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89红色攻略-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他们的视线里。

    此时,天色已暗。

 第080章 华夏人太卑鄙了!

    南嘎的战斗是在傍晚的时候打响的。

    第1侦察大队侦察一连一排一班长于智,也就是李路对一连进行重新编组后的第一小队小队长,他的第一小队负责坚守a高地。

    之前于智向南嘎村附近派出的观察小组,在稍早一些时候发回情报,越军大约一个营的增援部队通过了南嘎村,往a高地而去。

    a高地马上进入了随时交火状态。

    观察小组的小组长叫做蔡纳克,是个小个头的南方人,有着南方人的精明。越军增援部队通过了南嘎村之后,他并没有马上回撤,而是继续潜伏。

    他认为,按照现在的交战规模,越军的增援部队不大可能只有一个营。前线很多地方双方的兵力是犬牙交错的,都混在了一起。越军要想稳住现有的防线,最起码要从后方调来团规模以上的增援部队。

    本来,越军就在南嘎以南区域部署了部队,随时可以增援前线,也恰好把守着2号公路线,作为首府的重要防御力量。

    因为天候恶劣,大雨滂沱,路况非常的差,能见度也很不理想。这个采取摩托化机动的越军步兵营,愣是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走完这四十公里路。

    所以蔡纳克的观察小组,在大雨中潜伏了小半天,直到夜幕降临雨水停了,才看到这个越军步兵营的车队通过南嘎村。

    可以说,蔡纳克的判断是很准确的。越军的增援部队不是一个营,而是整整一个加强了炮兵的步兵团。蔡纳克看到的,仅仅是该团的先头营。

    但是,直到越军先头营对a高地和n高地同时发起了进攻,蔡纳克依然是没有看到其他部队通过南嘎村。

    这个时候,a高地的压力骤增。原因在于,越军先头营集中了力量主攻a高地,对n高地进行的仅仅是辅助性的牵制攻击。而一连的部署却是以n高地为主,只在a高地放了第一小队。

    看上去,一连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实际上却没有那么严重。

    之前,李路下令放弃了n高地右侧的b高地。越军先头营的指挥员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派出了一个排去占领b高地。

    这个先头营属于越军312师125团,营长是一个叫做阮明元的中年少校。125团和122团一样,都隶属越军王牌步兵师312师。当年大规模战事中这个312师

    他丝毫没有想到,这个排一进入b高地,就损失了大半的人。

    别忘了,金涛率领的第四小队撤出b高地之前,奉李路之命在阵地上布置下了诡雷!

    原本第17侦察大队是不会使用这种方式的,但是一连不同。早在李路计划对一连实施“老瓶新酒”计划之前,他就打定主意要把一连当成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来改造。

    特种兵善用的诡雷,自然是在训练范围之内。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连的每一位战士都掌握了各种布置诡雷的方法。各式地雷、手榴弹、炸药甚至子弹,都能够成为他们的用料!丛林中的那些大自然的万物,更是能够在他们的手中变成致命之物。

    几根不起眼的树枝,用匕首加工之后,可以变成置人于死地的武器。

    本来在李路的指示下,一连为了这次行动都携带了充足的器材、炸药和反步兵地雷。接到命令之后,金涛就带着第四小队精心地在b高地布下了一处处诡雷。

    于是,阮明远派出的那个排全部进入了b高地阵地之后,一个士兵碰触到了一根透明的鱼线。阵地上的连贯诡雷装置被启动。

    就像地雷阵里的地雷被一颗颗引爆了一样,又想小口径迫击炮弹落在地上依次爆炸。

    “轰轰轰……”

    b高地阵地上连续不下十次爆炸声,彻底把阮明远震呆了。他的望远镜中,当b高地上的硝烟慢慢散去,上面已经没有了能够站立的人。

    一个排,就这么报销了。

    这个瞬间,阮明远的第一个念头是——难道自己碰上了两个月前大闹己方纵深的短刀突击队?

    作为125团的一名营长,他是参加过那次事件后的反思会议的,对短刀突击队大闹纵深,打掉重炮部队,击毙122团长黎文寿,整个行动过程的细节都很了解。

    而且本来,阮明远和黎文寿就有较好的私人关系。

    当时,短刀突击队就是频繁使用了各种简易的诡雷装置,给越军追击部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所谓诡雷,就是隐藏得很好的陷阱,一般是难以被发现的,而且往往会在你想不到的地方给你造成伤害。

    就比如你在打扫战场收容己方战死士兵的尸体,去搬动尸体之后,你会发现一颗小小的已经拔掉了保险销的手榴弹出现在眼前那,然后就是“轰”的一声,自己也成了尸体。

    对这种手法,越军官兵不止一次大骂华夏国防军卑鄙!只是,光用嘴巴骂,是骂不死人的。

    有了这个猜测,阮明远就紧张了。他不得不紧张,122团那样的王牌部队都不是短刀突击队的对手,被人家区区几个人端了团部击毙了团长,他哪里有信心打败短刀突击队。

    况且,按照现在暴露出来的火力规模分析,n高地和a高地上上的至少有一个连的兵力。

    如果这一个连都是像短刀突击队那样的兵,那可是很恐怕的。

    天知道短刀突击队有没有扩编,要知道现在距离那次令所有越军士兵都视为耻辱的交手,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个月。

    阮明远想收缩兵力,但是他不能那样做——312师指挥所就在a高地以西不到八公里的一座小村庄里!

    如果李路知道这个消息,那么他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之前越军会那么的疯狂,简直是对a高地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同时,他也会明白,为什么这个先头营没有等到后续部队到达,也没有进行休息,而是立即就投入了攻击作战。

    这一切,都是因为越军王牌师312师指挥所就在附近!

    早在一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南嘎三个高地之后,312师就收到了消息,为什么他们的师指挥所一直没有转移呢?

    原因很复杂,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因为战事正酣,作为312师指挥所实际上就是越军的前线指挥所,统一协调指挥整个前线的作战。这个时候,国防军第9军策划的“老山之光”行动正进行到激烈处,可想而知,指挥所是不能轻易转移的。

    第二个原因则跟312师师长有很重要的关系。

    国防军很少人了解到一个信息,越军312师师长阮志明跟黎文寿关系莫逆,黎文寿前往苏联深造之前,就是在阮志明手下服役,颇得阮志明的看重,两人之间可谓是师徒关系。

    黎文寿战死之后,阮志明一直想着为爱徒报仇雪恨,另一方面也想亲手干掉短刀突击队,以证明自己的能力……

    阮志明也想更高处爬的!

    所以,阮志明选择了不动,并且把警卫营全部集中起来,在指挥所周边布置了严密的防线,就等短刀突击队上门。

    当然,这个计划只有312师少数几个人知道,下面的团营长都被蒙在鼓里。

    312师指挥所的位置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的山脚下,背靠代号为t的大山,t大山的鞍部有一条隐蔽的小路,是直接穿过t大山的。而t大山的另一面,就是a高地。

    a高地的位置恰好在隐蔽小路的入口处,只要占据了a高地,就等于控制二连隐蔽小路的入口!

    从地图上看,a高地和312师指挥所只隔着一个t大山,而且通过那条隐蔽的小路的话,距离会从八公里锐减掉一半,四公里!

    a高地上的一**士只需要发起一个奔袭,就能打到312师指挥所!

    这就是阮明远紧张的原因!

    种种迹象表明,现在一连还没有发现312师指挥所,这是让阮明远可以松口气的好消息。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抢夺a高地,重新夺回对隐蔽小路的控制权,以防华夏国防军发现这个入口,继而发现312师指挥所……

    眼看着又一波攻势被a高地上的国防军打退了下来,阮明远不禁着急了。这是第五次攻击了,损失了不少人,却始终进入不了a高地一百米内的范围。用轻型迫击炮进行轰击,一样是效果非常的差。

    毫无疑问,对方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

    从火力的密度、配置以及射击的精准度来看,a高地上的国防军绝对不是一般的部队。虽然阮明远还不能肯定是不是短刀突击队,但是他知道,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

    是或者不是,他面对的都是一个强劲的对手,这一点无可改变。

    阮明远的目光又停留在了b高地上,他在考虑是否再次派出部分兵力抢占这个高地。

    a高地的部分支援火力是来自n高地的,而b高地是可以牵制n高地的。夺取b高地,阮明远就可以很好地对n高地形成火力牵制,从而减轻攻击a高地的压力。

    但是刚才一个整排的士兵灰飞烟灭的场景依然存留在他的脑海里,他不知道,那些卑鄙的华夏人在b高地上面还布置了什么!

    华夏人太卑鄙了!

 第081章 金涛严重失误

    入夜之后,阮明远做了一个在这场战斗中效果最好的决定——他再次向b高地派出了一个排的兵力。

    这个排不费一枪一弹不损失一人就占领了b高地,因为此时的b高地是不设防的。

    一连布置的诡雷显然不可能可以多次使用的。

    负责指挥南嘎战斗的一连一排长金涛,相对而言,他是做了一个在这场战斗中差点葬送了a高地上的第一小队的决定。

    他从n高地里抽出了第七小队去抢夺b高地,可惜动作慢了一步,第七小队的抢占变成了攻击,因为那个时候,越军的那个排已经进入了b高地阵地。

    这个时候,阮明远按照他的计划,除了留下一个排作为预备队,用两个班的兵力牵制着n高地,把所有的部分都投入到了攻击a高地的战斗中去。

    a高地上的第一小队真正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别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自然因素——现在是夜间!

    在缺乏夜间观测器材的前提下,第一小队根本没有办法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摸上来的越军。现在可不是后世,什么微光瞄准仪激光瞄准镜一大堆,基本上夜战只能靠一双眼睛。

    似乎老天都在作对,在越军对a高地发起进攻的时候,天上的乌云遮挡住了最后一丝月光。

    战场陷入了一片浓浓的无穷尽的漆黑里面。

    在这种无光条件下,看不见目标你再厉害的枪法也是白搭,射击基本上是靠蒙,或者根据射击的火光来进行概略射击。第一小队的战士们往往只能等到越军士兵摸到了阵地前面,才果断地开火,然后迅速隐蔽。

    当然,大自然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第一小队遇到的问题,越军一样也遇上了。但是区别在于,他们有数倍于第一小队的兵力,而且成弧形包围状在夜色中不断地靠近a高地。

    虽然说夜战近战是国防军的强项,但是在这种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是很难讨到好的。第一小队最大的优势是射击精准,火力分布合理。而黑夜,恰好把这些优势给抵消掉了。

    不得不说,阮明远还是一个颇有头脑的指挥官,懂得利用自然条件。

    接下来的,就是一连本身的问题了,确切地说,应该是一连的实际指挥员金涛的问题。

    李路在离开前一再嘱咐他,不能过于分散兵力,这也是他放弃b高地的初衷。此次行动一连只有三支小队加一个短刀突击队参加,不过四十多号人。

    此前李路把短刀突击队带走了,去救援五营。实际守着a高地和n高地的,只有三个小队,三十几个人。

    在越军集中力量攻击a高地的情况下,金涛需要做的不是让第七小队去抢一个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的b高地,而是应该是去支援a高地。

    按照正常的逻辑去思考,金涛无论如何都会这样做的。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让第七小队去抢夺b高地,而且还因为动作慢了一拍,变成了攻击有越军防守的b高地。

    金涛为什么会这样做?按理来说,他绝不是一个草包指挥员,从之前的战斗来看,他可以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指挥员。他怎么也不会看着第一小队情况危险而不去支援的。

    原因在于,金涛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他搞错了重点。

    战后,金涛告诉了李路他这样做的原因。

    金涛的胃口相当的大,他想要吃掉这个越军先头营,最起码打掉他的营指挥所!

    越军的那个排中了b高地诡雷阵的时候,金涛也在观察着这边,他赫然发现越军先头营的营指就设立在b高地西南侧不远处,而且越军损失了一个排之后,迟迟没有再派人重新抢占b高地。

    这让金涛看到了打掉这个越军先头营营指的机会!

    从这个方面来看,金涛也没错,因为那个时候阮明远已经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了战斗,只留下一个排作为攻击a高地的预备队。说白了,阮明远的营指除了本部,就再没有多余的人。

    阮明远是真没想过对方在这个时候还会打他营指的主意。殊不知,金涛也是受李路影响颇深的人,从来就没有不敢做的事情。其实,整个一连都是这样的人。

    如果一切都顺利,金涛还真的能打掉阮明远的营指。

    只是,战场上没有如果。

    金涛出现了两个错误。

    首先一个,在决定重新抢占b高地之后,他犹豫了!他想起了李路的话,因为李路交代过,放弃b高地,集中兵力防守。他这样做,是与李路的命令相违背的!

    他这一犹豫,就丧失了最好的机会。

    当他终于咬牙下定决心派出第七小队之后,才发现,越军已经先他一步,抢占了那里。这一下,他计划用第七小队突击越军营指就再没达成的可能性。

    他的第二个错误是紧接着犯下的。

    既然突袭越军营指无望,金涛如果及时地把第七小队撤回,转而增援a高地,那么第一小队就不会陷入后来那种困境之中。

    然而金涛却下令第七小队攻击b高地。

    这个指令,后来李路就曾分析过,当时的金涛一定是不能很好地保持了冷静,情绪受到了影响。因为这个命令跟斗气没什么区别。

    那个时候,b高地已经彻底失去了意义,你再去打它,除了浪费本来就有限的兵力,没有别的意义!

    致使金涛出现这些错误的关键问题在于,他对整个战场态势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或者说,他没能从越军的动作分析出,这些越军的目的何在?

    单单从地理位置来看,三个高地中,最重要的是n高地,也就是金涛亲自带着第四小队和第七小队防守的这个高地。n高地可以视为一连的主要阵地。而b高地次之,a高地再次之。

    现在,越军集中了所有能集中的兵力,去攻击一个重要性排在最后的a高地,一定是有充分的理由的!

    为什么放着最重要的n高地不打,偏偏打a高地?还集中了所有的兵力!

    近三十年来,越军打的仗远远比国防军的要多,这样一支久经战火的部队,显然是不可能做出本末倒置的事情来的。这可是你死我活的战场,任何一个决定都能够造成上百上千人的伤亡。

    金涛却没有往这方面想,应该说他的战场思维不够敏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