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宰大明-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发着牢骚,小声咒骂着吹哨子的人。
  不久后,宿舍的门相继被打开,不少人慌里慌张地跑了出来,有的人边跑边穿衣服,有的人手里拎着裤子和外衣,还有的人甚至光着脚和膀子,场面十分狼狈。
  “听好了,着装整齐者方可进入队列!”李云天见状冲着那些衣衫不整的军汉高声喊道。
  听了他的话,一些少了衣服和鞋子的人连忙转身,火急火燎地又冲进了宿舍。
  一直折腾了有大半盏茶的工夫,那些军汉才陆陆续续站好了队。
  队列的前方,十几个人垂头丧气地立在那里,他们不幸地成为了最后二十名里的人,还有几个人现在依旧在黑灯瞎火的宿舍里寻找着缺少的衣物。
  李云天冲着赵千户挥了一下手,赵千户就让人将屋子里缺少衣物的几个家伙带了出来。
  有的没穿裤子,有的少了外衣,还有光着一只脚,纷纷耷拉着脑袋,一脸郁闷地站在队列的前方,也不知道哪些混蛋刚才趁乱拿了他们的东西。
  队列里的军汉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虽然穿妥了衣物,但有人的衣服和鞋子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一看就不是自己的,还有的人竟然穿了两只同脚的鞋,站在那里十分别扭。
  “从吹哨子到现在已经快一盏茶的时间,你们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李云天面无表情地环视了一眼队列中的军汉,冷冷地说道,“这意味着一旦敌军偷袭,你们将成为了对方活生生练刀的靶子!”
  “听着,鉴于你们这种蜗牛般的速度,本官决定给你们开开‘小灶’,免得你们以后进了讲武堂‘祸害’那些学员。”
  说着,李云天伸手一指大校场,高声下达了指令,“听着,全体都有了,跑十圈!”
  军汉们闻言纷纷哀叹了一声,一脸郁闷地绕着大校场跑了起来,不少人心中暗自诅咒痛骂着李云天。
  李云天已经按照体育场的规格让人在大校场上画出了椭圆形的跑道,一圈大约四百米,十圈就是四千米,军汉们为此是怨声载道。
  不过随后他们就闭上了嘴巴,因为李云天以身作则,也加入到了跑步的队伍中来,这使得众人无话可说,只能乖乖地自认倒霉。
  李云天晚上一共进行了三次紧急集合,第一次的惩罚是跑圈,第二次的惩罚是站军姿,第三次的惩罚是蛙跳。
  **下来军汉们被折腾得够呛,不仅疲惫不堪而且精神高度紧张,到了最后纷纷和衣而睡,他们第一次发现能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是一件多么美好而奢侈的事情。。。


第303章 新军军制


  三个星期后,留在军营里的军汉只有七十多人,一个个疲惫不堪,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不过也更加精壮,过去的二十一天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不堪回首的噩梦。
  在此期间李云天进行了超负荷的体能训练,他要将其中身体素质最优秀的人留下来,这导致了近一半的军汉退出了考核。
  大校场上,军汉们背手而立,神情紧张地望着立在前方的李云天,不知道李云天今天要怎么修理他们。
  “恭喜大家通过了资格训练。”李云天面无表情地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随后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现在,本官宣布你们正式获得了参与讲武堂武艺教官的考核资格,现在发给你们教官的制服。”
  说着,李云天冲着身旁的赵千户挥了一下手,赵千户就让手下的士兵拿来了一套套崭新的黑色制服。
  这套制服是李云天仿照现代军装的样式定制而成,配有军衔、臂章和资历牌,经过宣德帝朱笔御批,成为了讲武堂学员和未来新军的军服。
  现场每一个军汉都分到了一套黑色军装,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样式新颖的西装式军服,脸上纷纷流露出了诧异和好奇的神色。
  李云天之所以用这个制式的军装,是因为它比明代的衣袍简洁方便,更合适军队的作战和训练。
  至于军衔、臂章和资历牌,不仅表明了上下级关系,则是为了体现出军人的荣誉感。'300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00  执宰大明303
  “现在解散,全体回宿舍换装,一盏茶后集合。”等那些军汉都领到了自己的军装,李云天沉声下达了命令,随后起身走了。
  军汉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一窝蜂地奔向了宿舍,经过“魔鬼周”的训练后他们现在是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令行禁止,要是一盏茶还没有换好军装指不定李云天如何修理他们。
  在类似于“魔鬼周”的训练期间,李云天一直住在军营里,他的宿舍与那些军汉的宿舍很近,就在军汉所住那排营房边上的一排平房里,这样便于他就近制定训练计划。
  回到宿舍,李云天有条不紊地换上了属于他的一套黑色军装,然后对着铜镜整理起了仪容:
  他的军衔是少校,两条杠中间夹着一颗银色的星星;
  资历牌是上下两排军略章,代表营级,最上面一排军略章中间缀着两颗代表营级正职的白色星星;
  臂章有两个,左手的臂章上写着“京师讲武堂”五个大字,右手的臂章是一条腾空的三爪蟒,是京师讲武堂的标志。
  对着铜镜瞅了一番,李云天对身上的这套军装非常满意,虽然它的材质和样式都有欠缺,但足以将人衬托得更加威武和精神。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军帽,李云天的头上是缠在发髻上的脸色发巾。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明代的男子都留着长发,在头上盘了发髻,根本就没有办法戴那些现代制式军帽,故而李云天只能作罢,以后再想办法,毕竟这个年代究竟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讲武堂和新军中将实行李云天熟悉的现代军事体系,军队的编制、军官的等级与卫所的编制、武官官阶的对应关系也已经确定。
  军队的编制采用班、排、连、营、团、师、军以及军团:
  班分为2种,一种是战斗班,专门负责作战,一种是勤务班,专门负责伙食、文书和传令等。
  无论战斗班还是勤务班,人数都是12人,包括士兵和士官。
  一个排有3个战斗班。'300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00  执宰大明303
  一个连有3个战斗排和1个勤务班,加上连部里的司务长、医务官、排长、副连长和连长,一共是127人。
  一个营有4个连,加上营部里的军官和勤务人员,总人数520人。
  一个团有3个营和1个辎重营,加上团部里的军官、勤务人员和警卫连,总人数2250人。
  一个师有4个团和1个工兵营,加上师部里的军官、勤务人员和警卫营,总人数10500人。
  一个军有3个师,加上军部里的军官、勤务人员和警卫团,总人数36000人。
  一个军团有3个军,加上军团部军官、勤务人员和警卫师,总人数125600人。
  由于骑兵不宜与步兵混编,故而单独成军使用,以骑兵团作为基本作战单位。
  一个骑兵团有4个骑兵营和1个800人的辎重营,总人数3000人,其中作战的骑兵2100人。
  一个骑兵师有3个骑兵团,总人数10000人,其中作战的骑兵6500人。
  军衔分为尉官、校官和将官3个级别:
  尉官三级:少尉正八品,中尉从七品,上尉正七品。
  校官四级:少校正、从六品,中校正、从五品,上校正、从四品,大校从三品。
  将官三级:少将正三品,中将从二品,上将正二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军官外还有士官,士官是从士兵中挑选出来的职业军人,虽无官阶但是享有相应的军饷。
  士官四级:少士享有从九品军饷,中士享有正九品军饷,上士享有从八品军饷,军士长享有正八品军饷。
  士兵三级:列兵、二等兵和一等兵。
  军职与军衔的对应关系采用“一职双衔”的原则,前一个军衔是主要军衔,后一个军衔是辅助军衔。
  连级单位:司务长少尉、中尉军衔;排长少尉、中尉军衔;副连级军官中尉、上尉军衔;正连级军官上尉、中尉军衔。
  营级单位:副营级军官上尉、少校军衔;正营级军官少校、中校军衔。
  团级单位:副团级军官中校、少校军衔;正团级军官上校、中校军衔。
  师级单位:副师级军官上校、大校军衔;正师级军官大校、少将军衔。
  军级单位:副军级军官少将、大校军衔;正军级军官少将、中将军衔。
  军团级单位:副职级军官中将、少将军衔;正职级军官上将、少将军衔。
  由于实行了“一职双衔”,这就使得当军衔都一样的时候,无法分辨出职务的高低,故而就有了资历牌。
  资历牌不仅表明了军官的军职级别,而且还表明了其正、副职的关系。
  其中:
  排级、连级军官资历牌只有1排。
  营级军官资历牌有上下2排。
  团级军官资历牌有上下3排。
  师级军官资历牌有上下4排。
  军级军官资历牌有上下5排。
  军团级军官资历牌有上下6排。
  至于同级、同衔军官的正、副职如何区分,就要看资历牌最上面一排中央的星星,副职1颗星星,而正职2颗星星。
  如此一来,通过军衔和资历牌,就能将军官的级别和职务区分开来,便于指挥。
  例如,李云天挂衔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这是一个正六品的官,与他品级相对应的是军职是营级军官、军衔是少校,他自然是正职,故而资历牌最上一排中间两颗银星。
  由于李云天是文官,故而他挂衔武职后,他的品级决定他的军职级别和军衔。
  而按照李云天制定的军制,新军中的军官,将依照军职级别、军衔来决定其品级。
  这意味着新军中将以军职和军衔为晋升标准,而品级只不过是表明他们与卫所的武官相对应的级别,以及用来领取朝廷的俸禄。
  在李云天规定的时间结束前,大校场上已经站好了那些换上新式军装的军汉,无不对这身新行头感到新奇,相互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精神十足。
  很快,军汉就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身上的军装与李云天的军装有两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没有军衔和资历牌。
  “你们现在还不是讲武堂的人,要想得到军衔和资历牌,那么必须要通过本官的考核。”
  李云天看出了军汉们的疑惑,于是向他们介绍了一番讲武堂实行的军职和军衔,然后高声说道,“现在本官要给你们编组,你们要记住自己的组别,以后将按照组别进行训练。”
  说实话,留下来的军汉人数大大超出了李云天的意料,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得足够过火,差一点就将这些军汉们给折腾死,可是他们竟然硬挺了过来,人数超出了他预定50人的一半。
  经过三周魔鬼般的训练后,李云天的训练内容将变得缓和,以后主要进行队列练习、体能训练、规章学习和上识字课。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两个多月后这76名军汉都将成为讲武堂的教官:三分之一的人是教官,上尉军衔,正七品;另外三分之二的人是副教官,中尉军衔,从七品。
  李云天早已经将这76名军汉分好了组,现在只是宣布每个组的人选。
  这76名军汉一共分6个组,也就是6个班,每个班上12个人或者13个人。
  根据军汉们这三周来的表现,李云天将其中训练成绩优异者任命为各个班的班长和副班长。
  “本官宣布,今天放假一天,酉时前回营吃饭,本官晚上带你们去听戏,今晚四方馆戏院上演《梁祝》。”
  分完了组,李云天神情严肃地扫视了一眼面前的6组人,正当那些军汉提心吊胆的时候,他忽然微微一笑,高声宣布道。
  “可是沈大家的《梁祝》?”李云天话音刚落,军汉们就骚动了起来,人群中响起了一个惊喜的声音。
  苏大家指的就是怜香,怜香原本姓沈,自幼被卖进**,经过十年的勤学苦练,终于从众多的同病相怜的女孩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只卖艺不卖身的清倌,取了艺名“怜香”。
  如今,怜香已经成为了京城最为著名的戏曲大家,火得一塌糊涂,被京城的权贵们所追捧,故而也恢复了她的姓氏,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沈怜香,被京城的人敬称为“沈大家”。
  早在一个多月前,四方馆就已经放出了风声,说怜香将公演新剧目《梁祝》。
  《梁祝》是著名的民间传说,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吸引了京城那些权贵富贾的注意,纷纷提前预约,使得怜香一个月的演出都被人预定了,可谓未演先红。
  四方馆戏院的票价很高,并不是这些军汉所能承受的,故而他们只是听说了怜香的名头,根本就没有机会进戏院欣赏。
  李云天没有回答人群中的那个声音,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向那些神情激动的军汉们高声说道,“记住,按时归队,逾时不归者晚上就在这里熟读纪律条例。”
  “噢~~”
  军汉们顿时欢呼了起来,欣喜若狂,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能去四方馆的戏院去看怜香唱戏。
  望着那些兴奋的军汉,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一张一弛才是正确的驭下之道,这些军汉能留下来已经足以证明他们的优秀,以后也该放松一下了。。。


第304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三更〕


  趁着那些军汉放假,李云天也难得地回了一趟家。
  自从给讲武堂挑选武艺教官,他每天不是待在军营就是往都察院、文渊阁跑,而且还要参与讲武堂教材的编写,忙得是一塌糊涂,根本就没有时间回家。
  这次回来李云天不仅要与家人团聚,还要去一趟老丈人那里坐坐,顺便打探一下军阁成立的进度。
  二十天前,宣德帝令英国公张辅、忠国公周征和兵部尚书陈洽会同兵部堂官和各都督府都督协商筹备军阁事宜,仿内阁制度建立军阁,以兵部衙门作为军阁的办事场所。
  军阁的事情一经公布立刻在京城引发了轩然大波,谁也没有想到宣德帝竟然有如此的魄力将兵部并入军阁,由军阁来处理大明的军务。
  如此一来的话,军阁可就能与内阁分庭抗礼,分掌大明的军务和政务,无形中提升了武官在朝廷中的地位,使得文武官员得以平起平坐,可谓是一个开天辟地般的大手笔。
  对于军阁的成立,武官们自然是欢欣鼓舞,而文臣则对此事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不少文臣怀疑由粗俗浅薄的武官当道的军阁根本就处理不好大明的军务。
  不过,由于兵部的并入使得军阁中也有了文官,因此朝中那些心存质疑的文臣也不好说些什么。
  再者说了,这毕竟这是大明的重大军务,实在轮不到文臣来插嘴。'301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01  执宰大明304
  况且,文官们也有事情要忙活,宣德帝在下令成立军阁的同时还下令成立农部,专司农事,以补全六部之数。
  这意味着户部将会被分权,因此文臣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新成立的农部上:农部的设立肯定会产生一大批的官员,不少心思机敏之辈已经暗中活动,瞄准了在农部中的职位。
  中午,周征在府中设宴款待李云天和周雨婷,他对李云天训练那些军汉时的表现是赞赏有加。
  仅仅经过了短短的二十多天,李云天就已经使得那些参与讲武堂考核的骄兵悍勇一个个服服帖帖,着实出乎了周征的意料。
  本来他还想着去一趟军营给李云天镇镇场子,不成想李云天一个人就顺利搞定了那些军汉。
  不仅如此,周征还对李云天实行的新式军职和军衔颇为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