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墙-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在简雍赶回来的很及时,让刘备喜出望外。刘备很清楚,短时间内自己是回不来了。为了防止曹军的追击,必须留下一部分人在汝南为自己抵挡曹军。可留谁呢?谁都清楚此时留在汝南城里很危险,曹军杀到,投降都不见得能够活命。

想来想去,就在刘备难以取舍的时候,刘辟来找刘备表示自己愿意留下为刘备阻挡曹军。刘备很感动,老话怎么说来着,板荡见忠臣。其实想要看清楚一个人是否真的对自己好很容易,只要看在自己倒霉时那个人的反应就可以了。

装聋作哑,视而不见,那种人只能归为酒肉朋友,不可交,更不可信任。能力虽然不足,但却尽力帮忙,那类人才是真正值得结交的人。

不过刘辟愿意留下来并不是为了刘备这个人。想想也是,本来就不是真心投靠,只是因为迫于压力才不得不认刘备为主。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脱离刘备的机会,刘辟又怎么会放过。

虽然投降曹操有些风险,但这个风险还是值得一冒的。因为曹操缺马,没有养马地的曹操只能通过购买来组建自己的骑兵。河北袁绍倒是有马源,可袁绍又怎么可能做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曹操唯一可以得到战马的途径,只有关中。但关中不要钱,要人,以马换人这个主意让曹操痛并快乐着。

看着自己手下的骑兵越来越多,曹操是快乐的,可治下百姓的减少,却又让曹操感到很痛苦。曹操很清楚存人失地跟存地失人的区别,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曹操的目光不可避免的落到了像刘辟这种不服教化的贼寇身上。在曹操看来,用贼寇换战马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于是,刘辟这类人就倒霉了,被像牲口一样的用绳拴着拉往关中。虽然关中并没有歧视他们,但这个过程却让贼寇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不过与给人当炮灰相比,刘辟还是宁愿被人当牲口一样的运往关中换马。至少能活着,而且听说已经在关中安家落户的昔日同伴如今过的都还不错,务农的务农,参军的参军,再也不用过流离失所的日子。

未来描绘的再美好,那也是空的。而老百姓最讲究的是实际,唯有切身体会到好处,才会肯拼命。刘备给刘辟这些新降之人的许诺不管多动听,却依然不能收服他们的心。谁都不是傻子,眼下你刘备自己都管不了自己,凭什么指望别人会为你卖命!

刘备将之前从刘辟那里挑去的五百人又还给了刘辟,随后又东拼西凑的给刘辟增添了两千老弱残兵。不指望这三千人可以坚持很久,只要能给刘备争取到两天的时间,刘备就已经谢天谢地。

目送刘备带着大队人马离开了汝南,刘辟回头对身后的龚都等人说道:“根据情报,曹操的大军赶来还要一天左右,你们要是有谁不愿意留下,那就趁现在赶紧逃命去吧。”

刘辟的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人扭头离开,刘辟没有阻止,更用眼神示意一向跟自己共进退的龚都不要吱声。等了好一会,见留下来的人只剩下龚都以后,刘辟这才笑着说道:“看来最后愿意留下来陪着我一起玩命的就只有你了。”

“刘老大,你不会真的要为刘备卖命吧?”龚都疑惑的问道。

“就凭他也配?”刘辟冷哼一声。

“那你干嘛主动把这个要命的差事要过来?”

“不要过来,我们怎么脱离他刘备的控制?”

“那我们还留在汝南做什么?赶紧带着人离开才是啊。”

“离开以后呢?继续做山贼?兄弟,你没发现这山贼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吗?”

“刘老大,你就直说吧,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想去关中。”

“去关中?刘老大,那个关中王会接纳我们吗?毕竟我们当初拒绝过他一次。”

“所以我们才需要借助曹操的帮忙。”

“……以人换马?”

“去准备吧,想必曹操的先锋很快就会到汝南了。”

曹军的先锋比刘辟所预料的要早出现,夏侯渊保持一贯的作风,率领他的骑兵出现在汝南的附近。而那时,得到刘辟许可,正带着自家人马离开汝南的贼寇还没走出多远。骑兵攻不了城,夏侯渊没有硬来,当即率兵开始追击那些离开汝南的贼寇。

等到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汝南,开始准备攻城之时,汝南原本紧闭的大门缓缓打开,一队队没有拿兵械的守军缓缓出城,向曹军请降。

这个情况出乎曹操所料,连忙命人询问刘备的下落,在得知早在一天前刘备就带大队人马离开汝南以后,曹操不由摇头苦笑。如果夏侯渊在赶到汝南时不去追击那些离开汝南的贼寇,说不定还能追上刘备,可现在再追?

“既然刘备已经逃了,你们又为何还要留在汝南?怎么不跟刘备一起离开?”曹操有些好奇的问跪在自己面前的刘辟道。

“回大人,我等本来就是被刘备胁迫来的汝南,又怎么会愿意随他继续逃亡。”刘辟恭声答道。

“那你们日后有何打算?”

“……大人,我等想要去关中。不敢欺瞒大人,我等与关中王曾经有旧,当时关中王还是张掖王,遇见我们以后见我们可怜,便准备安排我等前往张掖生活。只是那时我等并不信任关中王,故此拒绝了关中王的安排。只是现在,我等后悔了……”

“……妙才,将他们看押起来,等清点完俘虏人数以后将他们一并送去关中。”曹操沉默了片刻,吩咐夏侯渊道。

“孟德,你好像不太高兴。”夏侯渊命人将刘辟带下去,小心的问曹操道。

曹操闻言苦笑道:“我怎么开心的起来?连山贼都知道去关中能有活路了。妙才,我真担心以后我们治下的百姓会都跑去了关中。”

“孟德你想多了,我们虽然跟关中以人换马,但对我们治下的百姓却没有动过一人。那些山贼土匪去了关中对我们来说也算是好事,他们留在这里也是祸害,倒不如在赶走他们之前从他们身上捞些好处。就咱们这回的收获,至少可以从关中换回一千匹战马。”

听夏侯渊提到战马,曹操的脸上也有了一些笑意。有了这一千匹战马,虎豹骑的数量就可以达到二千,这是一股足以左右战局的力量。

“妙才,此次战斗你当是首功,看好你手底下那一千人,用他们换来的战马,到时都会拨给你使用。”曹操微笑着对夏侯渊说道。

“真的?那真是太好了,我正愁怎么跟你开口呢。”夏侯渊欣喜的叫道。

“不要难为刘辟那些人,他们可都是换取战马的本钱。”曹操不放心的叮嘱道。

“孟德放心,公私我还是能够分清的。孟德,我们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你的意见呢?”曹操闻言问道。

夏侯渊想了想后说道:“我的意见,我们应该趁此机会攻打宛城,确保许昌的安全,同时给胆敢收留刘备的刘表一点教训。”

“唔……宛城的李肃的确有些碍眼,只是妙才,你还能跑得动吗?”曹操点点头,问夏侯渊道。

“孟德休要小瞧人,别说是去找李肃的麻烦,就是让我现在去追刘备,我也不见得追不上。”夏侯渊大声答道。

曹操笑了笑,“刘备那人以后再收拾,还是先干掉李肃吧。妙才,李肃的生死我不关心,但李肃麾下的那些战马,你务必要尽力保存。”

“夏侯渊明白。主公,事不宜迟,末将这就动身。”

“一路小心。”

宛城

李肃做梦也没想到曹操会在这时来找自己麻烦。自退出关中投身刘表开始,李肃就过上了看门狗的日子。原本还设想逐渐取得刘表的信任,从而一展抱负。可关键问题是刘表压根就不召见李肃。除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定量送来一批粮草,荆州对宛城的李肃几乎可以说是不闻不问。对于李肃所提出的任何要求,荆州的回答永远只有两个字,不许。

李肃也不是没有想过另投他人,可直到这时李肃才发现自己来宛城是多么错误的一个决定。宛城位于中原地带,交通发达,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地理条件,李肃深陷其中,动弹不得。

关中李肃是回不去了,如今益州也被关中所占,那就不用幻想。而曹操那里,李肃不会忘记当初在长安自己是如何欺负汉帝的,去了曹操那里,只能是自取其辱,至于剩下的吕布那里更不用想,江东孙策、河北袁绍又距离太远,适合李肃投靠的,也就只剩下荆州刘表。

两千人马是如今李肃手里掌握的最大依仗。因为前途无亮,那些跟随李肃来到宛城的关中铁骑走的走,逃的逃,不是回了关中就是不知去向。清楚明白这两千人马是自己最后依仗的李肃对这些人看管的很紧,可当夏侯渊率兵出现在宛城附近的时候,李肃明白,决定自己最后命运的时刻到了。

之前看到刘备被曹操像撵兔子一样撵得四处乱窜的时候,李肃还有点幸灾乐祸,可等曹军将矛头指向自己的时候,李肃欲哭无泪。

两千人马是绝对抵挡不住曹军的。李肃一面坚守城池,一面数次派人前往荆州求援。只是如今荆州已经物色到了一个新的看门狗,自然不会愿意继续在李肃这条老狗的身上浪费精力。

求援的使者派出了数拨,但却始终了无音讯。当李肃站在城头看到曹操大军出现的时候,李肃绝望了。

人一旦绝望,就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俯首认命,要么毁灭一切。如果在这时给绝望的人一线希望,那绝望的人就会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不管多不合理的要求,他都有可能答应下来。

曹操察觉到了李肃的反常,果断派出了招降的使者。李肃的死活曹操不在意,在意的只是李肃手底下的那两千匹战马。与关中支付给曹操的战马不同,李肃手下的那两千匹战马可都算是一等一的战马。想想也对,李肃当初好歹也是关中之主,手下所骑乘的战马怎么可能是劣马。在曹操的眼里,只要能顺利接受这两千匹战马,就算是封李肃一个关内侯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负责劝降李肃的荀攸不会那么实在,刚一见面就把曹操的底限告诉李肃。买卖嘛,总要讨价还价才能算是买卖。在探知李肃的底限以前,荀攸不想说出自己的底限。

李肃对这次招降很重视。因为荀攸刚一见面就说了,他奉命前来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果双方谈不拢,那就只能让两军将士来谈了。

为了保命,李肃开出的条件并不高,不过为了多争取一丝好处,李肃也没有傻到刚一见到荀攸就说只要让他日后能够做个富家翁,曹军的任何条件他都答应。

谈判进行的很艰难,无论是李肃还是荀攸,都想要为己方多争取一些好处。不过事情终归会有一个结果,经过一天的商谈,李肃答应交出自己手中的兵权,而荀攸则代表曹操答应在李肃投降以后不会为难李肃,除了李肃的积蓄不会有人去动外,还给了李肃一个关内侯的爵位。不过从此以后,李肃就必须要待在许昌渡过余生,想要去他所谓的封地,那就只能等下辈子了。

双方都很满意这个结果,曹操平白得了两千匹上等的战马不说,还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宛城,虽说这宛城这几年被李肃祸害的不轻,但好歹城里还有十几万人,这对曹操来说可以算是意外之喜。而李肃虽然丢了兵权,人身自由在日后也会受到限制,可终究是保住了性命,让李家的血脉得以延续。

不过曹操、李肃都满意了,却也有人感到不满意。荆州的蔡瑁等人本来是希望看到李肃跟曹操两败俱伤的,却没想到最后会是这个结果。早知这样,还不如支援李肃呢。

第189章成都小事

蜀地多俊杰。uruo.原本历史上应该为刘备所用的西蜀人才,如今基本上都归了刘福。虽然还有一些跑去了蜀南不愿意接受刘福这个新主公。不过刘福却丝毫不担心,蜀南迟早也是自己的,等自己拿下蜀南,看这帮家伙再往哪跑。

刘福很反感那种持才傲物的人。没有你张屠夫,我就一定得吃带毛猪?就不能换口别的肉吃?只要能达到目的,过程并不重要。

在拿下成都以后,刘福接见了那些愿意为自己效力的人,像董和、彭这些主动投效的人,刘福一一封官委以重任。当然也有仗着有几分才学坐等刘福登门去请的,对于这类人,刘福直接选择了无视。

做事不积极,都赶不上热的!刘福可不是历史上那个手下无人可用的刘备,逮着一个就感到庆幸,有兴汉学院撑腰,身边又有大量人才可用。你不主动过来,大爷还不稀得去找你呢。

与关中一样,在拿下成都以后,刘福对蜀地的世家大族进行了一次土地收购,也不是全盘没收,而是经过人口统计,将多余的土地收归国有。愿意合作的世家大族得到了金钱或者官爵的回报,而不愿意合作的,刘福也没有强求,不过日后那些不愿意合作的世家大族就不要想可以有人在官府做事了。

富不过三代,刘福不认为没有官府庇护的大族能够在日后维持自己的家业不衰败,到那时,一切都是自找的。

看不清形势的人总是不少,不过在看刘福并没有对他们使用强制手段后,他们也就不闹腾的。但在不久之后,他们就发现家族的发展出现了问题。刘福治下的官员任用与以前不同,举孝廉这种推荐手段似乎已经没有了丝毫作用。家中那些年龄已经足够,名望也有了一些的后辈纷纷被新的官府清退,只能回到家中做一闲人。对此那些受到歧视的世家大族纷纷鼓噪起来,可这些人在蜀地终究是少数,而作为蜀地的新主人刘福,手中掌握的力量又不是那些人能够抗衡的。杀鸡儆猴这种事只要做上一两回,也就没有人敢铤而走险了。

或许他们会选择忍耐等待时机,但在大多数人眼里,蜀地想要再次变天,除非刘福出现意外,而刘福留在成都,就是为了给那些心怀不满的人一个机会。可惜那些人的胆子太小,除了躲家里骂几句解恨外,一点实质性的反抗也没有。

失去了刘璋、刘循这两杆大旗,逃到蜀南的人只能各自为政,苟延残喘。一面跟原本就生活在蜀南的汉人、蛮人争夺生活资源,一面提心吊胆的防备着关中军的南下。只是关中军还没有南下,这些人已经快要自己打起来了。

蜀南与蜀北简直就是两个世界,蜀北多是汉人,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繁华程度,都是蜀南无法比拟。而蜀南则还属于未完全开化地带,生活在这里的汉人与蛮人杂居多年,双方的习俗都已经有了一丝同化,这让南逃过来的人很不适应。

双方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越深,就犹如一捆已经浇上了火油的干柴,只需要一丁点火星,就会变成燎原的大火。

由于尚未开化,来蜀南最多的就是想要来这发财的行商。而商人嘛,要是不唯利是图,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发达地区利用技术优势掠夺不发达地区的资源,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原本不管是商人还是原住民都相安无事,一个赚钱赚得心花怒放,一个被坑了还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可偏偏就有人看不过去,那些南逃的人就像是粥锅里的老鼠屎,仗义执言,结果来蜀南的商人少了,蜀南百姓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那些原本仗义执言的人也开始变得不受人待见。()

伟大的目标,崇高的理想,这些距离普通老百姓太过遥远,老百姓关心的只有自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些仗义执言的人出现以前,自家还不需要为生活所需发愁,可在这些人出现以后,无论是米价还是盐价,都在飞速上涨。那些人说来蜀南的商人都是吸血鬼,可没有这些吸血鬼,自家平时连吃盐都困难。那些人说这叫饮鸩止渴,可没有了鸩,自己这些人就会被活活渴死。两害相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