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墙- 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下刘备占据的地盘已经不小,长江以南的荆州尽归刘备不说,扬州的庐江、寿春,江东的柴桑都被刘备占了,交州也已经有近一半落进了刘备的嘴里,眼下刘备的眼睛又盯上了巴蜀的南蛮,这刘备的胃口未免太好了一些。消化肚里的,吃着嘴里的,夹着筷子上的,盯着别人锅里的……

不过刘备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手下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太少。因为是外来户的关系,刘备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太多荆州将领的效忠,刘表死后,大多数将领都集中在蔡瑁的手里,而蔡瑁死后,那些将领也大多数投靠了刘琦,等到刘琦也完了,刘备成了荆州唯一的主人时,荆州能打的将领已经不剩几个了。虽然刘备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些补充,但对此时诺大的地盘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刘福很好奇,刘备会派谁来南蛮帮孟获打仗。能够将张任率领的铁壁军击退,即便当时汉军因为主帅庞统受伤而减弱了士气,但刘备军主将自身的才能应该也是不弱才对。

“士元,知道刘备派谁来南蛮的吗?”刘福好奇的问庞统道。

庞统闻言有些惭愧,低头答道:“微臣无能,尚未查明敌将身份。”

刘备见状皱眉说道:“士元,不要一个劲的请罪,此事虽然叫人恼火,但我并不想责怪你。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你我之间的交情不会因为你这次战败而有损。败就是败,找到失败的原因,下次不再犯就是了。”

“多谢陛下仁慈。只是庞统身为一军主帅,身负败战之责,陛下若是因为顾念旧情而不予责罚,难免不能服众。”

“谁说不罚你了,罚是肯定的,不过我会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你且安心休养一段时间,平定南蛮的事情还是要由你去完成。”

听到刘福说平定南蛮的事情还是交由自己负责,庞统的心里不由松了口气,试探的问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责罚微臣?”

“叱责、罚俸……唔,还有夺爵,不过等你平定了南蛮,爵位就会恢复。”刘福想了想对庞统说道。

庞统在听到刘福说会夺了自己爵位的时候脸色才稍微好转了一点,他不怕刘福夺自己的爵位,只是担心刘福过分优待自己引起别人对刘福的不满,因为自己影响刘福的名望是庞统不愿意看到的。

“不知陛下何时允许庞统动身返回南蛮?”庞统又问道。

“不着急,你先把身体养好再说。眼下又有了新的敌人,不弄清楚对方的身份,贸然行动可不好。平定南蛮本来就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眼下我们对外并没有大仗要打,咱们还有时间准备。”刘福知道庞统想要尽快重返战场找回丢的面子,便安慰庞统道。

刘福既然这么说,身为臣子的庞统自然不好再强烈要求马上重返南蛮,只能耐下性子陪着刘福说了会话,便被刘福给赶回房静养了。临走时刘福给庞统交了个底,什么时候华佗说庞统可以重返战场了,庞统才能离开成都。

庞统听后不由暗暗叫苦,华佗这人就认刘福,别人的帐谁也不买,自己即便有心请华佗帮忙,这华佗也是不会理睬的。在西汉,像华佗这样的人还有许多,都是有本事的,脾气也古怪。

喝了一口华佗亲自抓药煎熬出来的汤药,庞统不由眉头直抽抽,太苦了。可考虑到尽快养好身子,庞统还是闷头将一晚苦药喝完,苦的庞统直吐舌头。一旁的妻子祝融微笑着端过一碗给庞统,庞统原本想喝,但端着碗想了想,最后一口没喝的又放在了桌案上。

祝融见状奇怪的问道:“夫君,为什么不喝?平时喝药以后你总是要喝一碗缓缓的。”

“为夫不想影响药效。”

“……夫君,陛下说了要怎么罚你吗?”祝融沉默了一会,轻声问道。

庞统闻言看了祝融一眼,发现祝融的眼中全是担心,不由笑道:“别担心,陛下并没有怪罪为夫的意思。叱责、罚俸、夺爵都只是为了不让外人有闲话可说,等为夫将身体养好了,平定南蛮的事情还是由为夫主持大局。”

“夫君跟陛下的关系为何如此亲近?”祝融好奇的问道。

“为夫跟陛下相识多年,说句逾礼的话,陛下一直将为夫视为弟弟看待,而为夫也一直想要为陛下这个兄长做些事情作为报答。夫人,陛下待为夫至诚,为夫唯有誓死相报才能不负陛下知遇之恩。”

“夫君想要为陛下尽忠妾身自然不会阻拦,只是夫君眼下还是要以身体为重,先把身体将养好了,日后才能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不是吗?”

“为夫如今不是乖乖吃药了吗?”

“可夫君心绪不宁啊,这养病的时候若是没有一个好心情,也是会影响病情的。”祝融轻声说道。

庞统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仔细想想,自己此时的心情的确有些急躁,似乎有点本末倒置,不由轻笑一声对祝融说道:“多谢夫人提醒,要不然为夫想要痊愈可能还要多费一些时日。”

“你我夫妻一体,不必言谢。”祝融同样笑着说道。

刘福亲至成都,不仅消弭了巴蜀因为庞统的战败而出现的影响,更让那些躲在暗中想要借机生事的人提心吊胆。

相比治理西域、羌地,西汉在治理巴蜀这件事上手段显得温和了许多,并不轻易开启杀戮,多以拉拢蚕食为主,也因为如此,巴蜀的地方势力要比其他地方要强大一些,虽然不足以与朝廷抗衡,但暗中搞点小动作却是不断。

因为都是汉人,刘福并没有对这些人杀一儆百,只是持续的打压,直到对方低头。可总有那么一些冥顽不灵的人存在,表面上服从,背地里却还在小动作不断。只要不影响大局,刘福也就睁只眼闭只眼,难得糊涂一回。可一旦越界,刘福下手整治起来也是不会再顾念什么同族之情的。

这次庞统意外战败,反倒是给了刘福一个整顿巴蜀的契机。在庞统留在成都休养这段时间,刘福带着直属亲军在巴蜀转了一圈,名为视察地方政务,实为拔除那些不服朝廷管束,屡教不改的地方势力。

巴蜀自归于西汉以来,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朝廷从百姓那里得到的很少,而百姓却从朝廷那里受益颇多。地方势力在地方虽有一定群众基础,但在遭到朝廷打压的时候,地方百姓却并没有发出什么怨言。倒不是地方百姓势利,而是他们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地方势力不自量力的举动会遭到朝廷大军的镇压,也会连累一方百姓受苦。更何况朝廷在百姓眼中代表着正统,而地方势力再强,如果反抗朝廷就是叛乱,是做一个太平百姓还是叛贼,这是一道很容易选择的题目。

刘福的直属亲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在巴蜀专治各种不服,巴蜀一地顽疾尽去,益北民心尽归大汉,再难找出一个怀有贰心之人。当刘福再次回到成都的时候,庞统立刻迫不及待的拖着华佗来见刘福,请求刘福同意自己重返南蛮。

对于庞统的请求,刘福自然不会拒绝,在详细询问过华佗有关庞统的身体状况,确定庞统已经康复以后,刘福答应了庞统的请求,允许庞统重返南蛮主持大局。

君臣即便分别,临行前夜,刘福为庞统摆酒饯行,庞统携妻赴会。看着被祝融牵着走到自己面前的小胖子,刘福笑着问道:“这就是你的儿子?”

“正是,犬子庞宏……还不见过陛下。”庞统笑着说道。

听到父亲提醒,庞宏连忙跪在地上向刘福行礼道:“草民庞宏,拜见陛下。”

刘福笑着扶起庞宏说道:“起来吧,我与你父交情深厚,你称我一声叔父即可。”

“宏儿拜见叔父大人。”庞宏从善如流,立刻乖巧的改口叫道。

“哈哈哈……真是个聪明的小家伙。”刘福大笑,伸手解下腰间的玉佩塞给庞宏道:“叔父来的匆忙,也没给小家伙准备什么礼物,这个玉佩权且当做礼物,等日后宏儿去了长安,叔父再另外给你准备一份。”

“陛下,犬子无知……”

“你闭嘴吧,又不是给你的,你谦虚个什么劲?赶紧入席吧,为了等你我都等饿了。”刘福打断庞统的推辞,伸手抱起庞宏回到坐席。庞统见状也不好再矫情,带着妻子入座,与妻子一起举杯对刘福说道:“陛下……”

“士元,今天是家宴。”刘福再次打断庞统的话道。

“……刘大哥,小弟敬你一杯。”庞统微笑着说道。

第295章谁都没闲着

魏延,实力不弱于五虎的一员蜀汉大将,有勇有谋独镇汉中,可惜就是命不太好,在明主刘备死后,受到朝廷多番猜忌,尤其是诸葛亮,死后更是阴了魏延一把,让本来就人才凋零的蜀汉雪上加霜。

诸葛亮很独,尤其是对权力的更是超乎常人。事必躬亲是一桩美德,但同样也意味着对手下的不信任。在诸葛亮刚投刘备之时,刘备兵少将寡,杖打犯错军卒二十棍这种事情都要过问一下还能算是情有可原,但蜀汉建立,麾下军卒达到数十万,杖责军卒这种小事还要过问,那就有点过分了。在刘福看来,明明身体不好还非要过度操劳,累死都是活该自找的。

卧龙凤雏,二者得以可安天下。如果让刘福选择,刘福宁愿选择凤雏也不想要卧龙。卧龙太贪,虽然不贪钱财,但却贪恋权利,诸葛亮在世时,蜀汉政令皆出丞相府,而在当时蜀汉并不是没有人才,董允、费、蒋琬,这些人都是足以胜任一州刺史之能的,但在诸葛亮时期,这些人却只能充当诸葛亮的爪牙,过个书吏跑腿。

后世有人评价说是司马懿拖垮了蜀汉,但在刘福看来,蜀汉会最后被拖垮,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出在诸葛亮身上。不能人尽其用,等到自己死了,那些有才能的人也死的差不多了。好不容易找到个姜维撑场面,可惜又所托非人,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就来个九伐中原,蜀汉的家底硬生生给诸葛亮师徒给败完拉到。

诸葛亮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当时落魄,急需谋主的刘备,这才会有了三顾茅庐的典故。但要说起用人,诸葛亮的确不如刘备。刘备懂得信任手下,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实力在不断壮大,先收荆南四郡,后得巴蜀富饶之地,可以说击败曹操夺得汉中时的刘备是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候,而那时的刘备也的确拥有击败曹魏恢复汉室天下的实力,这点从刘备伐吴率兵七十万就可以看出。

但天命终究不在刘备,夷陵一场大火,不光烧掉了刘备的七十万大军,也烧掉了蜀汉的未来,失去了大量的青壮,不仅让蜀汉再无力北伐,也让当时已经开始被刘备边缘化的诸葛亮得到了翻身的机会。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不是说刘备没皮没脸,而是当时的刘备没有更多的选择。作为外来户,想要得到本土人士的认可就已经很困难,想要得到才智之士的投靠,那更是难上加难。当时的荆州文有蒯家,武有蔡家,谁又会正眼去看刘备。

而刘备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徐庶,结果没过多久徐庶又离开了。就像是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刘备从徐庶的口中知道了诸葛亮这个人,自然不肯轻易放过。但在赤壁击败曹操,得到荆南四郡以后,刘备便已经意识到了过分依靠诸葛亮的不妥。为此入巴蜀的时候一开始刘备没有带诸葛亮,而是选择了庞统,而在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时候刘备选择了法正,同样也没有带庞统,到最后征讨东吴的时候,还是没有带诸葛亮。

内部平衡很重要,刘备希望通过扶持其他人来抵消诸葛亮对蜀汉的潜在威胁,可惜天不从人愿,诸葛亮最后还是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而且一掌握就是几十年。也多亏刘备的继任者刘禅是个性情敦厚之人,要是换刘福,刘福早就想办法弄死诸葛亮了,还能任由诸葛亮把持朝堂,训斥自己跟训斥三孙子一样。

在刘福看来,诸葛亮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不光威胁着敌人,同样也威胁着自己。眼下的西汉朝堂百官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各自负责的事务。而诸葛亮就是闯进鸡窝的黄鼠狼,没他一切安好,有他是非不断。即便此时诸葛亮有意来投,刘福也不见得会愿意接纳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将诸葛亮描写的智多近乎妖,但在刘福看来,诸葛亮即便再牛,自己如今帐下有郭嘉、法正、庞统、荀这些同样才智过人之士辅佐,这些人不见得就会输给诸葛亮。对刘福来说,诸葛亮已然如同鸡肋,只不过这个鸡肋要比别的鸡肋肉多一点而已。

如今看到情报上所写的此次出兵南蛮帮助孟获对抗朝廷的荆州军主将是魏延、诸葛亮这对前世冤家对头的组合以后,刘福只是愣了愣,便下令急调法正、徐庶入蜀帮助庞统共同对付诸葛亮。

庞统对诸葛亮并不陌生,好歹都是荆襄人士,庞德公与司马徽又是好友,两个人见面的机会很多。原本庞统都对孟获能够伏击自己心存怀疑,知道孟获背后肯定有人暗中指点,如今知道是诸葛亮阴了自己,庞统反倒有点释然了。

卧龙凤雏嘛,既然被人同时提出来,那自然就要分出个胜负,之前让卧龙先得一分,庞统不把亏找回来怎么行。对于刘福派法正、徐庶前来相助,庞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可不是什么迂腐之人,既然有人相帮,自然不会拒绝。不仅没有拒绝刘福的好意,庞统更是请求刘福留下陷阵营相助,刘福对此请求欣然答应。

诸葛亮对庞统,之前庞统敌情不明吃了一个暗亏,但现在对手已明,谁胜谁负尚未可知。刘福不想因为自己的存在影响庞统的发挥,在交代完一切之后便带着直属亲军离开的成都。不过他也没有回长安,而是去了永安。既然刘备敢偷偷派人到南蛮给自己捣乱,自己又怎么能叫刘备好过,即便现在不会出兵征讨刘备,那也要让刘备寝食难安。

永安是荆州进取益州的门户,同样的,刘福的大军也可以通过永安进入荆州的腹地。江陵,处于刘备势力的心脏位置,一旦江陵失守,荆州就相当于被人拦腰斩断。虽然如今柴桑已经被刘备所夺,为江陵在东面竖起了一道屏障,但西面依然面临西汉的威胁。

当刘备得知西汉有军队正在永安集结的时候,不由大吃一惊。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刘备这是干了亏心事的,偷偷派人去南蛮给西汉捣乱,一方面不希望西汉可以顺利收服南蛮,另一方面又担心被西汉发现找自己的麻烦。眼下报应来了,刘备想不紧张都难。

关羽要镇守柴桑,新降的吕蒙需要守着庐江,陈到要保持对樊城的警戒,唯一还能拿得出手的魏延又被派去了南蛮,刘备此时面临手下无人可用的局面,唯有亲自出马,带着人匆匆赶到了江陵。

刘备手下并不缺战将,鲍隆、陈应这些人都可以领兵作战,但刘备缺乏像黄忠、庞德那一类可以统率大军的军中大将。眼下江陵出现危机,刘备也只能自己亲自上阵了。站在江陵的城头,刘备思绪万千,无比羡慕西汉刘福手下的人才济济。都是姓刘,都是刘氏子孙,咋境遇就相差那么多咧?

与刘福一样,刘备也深知世家的危害,但此时此刻,刘备又不得不倚重世家的支持。荆州世家林立,虽然几番波荡,但世家在荆州依然根深蒂固。刘备虽然有心如刘福那样处理世家问题,可形势逼人,刘备又不得不对世家妥协,远没有刘福那样在对待世家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硬气。

妥协不是一个好习惯,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到最后被人反客为主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光是刘备需要面对世家的问题,孙权、袁尚同样也在面临这个难题。只不过他们与刘备一样,无法像刘福那样可以完全不需要依靠世家的支持,想要维持他们的统治,他们离不开世家的支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