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兴华夏-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伊东佑磨皱紧了眉头,没有回答。

这时双方的船队已经渐渐的接近了,那艘中国蒸汽军舰显然是那些中国帆船的主心骨,他解开了缆绳,解放了那些由他拖曳的帆船之后,便以极快的速度越过所有的中国帆船驶了过来,轻轻巧巧的转身,拦在了日本船队的前方。

看到这艘中国军舰的航速如此之快,伊东佑磨和弟弟伊东佑亨都吃了一惊。

伊东兄弟看清了,出现在面前的中国军舰形体细长,线形流畅优美,但武备看起来相当薄弱,只有几门小口径火炮,面对“东”号铁甲舰这样的庞然大物,实力高下立判,但这艘中国军舰却丝毫没有露出怯态,而是以一种高傲的态度挡在了日本军舰的前方。

西乡从道又一次举起了望远镜,他清楚的看到舰首处的龙纹金徽,和一侧的“飞鸿”两个汉字。他向上抬了抬望远镜,看到飞桥之上,一位身穿宝蓝色中国海军军服,身披黑面红里披风的中国军官,正屹立在那里,正气凛然的望向自己这边。

第三百零五章不宣而战

这位军官,正是“飞鸿”号高速通报舰的管带黄建勋!

此时的黄建勋,正定定地审视着面前身形庞大的日本海军“东”号铁甲舰,琢磨着破敌之策。

可能是受了“飞鸿”号的鼓舞,那些看起来老迈不堪好象是从中世纪当中走出来的中国澎湖水师的旧式风帆战船,也一艘艘的使足了吃奶的力气赶了上来,拦在了日本船队的前方。

黄建勋奉林义哲之命出发之后,便以最快的速度直驶澎湖,调动澎湖水师协前来助防。

澎湖水师协为清廷于1684年在台湾澎湖境内设置的军事单位,隶属于台湾镇,其水师协内的最高长官为副将,共辖有左右两营兵士,兵力达2000人。清军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认识到澎湖群岛其实是台湾本岛和福建漳泉的门户。因此在此设置水师协,目的是为了扼住台湾海峡的咽喉。

黄建勋在到达澎湖之后,便向澎湖水师协统副将吴奇勋出示了闽浙总督李鹤年和福建巡抚林义哲的手令,吴奇勋接令后不敢怠慢,立刻点齐水师兵船随同黄建勋出发。

但相比于可以高速前进的蒸汽军舰,全部由旧式福船武装起来的澎湖水师航速实在太慢,好在黄建勋脑子灵光,想出了用“飞鸿”号拖着帆船前进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

由于林义哲和直隶总督李鸿章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和电报联系,是以“飞鸿”号高速通报舰和其他三艘姊妹舰一样,经常往来于天津到福州的航线上。而在经过海上漕运航线的时候,黄建勋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壮观的景象:一艘小火轮拖曳着5到10艘甚至更多的木质沙船,在海上蹒跚航行。

在中国传统的内河漕运业陷入空前危机之后,林义哲为了解决中国沙船船运所面临的困境,向建立轮船招商局的李鸿章提出了解决办法,即由江南制造总局建造小型的轮船(小火轮),由沙船船主们合股购买,以便中国传统的帆船运输向轮船运输转型。李鸿章采纳了林义哲的建议,命令江南制造总局开始建造小火轮,“以资民购”,“改换船型”。由于江南制造总局此前已经有了成熟的生产“90天炮舰”的经验,生产小型轮船自然不在话下。很快,生产出来的大量小火轮便为沙船船王王永盛等沙船运输业的巨头全部购入。

由于中国当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沙船,为了能够“物尽其用”,同时避免大量的沙船水手失业,王永盛们创造性的发明了以小火轮拖曳沙船进行运输的办法。

由于沙船方头、方梢、平底、浅吃水,它的长宽比大,具有宽、大、扁、浅的特点,不怕沙滩,可以在沙质海底的海域航行,也可在江河湖泊中航行。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在风浪中也安全。特别是风向潮向不同时,因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比较安全。加上沙船近海航行方面性能优越。沙船上多桅多帆,可以逆风驶帆,能在海洋上远航。沙船上桅杆高大,桅高帆高,利于使风,又加上它吃水浅,阻力小,所以,能在海上快速航行。沙船不仅能顺风驶船,逆风也能航行,甚至逆风顶水也能航行,再加上沙船航海性能好,七级风能航行无碍,又能耐受一定的风浪,所以在中国南北海路上,大量的由小火轮拖带着的沙船队的身影出现了,它们成群结队的穿行在海上,成为外国人乘客轮来中国时必然会见到的海上奇观。

而正是这一幕带给黄建勋的灵感,使他想出了用“飞鸿”号拖带澎湖水师旧式福船前来琅峤的办法。

由于“飞鸿”号的马力较为强劲,是以经过来回的拖带(第一批先拖几艘较大的福船走一段,然后放开让这些船继续走,再回头拖第二批),澎湖水师竟然及时的赶到了琅峤海岸。

但让黄建勋和“飞鸿”号上的中国海军官兵们始料未及的是,当他们带着澎湖水师到达林义哲指定的地点时,却并没有看到林义哲率领的船政主力舰队的身影!

出现在他眼前的,赫然是由三艘日本军舰护送的庞大的日军运兵船队!

黄建勋紧盯着面前的“东”号铁甲舰,一双手已经攥得骨节发白。

他回头看了一眼周围赶过来的一艘艘旧式师船,禁不住在心里暗暗叹息。

他知道,现在,在主力舰队到来之前,只有他指挥“飞鸿”号来和三艘日本军舰周旋了!

“放炮!令来船停航!”黄建勋沉声道。

“砰!”

随着一声炮响,“飞鸿”号的一门75毫米炮后膛炮炮口喷出了一团浓密的黑烟,接着在“东”号舰首不远处的地方,腾起了一道高高的水柱。

看到这艘弱小的中国军舰竟然开炮令自己停航,伊东佑亨的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之色,他看了一眼哥哥伊东佑磨,但哥哥却只是紧盯着面前的中国军舰,并没有看他,也没有下达任何命令。

“准备战斗!”西乡从道放下了望远镜,大声命令道。

听了西乡从道下令备战,伊东佑磨大吃一惊。

“西乡君!你真的想要和清国军队开战么?”

“战争已经开始了!”西乡从道转头瞪了伊东佑磨一眼,怒道,“你难道没看见他们在向我们开炮吗?”

“那是他们要求我们停航!你搞清楚,西乡君!”听到西乡从道近乎二百五的回答,伊东佑磨不由得仰天翻了个白眼,“那不是在向我们开炮!”

“不要等到炮弹落到我们的船上,你再做决定!”西乡从道恶狠狠的说着,转过身,对伊东佑亨大吼道,“我说了,战斗已经开始了!伊东大佐!”

伊东佑亨点点头,没有理会哥哥那惊怒交集的目光,跑进了司令塔,下达了战斗命令。

很快,战斗的命令传到了“东”号铁甲舰的舰首炮房中。在黑暗的炮房中,几名日本炮手在枪炮管的指挥下,费力的操纵着炮房正中央的一座巨大的11英寸(279毫米)阿姆斯特朗滑膛炮,将炮口转向侧面的炮窗。

“大人,他们撞过来了!”

“飞鸿”号通报舰的大副周凤智看到这艘体量巨大的日本铁甲舰就这么冲了过来,没有丝毫减速的迹象,不由得显得有些慌乱。

“准备战斗!”黄建勋大声的下达着命令,接过了舵轮,转动起来,“飞鸿”号随即向一侧快速驶去,避开了“东”号的撞击。

足足比“飞鸿”号大一倍还多的“东”号铁甲舰(“东”号的标准排水量是1358吨,“飞鸿”号作为“湄云”级小型炮舰的快速升级版,标准排水量仅为835吨)从“飞鸿”号的身侧驶过,而就在这时,黄建勋看到“东”号的桅杆上快速升起了一面日本军旗和战斗信号旗。

“****的!”黄建勋不由得大骂起来。

他话音刚落,只听“轰”的一声,“东”号铁甲舰的一侧三个炮窗中,正中的一个突然喷出了一道黑烟,伴随着一声刺耳的尖啸,一发70磅(5英寸)阿姆斯特朗炮射出的炮弹从“飞鸿”号的上空掠过,落到了另一侧的海水中,溅起了高高的水柱。

“开炮!”黄建勋一边操舵,一边大声下令。

很快,“飞鸿”号的75毫米克虏伯后膛炮开火了,中国炮手的战斗素养显然要高过日本人,一发75毫米炮弹准确无误的击中了“东”号的侧舷铁甲,发出一道黑红色的带着浓烟的火光,伴随着轰然巨响。

虽然中国炮手首发即中,但75毫米炮弹对盔坚甲厚的“东”号显然构不成更大的损害。差不多与此同时,“东”号的另外两个炮窗里面的一门6磅炮和一门4磅炮也开火了,但可能是因为射击角度和双方离得过近的关系,日本人射出的炮弹仍然没有击中“飞鸿”号,而是从“飞鸿”号的上空飞过,落到了另一侧的海水当中。

两艘军舰交错驶过,庞大的“东”号并未停航,而是直直的冲进了澎湖水师船队当中,巨大的法式大鼻子冲角将一艘躲闪不及的中国福船拦腰撞成了两截!

看到船体被撞得碎裂不堪的木帆船和在水中挣扎呼号的澎湖水师官兵,黄建勋的眼中几欲喷出火来。

紧随着“东”号的是日本炮舰“日进”号和“孟春”号,看到“东”号和“飞鸿”号错开,“飞鸿”号冲到“日进”号和“孟春”号的一侧,两艘日本军舰觉得机不可失,也立刻跟着开火了。

一发发炮弹从“飞鸿”号的身边掠过,落到了海水当中,腾起一道道巨大的浪花。两艘日本军舰的齐射可以说声势骇人,但让日本人感到郁闷的是,他们射出的炮弹,竟然没有一发击中“飞鸿”号!

“好快的船!好棒的船长!”看着“飞鸿”号从自己的军舰身边一掠而过,“日进”号的舰长东乡平八郎中佐禁不住大声的赞叹起来。

尽管学业未成就被从英国召回,任命为“日进”号炮舰的舰长,但东乡平八郎所就学的英国商船学校一直是按照海军军官的标准来培养学员的,是以东乡平八郎的所学使他现在足以肩负起指挥一艘炮舰的重任。

第三百零六章以弱敌强

东乡平八郎回国后,作为最先归国报效的“海归”,他对自己的海军业务一直是相当自负的,但今天,对面的这艘小小的中国军舰的舰长的操舵技术,的确让他开了一回眼。

东乡平八郎哪里知道,虽然黄建勋没有在英国留学过,但作为船政学堂首批的毕业生,他在海上的实践操船经历要比东乡平八郎久得多,加上担任“飞鸿”号管带后经常远航,经验和技术都不是东乡平八郎能比的!

而就在这一瞬间,黄建勋看着周围敌舰射出的炮弹落水溅起的水柱,心里已然有了破敌之策!

“大人!他们在打咱们的师船!”周凤智有些焦急的指着正在帆船队伍当中横冲直撞的“东”号铁甲舰,大声说道。

“我们靠上去!先打他们的人!”黄建勋转身看了一眼“东”号,沉声说道,“靠近了!让机关炮狠狠的打!”

周凤智一下子明白了黄建勋的意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刚才的第一回合交手,黄建勋已然看出来了,日舰炮火虽然猛烈,但发射速度不快,弹着也不够准确,由于多是从炮房炮窗内向外射击,存在有死角,加上日舰航速远较“飞鸿”号为慢,是以刚才一弹也未能射中“飞鸿”号。

和日舰相比,“飞鸿”号的火力过于单薄,无法对日舰舰体造成有效的损害,是以黄建勋决定凭借“飞鸿”号的高速,对日舰发动抵近冲击,尽量杀伤敌舰上的人员,以达到有效打击敌人的目的。

另外,黄建勋采用这样的机动战术,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尽量将敌舰的火力引向自己,给那些旧式师船以逃脱的时间!

很快,“飞鸿”号在黄建勋的操纵下,调转船头,摆脱了“日进”和“孟春”的攻击,直向“东”号铁甲舰扑去。

看到这艘弱小的中国军舰再一次向自己扑来,伊东佑亨下令停止向那些中国帆船进攻,转而集中火力,向“飞鸿”号猛烈开火。

又有数发炮弹飞来,落在“飞鸿”号的周围,虽然激起了高高的水柱,落下的海水打湿了“飞鸿”号甲板上的中国水兵的身子,但仍然没有一发炮弹击中,而就在日本炮手拼命装弹的那一刻,“飞鸿”号已经冲到了“东”号的近前,75毫米炮再次开火,又有两发炮弹击中了“东”号的厚厚铁甲上,在铁甲上留下了两个凹坑和大片的麻点,虽然没有给“东”号造成更多的损伤,但炮弹爆炸时的骇人声威还是把已经回到司令塔里的西乡从道吓了一跳。

“怎么回事?主炮为什么还不开火?”西乡从道注意到战斗进行到现在,“东”号铁甲舰的11英寸主炮竟然一炮未发,不由得恼怒不已,冲着伊东佑亨大吼起来。

“敌舰的速度太快了,主炮不容易进行瞄准。”伊东佑亨没有告诉西乡从道“东”号那门看似强大无比的11英寸主炮实际上转动起来很是不灵活,并且发射速度也很慢,在这样敌舰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很难瞄准射击,而是含糊其辞的回答了一句。

而就在伊东佑亨话音刚落之际,一发中国军舰射出的75毫米炮弹飞来,正中“东”号的侧舷,伴随着一声巨响,一些破片带着硝烟从观察窗内飞进了司令塔,西乡从道和伊东佑磨兄弟等人立刻俯身,这才没有被破片击中。

“他们打得好准啊!”伊东佑磨直起身子,看了看惊魂未定的西乡从道,拂了拂粘上灰尘的衣袖,淡淡的说道。

伊东佑磨来到了观察窗前,向外望去,看到“东”号的甲板上一片狼藉,几名日本水手正奋力的将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从甲板上拖开。

看到这可怕的一幕,伊东佑磨的脸变得微微有些发白。

“飞鸿”号此时已经冲到了距离“东”号相当近的距离内,并恰好进入了“东”号70磅炮及6磅炮和4磅炮的射击死角中。伊东佑磨注意到“东”号接连数炮都未能击中对方,不由得暗暗焦急。

就在这时,从对方的桅盘上,却突然射出了道道细密的黑烟!

伊东佑磨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一发子弹已经钻进了观察窗,从他的脸旁飞过,“夺”地钉入了墙壁的木板之中!

伊东佑磨感到脸上一阵火辣辣的刺痛,他并没有躲闪,而是继续通过观察窗向外望去。

只见从敌舰桅盘上居高临下射出的道道火流不断的扫过“东”号的甲板,三名躲闪不及的日本水手被击中了,登时被打得血肉横飞,发出凄惨无比的哀号声。

伊东佑亨抢步上前,一把将哥哥从观察窗前拉开。

“飞鸿”号上,黄建勋看到桅盘上的“林—加特林”机枪横扫过敌舰的舰面,打得日本人鬼哭狼嚎,心中暗感快意,旧式师船被毁的仇总算是略略报了一些。

“轰!轰!”

又是炮弹入水爆炸的声音,黄建勋转头望去,看到“日进”号已经冲了过来,正不断的向“飞鸿”号射击。而另一艘日本炮舰则将炮火对准了队型已然变得七零八落的旧式师船。

面对日舰的凶狠攻击,澎湖水师的官兵们也在不屈的进行着奋力的抵抗,一艘艘福船面对着不断逼进的日舰“孟春”号,奋力的用旧式前膛火炮还击,但往往是只开了几炮,便被日舰射出的炮弹击毁。

看到澎湖水师协统吴奇勋的座船都被击沉,黄建勋调转船头,不再和“东”号纠缠,而是向“孟春”号猛扑了过去。

由于“飞鸿”号火力太弱,他并不指望着能够击沉“孟春”号,而是打算在给予敌舰人员杀伤的同时,吸引敌舰的火力,给澎湖水师剩下的师船以脱困之机。

见到“飞鸿”号向自己扑来,“孟春”号果然放弃了对那些帆船的进攻,向“飞鸿”号不断的射击,这一次黄建勋没有象迫近“东”号那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