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奸臣之子-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顾晏生从来就不是委曲求全的人,非但没有向周浩然低头,反而趁着月色自己偷偷训练,没找任何人。
  他天赋异禀,又聪慧过人,往常练剑制毒都靠自己摸索,本以为这次也能一样,没想到箭术远远没有他想的简单。
  箭术是有变数的,并非依样画葫芦,他自己练了许久,依旧不得要领,就在这个时候,何钰不知道从那个角落出来,宛如救世主,握住他的手,细细指导。
  便如今天一般。
  “专心一点。”何钰的手比他小,包不住他的手,便往上握了握,半包住顾晏生的,俩人一起使力。
  “姐姐比远青王矮,不是没有胜算。”
  远青王人高马大,相比之下姐姐要显得娇小许多,她半夜睡不着,出来吹风,穿的是普通绣花鞋,更显得矮,低了远青王大半个头。
  何钰箭锋陡然上挪,对准远青王的脑袋,又左倾了些,因为有风。
  姐姐,你信不过顾晏生,总该信我吧,不要动,千万不要动。
  皇后秀眉蹙着,两只手抚在肚子上,眼神从不舍,犹豫到慢慢坚定起来。
  钰儿是她的家人,是她在深宫里唯一一个亲人,不信他,还能信谁?
  既然钰儿觉得可行,那必是可行的。
  皇后闭上眼,将自己完全交给何钰。
  她眼睛闭着,听觉便显得灵敏许多,只觉一阵风忽地刮起,人被身后的远青王带动,朝一边跌去。
  皇后慌忙睁眼,便见何钰单手握住顾晏生的手,借力陡然一跃,朝她身后踢去。
  远青王与她挨的实在太近,那一脚乍一看宛如踢向她一般,皇后尖叫一声蹲下来。
  屋里太暗,便显得光尤其明显,一道剑光陡然举起,朝她砍来,远青王威胁失败,恼羞成怒之下要杀了她。
  何钰奋力踹去,正中他的胸口,远青王惯性朝后倒去,手中的剑脱手而出,直直砸向皇后。
  何钰身子刚刚落地,无法再起一招,情急之下顾晏生手中长弓陡然射出,砰的一声将剑击的歪了些。
  皇后只听锵的一声,一把剑直直插在她面前,离她只有方寸之远,那剑若是再偏一点点,她今日便难逃一死。
  何钰连忙将人拉过来,顾晏生也迅速下令,“诸藩王先是妄图造反,后又对皇后不敬,死一万遍也不为过,来人,通通拿下!”
  羽林军与禁卫军听令,纷纷逼近几位藩王,就连皇后的暗卫也无人下令,主动帮忙。
  何钰护送姐姐出来,姐姐受到惊吓,精神未定,双目呆滞,纤手微抖。
  “没事了没事了。”
  何钰抚摸她的背,细声安慰,姐姐与他不同,他从小习武,该遇到的危险也差不多经历了个遍。
  这事对他来说不算九牛一毛,也是家常便饭,早已习惯。
  姐姐恰恰相反,常年绣花抚琴,瞧见杀鸡都会吓个半死,更何况这种场面,若非顾着自己一国之母的身份,早便哭了出来。
  何钰将自己的肩膀借给她,他一向没什么耐心,若是寻常女子,叫她自个儿消化便是,同样都是女子,没道理要他安慰别个。
  但这事出在姐姐身上,便做不到无动于衷。
  他叫姐姐背对着里屋,自己正对着,顾晏生回头,恰好看到他盯着自己。
  那眼神复杂,带着杀气,怨恨,锋利到像一把刀,想将所有伤害他姐姐的人干掉。
  顾晏生接收到他的暗示,没一句交流,仅凭借俩人长久以来的默契,便猜到何钰的想法。
  他想杀了诸藩王。
  顾晏生朝他点点头,示意会帮他做到,后又折身叫人加快攻势,他这边人多势众,诸藩王只剩下四个,本该占上上风,奈何这四人皆不是省油的灯。
  危难关头,他们放下各自的恩怨齐心协力,背靠背,分东南西北各站一边,攻防有训,羽林军与禁卫军拿不下他们,最多僵持而已。
  虽然配合默契,不过也不是没有攻破点。
  顾晏生背负双手,“皇叔们不肯放弃挣扎,是觉得还有希望荣登皇位吧?”
  既然功夫上无懈可击,那便从心理上攻击。
  “还在等外头的精兵攻来?”顾晏生失笑,“别等了,他们不会来的。”
  “你们心里打的什么主意,皆在父皇的算计之中,一步不差。”
  他细细道来,“父皇假死,引你们从各地赶来,无论你们今日争不争太子冠,只要经不住好奇心过来看望父皇,都已经一只脚踏进棺材里。”
  皇上装死,早就有了预兆,从七生七死毒开始。
  七生七死毒是慢毒,潜伏在人的体内,有个期限,短时间内不会有事,尤其顾筝常年习武,身体健康。
  但他偏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状态,晕迷不醒,当众吐血,都不属于七生七死毒的过程。
  为什么会这样,有两个可能,第一,有人混水摸鱼,又给他下了毒,但是要给他下毒何其之难,这也是为什么凭借周许两家的力量,依旧花了大力气才在御花园内间接给他下毒的原因。
  皇上九五至尊,吃的,喝的,全都需要人亲自品尝一遍才能送到他手上,会中毒的可能性为零。
  若非顾晏生的法子,周许两家还想不出点子,怎么报复回去。
  他们俩家费了千辛万苦给皇上下了毒,结果却被皇上利用,他中毒后病入膏肓一月又一月,就是不死,仿佛在等待什么?
  他在等藩王们入京,藩王们的封地各不相同,远的数月路程,近的也要十天半月,为了等他们才一直拖着不死。
  但偏偏出了意外,顾晏生中途想弄死大皇子与兴妃,搞出了个吴不死,吴不死能治他的病,这下戏演不下去,所以皇上死活不肯立顾晏生为太子不是没有道理的,顾晏生坏了他的大事,早不请来吴不死,晚不请来,偏偏在这个时候。
  顾晏生一个人坐在月下,想了好长时间,终于想明白了要点,于是向太后提出当太子的要求。
  一来,满足父皇想杀他的愿望,二来,当那个害死皇上的人,第三,让皇上借他的手削番。
  吴不死是顾晏生请来的,他要做手脚也极其容易,这也是诸藩王冒险找来的原因,因为觉得是顾晏生害了皇上,然后找人垂帘听政,暂时镇压诸藩王,将来好顺理成章的接位。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凡顾晏生是个有野心的人,都会这么做,他背后还有周许两家撑腰,即便他自己不行,凭借周许两家也能坐稳皇位,但到了那个时候,他自己就是个傀儡,真正掌权者是周许两家。
  所以顾晏生不会这么做。
  对付皇上很难,对付周许两家也不容易,而且皇上死了,周许两家权利一下子放大,丞相都不是对手,丞相压不住,何钰也会遭殃。
  因得种种,顾晏生选择了配合父皇演这出戏,老老实实当这个刽子手。
  既然有可能是他杀了皇上,找人顶替,再加上皇宫外尽是传言,这时候诸藩王过来探望合情合理。
  谁都知道这事有古怪,自然不敢一个人过来,叫上所有人,要倒霉大家一起倒霉,于是今儿非常巧,所有人都在。
  只要他们来了,做再多准备也无用,都逃不过一死,即便不争太子冠,顾晏生也会以别的理由弄死他们,安一个妄图谋反的罪名。
  但是出乎意料,诸藩王们十分配合,配合到自相残杀的地步,而第一个出手的就是远青王,安乐王与永宁王跟上。
  偏偏还就他们几个活到了现在,这太巧了。
  巧到不正常。
  “只要你们一死,外头那些兵自然弃甲曳兵,当然,即便你们不死,难道我大尚就没有办法了?”
  顾晏生斜他们一眼,“京城是国之首都,重中之重,城内城外各有十万兵马护着,萧将军刚打了胜仗,又带回来十万兵马。”
  “京城位处中央,前后左右皆有邻城,只需两个时辰便能赶过来救援,你们想靠诸王的那点兵造反,便如蜉蝣撼树,不自量力。”
  诸王明知这里头有古怪,却还甘愿配合,无非一个字,‘利’。
  正如顾晏生所说,京城合集起来保守能调动三十万精兵,再加上附近的邻国,五十万左右。
  诸王们远远不及,远青王才十万,靖王是亲王,没有封地,留在京城当个闲散王爷,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最多能集五千兵。
  安乐王离的太远,本来有十二万兵,一路赶的太急,老弱病残跟不上,掉了四万兵,还剩下八万。
  永宁王那地方跟其他小国交接,常年发生小摩擦,那么多眼睛盯着,不敢大肆养兵,最多五六万。
  其它藩王多多少少都养了些,他们都不笨,若非争夺太子冠的时候有人带头,怕自己落后,跟着抢了一把,说不得现在还好好的活着。
  他们的死是三个藩王故意为之,至于靖王,就像个意外,不在他们的计算之中,奈何运气好加功夫不错,竟活到了现在。
  他也是唯一一个被三个藩王蒙在鼓里的人。
  那三人野心极大,皇上有张良计,他们也有过墙梯,想向死去的藩王们借兵。
  “靖王,侄子相信您只是受奸人蒙蔽,现在就有一个洗脱嫌疑的机会,您要不要?”


第175章 只差一点
  顾晏生学他们,玩挑拨离间这手,眼光倒是挺独特,挑了靖王。
  靖王是唯一一个没有封地的王爷,养在京城,他有没有野心远青王不知道,不过他知道,靖王是来混水摸鱼的。
  现下用的着他,否则早便送他与明洛王一同去见阎王。
  若是没被困在这里,对于他们来说,人死的越多越好,越多,他们能用到的兵就越多。
  顾筝一个劲的想离间他们的关系,其实不用他动手,到了时间,他们自然会争得你死我活。
  没来皇宫前,其实他们几个见过,他,永宁王,和安乐王,还有康泰王,四个人。
  小时候就他们四个玩的最好,那时候父亲极力想叫他们兄友弟恭,安排在一个书苑,母亲们却希望他们暗中争斗,分出一个胜负高低,以此为荣。
  她们越是希望,他们越叛逆,私底下玩的很好,记得第一次见面时康泰王掉进水里,那时他还小,还是个文弱书生,怯生生的喊救命。
  他与安乐王和永宁王三人路过,捡棍子,撕衣角绑在一起,放进水里叫康泰王握住,他们使力拉。
  掉进水里的人很沉,三个小萝卜头使了极大的力气才将人拉上来,上来时康泰王浑身湿透,他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回去了被母妃骂,去了书苑又在小伙伴面前炫耀,说自个儿罚跪两个时辰,永宁王说他罚没有晚饭吃,大家比谁罚的重,最轻的居然是康泰王,被好好的安慰喂汤。
  因为他没有受罚,所以他当最小的那个,谁罚的重谁当老大,不知不觉就拜了兄弟,互相扶持。
  许是回到了熟悉的地方,禁不住好奇心,去了那条淹了康泰王的小溪,发现浅的只到腰间。
  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只到腰间,小时候却觉得深如虎潭,远青王看的入神,不知不觉身边竟然站了另外三个人。
  他们互相不打扰,就这么静静站了许久,久到天都黑了,才终于有人说话。
  康泰王问了目前为止他最关心的,还是皇上中毒已死一事,皇上已经划下了张良计,剩下的便是他们的过墙梯。
  四人一拍即合,决定杀了其他藩王,让他们的兵大闹京城,借这股气攻下皇宫,待皇宫打下来,便是他们刀剑相对的时候。
  谁料皇宫还没打下来,他们四个中的康泰王竟然先死了,只剩下他们三个,和一个靖王。
  靖王本就看他们不顺眼,觉得他们阴险狡诈,被顾晏生一挑拨,更是犹豫不决。
  顾晏生开出更大的条件,“皇叔若是下不去手也没关系,过来便是。”
  只要他过来,便只有三个藩王,能防范的圈子变小。
  靖王越发犹豫,攻势都变弱了几分,顾晏生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诱人,毕竟跟着三个藩王,只有死路一条,反倒是顾晏生,怎么说都是太子,说话一言九鼎,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没必要骗他。
  他一没有兵,二没实力,杀了他只会显得皇家无情,于皇家的名誉来说不好,真没必要杀他。
  他有心站顾晏生的队,远青王不愿意,百忙之中陡然出了一剑,直直朝靖王刺去。
  靖王仿佛有心灵感应一般,反手挡剑,一个下滚从四人的攻防圈内跑出来。
  他本来还有点担心顾晏生卸磨杀驴,但远青王那一剑,直接将他逼去了顾晏生这边。
  顾晏生当真没为难他,“皇叔可以回家了。”
  他也没有提醒靖王,因为知道,靖王能活到现在不是偶然,他聪明,知道该守口如瓶。
  “那我走了。”
  靖王握紧了剑,绷紧了身子,他现在在顾晏生的圈子里,四周都是顾晏生的人,不可不防。
  顾晏生当真出乎他的意料,居然真的没为难他,任由他出了凤秀宫,瞧见外头大好的月光。
  真的出来了?
  靖王长舒一口气,回头瞧了瞧凤秀宫,里头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刀剑齐鸣的声音,顾晏生与诸藩王还在狗咬狗。
  最好同归于尽,叫皇室死个大半,他好捡个便宜。
  诸藩王没一个善与之辈,顾晏生也没好到哪里去,都该死,今日之仇,他日必当血洗!
  他借着夜色,匆匆离开,走到一个小巷子时,心中突然警铃大作,急急朝一边扑去,果然见原处一根箭插在那里。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好事发生,顾晏生也不可能真的好心放过他,他只是埋伏起来,找个机会杀他而已。
  阴影处有人走出来,顾筝一身龙袍,脸上带着笑意,“我那个儿子还是太年轻,不知道斩草除根的道理。”
  靖王虽然是他的兄弟,可知道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便不能放他离开,否则将来必成隐患。
  皇帝勾勾手,顿时有黑衣人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将靖王团团围住。
  “杀!”略微煞气的字眼从薄唇里吐出,不带一丝感情。
  小巷子当即响起锵锵有力的打斗声,没多久传来一声惨叫,靖王已经伏法,有人在打扫现场,收拾他的尸体。
  顾筝静静的等着,有脚步声传来才吩咐道,“去看看宫外战况如何?”
  诸藩王带来的兵都是实打实的,并非妄言,全部加一起四十万有余,他已派人从东南西北围剿,没有主的兵,便等于没有主心骨,再加上他散出诸王已死的消息,早已人心大乱。
  跟着造反的人格杀勿论,投降既往不咎,反杀者得纹银二十两,又一批放下武器主动投诚,反倒杀的对手措手不及。
  如今已是亥时,战况定能在五更前解决,至于诸藩王那边,交给顾晏生便是。
  不知是有周许两家指点,还是天生聪慧,顾晏生的表现出乎他的意料。
  从养心殿,到凤秀宫,期间几次险些遇难,都不见他有半点慌乱,是心中有底气?还是死马当活马医?
  反正都走到这步上了,害怕也要走,不害怕一样要走,不如装的冷静一些,叫别人不敢小觑了他?
  能看透顾晏生的只怕只有一个人,何钰。
  何钰还在安慰姐姐,姐姐情况缓了一些,他差人做来一碗镇定安神的汤,一口一口的喂姐姐喝下。
  姐姐的宫女太监都被诸藩王命令暗卫打晕,搁在角落,本来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暗卫们手脚麻利的将人扛去院子边的花丛中。
  顾晏生来时担心皇后,直接便去了寝宫内,没搜查院子,所以没看见。
  毕竟是自己人,暗卫们下手很轻,这会儿大家已经醒了过来,伺候在姐姐身边,姐姐的暗卫也留了一部分,护在姐姐身侧。
  姐姐探手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