楚不愿看到官军的日子过的这么舒服,他决定为河南的义军加把火,特别是张楚对李自成的队伍更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张楚始终认为能在明末这个纷乱的年代中发展起来,李自成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统计局在张楚的安排下始终对各路义军的活动情况了如指掌。张楚想要知道李自成活动的地点是很容易的事。接到报告的张楚在地图上一番勾画,确定了自己的行动路线,他决定到河南各地去看看。主要是为了见一下李自成,如果能成功的劝说李自成加入保安军,那样对张楚和李自成双方都有好处。

对于张楚的计划郭西园等人是极力反对的,认为这太危险,必定保安军在河南的力量有限。如果李自成等人不讲信义张楚的处境就会很困难。

不过张楚有自己的想法,他一方面相信李自成的人品,另一方面张楚认为许多事情不亲自看一看是没有准确的感觉的。

在张楚的坚持下其他人的反对没有了意义,郭西园只能派人暗中加强了对张楚的保卫工作。

李自成的人马在河南境内经历了一次次与官军战斗,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在不断减少,队伍的总人数确还在增加,因为总有活不下去的饥民加入到队伍中来。而且李自成的队伍与其他义军一样到处流动作战,没有固定的根据地,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随时带着自己的父母、儿女等各种非战斗人员。李自成将这些家属组成了老营,主要由他的侄儿李过负责照看。

这一天李自成带着队伍刚进入了一个山坳中的小村庄,将人员安顿下来准备休整一下队伍。这时外围的岗哨跑来报告说有十几个骑马的人向着村子走来。

李自成立即带着手下的骑兵亲自去迎击来人。十几个骑马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让这十几个人知道自己的落脚地点引来官军,大家又得搬家转移,这就太麻烦了。

看着突然出现的义军骑兵张楚并没有惊慌,勒住马等他们靠近。

李自成等人也感受到来人没什么敌意,于是李自成亲自提马向前查看情况。

当看到坐在马上笑着望着自己的张楚,李自成着时吃了一惊。

张楚现在是义军中的另类,别人被洪承畴打的满河南到处跑,而张楚是打的洪承畴满地找牙。别人手下吃不饱穿不暖,这时的张楚却拥有几县之地,让官军毫无办法。

“自成老兄,我们又见面了,这段时间过的好不好啊。”张楚离着老远就与李自成打着招呼。

“张大帅,这是什么风将您吹到这里来了。快里边请。”李自成对于张楚的行踪确实很是奇怪。现在人们所处的地方并没有完全被义军所控制,自己手中还有着上万人马,这一切对张楚来说都是威胁。

张楚大大方方的跟着李自成进入了村子。村内的警报解除了,人们开始忙碌了起来。

“最近队伍上的状况怎么样?”边走张楚边向李自成询问着。

“河南的地主武装很顽固,官军的战斗力比山西等地要强一些,队伍人数虽然不少,但武器粮食等方面也很缺乏。”李自成对于自己的处境并不隐瞒,将困难对张楚和盘托出。

二人来到了李自成的住处,张楚将随从留在了院外,李自成也示意他的人退了出去,这时屋内只剩下了张楚和李自成两个人。张楚开口道:“自成老兄你对将来有什么打算?”

李自成坐在张楚的对面,拿起一把茶壶为张楚斟了一碗茶水说道:“有什么打算,我要一直与这些贪官污吏地主恶霸战斗下去。不把他们杀光不罢休。”

“你有没有想过加入我们保安军和我们一起干?”张楚端起茶碗,吹着上面漂动的茶叶梗,平静的问道。

“怎么才算加入到你们之中?”李自成想知道张楚会给他及他的弟兄们什么样的待遇。

“加入保安军就要对你的队伍进行彻底的改造,对营中的众人进行挑选,老弱送到后方安置,只留下精锐人员接受保安军军官的训练,组成新的队伍。你可以继续带领这队人马,但要听从统一的指挥。”张楚对于李自成加入保安军并没抱太大的希望,但改编的原则不能变。

“这样啊,我手下的弟兄懒散惯了,恐怕受不了你们那些纪律的约束,我看还是我们自己干比较好,如果有困难大家可以互相帮助岂不更好。”李自成一口回绝了张楚的提意。

第二百六十六章 可持续发展

李自成听了张楚的话心中转了几转回绝了张楚的提议,在他看来如果将自己队伍中的家属及老弱都交到保安军的地盘上生活,那就相当于向张楚交上了人质,自己整个队伍的行动都会受到制约。现在他的处境虽然不好,但他还是不想屈居人下。他的思想虽没有成型,但那种独立的个性确是天生而来的。

张楚对于李自成的回绝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张楚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从不相信自己身上有什么王霸之气,几句话就可以让历史名人倒头便拜做自己的小弟。况且以自己的智商和生活经历被那些名人玩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他给李自成提的那些建议倒不是想控制李自成的队伍,张楚只不过是真心不想看着那些老弱在战场上被当作炮灰而死于非命。如果李自成答应了,张楚肯定会因此要发愁了。后世关于有许多学者研究明末的农民起义,认为李自成最后失败没能实现改朝换代的梦想,主要是因为李自成的流寇作风,始终没能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历史一再证明了所谓的专家学者的话不可信,在实践中更不能按他们的建议去做,不然会死的很难看。

所谓的专家学者很多是没有良心,他们眼中只有利益,根本没有道德可言。后世之所以根据地学法流行是因为某人利用根据地取得了成功,而且还正当权。还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自己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说白了就是没有脑子。专家学者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傻,另一种是坏。

在明末时期的山西和陕西连年的饥荒,使这两个省的大部分地区根本不适合于人类生存了,更别说靠一小块地方养活一支强大的军队。所以这么多年来的农民起义都是打下一地吃光一地,却不能安定下来,不是没有人想而是现实不允许。

在这里边只有张楚的保安军比较另类。张楚占有中阳延长等地已经营了几年的时间。这一是靠张楚带来的新科技提高了生产率,还有就是张楚自己不但派兵抢,还通过交易从其他义军手中获得了大量的物资。即便如此张楚还得出面做恶人,严格限制流入保安军控制区的饥民数量,对于没有生产能力的老弱大多都被挡在了保安军的地盘之外。张楚想要进行一次大的行动还要向王继杰等人筹集资金,购买物资。因此张楚每日里想的最多的不是怎么防范官军的进剿,而是想什么办法赚更多的银子,让保安军生存下去。

“其他的义军还好吗?”张楚知道人各有志并不勉强李自成,而是问起了其他人的情况。

“其他人的状况也不是很好,王自用虽然名义上做了各路义军的盟主,但各路义军还是各自为战,盟主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前一阵子三边总督洪承畴不知发了什么邪风,不要命的追着义军打,一下子将各路义军打的大败,有的投降了官军,余下的大多逃到了河南境内。河南境内的官军和地主组织起来的乡勇的战斗力还比较强,义军现在都比较困难。”李自成看着张楚也是心情复杂,同样是义军现在张楚的境况要比其他人好的多,自己走上造反这条路却不想再受其他人的束缚。

“是这样啊,这得想个办法帮助一下大家。”张楚也不希望看到其他义军的衰落,洪承畴如果腾出手来肯定会回头找保安军的麻烦的。

“可谁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来帮大家。”李自成在困难时也想过向保安军求助,他也知道这不现实,张楚也不能将大家都养起来。

“这还要靠大家自己,不过我们保安军可以提供帮助。”张楚脑筋一动,想到了一个新办法。在后世某大国为了帮助一些小的穷国推行了一个名为“吃光一路”的计划。其实这个计划的内涵很简单,你不是穷吗,我有钱,你将你家里的东西清点清点,看有什么值钱的吗,我们将他们变卖,换成钱。张楚决定也来这么一个计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