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墙-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臭小子既然带着糜家姑娘私奔,那就遂他的心意,暂时不要让他回来。你以为他真的那么孝顺写信回来报平安?那是臭小子被关中王给抓住了,得到关中王的提醒才想起给咱们写信。”

“关中王提醒他什么?”丁夫人好奇的问道。

“……能提醒什么?就是告诉他因为他的关系,咱们老夫妻俩快要和离了。”

“胡说八道,这是哪个混账在乱嚼舌根?”丁夫人大怒道。曹操倒是有些无所谓,“少乱发脾气,咱俩的事情早就在许昌传开了,能瞒过什么人?赶紧收拾收拾,随我回府。”

“夫君,这时候回府,会不会让人嚼舌根?”丁夫人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当时气急了,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闹得满城风雨,脸皮薄的丁夫人有些不好意思露面。

“怕啥,一切都有为夫在,谁敢乱嚼舌头我就收拾谁。”

曹操的话就像是给丁夫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丁夫人答应一声,就吩咐贴身的侍女去收拾行李准备回府。在准备的时候,丁夫人有些纳闷的问曹操道:“夫君,子修是怎么被关中王逮到的?”

“这事啊,也怪子修自己不小心,咱们这里不是缺马嘛。他去了关中以后就想要借助糜家的门路往我们这边走私战马。可战马是属于军用物资,关中的监管又很严,子修没干两回,就被关中王的手下给拿了活的。不过这臭小子还不算没了良心,还知道帮着自家收罗战马。”

“那关中王会不会借这件事为难子修?”丁夫人有些担心的问道。

“应该不会。不过关中王的来信里也说了,下不为例。这是宽容也是警告,看来我们想要得到关中的战马,只有按照关中王定下的规矩来。”

“可战马换人口不是好事。”

“那也没办法,谁让咱们这里缺战马呢。”

“要不跟袁绍商量一下,从他那里购买一些战马?”丁夫人提议道。

曹操闻言愣了愣,摇头说道:“本初?还是算了吧,我现在很担心他在灭掉公孙瓒以后下一步准备对付谁,如果不出所料,我跟本初的交情恐怕等到公孙瓒被灭后,也就要到此为止了。”

“……夫君,你会跟吕布结盟,其实就是为了日后应对袁绍的南下吧?”

“……嗯,本初的性情我是最了解的,即便我跟他交情再好,该动手的时候,他也不会有丝毫心软。如果我们败给了关中,那我们曹家尚有一丝生机,可若是败给了本初,那才是我们曹家真正的末日。”

丁夫人重回曹家,最失望的就是卞夫人,不过她丝毫没有表露出来,热情的拉着丁夫人的手如同一对好姐妹。而最让卞夫人感到开心的,就是曹操决定将她的长子曹丕带在身边,至于曹昂,曹操没有提起,并且不许别人提起。

虽然心里充满了疑问,可家主不让提,别人也没胆子敢多嘴。曹昂离开曹家的事情被逐渐淡化,只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曹昂的下落。

与此同时,与关中商议战马交换的使者也启程前往关中。

曹操就这优点让刘福喜欢,不会死要面子活受罪。当然像这种战马换人的小事,刘福是不会出面的,直接让郭嘉出面招待了使者荀。

老友久别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郭嘉拉着荀秉烛夜谈了数日,在叙旧的同时也将战马换人这件事给敲定。在两家签署合约的时候,刘福作为东道主是需要出面的。可见到荀以后,刘福知道前几日郭嘉跟自己所说的没错,这个荀看来在曹操的手下混得并不如意。

荀是个理想主义者,即想要汉室可以中兴,又想要曹操与天子的矛盾不会激化。结果就是两边都没讨到好,谁都当他是外人。曹操在一开始得到荀的时候,那是欣喜若狂,对荀颇为重视,但在迎汉帝入许昌以后,荀几次为了汉帝与曹操作对,已经引起了曹操的不满,若不是荀能力出众,眼下暂时找不到可以替代荀的人,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萧何的人物恐怕此时已经被关进了冷宫。

荀也知道这个情况,可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性格,决定了荀悲催的一生。说难听点,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文若,我看你气色不好,不妨在长安多留几日,让华佗为你调养一下。不用担心曹操那里,我会写信告知他此事。别担心,志才来长安的时候我也让华佗给他诊治过。”在签完了合约后,刘福皱眉对荀说道。

“殿下,荀文若的身体没有大碍。”荀婉言拒绝道。

刘福闻言点头说道:“没错,你的身体没大碍,可你的心病很严重。你呀,就是个完美主义者,可这世上哪来那么多完美的事情。有些时候你是需要站队的,而且一旦选择了站队,那就要站稳、站牢,你若是摇摆不定,那最终只能让你里外不是人,谁都不会拿你当自己人看。”

“……或许正如殿下所言,荀有些不自量力了。”

“也没那么言重,以你荀文若的能力,就是做丞相都没问题。可文若啊,一个人想要一展所长,最关键的是还是自己的主公是否值得自己效力。说句你不爱听的,许昌我那个弟弟真的值得你用身家性命去报答吗?你为他做了那么多事,甚至为此引起了曹操对你的不满,可他信任你吗?为了一个不信任的你的人把自己给弄得憔悴,值得吗?”

“主公,说过了。”郭嘉在一旁小声提醒刘福道。

刘福闻言点点头,对荀说道:“文若见谅,我这人说话一向比较直,心里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有什么失礼的地方,还请你莫要见怪。”

“不敢。”荀连忙答道。

话不投机半句多,刘福看出荀今天似乎不想给自己多说什么,也就没有继续留下来,命人让华佗前来给荀检查一下后,就留下郭嘉待客,自己去忙别的事情了。

等刘福走后,荀对郭嘉道:“奉孝,看来你比我幸运。”

“……我要是劝你来关中,你是不是就会说忠臣不事二主?”郭嘉笑着问道。

荀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着看着郭嘉。郭嘉见状摇头笑道:“刚才的话算我没说,你还真是一个死脑筋。对了,你荀家准备派谁来关中效力?”

“奉孝此话何意?”荀故作不解的问道。

郭嘉鄙视的看了荀一眼,“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世家大族惯用的手段。不过我可事先提醒你,你荀家派来的人最好不是阿猫阿狗,否则关中王是不会看上眼的,他可不会因为你荀家的声望就对你荀家派来的人委以重任。”

“……不知你家主公最看重的人是谁?”

“第一当然是你,其次就是公达,所以你荀家想要派人来关中落户,最好考虑清楚。也别指望动用老一辈就能让关中王另眼相看,关中的宿儒并不少,想引起关中王的重视,至少也得是卢师、蔡师那个级别的。”

“……奉孝,我是不会背主的。”荀沉默了片刻,对郭家说道。

郭家闻言有些失望,不过他也了解荀的性格,逼迫的狠了,反而容易起反效果,倒不如就像关中王所说的那样,顺其自然。

眼见招揽不成,郭嘉也就没有再提这事,跟荀说了会在颍川的往事,就见庞统带着华佗来到了面前。

“士元,你怎么来了?”对于庞统的到来,郭嘉有些意外。这个来自襄阳鹿门山的学子很明显受到刘福的信任,也是日后的培养对象。郭嘉记得在跟刘福闲聊的时候,刘福曾经说过,等到他们这代谋士年长以后,接他们班的人里必有庞统。而经过这段时间的考校,郭嘉也发现庞统虽然长相差强人意,但学问却是实打实的,整个关中能够找出来与其并肩的同龄人,恐怕只有至今还在兴汉武院苦熬的司马懿。

司马懿终于还是如愿进了武院,多亏了关中王的说情,否则以司马防的脾气,那是断然不会同意。不过司马懿也的确是个领兵的将才,进入武院没多久,他的成绩就已经叫人惊叹。而这世上的事情从来就没有事事顺利的,司马懿的兵法学得再好,在武院武技课上,还是会被那些嫉妒的学友给揍的满地爬。

“郭先生,主公有事要你马上过去。”

“主公现在人在哪里?”

“益州馆。”

“文若,主公相召,我这就过去,等有闲暇的时候我们再聚。”

“奉孝只管去忙,不必顾忌这里。”荀笑着答道。

与荀告别以后,郭嘉急匆匆赶到益州馆。所谓的益州馆就是刘福命人按照一定比例制作的巨大沙盘。除了益州馆外,大汉每一个州都有。这些沙盘可以说是关中的一个秘密所在,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地方。

郭嘉一进益州馆,就见刘福正站在沙盘前凝神思考,见自己进来,开口对自己说道:“奉孝,咱们拿下益州的时机到了。”

一听刘福准备对益州动兵,郭嘉心里一动,试探的问道:“莫非那个刘璋终于肯挪窝了?”

“嘿嘿……的确是挪了,而且你说这人还真是怪啊,原本就跟只乌龟一样缩着脖子躲在益州深处怎么也不肯挪窝,可现在刘范、庞羲兵败,他又马上主动出击,还是亲自领兵,你说他的胆子怎么忽然就变得这么大了?”

“大不好吗?正好给我们节省了抓捕他的时间。不过主公,你提出的斩首行动真的能够成功吗?”

“张燕的白虎军如今已经成军,正等着建功立业,而白虎军建立不久,尚没有叫太多人知晓。我还会让赵云跟鞠义带领本部人马通过上庸抵达巴西待命,就不信九千人搞不定一个刘璋。”

。。。

第178章斩首行动

刘璋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就在半个时辰前,自己已经将庞羲、刘范这两个叛逆逼入了绝境,马上自己就会成为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者,可就在这时,三支来历不明的军队杀了进来,自己这个即将成为最后赢家的人转眼间就变成了阶下囚,这现实实在是叫人有点无法接受。

庞羲小心翼翼的看着向他走来的一员武将,相比庞羲,一旁的刘范倒是显得很镇定。见那员武将走近了,刘范抱拳一礼道:“赵将军辛苦了。”

“没有刘公子辛苦。刘公子,关于刘璋的劝说,还需要刘公子帮忙。”

“这是自然。”刘范开口答应下来。

等到赵姓武将离开后,庞羲小声问刘范道:“伯玉,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

眼下大局已定,益州牧刘璋落入关中军手中,益州已然是关中的囊中物,刘范不觉得失去了刘璋的益州有人能够阻拦住关中军的进驻。见庞羲问起,便指着离去的武将背影为庞羲介绍道:“那人姓赵名云字子龙,是关中王直属亲军元戎军主将。”

“关中军!?”庞羲闻言一惊,不过随即又放松了下来,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刘范问道:“伯玉,你难道早就投靠了关中?”

“秩节,事到如今我也不再瞒你,此次来巴西,我的确是受关中王指派,为的就是给关中拿下益州做准备。”刘范面带歉意的对庞羲说道。

“你,你竟然引狼入室!?”得知事情真相的庞羲突然情绪有些激动的冲刘范叫道。

刘范闻言皱眉道:“秩节,什么叫引狼入室,这益州难道不是大汉的益州……”

“这是你父亲留下的基业!”

“可以刘璋的本事,他保得住这份基业吗?”刘范大声反问道。随即不等庞羲回答,刘范已经自顾自的摇头说道:“他保不住,益州迟早会变成他人的囊中物,与其给他人做嫁衣,倒不如借此机会给刘家谋求一份退路。”

“不是还有你吗?”庞羲同样大吼道。

“我?呵呵……秩节,你清楚关中军的战力吗?今日你也看到了,不过九千关中军,就将刘璋的两万余人杀得丢盔弃甲,主将更是被生擒活捉,你觉得益州需要付出多少条人命才能抵挡住关中军?不要跟我提益州境内有多少关隘天险,对别人来说攻取那些地方会损兵折将,可对关中军却并不适用,因为你没有见识过关中军强大的各种攻城器械。”

庞羲:“……”

没有理会庞羲的沉默不语,刘范叹了口气,“关中的强大远远不是你所能想象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关中王是个重人轻物的人,一旦让他手下折损过重,那等他拿下了关中,你以为我等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牵扯到家族利益,庞羲也不得不慎重对待。沉默了片刻后,庞羲问道:“关中王给了你什么承诺?”

“此事了了,我会被任命为汉室宗正,而刘璋若是识时务,也可以保证富贵一生,一个王侯的身份是不会少的。至于你们这些人,关中王也会量才任用。秩节,你如今就算不愿意,可在别人眼里,你已经是关中的一员,就不要再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你,你这回可真是坑死我了。”庞羲苦笑一声道。

“你现在觉得是我坑了你,可日后你会感激我坑了你的。”刘范笑着对庞羲说道。

“……我现在要做什么?”庞羲摇了摇头,问刘范道。

“你现在还是巴西太守,打仗的事情不需要你,可巴西的稳定以及民生还要你以及你的手下来出面维持。”

庞羲点了点头,“那你呢?”

“我?我自然是去劝刘璋识时务一点,不要冥顽不灵,否则我也保不住他的性命。”

“……伯玉,既然关中动手对付刘璋,想必汉中的张鲁这回也没好果子吃吧。”庞羲忽然问道。

刘范没有隐瞒,点头答道:“关中王一向喜欢谋定而后动,既然他选择了动手,想必已经有了完全的准备,恐怕此时的汉中已经改姓刘了。”

汉中杨府

留守汉中的阎圃本来并不想来参加杨松举办的宴会,可架不住杨松的一再邀请,都是官场上的人,在没有到撕破脸的时候,总会给自己跟对方留下几分余地,不会彻底得罪人。不过当阎圃看到杨府出现的关中军时,阎圃瞬间明白,决定阎家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阎圃做梦也没想到,平时表现得胆小贪财的杨松会有这么大的魄力。他相信杨松跟关中私底下眉来眼去,却没想到杨松会胆大到直接引关中军进城。

“阎先生,此时此刻,想必你心里也该有个决断了吧?”刘福笑眯眯的问阎圃道。

阎圃很清楚刘福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短暂的沉默过后,阎圃看着刘福说道:“关中王,你如此作为,难道就不怕引起众怒吗?”

“众怒?你是说其他诸侯会联合起来讨伐我吗?”刘福微微一笑,“有什么好怕的,如今潼关在我手里,关中带甲之士数十万,诸侯即便联合又能凑出多少人马?更何况,他们敢放心把自家人马都拉到潼关来吗?他们敢让不是自家的人马在自家的地盘上乱走吗?”

阎圃无言以对。的确就如刘福所说,如今大汉的现状就是如此,诸侯割据,各自称雄,谁也不会完全信任谁,更没有让别人随意进出自家地盘的可能。而在没有发生损害自身厉害关系之前,谁也不会故意来招惹关中。

“关中王不是一向自诩爱民如子吗?怎么就准备在汉中掀起战火,让百姓受战乱之苦。”

“为了避免让百姓受到战乱的影响,所以我来了,同时我也希望阎先生可以去劝说张鲁,顺应天意,不要做无谓的抵抗。我不想要让汉中留太多的血,终归都是汉人的血,能少流就少流一些。”

“关中王若是不想让汉中流血,又为何要轻启战端?”阎圃大声质问道。

刘福闻言脸色一板,严肃的答道:“为了大汉的一统。我不希望强大的大汉因为诸侯割据而陷入内耗,从而给外族可趁之机。那些为了个人的霸业而牵连到百姓的诸侯,我迟早会将他们统统干掉。”

“……关中王有此大志,阎圃佩服,敢情为关中王略尽绵薄之力。”阎圃对刘福深施一礼道。

刘福见状开心的扶起阎圃说道:“阎先生客气,眼下就有一桩急事要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