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兴华夏-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琅峤之战,日舰望见我舰,即鸣炮以击,远而未能及。余立‘福靖’舰之飞桥上,测算准头,忽见日舰一弹,直向本舰旁堕入海中,旋复跃起,越本舰而过,始沉海底……”——“福靖”舰大副沈仁发回忆录。

“……右舷炮以及前后旋转炮之一号士兵,将表尺调整到三千五,然后退到炮后紧握牵索,通过表尺注视敌舰。随着‘开火’号令声,拉紧牵索,轰然一声,全舰震动,五发炮弹,齐飞敌舰。由于我炮烟雾遮挡,是否命中,辨认不清。为了等待烟雾消散,判明情况,余急步走向船舷。此时正值一弹爆炸,弹片击毁后舰桥梯……”——“澄庆”舰管带贝珊泉回忆录。

1874年6月10日上午10时43分过后,中日两国军舰渐次展开交火,对后世海军史影响深远的琅峤海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完全由新锐巡洋舰组成的中国巡洋舰队的另一侧前方,是位于日本舰队右翼最外侧的“春日”号明轮炮舰,也是参战的日本军舰中舰龄最久的老舰。而这艘老舰,和中国海军还有着极深的渊源。

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南方大地,其势如火如荼。作为天国至关重要的水上力量,横空出世的太平军水营屡次大败清军水师,一度夺取了长江中下游的控制权。上万艘战船,令太平军在水网密布的南方作战时如虎添翼。

为了重新取得水面上的优势,清政府除了大力编练水师之外,还开始筹划购买新式军舰。法、俄等国闻讯,纷纷表示愿意提供军事援助。本来清政府的用意仅仅是购买舰船而已,但野心勃勃的海关税务司英国人李泰国买来了新旧交杂的6艘炮舰(3艘为新造军舰,3艘为购自英国海军的二手货)、1艘趸船和1艘供应船(均购自私人),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阿思本舰队”,这支舰队之中,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就是三桅木壳明轮炮舰“江苏”号,也就是现在的“春日”号。这艘明轮炮舰排水量1269吨,舰长214。5英尺,宽29英尺,吃水9。25英尺,装备4台锅炉,主机300匹马力,航速12节,武备有68磅炮2门、18磅炮4门。

而此时“江苏”刚刚到达中国不久。由于李泰国的狂妄和意图控制中国海军的野心,清廷最终决定遣散阿思本舰队,此后,阿思本舰队诸舰先后被印度、日本、埃及买去。其中,“江苏”号被日本萨摩藩花费重金纳入麾下。

萨摩藩作为幕末日本“西南四雄藩”之一,较为热衷于学习西方技术,而且有着悠久的航海传统和海战历史(萨摩人在倭寇犯华和侵朝战争时一向是急先锋,更曾大举入侵琉球,掳其国王),十分注重发展本藩的海军力量。1867年11月3日,通过法贝斯舰长的中介,萨摩藩船奉行(管理舰船的官员)松方正义(日后成为明治政府九元老之一)花费16万两白银(据说松方还向长崎商人借了6万两)购买了“江苏”号,并将其改名“春日”,作为藩主的座舰。这个舰名,来自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之时,萨摩藩于1592年建造的一艘战船的名号(该船以春日山的木材制成,故名)。该船在侵朝战争中表现活跃,名头相当响亮,传遍全藩,以至萨摩藩流传着“見えた見えたよ松原越しにあれが薩摩の春日丸”的民谣。萨摩藩以此为“江苏”号命名,无非是希望它与那艘战船一样,在日本的对外扩张中“建功立业”。

“春日”号被购入后,很受萨摩藩看重。这艘军舰在当时的日本属于屈指可数的“大舰”(此时全日本实力凌驾于它的军舰惟有幕府的“开阳”和“回天”而已),让萨摩海军感到腰杆陡粗。在机帆军舰盛行的时代,这种取消了舰艏桅,艏部平直的军舰在日本还是首次登场,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此时它的武备已经全面增强,换装了100磅后膛炮1门、40磅炮4门(两舷各2门)、12磅炮2门。1868年年1月3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宣布废除将军职位,并在京都成立了维新政府,幕府与倒幕派完全决裂,战争爆发。刚刚归入萨摩藩的“春日”于1868年1月28日在阿波冲海面同幕府海军“开阳”舰大战,是为“阿波冲海战”(又称兵库冲海战),为日本近代海战之始。

海战中“春日”虽然对“开阳”打了18发炮弹,但是仅有1发炮弹命中了对手(日本海军炮术之拙劣可见一般),令其受了轻伤。有意思的是,现在“日进”号的舰长东乡平八郎当时是“春日”上的一名负责操作火炮的三等士官,当时日舰拙劣的炮术已经使“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要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的思想扎根于他的脑海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此役中除了东乡平八郎以外,“东”号铁甲舰的舰长伊东佑亨也在“春日”上,帮助兄长伊东佑磨作战。“春日”号后来还参加了“宫古湾海战”。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开始推行“版籍奉还”运动。在藩主们上交土地、人口的同时,各藩私属的军舰也纷纷被收归政府所有。“春日”亦于1870年4月被萨摩藩“献纳”,成了明治政府海军的一员,后来在“江华岛”事件中和“云扬”号一起对朝鲜炫耀武力,为日本的对外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这一次日本武装入侵台湾的战争中,“春日”号又进来掺了一脚,只是时光到了1874年6月10日,“春日”号并不知道,这一天会是它的大限!

本该成为中国海军一员的“春日”舰,首次与龙旗下的战舰开始了面对面的殊死搏杀!

林义哲当然知晓对面那艘飘着日章旗的军舰的来历,但“福靖”号管带贝锦泉、“建靖”号管带吕文经、“和硕公主”号管带邓世昌这几位海军将领知道这艘明轮炮舰的身份,不知会作何感想。因为倘若“春日”能够一直在龙旗下效力,三位管带或许也会在这艘军舰上实习与服役呢!

很快,在攻击“东”号铁甲舰的同时,中国巡洋舰队也没有放过“春日”号,由于刚好驶到了“东”号、“日进”号编队和“春日”号之间,中国巡洋舰队可以开动全舰炮火射击,“福靖”号一舷装备的3门40毫米口径5管重型哈乞开斯机关炮和桅盘上的加特林机枪一起向“春日”舰倾泻弹雨。紧跟在“福靖”之后的“建靖”、“和硕公主”、“超武”、“澄庆”舰也随之用同样的方式开火,5艘中国巡洋舰以一舷的主炮火力猛烈攻击“东”号和“日进”号,在进入合适的攻击“春日”舰的阵位后,在这些军舰的另一侧,40毫米机关炮弹大都射向了“春日”号这艘老舰。

“我首队五舰虽然各不一样,但大体是在3500米的距离。‘福靖’号准确测定3500米后才开始发炮。由于测定距离准确,因此推测我方炮弹命中率极高。”贝锦泉在事后报告中这样说道。

“春日”舰遭遇到了始料未及的猛烈攻击,这艘老式军舰上的日本海军官兵们做梦也没想到,中国舰队的火力竟然会有如此之强。在劈头盖脸而来的密集弹雨中,这艘明轮炮舰不断中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船壳板就有多处被洞穿,甲板上的大批日本海军官兵被打得血肉横飞。

在用一侧的副炮火力完全压制了“春日”舰的舱面后,5艘中国巡洋舰已然快速运动到了“东”号和“日进”号的舰尾方向。

事实上,5艘中国巡洋舰已然抢占了两艘日本军舰尾巴的“T”字头!而这正是林义哲事先准备已久的作战要领!

中国巡洋舰的副炮炮手们从一侧的炮位来到了另一侧(每一个主炮炮位都配有一套炮手,副炮炮手则只有一舷的炮位有),趁着日舰的火炮不能全部发挥作用,集中副炮火力,和主炮一道攻击位于“东”号后方的由东乡平八郎指挥的大型炮舰“日进”号。一时间5艘中国巡洋舰射出的弹雨,全部集中到了“日进”号身上。

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错位。

此时担任“日进”号舰长的东乡平八郎,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一个年轻的中国人,在用未来他创造发明的经典战术,来对付他自己!

在中国巡洋舰分外猛烈的炮火射击下,没有尾炮的“日进”号拼命的完成了转向,用舷侧火炮奋力还击,但是由中国巡洋舰队先进的190毫米后膛炮射出的帕利塞穿甲炮弹,轻而易举地撕开了“日进”号薄薄的船壳板。

“日进”号的舰体顿时被浓黑的烟雾包裹。由于19世纪军舰内部大量采用木质构件,“日进”号在接连中弹之后,舰体内部很快被炸得一片狼藉。一些地方着起了火,汇成了一片片滚滚黑烟。

中国巡洋舰的190毫米重炮无情的敲击着“日进”号的舰体,一发发炮弹有的横扫过舱面,有的从舰体直接穿过,很快,在炮战中不断中弹的“日进”号便成了人间炼狱,这艘大型炮舰的舰体被炮弹凿穿,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筛子。看到这一幕,中国巡洋舰队更加猛烈地向“日进”进行着炮击。

目睹在海面上痛苦挣扎的“日进”号,伊东佑亨指挥“东”号铁甲舰竭力发炮支援“日进”号,但却无济于事。受到中国巡洋舰队的密集炮火攻击,“日进”号在不断倾斜的同时,舰上也燃起了灾难性的大火,渐渐现出无法支持的迹象。

此时中国巡洋舰队的凶猛火力,已经完全展露在日本人的面前,令日本人第一次感觉到了从心底升起的恐怖。

“‘日进’号要不行了!”伊东佑亨看着已经倾斜得非常厉害的“日进”号,满脸都是惊恐之色。

“我们冲上去,为‘日进’号抵挡炮火,掩护他们一会儿。”伊东佑磨表现得仍然十分冷静,虽然此时他的心里的惊恐并不比弟弟少多少。

此时的战况已然表明,他想要采取的小队乱战战术已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了。

由于日舰炮位单薄、射速迟缓,无法在短时间内给清方军舰造成大的损害,日舰没有能够在中国巡洋舰队横越自己阵前时制造战果,随着双方军舰的距离逐渐接近,日舰已经失去了使用大口径火炮在远距离上攻敌的优势。现在中国巡洋舰队已经运动到了利于进行炮战的最佳距离,开始发挥他们火力凶猛的特点进行炮战。但对日本舰队而言,受整体航速慢的制约,短时间内还无法逼近中国舰队进行切入敌阵的乱战,伊东佑磨将不得不暂时搁下完全主动出击的乱战战术,而被迫首先与中国巡洋舰队进行自己丝毫不占优势的炮火对击。

眼见“日进”号已经有支撑不住的迹象,伊东佑磨思前想后,决定孤注一掷的发挥“东”号铁甲舰的坚盔厚甲优势,替“日进”号抵挡中国舰队的炮弹,为“日进”号的自救争取时间。

“东”号铁甲舰的舷侧主装甲带厚度达150毫米,吃水下装甲带为120毫米,舰首及舰尾的装甲板厚90至120毫米,能够抵挡大口径炮弹的轰击。现在“东”号身上的厚厚铁甲,成了伊东佑磨克敌制胜的重要武器。

伊东佑磨的打算,是以“东”号吸引清舰火力,在清舰接近的时候,趁机用11英寸的主炮发动攻击,尽可能的给敌舰以最大程度的打击。

弟弟伊东佑亨明白了哥哥的打算,点了点头,立刻下达了命令。很快,“东”号铁甲舰便横在了满舰大火不断倾斜已然失去抵抗能力的“日进”号面前。

11时12分,正在“福靖”舰装甲司令塔内观察海战情况的林义哲,突然感到舰体发生一阵剧烈震动。

由“东”号和“日进”号方向射来的两颗炮弹准确命中了“福靖”舰的后甲板。

林义哲从观察窗向外望去,他看到两名运送炮弹的水手已然倒在了血泊当中,另有5名水手受伤。当他看到受伤的水手仍然没有打算撤离的意思,而是咬着牙继续运送炮弹,心中不由得热血激荡。

第三百一十九章巡洋舰VS铁甲舰

炮战虽然刚刚开始了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已是十分激烈,由于“福靖”号国装甲巡洋舰是中国舰队的旗舰,因而在战斗一开始,也是日舰炮火轰击的焦点,刚才“东”号射来的那一发炮弹(应该是由一门70磅炮射来的)的同时,在“东”号完全挡住“日进”号之前,“日进”号的160毫米前膛炮也射出了一发炮弹,击中了“福靖”号。

看到“福靖”号上升腾起的浓烟,已经被“东”号铁甲舰完全挡住的“日进”号上的日本海军官兵顾不上欢呼,在东乡平八郎的指挥下开始奋力的灭火自救。

此时的东乡平八郎,看着屹立于中国军舰射出的弹雨中的“东”号铁甲舰,心中满是对伊东兄弟的敬佩之意。

他所指挥的“日进”号,是一艘排水量1468吨的木壳炮舰,为佐贺藩藩主锅岛直正1867年向荷兰订购,装备有6门160毫米前膛炮,航速9节。1869年完工后回航日本,1870年被佐贺藩献纳给明治政府,成为日本海军的主力舰之一。

仅仅过了4年,曾经的主力舰在面对中国人建造的新锐战舰时,已经没有了招架之力!

尽管刚才“日进”号的160毫米主炮取得了击中敌人旗舰的战果,但东乡平八郎知道,他指挥的这艘军舰,只怕很难再能够面对一次象刚才那样可怕的敌舰队的凶猛齐射了!

由于中国巡洋舰队即将从日本舰队阵前航过,按照风帆时代战列线作战的传统,中国巡洋舰队接下来的动作应该是转舵向左航行,进行大回转后重新越过日本舰队阵前,改用左侧的炮火再与日本舰队作战,以便让右侧炮位得以休整、补充。但令伊东兄弟和东乡平八郎感到吃惊的是,中国舰队并没有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作战!

在看到“东”号铁甲舰横出阵前,挡在了“日进”号的前方后,林义哲立刻明白了伊东佑磨的意图,他立刻下令绕过“东”号,围着两艘日本军舰划起了圆圈,并且将编队航速从8节提高到了10节。

以旗舰“福靖”号的动作为榜样,四艘中国巡洋舰“建靖”、“和硕公主”、“超武”、“澄庆”依次执行了命令,以“东”号和“日进”号为圆心,兜起了半径约为2000米左右的大圈子!

看到中国舰队的举动,伊东佑磨立刻下令“东”号绕着“日进”号转起了圈子,为“日进”号遮挡炮火。这样一来,“东”号铁甲舰便成了中国军舰一舷齐射炮火的主要目标。“东”号铁甲舰陷入了中国巡洋舰的围攻中,

很快,“福靖”号射出的一颗190毫米炮弹射中了“东”号的舰尾左舷处,发出轰然巨响,随着火光闪过,黑烟腾空,“东”号舰尾的装甲板竟然被击裂了一个洞!

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穿越者,很早便以日本海军为第一假想敌的林义哲,为了能够对付日本拥有的两艘铁甲舰,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对同属“威远”级快速炮舰的“福靖”、“建靖”进行秘密改装,使之升级成为装甲巡洋舰之外,还专门引进当时在世界各国海军中还是新鲜事物的“帕利塞穿甲弹”。

在最初福州船政局引入这种炮弹的时候,法国方面的技术人员并不理解中国急于引进这种炮弹的意图,但由于非常希望能用中国人的钱来做试验测试这种炮弹的性能,是以对中国方面的引进,法国给予了有力的配合。

现在的结果表明,林义哲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司令塔内,舰体剧烈的震动使舰长伊东佑亨险些摔倒,他已经顾不上留意这些,声嘶力竭地对着通话筒喊叫,催促轮机室加快航速。

此刻,除了在向日本军舰倾泄怒火的190毫米炮和属“威远”级的“超武”、“澄庆”两舰上的140毫米炮外,还有大量的小口径的火炮在向敌舰泼撒弹雨。中国巡洋舰上装备的大量口径为40毫米的哈乞开斯单管机关炮在对准“东”号快速射击,紧邻这些火炮的是近距离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