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官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官人- 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奈,只好带着一丝疑惑离开了。
    离开之后,那种淡淡的熟悉感挥之不去,直到第二天……
    李权最终决定再去香茗街确认一番,不然总觉心里膈应得慌。
    白天的香茗街跟晚上截然不同,在没有其他味道参杂,只有纯正的茶香,各种茶的味道都有,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香气,让人神清气爽。
    但这样的味道却让李权皱起了眉头。
    茶香混在一起,实在难以分辨出昨日给自己带来熟悉感的茶香源于何处。
    李权只有凭借记忆到了熟悉味道出现的地方,仔细分辨片刻之后,任没个定数,便想了个笨办法,那就是挨家挨户地去买茶,对着茶叶闻总不会被其他的味道影响了吧?
    这里是民家,不是专门的茶店,故每家人所制茶叶顶多两三种,每样买了一两倒也不是很麻烦。
    没多久,李权便提上了好几包茶叶。只可惜,还是没找到给自己带来熟悉感觉的。
    到了一户人家门口,此间明显比其余民居破烂不少,出现在京城有煞风景的感觉。但这户人家任在李权排查的范围内,李权没多想,过去敲了敲门。
    正看着手中越来越多的茶叶而有些犯愁的时候,门开了,不但出现了令人熟悉的味道,同时也出现了熟悉的人!
    “如如如如……如花!”李权揉了揉眼睛,嘴巴跟机关枪一样包不住话,噼噼啪啪地扯不清一句话。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李权做梦都没想到会在这地方遇见如花!一时间,千丝万缕的会议如瀑布一样从脑海中坠落。
    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一句略微有些颤抖的“认错人了”。
    “不好意思,你认错人了。”
    简单的一句话后,如花关上了门。
    “认错人了?怎么会认错人?”李权敢保证屋里的就是几年不见的如花,肯定不会认错,虽然时隔已久,但李权不可能不记得那个在小茶摊叉着腰对自己喝骂的如花,这个第一眼就让李权感兴趣的成熟女人就是化成灰也不会认错。况且,屋里还有那令人无比熟悉的味道!
    李权彻底明白了,感觉熟悉的茶香就是碧州小茶摊的粗茶味道!有了这种味道做证明,李权更加不会信自己认错了人!
    “砰砰砰!”
    “如花,你就是如花!还敢骗我,你就是这样接待老朋友的?”
    屋内没有回音。
    然而,李权定然不会就此放弃,已久孜孜不倦地再外面敲门,不断地唤着如花的名字。
    多了片刻,里面终于有了回音:“都说了,你认错人了!我不是如花。”
    李权心里有气,恼道:“不是如花为何不开门?”
    “你……你走吧!我不想见你。”
    “我哪儿得罪你了?自从天灾之后就杳无音讯,我可不记得当时咱们有什么矛盾。有什么话不能当面说?反正你不开门我就等在门口不走了!”
    屋内的女人心“砰砰”直跳,她跟李权的心情一样,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
    如果之前还觉得是在做梦,那么现在对方使出了那人惯用的无奈手段,如花知道这一切肯定是真的。
    虽是许久不见,但外面那人的脾性如花是知道的,既然说要在外面等那肯定是要一直在外面等。
    如花恼得不行,却又有些欣喜,纠结着开了门,故作冷脸道:“我怕你了!换个地方说。”
    这么多女人,就数如花最爱给李权冷脸,偏生李权还对她念念不忘,可能人的本性就是贱,本来还很生气的,可见着如花熟悉的面容后,怒火自然而然就消失无踪了。
    不知为何要换地方,如花没说原因,也没说去哪儿,李权懒得多问,就将她带到了自家老宅院中。
    摆明了是要告诉她自己现在的住处。
    从香茗街走时,李权还不要脸地让如花带了一包茶叶,想要回味下当年小茶摊的味道。
    小茶摊的味道是回忆的味道。
    到了老宅院,两人没急着说话,倒是先冲好茶,然后慢慢地抿了一口。
    那种感觉似乎瞬间让李权回到了几年前,老怀大畅地眯起眼睛。
    秦棉觉得奇怪,尝了一口,很粗糙的味道,劣等的品质,可老爷为何如此享受?不仅心疑,看着如花的目光变得有些不同了。

第547章 :决定迁居

    时光如梦,阔别已久的伊人虽是容貌不见,但两鬓些许银丝如夜幕中划过的流星,细小却又显眼,验证着光阴匆匆。
    想来此女这几年过得有些艰苦吧?
    李权不晓两人之间隔着什么,交谈随时平和却总少了几分感动。
    在这简短的交谈中,如花告知李权自己在天灾后就到了京城做起了茶叶生意,日子虽然艰苦,但有街坊相伴倒也过得安心。让李权不要牵挂。
    交谈中,如花很少提到自己的近况,李权问她为何躲着自己,如花也不曾言明。
    茶凉杯空,如花便走了。
    看着杯壁残留的茶叶星子,李权总觉得少问了点儿什么,让人感到不安。眼见如花就要出门,李权急忙追了出去,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你……你一个人吗?”
    如花愣了愣,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还思考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
    李权安心了,看着如花渐渐远去的背影嘴角挂起了一丝笑意。
    “老爷,你喜欢如花姑娘?”不知何时,秦棉到了李权背后,也望着如花的背影试探着问道。
    李权想了想,没有否认,同时留意到秦棉脸上的些许不解,开口问道:“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奇怪老爷为何会看上这样的女子,论相貌她不及你和其他夫人,论才学也不及你和其他夫人,论修养更不及你和其他夫人。”
    秦棉低下头,柔声道:“妾不敢乱想。”
    李权没注意秦棉的话,反而看着长街连天之处,在层层白云之下,自己的思绪也变得模糊了,感叹道:“其实我也不知道喜欢她什么?可能是心之所向。”
    “心之所向?”
    李权点头:“就是心之所向,老爷我对每个女人都一样,不在乎相貌之类的东西,但本心,只要心里觉得舒坦就够了。秦棉你也是如此,老爷喜欢你可不是喜欢你的相貌,而是你这个人还有你这份情。”
    平淡地话让秦棉大为感动,正要柔情似水地腻到李权身边,却听李权又补充了一句:“当然,相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话到此,感动变成了嗔怪,腻到老爷身边的动作变成了好笑的一个白眼,心想老爷就是好色还死不承认。
    这没脸没皮的性格真是让人恨又让人爱。
    跟秦棉在屋子闲坐着,该说话都说过了,屋子里显得很安静。
    李权无聊地望着窗外,总觉得自己今天少做了什么事,可又想不起来。
    “学生都已经散了,我还有什么事要做呢?”
    忽然,李权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现虽不用再教学生了,但身上还肩负着翰林院侍讲的职位呢!学生不用教是不假,但翰林院还是要去的啊!
    一看时辰,都已经下午了!
    李权跟秦棉交代了两句撒腿便走,急急忙忙地往翰林院而去。
    李权知道,马上就是春闱开考,翰林院所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自己这么半天不在岗肯定要被人拿来说事儿。
    是人都不想被当作批评的对象,李权心头还有些不安。可到了翰林院,有人见着他的时候却没半句怨言,反倒各个都对他点头哈腰,尽是阿谀奉承之态。
    李权一看,这有些不对劲儿啊?
    直到找到吕方,想假惺惺地找点儿事情做的时候。连吕方都一反常态,对李权热情得很,一边嘘寒问暖,一边说没什么大事儿。
    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是皇上传来口谕,让李权任春闱主考,还要协同阅卷。传口谕的公公等了好久不见李权来,实在等不及就先回了。
    吕方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多年,有关科举的事情可说了如指掌,但似李权这样在开考之际临时受命的还是第一次,更关键的是,名义上还只是侍讲。
    侍讲去担任主考兼阅卷虽没太大问题,却总觉这层级似乎差了一点点。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李侍讲不对劲!为什么皇上会钦点他呢?
    吕方不知更深层次的意思,却也能猜到这姓李的以后估计要成贵人!
    吕方能猜到,翰林院众人也能猜到,才有了今日的笑脸相迎。
    如此一来,李权便没事儿了。
    直到一日后林轻尘带来消息。
    最近,刘文生跟南宫晋方等京城的公子哥走得很近,留恋烟花柳巷,一起饮酒作乐,经常通宵达旦不知疲倦。而且林轻尘还说了,据他观察,刘文生花钱的手笔不小,大有挥金如土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南宫晋方等一众公子哥似乎称呼刘文生为刘爷,在几人之中似乎担任带头人。
    刘文生不是李权的儿孙,对方怎么生活他插不上嘴。可刘文生给李权的感觉应该不是这样的才对,看来问题就出在似南宫晋方这些公子哥身上。
    其实李权已经有了类似的猜测,因为那日遇袭就是刘文生的主谋。
    刘文生肯定是被人利用了,他肯定不会对李权下手,唯一的可能就是刘文生不知道自己要动什么人。现在,直到刘文生跟南宫晋方混在一起,李权一下便明白了,自然是南宫晋方想借刘文生之手来报复自己,因不晓得自己的实力,故而找了些不靠谱的人。
    李权推测,刘文生一直以为事成,故定然要跟南宫晋方报喜,而南宫晋方在学堂看见自己没受伤,肯定能猜到事情变故。
    “难怪南宫晋方最后一段时间老躲着自己,原来是知道事情没办成有些心虚!”
    此事的对错,李权已不想多想。因为刘文生不知道李权的身份而对他出手,李权也犯不着怪罪于他。但是,刘文生这样的做法多少让李权有些寒心,而且听了林轻尘说,刘文生虽照李权的话在京中买了房,也把陈佩和孩子接了过来,但房子很小,陈佩跟那明月楼的凤栖相处也不好,日子过得有些不和谐。
    看来刘文生来京城变了,李权不想再在他身上浪费心思,更不想去做那个让人厌的说教之人。
    李权相信,到了一定时候,刘文生自然会知道对与错。
    听了这消息,李权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生气,可免不了是个俗人,就算不予理会,可还是有些恼火,毕竟李权曾把他当兄弟一样看。
    因在翰林院中没事,黄昏之后便回到了老宅陪秦棉。
    晚饭之后,李权还想着刘文生的事情。
    正想着,刘文生竟然来了。
    来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问李权要点儿钱,说了一通不着边际的理由。
    刘文生像是下了一番功夫,要不是之前李权才听了刘文生的近况怕真信了他的鬼话。
    李权并没有点破,也给了刘文生一些钱,却只有一千两。
    一千两可不是小数目,足够寻常人家过一辈子,但刘文生见自己说了老半天,李权才拿出一千两银子,不禁有些发愣,心想这可不是老大的出手啊!于是张口就想再说点儿什么,却被李权打断道:
    “先拿着这点儿吧。最近我没让碧州捎银票上来,故剩下的银子不多,一千两已经是我能拿出来的极限了。”
    李权的话冷冰冰的,听不出是真是假,倒是秦棉很好奇地看着李权,心想上次家书不是夹着一万两银票么?老爷怎会如此说?
    刘文生信也好,不信也罢,反正话以出口。刘文生纠结老半天,还是将银票收下,道了声谢谢,然后匆匆离去了。
    刘文生刚走,秦棉便走了上来,被李权抢先道:“是不是要问我为什么那么说?”
    秦棉点了点头,她是知道老爷对这个刘文生有多好,这次的情况跟以前截然不同,让人不得不心生疑惑。
    “刘文生这人骨子里终究是贪图享乐,罢了罢了!算我走了眼,以后少与之往来。”
    秦棉更不解了,听老爷这口气,似乎要与刘文生绝交啊!
    很快,秦棉被李权另一个话题给吸引了注意。
    “若闲着没事,可以去京城的繁华街上看看,看哪儿有足够大的府邸能容下咱家。”
    秦棉稍微犯怵,一时没明白李权的意思:“看府邸?老爷要买府邸?”
    “嗯。”
    “难道……”
    秦棉忽然明白了,吃惊地长大了嘴。
    没错,李权的确动了让家人迁来京城的念头。
    “老爷,您怎么突然就?”
    “皇上待我李家不薄,为追究我擅自离职之责,又暗地里帮助我家生意,这次教学生不利他也没怪罪,反而又让我做春闱主考,享受文人追捧,估计是为了让我在文界有所名声。皇上如此周全地为我铺路,虽然我不是很赞同,但可以相信皇上是不会害我李家的。你也知道,老爷之所以迟迟不肯让夫人都来京城,全因担心惹来杀身之祸。皇上如此厚爱,想必在京中也安全了,一家人住在一起终归是更好。老爷要主持春闱,近两天你到处多看看,春闱之后再带老爷去看一遍如何?”
    “嗯。”秦棉想也没想,脆生生地答应下来,平淡的俏脸上忽然烧出了两团火云,柔美至极。她心里开心得紧,一是能见到生活了许久的姐妹,二来自然是离正式嫁入李家又进了一步。

第548章 :开考之前

    阴历二月七,春闱开考的前两日,一切该准备的都已准备好,只等各地考生入场便是。
    和秋闱一样,春闱也有三场考试,分别在阴历二月九,二月十二,二月十五。
    若跟李权以前见识过的秋闱相比,秋闱就是中考,春闱则是高考,规模不可同日而语。若问最后一次殿试,李权估计额该是奥数竞赛之类的场面。所以,这春闱三场考试中最重要的一场,一旦通过,便能进入殿试,面见皇上,就算在殿试中没有个好成绩,也很容易分到一官半职,再不济到了翰林院那也是下半辈子吃穿不愁的节奏。
    春闱便是众多文人身份地位的转折点,似泥流入海,似鱼越龙门。这时期,京城所有目光都聚焦于此。
    科举是古代的标志,在本不该存在的庆朝也是一样。而且,庆朝是以武立国,之前年月都是重武轻文,随着四方平定,武者的用处渐渐减弱,整个大庆都在朝倾斜。就是崇尚武力的皇帝也意识到蛮子不能治国,需要更多有学之士来辅佐朝政。故而,科举受重视的程度是一年比一年高。
    如此风气也刺激了各地青年学习的热情,参考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多,但真正能通过秋闱来到春闱的少之又少。
    在这春闱开考之际,不仅有皇上的口谕,京城一切活动都要给予参考的文人便利,客栈住宿对考生降价两成,全城民居要夜不熄灯,供考生看书。
    在民间,科举也被赋予了神圣的光环,任何能通过春闱成为贡士的文人都是年轻才俊,是上天选中的富贵之人,甚至有些人家的女子都想借此机会找到一个良配。
    总之,每一届春闱都会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传出。
    似现在,据说京城有户富贵人家有女代嫁,变传出要“榜下捉婿”。
    所谓“榜下捉婿”就是从皇榜的名单上选女婿,不论出身,也不管是谁,只要能金榜题名便有资格成为“捉婿”人家的女婿,只要男方愿意,女方无条件答应,而且是先到先得。
    春闱期间,趣事还不止于此,更有人那今年成绩开局设赌等等。
    而最热闹的地方自然是在考场附近的客栈,里面住的全是参考考生。
    考试尚未开始,各个考生已经是唇枪舌弹打了起来,谁都想在考试之前为自己造势,名声响了,阅卷先生看到面熟的名字时定会有所偏袒,故斗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