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还是可以期待一下表妹留下来?
第225章 婚事
杨殊进宫的时候,刚刚散了朝。
众多朝臣往宫门走,只他逆着人流。
为官多年的老臣,多半识得明成公主,见到他,少不得停下来打个招呼。
首相吕骞特意停下抬舆——他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皇帝体恤,特赐乘抬舆。
“三公子这是去见圣上?”
对这位年过七十的老臣,杨殊还是很恭敬的。他躬身行过礼,答道:“是。”
吕骞笑道:“今日早朝,蒋文峰奏报,京城丐帮已被你们连根拔起。此事做得好啊!早年本相做京兆尹的时候,也清理过丐帮,奈何他们狡兔三窟,没过几年又死灰复燃。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冲劲,把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比下去了。”
杨殊回道:“吕相过奖了。打击丐帮,非一日一时之功。现下虽然已经清理了贼窟,但要杜绝后患,还要蒋大人费心费力。”
听他这么说,吕骞笑得更加和善:“三公子说的有理。”
两人只短短说了几句话,便分开了。一个出宫办公,一个入宫面圣。
这在别人眼里,根本算不得事。谁不知道吕骞早年落魄的时候,曾经得过明成公主的帮助?对其后辈多加照应,本是人之常情,何况只是碰面说句话而已。
可在太子姜盛看来,就有些碍眼了。
文渊低声道:“吕相对他,可真是另眼相看。”
姜盛不大自在,口中却道:“毕竟有姑母的情面在。”
文渊又说了一句:“他对殿下可没有这么和善。”
姜盛没说什么,大步前行。
吕骞是首相,向来持身以正。不管别人对他这个太子怎么巴结,他都是公事公办,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姜盛之前觉得这样很好。他是太子,名正言顺的储君,吕骞不结党不偏向,就是最好的态度。
可这些日子以来,不知道怎么的,心里越来越别扭。
他是不结党不偏向,可他对那个小子,好得没话说。父皇一提起来,总要说好话。
那小子是没有皇子名分,可如果有一天……
姜盛越想越不开心。
偏偏文渊又说了一句:“四妹妹好像惊吓到了,这几天总是睡不安稳。三妹妹心疼得不行,想去玄都观给她求个护身符。殿下,您最近心神不宁,要不一起去?”
姜盛突然顿住。
文渊被他吓了一跳,见他脸上不好看,琢磨着是不是缓和一下。
哪知姜盛又笑了:“好啊!”
才接回来,就想把人推给他,真是够着急的。
文家这些年帮他不少,又是自己的舅舅家。他原本想着,纳个表妹安他们的心也好,谁知道他们竟然这样欺瞒他。
失踪半个来月,也不知道清白还在不在,竟还想推给他。现在是太子妃,将来就是皇后,曾经被丐帮掳走半个月的皇后,他还要不要脸了?
该叫他们死心了。
……
皇帝很快见了杨殊,听他禀完桥洞尸骨一案,笑着点头:“蒋卿奏报,你出了不少力,这些日子辛苦了吧?”
杨殊低头回道:“臣只是协理,算不上辛苦。”
“情报都由你一手负责,你所做的事情,不比蒋卿少啊!”皇帝笑眯眯,“你立了功,说说想要什么?朕都赏你。”
杨殊迟疑片刻,回道:“臣一时想不到,能不能先存着?”
皇帝哈哈一笑:“行,就先存着。”
杨殊看他心情甚好,琢磨了一下,开口:“陛下,情报一事,是另一人的功劳,臣想给他求个赏。”
“你说的是纪维?”皇帝弹了弹奏章。
“是。”杨殊道,“他无官无职,只是因为义愤,甘冒此险。”
皇帝笑道:“这事需要朕亲自开口吗?皇城司金牌之下,你尽可处置。”
杨殊有点尴尬,说道:“他不愿意来皇城司。”
“哦?”皇帝想到了什么,“对了,你说他是纪家的子孙,其父兄应该希望他谋个正经出身吧?”
“是。”
“这容易,朕封他一个散官就是。”
说完正事,皇帝又道:“好了,朕这里没事了,去看看你姨母吧,她有事与你说。”
杨殊答应一声,恭敬告退。
崔顺已经在外头等着了,见他出来,笑眯眯迎上来,领着他去千秋宫。
裴贵妃仍然在玲玎阁,却没有作画,而是与宫人商议着酿梅酒的事。
看到他过来,笑着招手:“你又好久没来了,大了就不喜欢姨母了是不是?”
杨殊行了礼,轻声道:“近日事忙,现下才告一段落。”
“姨母都听说了。”裴贵妃叹着气说,“那些被拐卖的女子幼童,真是命运悲惨。还好你们破了案,日后他们不会再受苦了。”
杨殊淡淡一笑,岔开话题:“陛下说,您有事找我?”
“哦。”裴贵妃想起正事,向宫人招招手,“姨母替你留心很久了,快来看看,这些怎么样?”
杨殊就见,那些宫人抱来一卷卷画轴,在他面前摊开,画上是形貌各异的妙龄女子。
他的脸色变得有点僵硬。
这不是第一回了。他出孝的时候,裴贵妃就来了这么一回。
他还以为,这事已经说清楚了,原来她……
“怎么了,不中意吗?”裴贵妃问他。
杨殊按下心中火气,说道:“娘娘,臣早就说过了,不考虑这件事……”
他生气的时候,就会叫她娘娘,自称臣。
裴贵妃收了笑,正色说道:“殊儿,所谓命运,从来都是愚人之说。你越把它当回事,它就越成了一回事。你父亲只有你一条血脉,你不成婚不留后,是要叫他绝后吗?”
“杨家不止我一人。”杨殊口气生硬,“大哥二哥都有后辈,都是杨家子孙。”
“可他们不是你父亲的儿子!”裴贵妃这次却不退让了,“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杨殊低下头,没再反驳,但也不打算屈服。
他这样子,叫裴贵妃束手无策。从小到大,他就这样,自己不愿意的事,谁按都不低头。
裴贵妃的目光柔和下来,轻声问:“殊儿,你实话告诉姨母,你不想娶妻,到底是因为批命之说,还是因为……那个姑娘?”
第226章 赐官
杨殊目光冰冷:“您知道什么?”
裴贵妃看着他,神态平和:“你带她进皇城司,难道还指望瞒着其他人吗?”
看他不语,裴贵妃挥挥手,宫人依次退下,只留他们二人。
裴贵妃道:“你大了,姨母不会去窥探你的生活,但有些事,不能不过问。”
杨殊低下头,身上的刺慢慢软下。
“姨母,这个话题,我们三年前就谈过。”他轻声说,“您说命运是愚人之说,可对身处其中的人而言,这就是真真切切的噩运。何况,我不知道娶妻之后该怎样去面对家庭,这与任何人无关。”
“姨母原本也是这样想的。”裴贵妃看着他,“可那个姑娘出现后,你变了很多。”
“……”
裴贵妃轻轻握住他的手:“殊儿,既然改变已经出现,你还要抱着以前的想法过一辈子吗?”
这样的温情脉脉,让杨殊无法生气。
但叫他顺从,又万般不愿。
过了许久,他道:“姨母今天弄这些画像,根本不是给我相看的,而是为了说这句话?”
裴贵妃低笑一声:“这些淑女,是给太子选妃用的,姨母只是借来用一用。”
杨殊皱起眉:“您何必如此?”
“还不是你太犟了。”裴贵妃道,“要是姨母直接问那姑娘的事,只怕你连个好脸色都不会给人看。”
杨殊闻言,不自在地撇开头。
裴贵妃拍了拍他的手:“好了,你别多想。姨母想跟你说的,便是不要多想。你若喜欢那姑娘,只管来求。你的妻子,别的都不要紧,只要你喜欢就可以。”
杨殊低声道:“您说什么呢?她有婚约的。”
“有婚约可以退,名声不好听也无妨。能叫你成婚,姨母就算仗势欺人一回也无妨,反正,我这名声怎么也好不了。”
说到最后一句,带了两分嘲弄的意味。
杨殊就心一颤。
裴贵妃虽然宠冠六宫,可她跟世人眼中恣意骄纵的宠妃根本不是一回事。她仅有的爱好就是画画,没事可以一整天都不出玲玎阁。皇后去世,她成了后宫之首,也很少借着宫务立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可她这样安静,仍然没有个好名声。
就因为她是宠妃,而且来路不正。
“看你,又好些天没好好作息了吧?别仗着年轻胡来,以后有你的苦头吃。中午留下来用饭吧,御膳房恰巧杀了只活鹿,叫他们烤鹿肉来……”
……
送走传旨太监,纪家一干人还晕乎乎的。
就在半个时辰前,纪家众人下学回来,忽然迎来了传旨太监。
纪家败落这么久,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迎接圣旨。
还是童嬷嬷早年在明家见过,忙忙地布置起来。
然后就听传旨太监宣了旨,赐纪五公子纪维八品承事郎。
纪家众人懵了。
高官勋贵之后,其子弟混个散官不难,可纪家现在什么根基也没有,怎么莫名其妙就赏了纪小五一个承事郎?
虽说只有八品,可也是官!
董氏纳闷不已,戳了戳纪凌:“哎,小叔居然比你早当官。”
纪凌被她戳回神,看向纪小五。
这小子完全没有赐官的喜悦,整个人都缩起来了。
他再看纪大老爷和纪大夫人。
纪大夫人还一脸神游天外,纪大老爷则脸一沉,喝道:“纪小五!”
纪小五一哆嗦,差点跪下来,哭丧着脸道:“爹……”
纪大老爷怒发冲冠:“说,你干了什么?”
“我、我没干什么……”他期期艾艾。
“没干什么圣上会给你赐官?还什么深入贼窟……你说不说?!”
纪小五心里把请旨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面上半点不敢显露,脑袋深深地低下去,没胆子说话。
纪大老爷气得要请家法:“真是厉害了啊!不打你一顿,看来你是不肯说了!”
“老爷!”纪大夫人一看不好,及时阻止,“您不能动手啊!小五才叫圣上嘉奖了,您就把他打一顿,这叫人听见怎么好?”
纪大老爷愣了下,更怒了:“厉害了啊!你爹管不了你了!”
纪凌一看这样,只得出声安抚:“爹,您别急,我来跟他说。”
他揪起纪小五,问:“你想把爹气死吗?圣上既然赏了你出身,可见你做的是好事,有什么不能说的?爹责骂你,无非担心你行差踏错,你若是没有做错,好好说出来,爹不就理解了?”
纪小五胆战心惊:“不、不打我?”
“你还怕打?”纪凌嘲笑他,“得了,赶紧说。你得了官,这是有出息了,藏藏掖掖的做什么?笑话大哥比你年长这许多,还是个白身,倒叫你抢在前头了吗?”
“没,当然没有。”
“没有就快讲!爹娘不知道多担心你,怕你日后文不成武不就,连妻儿都养不活。现下你扬眉吐气,也叫他们高兴高兴!”
三堂会审,纪小五看自己逃不过,只得小心翼翼地把事情说了一遍,说自己如何潜入丐帮,给皇城司做内应……
“这样啊!”纪大老爷听完,品了品,忽然暴怒,“所以你伙同先生给你造假,说什么去游学,其实跑去当细作?”
纪小五一看不对,叫道:“爹,这事不是我干的,是表妹!表妹她伙同别人坑我,我也是先生到家里来了,才知道她给我说什么游学……”
纪大老爷大怒,抓起鸡毛掸子要打他:“你还敢诬蔑你表妹!”
“我没有诬蔑啊!”纪小五抱头鼠窜,“我真是被她赶鸭子上架的,爹,你信我啊!”
惨叫声传到外头,明微坐在隔壁屋顶磕瓜子。
“这事是你干的?”她瞟向对面剥瓜子的杨殊。
杨殊面无表情:“我原本想召他进皇城司,给个身份令牌了事。谁知道他不识好人心,那我只好如实禀报了。毕竟,吞别人功劳这种事,我是不干的。”
明微嗤笑一声:“你可真是小心眼,不就是拒绝你一回吗?这样报复他。这下叫舅舅他们知道了,表哥就算还想置身事外,八成也会被他们催着帮你干活。一石二鸟,计策用得不错。”
杨殊在心里纠正了一句:是一石三鸟。
第227章 卧病
过了秋分,一夜之间天就凉了。
乍寒之际,身体不佳的老弱妇孺,跟着多病起来。
宫里,裴贵妃就病倒了。
皇帝匆匆来到千秋宫,屋里已经坐了一干来探病的妃子。
资历最老的惠妃跟他说话:“太医说只是偶感风寒,好好养一阵子就好了,您不必忧心。”
皇帝点点头,笑得有些敷衍:“这就好。现下天凉,你们也要小心些。”
众妃子称是。
“都回去吧,贵妃的性子你们都知道,她最不爱麻烦别人,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不必留在这里。”
众妃子依依不舍,却只得告退离开。心中不免感叹,陛下真是痴情,眼里只看得到贵妃,都瞧不见别人。哪怕这么多妃子打扮得这样花枝招展,借着探病的机会碰一碰面,仍是入不了陛下的眼。
打发走众妃子,皇帝入内与裴贵妃说了几句话,又有宫人来报:“太子与信王来探病,问贵妃安。”
皇帝原想叫宫人打发出去,却被裴贵妃拉住了:“难为他们记着臣妾,陛下,您出去与他们说说话吧。父子之间,莫要生疏了。”
皇帝听了,满心感慨:“你这般贤良,怎么就担不起一国之母?偏他们要作怪!”
裴贵妃笑笑:“陛下不要说傻话。臣妾能有贵妃封号,已经感恩戴德,哪敢再做非分之想。后位哪是寻常人能坐的?”
听她这么说,皇帝却想起一事:“你本该是一国之母,当初批命……”
“陛下!”
皇帝及时收住,对她笑了笑:“好,朕不提了,这就出去见见那两个小子,你好好躺着。”
皇帝出去了,内室只有一人。
裴贵妃脸上的笑收了起来,目光望着虚空,轻声自嘲:“一国之母?命运之说,真是愚不可及!”
……
太子姜盛与信王姜成就候在外面,看到皇帝出来,连忙行礼:“儿臣听说贵妃娘娘生病,特来问候一声,不想父皇在此,儿臣莽撞了。”
皇帝笑着扶起他们:“你们有心了。”
姜盛觑了一眼,小心问道:“父皇,娘娘如何了?”
“只是风寒,过两天就好了。”
姜盛一脸后悔:“都怪儿臣,叫娘娘操心选妃之事,想是这样才会累病了。”
“这与你何干?”皇帝道,“你别多想,贵妃只是偶感风寒,很快就会好。”
说了几句话,皇帝便把他们打发走了。
姜盛与姜成二人出了千秋宫,一路默不作声。直到离开宫禁范围,姜成才道:“大哥,太子妃已经选好了吗?”
姜盛淡淡道:“贵妃娘娘择了几位淑女,叫我自己选。”
“却不知是哪几位?”
姜盛说了几个名字。
姜成诧异:“这几位,出身都有点低啊!”
姜盛道:“娘娘说,她们贞静贤淑,可为太子妃。”
又默默走了一阵,姜成说:“大哥,我原不该说这样的话,可您的太子妃,将来是要当皇后的,非大家出身,恐难镇得住后宫。当年,父皇还是赵王时,选母后为妃,后来皇爷爷还念叨过,母后的出身……”
他看了眼姜盛,补了句:“我不是说母后怎样,只是皇爷爷的考虑,必然以父皇为先。就说先头那位嫂子,家中官位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