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之嫡幼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尊之嫡幼女-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好孔尚瑾也觉得这事儿得让自家老娘知道,进门之后便将今日所见说了一遍。
    越说永宁侯越是皱紧了眉头,云州大旱,这又怎么可能,云州虽然不是江南那样长年多雨的地方,但从来也没听说过大旱到颗粒无收的程度,又想到云州如今的刺史是顾家的人,要是出事的话,太女地位肯定受到影响,到时候朝廷定又有一番波动。
    永宁侯几乎可以看到,这消息瞒不住的时候,朝廷会变得多么热闹,下头那些惊才艳艳的皇女们,绝对不会先忙着体贴百姓,恐怕一抓到机会,就会狠狠的想把太女踩下去。
    对于女儿与十二皇女的事儿,永宁侯也知道一些,这会儿忍不住提了一句:“恐怕这次,太女并不好过。”
    孔尚瑾也觉得奇怪,人祸的事情,下头瞒着还有情可原,但天灾这事儿不是人力可及的,顾家有什么原因会瞒着,如今流民都到了京城口了,可见也没能最终瞒住。
    不过如今赵旭知道了,她必定会通知太女那边的人,她们早作准备,想必也不会那么被动。
    永宁侯一直觉得,自家女儿与十二皇女走得近有些危险,但孔尚瑾向来是个有主意的,她试探了几次,这孩子就是不改主意。
    就像永宁侯猜测的那样,这次的大旱确实起源于皇女们的角斗。
    云州刺史顾长洲并不是多么聪明的人,不然的话作为皇后的母族,又是世家顾家所出的嫡长子,怎么会这么多年只混了个云州刺史当当,反倒是让自己的妹妹把了头筹。
    这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被几位皇女派去的奸细鼓动了一番,居然真的将大旱的事情隐瞒下来,只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考核成绩。
    几位皇女打的主意,自然是要把大旱的事情越闹越大,把太女的名声弄臭了才是最好,所以才联手将消息压下来,只等着闹大之后再上达天听。
    若是没有赵旭意外得知,恐怕被自家姑姑蒙在鼓里的太女会吃一个大亏。
    秋猎场上,太女好不容易拔得头筹,皇帝满口奖励的时候,这位痛哭流涕的跪下请罪,一面责怪自己,一面为顾长洲开脱,虽然这个姑姑不成器,但她真的出事的话,自己也得受挫。
    皇帝心中如何想不知,但表面上看太女认错诚心的份上,只是将顾成洲卸职,并没有下狱,反倒是派了钦差出去处理这次的大旱。而这位钦差却是德妃与三皇女的外族镇国公。皇帝心思莫测,有不少人都觉得,经此一次,虽然皇帝表面上对太女还是看重,但实际上已经大失所望,反倒是更加看重聪慧的三皇女,否则的话,何必谁人不派,派了镇国公过去。
    朝中这般猜测的大有人在,就是太女心中也惶恐不安,忍不住焦躁起来,任她是多么温和的性子,这么多年的太女位置坐下来,下头一批虎视眈眈的妹妹,心里头能安心才怪了。
    太女身边的谋士张生叹了口气,出声安慰道:“殿下稍安勿躁,皇上既然没有责怪太女,出发顾长洲,可见对您还有几分看重。”
    太女何尝不知道,自己是嫡长女,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能坐上那个位置,只是如今皇帝的身体还好,皇妹们却一个比一个有本事,将来如何实在难料:“怕只怕孤那些妹妹都不是省油的灯。”
    张生叹了口气,转念一想,又说道:“殿下,十二皇女是您的亲妹妹,虽然不为皇上看重,但这次若不是她,殿下怕是吃了大亏,两个人,总是比一个人得力。”
    想到十二皇女,太女心中也是感觉复杂,因为这个妹妹的出生,能够影响皇帝的皇后血崩离世,从此之后,自己在□□便孤立无援,但到底是亲妹妹,她平常也会看顾一些,不能让那些小人作践了去。

☆、第37章 姐妹

赵旭站在太女府前,心中的滋味百味陈杂,说起来,她跟太女是亲生的姐妹,按理来说,比起其他同母异父的姐妹而言,要更加亲密一些才是,但事实上,因为她的出生导致皇后的去世,太女对她虽说不上恨之入骨,也是迁怒忽视。
    成年的皇女都不能居住在皇宫之内,即使是太女也不例外,当然,比起其他皇女的宅邸,太女府更加的富丽堂皇,又带着一股庄严大气,赵旭并不是第一次进来,但却是第一次被邀请,其余的时候,都是逢年过节,上门恭喜一番罢了。
    想到自己能够进来的原因,赵旭忍不住想到了孔尚瑾,那个聪慧却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孩子,即使知道自己的身份,也从来不因此有什么变化。在她是皓辰的时候,孔尚瑾将她视作亲密的师姐,在她是赵旭的时候,也从未有过任何的梳理计较。
    “殿下,十二皇女到了。”内侍略有一些尖锐的声音将赵旭走远了的思维拉了回来。不等里头的人发话,赵旭便低头恭恭敬敬的行礼,她可不觉得两人的关系,足以让自己在这个人面前放松,“参见太女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赵明看着眼前的人,忽然有些闪神,她有多久没有好好看过这个妹妹了。不知不觉之间,赵旭已经长大成人,虽然还带着一些少女的稚嫩,但身高挺拔颀长,很有皇家的风范,模样倒是更像是去世的父后一些,但眉眼之间,还能看出几分与自己的相似来,毕竟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妹啊,这般想着,太女的神色倒是柔和起来。
    张生是太女身边的第一谋士,同时也是太女太傅,瞧着太女的模样就知道她心中的想法,暗暗也叹了口气,在她看来,皇后人死不能复生,太女殿下唯一的亲妹妹,年纪又相差了这么多,就算不是真心疼爱,也该好好拉拢才是,只可惜太女殿下为人宽厚,偏偏在这个妹妹的身上犯了糊涂。幸好,现在太女似乎已经想通了。
    “起来吧,我们是亲姐妹,不用这般客套。”太女摆手说道,见赵旭还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样,心中满意的同时又是感慨这个妹妹从小住在宫外,倒是缺少了一分天家气度。
    太女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赵旭有意为之,她心中十分明白,自己若真的把太女当做亲姐姐对待,恐怕很快怎么死都不知道。
    太女看了一眼赵旭,才继续说道:“这次的事情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意外发现那些流民,及时通知了府内,恐怕真被顾长洲拖累至死。”
    想到这里,太女心中也无奈的很,明明自己的父亲是那么聪慧的人,甚至连母皇也愿意与他商讨朝政,但偏偏一群姑姑就没几个出色的,没本事倒也罢了,反过来还得拖累她。
    顾家是太女的外家,自然也就是赵旭的外家,只是比起太女,她对顾家更是没感情。赵旭因为出生的缘故不被皇帝喜欢,三岁就被打发出皇宫在外居住,顾家看着皇帝和太女的姿态,对她也是不闻不问,赵旭自然不可能对顾家有什么感情。
    只是即使没感情,赵旭也知道顾家真的倒了的话,对她们而言没有丝毫好处,听了太女这话,只是拱手说道:“这次不过是臣妹运气好,殿下无需放在心上。”
    太女确实不太想提起这件事情,她手头那么多人居然都没发现异常,被一群妹妹联合着顾长洲狠狠耍了一次。
    听了赵旭的话,太女果然将方才的问题抛开,反倒是对她嘘寒问暖起来,不知道的看她这副和颜悦色的模样,还真以为她是个多么关心照顾妹妹的好姐姐呢。
    赵旭眼中闪过一丝讽刺,天家的亲情,她这十几年来已经领会过了。
    一个愿意释放善意,一个愿意虚心接受,一时之间,姐妹俩相见的场面倒是和乐融融,至于背后如何,自然是没有人关心。
    不得不说,太女才学不出色,在收揽人心方面还是有一手的,细细的询问,让赵旭都有一种对方很关心自己的错觉。
    将自家妹妹的生活细细询问了一遍,又见她气色红润,似乎并没有收到什么委屈,太女才笑着说道:“你从小离宫独居,若是有什么不便,尽管可以来找我,若是我不在,找太子妃也是一样。”
    “谢太女殿下,以后臣妹可就不客气了。”赵旭笑着说道,似乎真的与她十分亲近的模样,眼中的孺慕恰到好处,这样的关心,是她年幼时候期待万分的,但真正得到的时候,她又觉得可笑,大概天家里头自古以来感情疏淡,这样公式化的关心,实在进不到她的心中,赵旭微微低头,再一次想到孔尚瑾,那家伙的关心直白而真诚,那才是真正的亲人间会有的。
    两人稀稀拉拉的说了一会儿话,太女才沉吟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道:“虽然这次母皇没有责怪,但云州大旱,云州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孤看着心中不忍,若不是姑姑一时失察,事情也不至于此。”
    赵旭对顾长洲没有丝毫的好感,一个云州刺史,被人在耳边嘀咕了几句,就敢将大旱这样的事情隐瞒下来,她若是有本事将当地的百姓安抚住,处理好这次的事情,她倒是能高看一眼,偏偏管不住治下的百姓,让他们逃难出来,最后还得太女殿下求情,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不过太女这时候说起这事儿,恐怕也是想看看自己的想法,赵旭蓦地想到当初孔尚瑾执意让她尝试种植的那些外种粮食,心中便有了一个主意,不过现在时机却不是太好。
    赵旭是天家皇女,自然不肯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当一个宗室无权皇女,连一个寿国公的孙女都敢甩脸子给她看,若是想要进入政权中央,就得走通太女这条路。
    赵旭非常明白,若是自己毫无准备的冲进皇女们的角斗场,恐怕很快会死无全尸,但真一直停留在政权之外,她何尝能够死心。
    这会儿看了一眼满脸忧色的太女殿下,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殿下想必知道,臣妹这些年来,常有一些海上的生意。”
    太女殿下点了点头,对此她们姐妹几个还曾经嘲笑过,海上的生意是赚钱,但对于她们而言,想要来钱何尝用得着自己动手。十二皇妹从小居住在宫外,临了居然操弄起商人的活计来,虽然赚到了不少钱,但到底是有失身份。
    赵旭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没有皇帝的同意,她根本不能参政,在这次之前,太女殿下对她也是不闻不问,赚钱虽然是商人身份,但她又用不着自己出手,钱多了,才好办事,否则的话,她暗地里的那些布置从何而来。
    赵旭只当是看不到太女殿下眼中的轻视,笑着说道:“去年的时候,海上归来的商船带回来几样新奇的吃食,臣妹吃着觉得味道不错,便让人尝试着种下去,想着以后能够经常尝到,虽耗费了许多种子,最后到底是种了出来。”
    太女殿下眼神微微一动,似乎猜到赵旭的意思,蓦地站起身来问道:“你继续说。”
    赵旭微微低头,一点一点的说起在自己的要求下,山庄佃户们种植的成果来,看了一眼激动万分的太女,她只是说道:“外来的种子里头,番薯,土豆和玉米三种的产量最高,其中番薯最为耐旱,而且能填饱肚子,土豆次之,玉米产量虽高,但对水的要求也更高一些。”
    这时候不仅仅太子,就是一贯淡然的太傅张生也兴奋起来,若是这些东西真的如赵旭所言,那她们可算是抓住了翻身的有力武器:“十二皇女此话当真。”
    “虽然只种了一轮,但收获着实良多。”赵旭笑着说道,“比起如今百姓们常种的水稻小麦,产量至少能有一倍多。”
    听了这话,太女兴奋的脸颊都红了,可以预料的到,自己若是在朝上拿出这些东西来,肯定能得到皇上的赞扬,太女猛地来回走了几步,又说道:“番薯,土豆,玉米,名字倒是起的不错。”
    赵旭却只是笑道:“不过是臣妹随口起的名字,当不得真。”
    这些名字却是当初孔尚瑾起的,不过她不想在这个时候将孔尚瑾拉进来,只能将这个功劳占了去,想到这里,赵旭难免对孔尚瑾多了几份愧疚之情。
    太女听了这话,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却与太傅张生对视一眼,太女眼神一动,上前一步将赵旭亲手扶了起来,拍着她的肩头说道:“皇妹,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
    谁知道听了这话,赵旭却并不是那么开心的样子,反倒是露出几分犹豫。
    太女心中一紧,连忙问道:“怎么,莫非这些东西还有问题不成?”
    赵旭摇了摇头,看了太女一眼,才带着几分失落说道:“自然不是,这些东西臣妹亲自尝过,可以充饥,味道也着实不错。只是母皇一直不喜臣妹,若是知道这些是臣妹无意之间贪嘴捣鼓出来的,恐怕也不会有多少欣喜。”
    太女眼神微微一闪,她原本还担心自家这皇妹不肯将功劳让出来,毕竟这些东西关乎民生大事,母皇知道之后肯定会褒奖一番,到时候他也不能用强,毕竟东西还都在他手中呢。听了这话,倒是感慨这个妹妹倒是有几分自知之明:“这倒也是,母皇一直不喜欢你从商贾事。”
    赵旭眼中闪过一丝讽刺,却只是低落的垂下眼睛,淡淡说道:“就是如此,姐姐,不如这次便由你出头,能帮得上姐姐,臣妹已经心中欢喜。”
    太女心中一动,但一双眼睛还是看向赵旭,见她一脸真诚,似乎没有丝毫的勉强,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准这个妹妹是真的天真如此,还是心机深沉。
    不过不管赵旭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次的人情她算是认了,太女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赵旭的肩头,说道:“这般的话,孤这个当姐姐的,可是占了极大的便利。”
    赵旭只是说道:“我们是亲姐妹,只要姐姐将来能够照顾也让即可。”
    太女听了这话,便自以为明白了,她们是亲姐妹,若是除自己以外的人登上高位,赵旭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她自然是要帮着自己的。
    张生在旁边感慨一番,原本她劝着太女照顾十二皇女,只是想着多一分臂助,如今看来,十二皇女居然帮了大忙:“太女与十二皇女姐妹情深,实在让微臣心中感动。”
    太女听了这话,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拍着赵旭的肩头夸赞了几句,便迫不及待的问起那些粮食的问题来,赵旭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有丝毫的隐瞒,既然要把这东西拿出来当投名状,她就不会学那些小家子气说一半藏一半的。
    只是太女毕竟不是专业的农民,话里头只能听懂大半,不过只是那产量,那耐旱的程度,就足以让她心神动摇了。
    赵旭见状,索性说道:“如今粮食都种在臣妹名下的一个小庄子上,具体的事情,臣妹也并不太清楚,不如请了那庄头过来,太女也好知道详情。”
    太女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在看见赵旭送上那庄子的地契之后,便识相的离开,心中更是满意。听了那庄头的话,太女心中更是激动,恨不得立刻冲进宫里头去,倒是张生将她拦了下来,言道:“若是殿下现在进宫,虽然也是功劳一件,但总归名不正言不顺,不如等到明日上朝。”
    见太女似乎冷静下来,张生才低声说道:“二皇女三皇女那边传来的消息,明日早朝,她们恐怕会对太女发难。”
    太女眼神微微一动,心中涌起一股愤怒,原来自己的那两位好妹妹打的是这样的主意,只可惜十二皇妹的无心之举,怕是会让她们功败垂成。

☆、第38章 早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一声上朝,百官跪拜何等威风,只可惜坐在龙椅上的明景帝的心情却不是那么美妙,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御史们频频上奏,纷纷谴责太女无德无才,是造成云州大灾的罪魁祸首,皇帝怎么可能会有好心情。
    明景帝二十多岁就登基,如今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已过三十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