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墙- 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前虽然有所准备,但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对于守备军这一块刘福并没有动,只是提醒正规军提高警惕,同时在各处要地储备了大量战争物资。如今孙刘袁发动,刘福自然也不需要继续藏着掖着,对方已然亮牌,那西汉就唯有接招。

各地的守备军开始整编集训,两个月后就可投入战场,而到了那时,就是西汉全面展开反攻的时候。刘福已经改变了主意,诸葛亮既然想要玩把大的,那刘福就跟诸葛亮玩把大的,天下一统的事情已经被提上了日程,朝中百官在做好战争后勤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到了战后问题上。

两个月,这是刘福需要的时间,同时也是孙刘袁最后的机会。无论是孙权、刘备还是袁尚,为了共同的目标,暂时放下了彼此间的龌蹉。毫无保留的对西汉各地发动了猛攻。先是西汉水军被击溃,刘备大军逼近宛城,再就是孙袁联军猛攻虎牢,虽然太史慈率领汉安军死守虎牢,但形势同样岌岌可危。

随着孙刘袁的全面发动,西汉边境处处烽火,再加上那些已经决定投靠荆州的世家暗中派人散步流言。西汉的民间也开始出现了恐慌情绪。

长安

荀湛如往常一样随着曹操前去拜访钟家,西汉越乱。荀湛就越是开心,这意味着自己的任务完成的就越是成功。原本按照荀湛的计划,此时的自己应该功成身退,将舞台留给西汉内部的那些反乱世家。但荀湛却临时更改了主意,打算接受曹操的建议,留下来主持大局。

“唔?孟德,咱们不是要去钟家吗?”坐在马车里的荀湛发现行进的路线不对,不由不解的问道。

“哦,临出门的时候钟家派人来传信。说是议事的地点改了。”曹操随口应付了一句。

“不知咱们这是要去哪?”荀湛闻言问道。

“荀家。”

“……难道荀家也有意参与进来?”荀湛先是一愣,随即怀疑的问道。

“友若别不相信,身为世家子,难道你对世家是个什么德性还不清楚?”曹操见状笑道。

这话听得虽然有点刺耳,但荀湛不得不承认曹操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仔细想想,如果荀家真的加入进来,那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可以说是有利无害。自己是荀家子。荀家不可能不支持自己,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来长安是准备做什么,荀家已经脱不了干系以后。

想通了这一点,荀湛没有再说话,闭目养神的同时在脑子里斟酌着说服荀家长辈的说词。等了有好一会,马车停了。就听耳边传来曹操的声音,“友若,到了,咱们进去吧。”

站在荀家的大门外,荀湛忽然生出一丝近乡情怯的情绪,不过这种情绪也只是稍纵即逝,稳定了一下心神。荀湛随着曹操迈步走进了荀家。来到荀家的正厅,就见厅中已经来了不少人,其中就有不少熟面孔,但更多的却是生面孔。

“孟德,那些人是什么来路?”荀湛小声询问曹操道。

“友若,咱们的计划能不能成,今天还要看你的本事,那些生面孔都来自各家相熟的世家,要是能说服他们的加入,咱们的力量至少能够再强一倍。”

听了曹操的解释,荀湛顿时意识到事情重大,也不再多言,趁着荀家代表还没露面,坐在一旁观察起了那些生面孔。

……

荀家家主荀彧在众人的焦急等待下终于露了面,看到荀彧,荀湛忽然想要躲起来不露面。之前在思考如何忽悠众人加入自己的计划时荀湛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万一要是计划失败怎么办?自己奉命来长安的目的是令西汉内部陷入自乱,至于成功与否并不重要。成功的还好说,可万一失败,那荀家岂不是就受了自己的连累。

当初自己来长安为了避免牵连荀家,可是没有登过荀家的大门,如今把荀家牵连进来,是不是与自己当初的决定相违背。有心将荀家排除在外,可此时人已经在了荀家,而且还有那些已经答应出力的世家在场,这时候将荀家排除在外,恐怕得不偿失。

一想到这里,荀湛不由有些埋怨曹操的自作主张,可埋怨的话荀湛又说不出口,只能憋在心里暗自埋怨。

“友若,多日不见,一向可好?”荀彧看了看荀湛,微笑着问道。

“承蒙文若关心,小弟一向安好。”荀湛连忙答道。

在场众人一听这话才知道坐在曹操旁边的人竟然是荀湛,在心里佩服荀家行事谨慎的同时,也隐隐生出一丝不满。没人希望被人当傻子哄,这荀家先前不露声色的撺掇大家跟西汉作对,等到见撺掇的人多了才露面准备主持大局,这种作法实在是叫人难以心平气和的接受。

“诸位莫怪,荀家也是身不由己,有什么失礼之处,还望诸位海涵。”荀彧察言观色,微笑着对众人致歉道,至于别人接不接受,那倒不在荀彧的考虑范围之内。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说来说去也就那么点事。无非就是荀家想要加入进来分一杯羹,而众人要做的就是愿意拿出多少好处分给荀家。世家之间讨价还价的场面跟商人没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声音不是太大,但有道是有理不在声高,荀彧声音虽然不高,但他说的话却没几个敢不听的。

荀家家大业大。最关键的就是荀家在西汉官场混得最好,荀彧自己就不说了。人在中枢,知晓西汉军国大事。而最不容小觑的,就是荀彧的叔祖,荀氏八龙之一的荀爽如今人在学院,与蔡邕、卢植这些大儒坐而论道,备受读书人的推崇。

等到事情议定,天色已经将晚,荀彧命人摆上酒宴,准备款待眼前这些“志同道合”的同盟者。可还没等这些世家代表开怀痛饮。一起畅想美好的明天,几十个灰头土脸的人就一窝蜂的冲了进来,找到各自的家主,说出了同一个消息。

抄家!?这是一个叫所有人都感到恐惧的词语,尤其是世家大族,最不愿意听得就是这两个字。而现在,他们听到了。而且更糟糕的是,被抄的是他们自己的家。如果是别人被抄家,他们会袖手旁观的站在一旁看笑话,可要是轮到自己家被抄,那就笑不出来了。

“为何不早来告知与我?”各家代表不约而同的问出了这句话。被问话的家奴同样不约而同的哭丧着脸答道:“老爷,小的早就来了。可荀家的门房不许咱们进来啊。”

听到这个答案,众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坐在主位的的荀彧,李家家主忍不住出声问出了众人的心声:“荀文若,你荀家意欲何为?”

“哼!就你们这些猪脑子,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难道还不明白?”曹操冷哼一声,起身替荀彧回答道。

“孟德,你……”荀湛似乎也想明白了什么。不敢相信的指着曹操,神色惊疑的问道。

“友若,对不住了,各为其主而已。”曹操丝毫不见愧疚的对荀湛说道。眼下大局已定,刘福与曹操都觉得到了收网的时候,此时的曹操自然不需要继续跟荀湛演戏。

“难道……至始至终这都是你们君臣演的一出好戏?”荀湛难以置信的问道。

“友若,你低估了我与陛下之间的情谊,同时也低估了陛下对我曹孟德的信任。实不相瞒,在你与我见面之前,陛下已然见过那封被人涂抹多处的书信,而你知道陛下在见过那封信后的反应吗?”

“……”

“陛下直接让人端来火盆将那封书信烧了,同时告诉我这封信是有人想要离间我君臣二人。友若,陛下信任我曹操,那我曹操又如何能辜负陛下对我曹操的这份信任。”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荀湛沉默了片刻,认命般的答道。

“友若莫要轻生,就如你所言,事已至此,你若是不想牵连荀家,最好留下自己这条性命。”曹操见状提醒荀湛道。

荀湛原本还真想要自我了断,原本以为事情进展顺利,却没想到打一开始自己就落进了对方的陷阱,至始至终自己就如同耍猴戏一样被人耍弄。可在听了曹操的提醒以后,荀湛不得不松开了怀中摸出匕首的那只手。曹操说得对,自己事情败露,死不足惜。可荀家无辜,上下百十余口,可不能因为自己一时之气断送。

也就在曹操与荀湛对话的时候,埋伏在荀家的虎卫军进入了大厅,原本还想要饮酒作乐的众世家代表面如土色,一个个呆坐在那里等候发落。

事到临头,人的本性纷纷暴露,众世家代表中总有一些不甘心就此俯首认罪的。不过他们没有勇气跳起来振臂一呼,拼个鱼死网破,只有做做污点证人的心思。一个个相互指证,试图通过出卖他人保全自家。可惜谁的屁股都不干净,指证来指证去,就没有一个是干净的世家,而这种丢人的指证也直到刘福亲自现身才中止。

刘福笑眯眯的看了看那些心里有鬼不敢抬头的世家代表,也不打算理睬他们,走到仰着头与自己对视的荀湛面前,笑眯眯的说道:“荀友若,久闻大名,没想到咱们会在这种情况下相见。”

“……成王败寇,此事皆我荀湛一人所为,与荀家无关。”荀湛扬声说道。

“呵呵……与荀家有没有关系,不是你说了算,而是朕说了算,这一点你一定要记清楚。”刘福笑容不变的提醒荀湛道。

说完这话,刘福又一次看了看在座的世家代表,笑着说道:“朕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西汉是如此的不得人心。”

“陛下,我等知错,还请陛下宽恕。”众世家代表异口同声的向刘福请罪道。

“呵呵……你们是不是觉得法不责众,你们认个错,朕就会宽恕你们了?搞清楚点,你们是要造反,这可是要被诛九族的大罪。朕若是宽恕了你们,岂不是在告诉别人,造反不要紧,只要失败以后认个错就没事了。”

虽然刘福是笑着说出这话,可世家代表们却无人觉得可笑,只感到浑身冰凉。他们想要恨刘福,可愿者上钩,当初要不是他们自己决定参上一脚,又怎么会落到如今这步田地。求饶的话说不出口,只能不断磕头祈求刘福动一动恻隐之心。

“陛下……”荀彧有些不忍的想要向刘福求情,只是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刘福就已经摆手打断他的话道:“文若,你荀家自己的麻烦还没解决,你就不要再给荀家自寻烦恼了。这些世家的家主以及正房是必须承担责任的,朕唯一可以商量的,就是是否需要牵连甚广。”

“……还请陛下顾全大局。”荀彧无话可说,只能对刘福躬身一礼道。

刘福见状笑了笑,对世家代表说道:“你们命好,看在荀家老爷子荀爽的面上,朕可以只诛首恶,余者免死,但你们想要保住家业是不可能的,以后就做个平常百姓吧。”

“多谢陛下仁厚。”

第三百二十二章曹安西

攘外必先安内!刘福不希望西汉在面对外敌时还要提防来自内部的混乱。孙刘袁动手了,也就意味着刘福也可以收网了。按照曹操提供的名单,那些幻想着可以借机向刘福发难的世家尽数被捉拿,家产充公,家主被杀,剩下的那些旁支只能背地里诅咒刘福几声,却不得不接受已经被贬为庶民的命运。

长安稳,关中稳,关中稳,西汉稳,别看外敌来势汹汹,只要西汉不自乱阵脚,那些外敌对西汉来说就不算什么。

在这次钓鱼执法中立下大功的曹操此时正跟着刘福检阅军队,至于荀家则忙着帮刘福去安抚那些没有参与的世家。这是刘福饶荀湛一命的条件,荀彧作为荀湛的兄长,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荀湛被砍掉脑袋,劳累一些算什么。

“老曹,这支安西军朕就交给你了。”

“安西?陛下打算让微臣去西边?”曹操闻言问道。

“嗯,班祗想要借此机会趁火打劫,可惜朕不想跟他妥协,乞活军已经变成了他班家的私军。此战过后乞活军是不可能继续存在下去,而西域必须有人去镇守,所以朕想让人率领安西军前往西域坐镇三年,不知你可愿意?”

“微臣自小的梦想就是为大汉封狼居胥,死后墓碑上若是能够刻上征西将军四字就心满意足。可惜世事弄人,原本微臣还以为自己终身都没有实现这一梦想的一天,没想到陛下竟然真的给了微臣这一机会。”曹操神情有些激动的对刘福说道。

刘福微笑着说道:“想做征西将军没问题,不过你还要容我缓上几年,稍安勿躁,先把镇西将军做好,迟早让你将镇西改成征西。这段时间多去学院看看有关西边的资料,虽然西域诸国已经被咱们灭的差不多了,但除了西域诸国外,西边还有数量众多的国家,你就是穷其一生。也不见得能打个遍。”

“是,微臣遵命。陛下,不知安排何人为臣副手?”

“夏侯兄弟,曹氏诸将都会交给你,都是你熟悉的人,用起来也顺手一点。”

“……陛下不担心微臣成为第二个班祗?”

“呵呵……你老曹应该要比那个一心要做西域王的班祗聪明,更何况你就是在那边待三年就要与其他军队换防。你就算是起了异心,也没有准备的那个时间。”

对于刘福的直言不讳。曹操没有丝毫的恼火。曹操就是这样的人,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不爱搭理我,我还懒得搭理你呢。刘福说话如此直接,正对曹操的脾气。

“陛下放心,微臣必为西汉守好西域。”

“嗯,你办事,我放心。”

安西军的建立在西汉内部掀起轩然大波。尤其是在听说安西军主将时昔日的魏王,如今的镇西将军曹操以后,不断有人劝说刘福换将。可惜刘福对此事一意孤行,对于那些劝谏毫不理会。

曹府

今晚很热闹,曹操将夏侯兄弟以及日后同归安西军的曹氏将领都找了过来。安西军的事情众人都已知晓,对于刘福的这份信任,这些人也是很感激。自从随着曹操归顺西汉以后。西汉对这些人就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安置,这一天到晚混吃等死的状态,对这些有本事的人来说是种煎熬,如今终于有事做了,多日来的郁闷之气为之消散,在曹操说完开场白以后。众人纷纷找坐在旁边的人拼酒。

曹操带着夏侯惇、夏侯渊还有曹仁三人找了个角落坐下,夏侯惇很高兴,能够再次领军,对夏侯惇来说是最好的事情。

“孟德,我听说这次你能担任安西军的主将,朝中有许多人反对,要不是陛下力排众议。安西军里不见得会有你我的位置。”曹仁小声对曹操说道。

曹操闻言点头笑道:“子孝,这也是我为何要将他们找来的原因。陛下信任我,我自然不能辜负陛下的这份信任。你们且随我安心做事,只要咱们把眼下这件事做好了,就能真正融入到西汉军中,不会再有人用有色眼光看待我等。这几一直在学院查阅有关西边的情报,你们不知道,这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咱们的西汉商人为我西汉带回大量财物的同时,也带回了有关西边的各种情报。”

“哦?都有什么情报?”夏侯渊闻言感兴趣的问道。

“除了各地风土人情,更有各地地形图册,你们都是打仗的行家,一份详实的地图对将军的重要性不用说你们也明白。不过你们也不用去妄想咱们在抵达西域以后就可以挥军向西,陛下这次奉我是镇西将军,那就意味着咱们征西的时机未到。”

“孟德,陛下真的就打算让我们在西域待三年?如今到处都是西汉的敌人,与其留在西域吃沙子,我倒更愿意去找孙刘袁的麻烦。”夏侯惇出声说道。

“元让,不要小看了我们这次西行,也不用担心西域没有战事。咱们去西域的目的就是取代班祗,而班祗手下的乞活军就是我们安西军的大敌,确保张掖安稳,歼灭乞活军就是我们的首要目标。”

“班祗的乞活军很强?”曹仁皱眉问道。

“如果论战力,乞活军的确不容小觑,不过乞活军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