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钢铁基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之钢铁基地-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装甲旅和三个陆战师外,华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向北推移,进入熊本县和宫崎县,目标是最终占领九州全岛。

装甲旅回到鹿儿岛休整,陆战队则在原地休整,等待后续命令。鹿儿岛西郊装甲旅军营,第一装甲营营长正坐在屋子里书写报告,战斗总结、战功汇总、战车情况等等都要及时上报,这些书面工作让何广厦苦不堪言,相比之下他更愿意乘坐战车上战场。

装甲旅军营门口,一辆有空军标志的军用吉普车被拦下,全副武装的哨兵走到车前,经历后询问道:“请出示证件、说明身份和来由!”

拉起手刹,上尉白翟摘下墨镜,将自己的军人证递过去,然后说道:“空军上尉白翟,前来寻找第一装甲营营长何广厦。”

“请稍等!”哨兵又敬了个礼,然后跑回营门核实去了,等了两分钟哨兵将身份证件递还,然后一挥手,营门的障碍被打开,白翟戴上墨镜。潇洒的敬礼,然后开着吉普车跑进了装甲旅军营。

进来后才想起来不知道何广厦那小子现在在哪,于是沿路问过去,最后在营部前停下车。找到营长办公室,整理一下着装后敲门。

“进!”

白翟推门进去,看到何广厦正皱着眉头写着什么,也没有抬头看是谁。

“报告营长,日本小妞没有找到!”

何广厦这才抬起头。看到白翟后先是一惊,然后哈哈大笑,白翟也笑着走过来,两人拥抱一下,然后分开后何广厦重重锤了白翟一拳。

“你小子什么时候学的油腔滑调的,对了,这几天是不是你在我头上飞来着?”

“那还用说,看着你们装甲旅被围,我们空军当然要发挥革命团结,为你们解围。要不我现在就看不到你了!”白翟拿起何广厦桌子上的香烟,点上一支后不知死活的调笑道。

白翟这下戳到了何广厦的痛处,狠狠地瞪了白翟一眼,然后问道:“你怎么有空过来,你们和我们装甲部队都是严格保密单位吧,怎么找到装甲营地的?”

“有什么能瞒住我们?在天上看的一清二楚,别说你们装甲旅营地,就是明治天皇那小子的皇宫我们也找得到!”白翟为自己的显摆又挨了何广厦一脚,这才说话正经一些。

“怎么样,开飞机的感觉爽吧?”

“也就那样。根本碰不上敌人的飞机,现在世界上也就我们华国拥有成建制的空军,其他国家连能飞上天的飞机都很少,更别说与我们对抗了。我看我成为王牌飞行员的时间还要往后拖几年。”

“确实如此,我们的技术优势太大了,比如我们装甲旅,不仅是日本,恐怕列强的陆军也挡不住装甲旅的突击。但之前的战斗表明,仅仅靠装备是不行的。战争是一个系统工程,缺一不可,没有步兵的配合,装甲旅很容易陷入重围。”

“我在学院的时候就询问过教官,从我们空军和装甲部队公开的那一刻起,世界上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速度将加快,比如对抗飞机的敌军飞机、高射炮、高射机枪,对抗装甲部队的地方装甲部队、反装甲炮、单兵火箭筒等等,不仅装备上的变化,还有编制上的变化,作战方式上的变化等等。如果我们抱着新式装备骄傲自大、裹足不前,肯定会被列强超越,毕竟人家的底蕴要深厚得多、工业能力更强大。”

“教官是这么说的吗,那就意味着咱们上层看得很清楚,我们不用担心,一段时间内我们部队还会拥有代差优势的。只是接下来的战斗恐怕很难用上我们装甲旅了,现在九州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敌军,第十四师团也化整为零,相信下一阶段将以反游击作战为主,就像缅甸那样,希望我们能比英军做得更好吧。”

“那样的话你们装甲部队还不如回国呢,在这里还要消耗大量的后勤运输力量。我们空军肯定还要继续呆在这里,知道吗,第二个野战机场很快就修好了,上面的意思很明显,就是继续发挥空军的侦察和对地支援作用,闹不好日本人整几架飞机来让老子好好射一下!”

何广厦目瞪口呆的看着油嘴滑舌的白翟,之前他不是这样啊,难道空军都是一群那样的精英?还是白翟这小子北京混混的习性发作?

白翟没有在何广厦这里呆太久,一是知道老何有大量纸面工作要做,二是来这里就是为了叙叙旧,顺便找点乐子。所谓的乐子,就是和何广厦一起隔空嘲笑一下在国内苦逼训练的乐非和董大山两人,之前一直都是他们在前线作战,现在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自己了吧!

穿过军营准备离开的白翟发现军营里到处都是忙碌的军人身影,大部分士兵在修补、清洗战车,看样子装甲旅真要回国了。

回到空军基地的时机正好,白翟换好军装后就拿到了作战简报,随后召开大队会议,说明状况。之后白翟带领自己的中队升天,前往前线。

简报的内容很简单,正在向宫崎和熊本进军的陆军后勤补给线遭到日军游击队袭扰,三支运输队被袭击,大量弹药等物资被抢,运输队死伤惨重。要求空军协助地面部队寻找游击队的身影,并配合陆军打击那些游击队。

事情没那么简单,情报表明所谓的游击队完全是逃脱的临时旅团动员兵组织的,他们有一定的军事能力,而且在当地拥有深厚的民众基础,再加上地方上人口稠密、村镇众多、道路交错纵横、山林河流密布,很利于游击队的躲藏。

华军目前只控制着交通线附近区域,对主要道路以外的地区没有多少军事存在,这让游击队在短时间里迅速膨胀,他们以运输队为主要袭击目标,华军措不及防,被游击队偷袭得逞。三支运输队有二十多名士兵死伤,这样的伤亡让集团军上层暴跳如雷,立刻下令休整的海军陆战队保护运输队,并组成围剿游击队的队伍。

吕梁得到这个情报后不动声色,他对日本人还是太仁慈了,华军与日军势同水火,就算善待九州当地人民,还是会遭到游击队的反抗,这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你死我活的战争,没有平民与士兵之分。

于是,一道密令传到了九州集团军总部,代号“复仇者”的行动随之展开,这项行动被命为绝密,而实施这项行动的,正是海军陆战队一师。

正面战场战斗基本结束后,华军俘虏了约八万名日军士兵,这些原本都是九州和本州等地的普通平民,被动员起来后组成临时旅团充当炮灰。华军在牧园等地建立了十多个临时集中营,看管这些俘虏,但上面还没有作出如何处置的决定。

陆战一师接管这些集中营后,命令两万多名战俘在牧园以东四十多公里处的地方挖掘十七个巨大的深坑。这里人烟稀少,属于低山密林地带,后世这里还是日本的一个国家公园。直到7月19日,所有的深坑才被挖掘完毕,消耗的时间中有不少用在了保密工作上,从集中营到这里沿途被陆战队士兵严密控制,深坑附近也被戒严。

第一百七十八章俄军夏季攻势

深坑挖掘完毕后,战俘陆续前往这里,陆战队全部三千名基因人士兵和军官负责深坑内线的防护,其余部队负责外线的防御和戒备,这之间相隔约三千多米。

整整一天时间,战俘才被处理完毕,基因人可以对此无动于衷,在外围的普通士兵或许猜不到发生了什么,但张润农、蒋方震、蔡松坡等人基本能猜到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即使相隔三千多米,还是能听到机枪的嘶吼,甚至能听到战俘绝望的喊叫,他们也痛恨日本人,但还没有到这种******的地步。

如果他们和吕梁一样知晓那段历史,如果他们知晓日本人在旅顺,在南京,在华夏大地做的那些事,也许就能理解吕梁现在的做法了吧!

反游击作战是一个世界难题,有了空军的侦察,陆战队反游击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消灭了好几只较大的游击队,但九州的游击队反而变得更多。华军遭遇了英军在缅甸的难题,只能重兵保护较大的城市和交通线,保证交通顺畅,另外华军不会一直呆在九州,也就不用费太大的力气保持当地的治安。

相对于陆地上进展的不顺,海军面临的问题要少得多,鹿儿岛港初步修缮后,海军战舰从此出发,沿途打击日本运输船,拦截其他国家的船队,有时候也会对准日本渔船提高一下炮击水平。

华国海军舰队与俄国太平洋舰队进行了分工,俄国负责北海道附近海域,华国负责以南地区。由于水面战舰的不足,海军将潜艇大队调过来,也从鹿儿岛出发,加入封锁舰队的行列。东京等日本重要区域还没有遭受炮击,但九州的战事和严密的封锁让日本人感受到了强烈的战争气氛,本土在严格的压制下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骚乱,但物资的匮乏还是让日本人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各大粮店已经断货。平民想要填饱肚子,就得走出城市到农村寻找粮食。明治天皇号召国民团结一心、共度难关,并要求大家族、大商家拿出储备粮应对危机局面,另外日本政府也拿出部分储备粮供应市场。但对于几千万国民来说杯水车薪。

最令人难堪的是,山县有朋等人作出的决定并没有得到日军东北战区的赞同。统帅东北军队的日本元帅桂太郎(原统帅大山岩元帅死于广州之战)对于恩师的命令放在一边,反而要求东北军队加强防御,绝不后退一步。

桂太郎的决定得到了包括黑木为祯大将等军队上层的支持,他们认为日军经过一年多苦战才获得了战场优势。日本的大陆政策马上就要在他们手里实现,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等待着日本开发,怎能拱手让给俄国人?

日本绝不谈判、决不妥协,桂太郎代表的陆军上层不顾实际,执意将战争进行到底,为了加快战争进程,俄军在得到了华国物资支援后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夏季战役,彻底打消日军的抵抗意志。

截止到目前,俄军共死伤、被俘27万人,共投入兵力120万人;日军投入兵力109万人。死伤28万人左右。现在的形势是,俄军与日军相持与奉天一线,俄军四十五万人,与日军五十三万人相比人数略少,但物资充足、士气良好。相反日军因为物资匮乏,人数虽多却处于守势,根本无力进攻。

日本满洲军总司令桂太郎元帅,下属第一军黑木为祯大将,拥有近卫师团、第二师团、第十二师团;第二军奥保巩大将(九州之战后返回东北),拥有第一、三、四师团。野战炮兵第一旅团,后备步兵第一、第十一旅团;第三军乃木希典中将(后被儿玉源太郎替换),下属第一、九、十一师团,后备第一、四旅团。野战炮兵第二旅团,后备工兵队、攻城特种部队(野战重炮兵联队、徒步炮兵三个联队、一个大队);第四军野津道贯大将,下属第五、十师团,后备三个旅团。另外还有鸭绿江第十师团、后备第一师团等,朝鲜两个师团。总计五十多万人。

沙俄远东陆军总司令李涅维奇制订了第二次奉天会战的计划,从华国得到的一部分火炮、机枪和弹药被加强给了库罗帕特金的满洲第一集团军。作为奉天会战的主力。原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被撤职后担任第一集团军军长,他希望通过此次会战重拾颜面,而现任远东陆军司令李涅维奇本就是他的好友,当然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1905年7月2日,第二次奉天会战打响,俄军一个军强攻奉天以北的铁岭,充足的弹药让俄军火炮占据绝对优势,日军第一军近卫师团损失惨重,黑木为祯急令第二师团支援铁岭,但俄军攻势强大,近卫师团的弹药很快消耗殆尽,并与俄军展开白刃战,多次打退俄军进攻。关键时刻第二师团的增援及时赶到,稳固了防御。

俄第一集团军利用铁岭战斗吸引日军第一军的注意力,从奉天西北的石佛寺方向发动突然进攻,并短时间内突破日军多道防御线,黑木为祯不得不放弃铁岭,将兵力收缩到奉天周围。奉天危急,桂太郎绝不会放弃这个东北第一大城,立刻命令辽阳奥保巩的第二军前往支援,另外命令儿玉源太郎率领第三军作为后备部队,随时准备支援奉天。

奉天成为一个大漩涡,桂太郎和李涅维奇相继增兵,双方在奉天的兵力很快达到三十万,并持续增加。

库罗帕特金派出以骑兵为主力的攻击集群猛攻奉天左翼,日军第二军奥保巩部从奉天北进,试图挡住俄军的攻势,没想到俄军第二集团军此刻出击,迂回到日军右翼,这一行动大大出乎桂太郎的预料,他立即将川村景明的第五军调往右翼,并为其加强了三个预备队旅团,而这正是李涅维奇求之不得的。

日军的调兵使中路和左翼的兵力略显单薄,而俄军左翼库罗帕特金亲自率领的第一集团军利用骑兵的高机动和步兵机枪火炮的火力优势,对奥保巩的第二军实施突击,这一下使日军陷入困境,日军左翼只剩下一个师团的预备队,其左翼第二军要面对俄军两个军(510门火炮)的强大攻势。三路猛攻让日军不得不继续收缩兵力,奥保巩的第二军后撤,从而将奉天左翼拱手让人。

日军苦于弹药的缺乏,很难挡住拥有强大火力俄军的攻击,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桂太郎决定利用儿玉源太郎的第三军,并从第二军和预备队抽调三个旅团,对俄军攻势最弱的右翼发动反突击。这支混合部队由儿玉源太郎统一指挥,并于7月5日上午开始。

儿玉源太郎曾桂太郎内阁时期的陆军大臣,日俄战争爆发后担任桂太郎的参谋长,旅顺战役时取代乃木希典担任第三军军长,并最终带领部队夺取旅顺。此人战术水平高超,为人冷静残酷,精于计算。

第三军对右翼的俄第二集团军发动突然攻击,俄军除第一集团军外,其余部队得到的华国物资并不多,而且火炮弹药等补充不足,士气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儿玉源太郎先是命令第一师团发起攻击,吸引俄军注意后命令第九、第十一师团和后备部队从俄军两翼夹击。第三军在缺少弹药的情况下,竟然将俄军第二集团军击溃,第二集团军直到退至铁岭附近才止住混乱局面。

俄第二集团军的失败让前期得到的优势化为乌有,日军第三军混合部队从右翼包抄俄军中路部队,眼看攻击失败,库罗帕特金立刻命令左翼派出一个军支援中路,终于将占据稳定,但由于第二集团军的失败,俄军的攻势不得不暂停。

凭借第一集团军的兵力是无法打下奉天的,李涅维奇将第二集团军司令解职后,立刻调集兵力增援库罗帕特金的第一集团军,并重整第二集团军。与此同时向华国发出求援电报,请求加大对俄军的物资支援力度。

第一百七十九章沙俄的求援

沙俄驻武汉领事叶廖沙接了个苦差事,圣彼得堡发来的电报,远东陆军进攻不顺、需要华国的物资。

“这些官老爷怎么不去死!”坐在领事馆配备的轿车里,前往总统府的路上,叶廖沙对国内的官僚腹诽不已,却忘了他也是这个体系中的一员。

华国建国后,沙俄在武汉设立领事馆,当时没有哪个国家重视这个新生的小国,所以叶廖沙作为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被派往华国。心情低落的他没想到华国在尼古拉二世和上层官员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他受到的关注也随之增加,而且在武汉虽然没有数不清的舞会派对,但这里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物资非常丰富,叶廖沙借助权利参与到华国对沙俄的商品出口,从中大捞特捞,小日子过得比在圣彼得堡舒适的多。

尤其是日俄战争后期华国参战后,叶廖沙开始经常出现在尼古拉二世的印象中,这对他的仕途非常有利。只是,俄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