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之嫡幼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尊之嫡幼女-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封号,到时候可是全家光荣的事情,至于送个过去的皇子过的如何,又有几个人操心。
    孔尚瑾自然也听说了这件事,心中倒是并不担心,如今永宁侯府中,唯一嫡出的儿子孔青珠已经出嫁,剩下的那些都是庶出,身份不足,皇帝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并不太可能挑一个庶出的男子嫁过去,毕竟选了大臣之子充作皇子,已经是对呼韩邪的应付,如果这个人选还不够出挑的话,那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只是她看得透,并不是人人都看得透的,那几个庶子又没有多少见识,见自家也被召进宫中看了一回,回来的时候便心中忧虑。有心怀期盼,觉得去和亲也没啥不好的,虽然匈奴草原艰苦,但好歹是一国之后,哪里能真的吃苦,作为皇子嫁过去,到时候后宫里头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也有心怀忧虑,觉得边疆寸草不生,匈奴茹毛饮血,硬生生先把自己吓得病了。
    因为都是梳子,包括吕氏在内,看得透的人都懒得与他们理会,等事情结束,他们自然就明白了,于是这段时候,永宁侯府也暗生波澜。
    让小冯氏头疼的是,压根没被邀请进宫的杨怡晴也惶惶不可终日,他实在是想不通这位外甥是在担心什么,见他一日日越发的消瘦,到底是狠不下心,这日便将他唤到房中,细细问了起来。

☆、第52章 荫封

虽然觉得这个外甥是个说不听讲不通的,但毕竟是亲弟弟留下来唯一的血脉,当年的事情,他也该负一定责任都说长兄如父,到底是自己这个当哥哥的,没把弟弟照顾好。
    正因为这一点愧疚,小冯氏也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的照顾杨怡晴,只可惜的是,杨怡晴并没有体会到他的苦心。
    这一次杨怡晴莫名其妙的茶不思饭不想,日渐消瘦,小冯氏心里头也憋屈的慌,好比容易妻主被侯爷和太太压制着,不敢弄这些哭哭啼啼的小玩意儿进来碍着他的眼,谁知道自家外甥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缓缓走进来的杨怡晴脸色苍白,带着一丝弱柳扶风的纤弱美丽,好歹知道舅舅不喜欢自己的眼泪,杨怡晴眼睛红彤彤的,却没有落下泪来。
    小冯氏叹了口气,将他拉到身边,仔细看了看他的模样,觉得精神头还不错,才问道:“你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侯府还有人为难了你?”
    一说这话,杨怡晴的眼圈顿时红了,哽咽着说道:“不是的舅舅,侯府大家都对我很好,只是,只是我……”
    一句话说的断断续续,小冯氏心中也有些不耐烦起来,只是看着他身边的李老爹。
    李老爹被小冯氏教训了几次,倒是不敢跟先前那般放肆,这会儿看了一眼自家小少爷,上前一步低声说道:“二太太,之前侯府几位少爷进宫觐见,奴才听说,他们不愿意去匈奴吃苦,便,便想把咱家少爷推出去。”
    听了这话,小冯氏简直快要气笑了,再一看杨怡晴满脸是泪的模样,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这边杨怡晴见他沉默不语,还以为自己听到的传言是真的,顿时凄凄惨惨的哭起来,连声说道:“舅舅,我,我,那匈奴人茹毛饮血,听说一身儿的怪味,我……。”
    小冯氏终于回过神来,淡淡的将杨怡晴的手放开,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才问道:“你们到底是哪里听到的瞎话,匈奴人和亲,要娶回去的是皇子。”
    侯府毕竟大了,几房人住在一起,家生子一代代的出来,有时候就是冯氏也有看顾不到的地方,说闲话是人的本性,谁知道这样不着调的话,还真有人会相信了去。
    杨怡晴哭得委委屈屈,瞧了一眼自家舅舅,见他脸色似乎不太好,才勉强收了眼泪,呜呜说道:“我,我听大房的几位表弟说,皇上会从世家公子里头挑一个好的,封了皇子出嫁,还说……。永宁侯府有很大的可能会选上。”
    小冯氏的脸色微微发冷,看来大姐夫这段时间忙着珏儿珠儿的婚事,倒是放松了内宅的事情,那两个小子平常看着是好的,谁知道会私底下说出这样不着调的话来,这要是传出去,外头人还不知道怎么猜忌侯府呢。
    小冯氏打定主意,回头一定要去吕氏那边敲敲边鼓,让他看紧这两个庶子,别到时候闹出什么不好看的事情来。但看了一眼杨怡晴,便更是恨铁不成钢:“你也知道是侯府的公子,与你又有什么相干。”
    杨怡晴微微一愣,也不肯说那两人说侯府的娘子不舍得自家的儿子,便要用她充数的话。他好歹不是真傻,知道这话要是说出口的话,不仅舅舅,就是那边的太太也是要生气的。
    不过小冯氏是什么人,哪里猜不到这些,叹了口气说道:“不说其他,就是侯府如今的这些少爷,一个个都是庶出的,只这一条,就断没有可能。”
    看杨怡晴脸上闪过一丝紧张,小冯氏狠了狠心,继续说道:“至于其他人,光是嫡出有何用,圣上既然要选人和亲,即使不是皇子,出生也不能太差了去,庶子尚且不成,不入流的小家子弟,哪里有什么可能。”
    小冯氏这话确实让杨怡晴认清楚自己的身份,说到底他不过是个七品芝麻官的嫡长子罢了,虽然跟荣国公和永宁侯府都有亲,但真要说起来,其实这层关系并不算太近。
    荣国公那边,他们的娘亲原本就是如今国公爷的庶妹,关系只是一般,更别说他们娘亲早逝,这层关系早就淡了。
    而永宁侯这头,自己与他早逝的父亲倒是亲兄弟,但要知道,他不过是个二房太太,将来永宁侯袭爵压根没有二房什么事情。圣上就算不想要为难勋贵世家,也不可能随随便便挑一个芝麻绿豆官的儿子。小冯氏心中叹息,平时看杨怡晴好歹是个聪明的,谁知道这会儿连这种大事儿都看不穿。
    听了这话,杨怡晴的脸色更是惨白一片,整个人都摇摇欲坠起来。他小时候嫌少出门应酬,每日每夜的听着自家父亲说着祖辈显赫的家世,等到了侯府,因为冯氏和小冯氏的关系,上上下下都让着他一些。又因为侯府的少爷多是庶子,倒是让他多了几分隐隐自傲。
    原来,自己不过是不入流的小家子弟吗。
    李老爹看着杨怡晴杳然欲坠的模样,心疼的开口说道:“二太太,这……我们少爷好歹也是官家子弟啊。”
    小冯氏却冷冷的看了一眼李老爹,他真不知道自家那个傻弟弟是为了什么,当眼才瞎了眼选中了杨家那位:“官家子弟,一个注定留在地方,永远不可能升迁的小官,值得你们这么担心,还以为会入了皇上的眼。”
    小冯氏索性将话摊开来说道:“不是舅舅看不起你,做人,首先就要知道认清身份,当年你为何进京,想必你也还未忘记吧。”
    杨怡晴低下头不语,当初他自然是在亲娘后爹的手底下活的太辛苦,才贸贸然进京投靠的,事实上,这些年的好日子也证明,他这一步没有走错。
    看他这副模样,小冯氏又叹了口气,见他出落的也算是亭亭玉立,一晃眼的功夫,当年那个孩子也已经长大了。是啊,已经长大了,也怪不得他要开始担心自己的终身大事儿。只希望他可千万别学了弟弟,最后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小冯氏伸手将杨怡晴拉到身边,轻轻的抚摸着他的长发,淡淡说道:“你那老娘是个靠不住的,不过你放心,舅舅绝不会让你随便嫁了。高门不是那么好进的,以后舅舅会帮你找一个清白人家,风风光光的嫁过去当个正头夫君,留在京城,那人家不看僧面看佛面,也绝不会为难了你。”
    不是小冯氏不愿意使劲,而是杨怡晴这样的身份,嫁给寻常富裕人家才是最好的选择,否则硬是要高嫁的话,好人家的女儿哪里能看得上他,若是选一个外头锦绣的,进门之后还不得吃苦,永宁侯荣国公自家都有那么多儿子女儿,恐怕都不会为了这个外八路的亲戚撑腰。
    小冯氏真真一番苦心,杨怡晴似乎也听了进去,脸色好看了许多,等从正房出来的时候,已经恢复了寻常的神态,只是后头的李老爹眉头紧锁,看了一眼自己少爷,低声说道:“少爷,您,真的打算如舅太太所言那般?”
    杨怡晴微微一顿,叹了口气说道:“舅舅也是为了我好,他说的对,我这般的身份,哪里能够入得了贵人的眼。”
    李老爹听着心急,又想到杨怡晴的亲娘后爹肯定是靠不住的,让他们做主的话还不如听舅太太的,索性就闭了嘴了。
    这边小冯氏送走了杨怡晴,便有些疲倦的靠在榻上,脸色变幻莫名,菊香上前一步给他捶肩,一边低声说道:“太太何必这般忧心,奴才瞧着,杨少爷并不是蠢笨之人,早晚也会明白太太的苦心。”
    小冯氏却叹了口气,冷淡的说道:“怕只怕聪明人笨心思,若是个榆木脑袋,倒是好了。”
    小冯氏最为担心的就是,杨怡晴学了他亲爹的样子,到时候为了所谓的幸福闹出不好看的事情来,真要是这样的话,冯氏肯定不能轻饶了他。
    小冯氏这般的操心,倒不全为了杨怡晴,而是孔青琮的婚事也该准备起来了,珏姐儿的夫君贤良淑德,没有一处不好的,他心中也看着眼馋,只是一直以来的相看,不是他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他。
    如今还未分家还好,真要分家的话,虽然是嫡女,但其实二房带不走太多的东西,二娘子又是个不争气的,故而许多人家都看不上他们。明明琮儿是个好的,偏偏受了她娘的拖累,每每这种时候,二太太都把二娘子恨毒了。
    而这一次,因为匈奴和亲的事情,倒是有人找上门来,门户倒是显赫的很,是九皇子的嫡子,九皇子统共就这么一个儿子,自然是视作掌上明珠的。
    要说九皇子就不得不说起惠妃,这位可是一连生下四五六三位皇女,宠冠后宫,让当时的皇后都食不安寝的人物。
    据说这位惠妃并不如玉妃那般倾国倾城,但偏偏皇帝就是喜欢宠爱的架势一度有宠侍灭夫的倾向,大概惠妃碍着了宫内大部分人的眼,虽然生下了三位皇女,但都早逝,其中活的最久的四皇女也在五岁的时候夭折。
    这里头要说没有宫内那些妃子的手笔,就是皇帝也不能相信,但没有抓住任何的把柄,惠妃的痛哭也不过是换来将几位早逝的皇女记入族谱的优待罢了。
    而这位九皇子就是惠妃逝了三位皇女之后才生下来的儿子,自小就是皇帝的掌上明珠,比现在的十三皇子还要更受宠一些。
    只是可惜的是,这位九皇子似乎跟惠妃一般命苦,陆续连死了三任驸马,统共却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还是个先天不足病病歪歪的。
    九皇子受宠,连带着这个儿子也受宠,早早的受封了明珠郡主的头衔,不过这几年来,九皇子几乎门不出户,倒是让京都人几乎忘却了这对父子俩。
    九皇子会找上门来,小冯氏心中震惊的很,他怎么都猜不到,自家琮儿是哪里入了这位皇子的眼,不过要是能娶到明珠郡主的话,对琮儿自然有大大的好处。
    郡主的驸马跟皇子的驸马不同,依旧可以参与朝政,而九皇子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还能不为了媳妇考虑。
    只是小冯氏一来不知道这位明珠郡主的品性,二来听说这位生来病弱,将来怕是有碍子嗣,一时之间便有些犹豫。
    恐怕这也是为什么九皇子递了话到冯氏面前,冯氏却没有做决定,反倒是让他考虑的原因。
    这边小冯氏还没有拿定主意,那边皇帝已经快如闪电的确定了和亲的人选,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个人选居然是寿国公李家的嫡子。
    这个结果倒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说起来寿国公还是皇帝的父族,有着血缘关系,虽然明朝人都知道寿国公不过是个虚名,不过对外而言,到底还是摆的上台面的。
    不过这次皇帝会选中李家的人,还是寿国公亲自进宫去求来的,为此皇帝深感欣慰,不仅赐封这位李家嫡子为皇子,记在已故皇后的名下,甚至还将这位李家子的母亲提拔成了荣禄大夫,虽然不过是虚职,但一跃成为正一品的官员,能把大部分人甩在身后了。
    李家子出嫁的时候轰轰烈烈,嫁妆头一抬到了城门口的时候,最后一抬还在宫门口呢,单单是陪嫁的宫人侍卫,就有几百人,可见皇帝对这个皇子也是大方的。
    至于那位李家子是不是自愿的,又有几个人关心。
    牺牲了一个李家男儿,保住了自己的皇子,皇帝想必十分高兴;牺牲了一个儿子,却得到了正一品的职位,那位李家子的娘亲想必也高兴的跟;儿子成了皇子,自己的地位就更加稳固,那位李家子的父亲,想必伤心之余也会安心许多。
    至于那个随着和亲队伍越走越远的李家子,他是高兴还是伤心,又有什么影响呢。两国安稳的时候,他是呼韩邪后宫的吉祥物,必定能活的好好的,虽然失去自由,却换来富贵。但若是将来两国发生战争,这个和亲皇子的下场怕是凄凉无比。

☆、第53章 病重

孔尚瑾并不知道自家琮儿侄女会迎来一位贵子作为夫君,其实不为人所知的是,九皇子一开始看中的媳妇人选还是孔尚瑾,虽然都是永宁侯府的人,但比起来孔尚瑾怎么看都比孔青琮出息的多,再说了,也没有那么一个让人不放心的娘。
    只是可惜的是,九皇子打算的好,那位明珠郡主却不知从哪里见了孔青琮一面,芳心暗许,听了九皇子的打算,便哭着闹着要换一个人选,九皇子细细打探了一番,知道孔青琮跟她母亲是个截然不同的,如今也有功名在身,又想到自己的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左右要遂了儿子的心意,这才会请人上门。
    不说二太太如何的担忧,最后到底是答应下来,他深刻觉得,就算自己满世界的找,恐怕也找不到比这位明珠郡主更好的人选了,再有一个就是,听冯氏的意思,他是见过这位明珠郡主的,虽然看着柔弱,并没有到有碍子嗣的程度,为人看起来也爽朗大方。
    因为这件婚事,三房马氏又是气愤又是羡慕,气的是这样的好事儿总是轮不到自家,羡慕的是二房迎来一位郡主女婿,到时候别管二娘子多么不成器,将来琮姐儿还不是得有出息。
    再有一个就是,他生的瑜姐儿比琮姐儿还大了三岁,如今连个人选都没有。
    马氏一边怨怪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太太压根不太管他们三房的事情,倒是也不想想,他自己看中的那些人,就是嫁给孔青珏都高了,冯氏哪里会自讨没趣,为一个庶出女儿的孙女去招惹别人白眼。
    九皇子疼爱儿子,说是要把明珠郡主留到十八再出嫁,反正孔青琮年纪也并不大,小冯氏倒是一口答应下来,已经订了亲就是自家的人,他也不怕这个女婿跑了,再说如今孔青琮不过是个秀才功名,要是能再考中进士,到时候成亲才更加体面。
    为此,小冯氏逼着自家女儿进学,弄得孔青琮原本舒舒坦坦的日子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她顿时叫苦不迭,好几次都堵着孔尚瑾抱怨,但话里话外,倒是对那位郡主十分爱慕的样子,想来少年慕艾,她心中也是满怀期待的。
    孔尚瑾哪里有心思理会自家侄女的这点小心思,若是寻常时候,她倒有可能做一朵解语花,但这段时间程庆山的身体越发不行了,一开始还成起床,如今却已经卧床不起。
    程庆山是个执着的人,即使身体败坏到了这样的程度,还硬扛着最后的校对,一副誓死要把那本书完成的架势。
    无论三个弟子如何的劝解,甚至圣上听说之后,也派人来安慰了一番,但程庆山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