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墙-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域?那也太远了点吧。”刘宏有些犹豫。人就是这样,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改变初衷,刘宏一开始还在为如何安置刘福感到头疼,可听到刘福主动提出要去西域,他又忽然有点舍不得。在刘宏的印象里,西域那是苦寒之地,为了照顾二儿子而把大儿子给赶到那里去,这种事刘宏有点干不出来。

“辨儿,换个地方吧,你觉得南阳如何?”

“父皇,其实中原不管什么地方都不适合儿臣。唯有西域,只有到了那里,儿臣才能活得自由自在。儿臣知道父皇是担心儿臣去了西域那种苦寒之地会受苦,其实这也是儿臣今日要找父皇的原因。儿臣想要派人现在就开始经营西域,等儿臣行冠礼以后再去,到那时候的西域想必就不会是现在这般模样了。”

刘福今年十一岁,眼看着就要十二,距离行冠礼还有几年。如果这时候就开始经营西域一地,等过上几年,的确可以让刘福到时少受一些罪。

“有什么需要父皇办的吗?”

“的确有件大事需要父皇帮忙。”

“说来听听。”

“儿臣想要经营的地方是张掖,那里汉人并不多,所以儿臣想要请父皇同意将中原的汉人迁一部分过去。”

“这个……”

“儿臣也知道这事比较难办,所以儿臣想要父皇能够同意把那些黄巾俘虏发配到那里去充做儿臣日后的子民。”

听到刘福的提议,刘宏眉头一皱,有些不悦的说道:“辨儿,那些是叛贼。”

“儿臣知道那些黄巾贼罪该万死。可是父皇,被我们俘虏的黄巾贼数以万计。那么多人,让他们继续留在中原生活是不可能的,可又不能尽数杀了,那样实在有伤天和。倒不如把他们交给儿臣,让他们继续为我大汉做点贡献。”

“容父皇再想想,再想想。”刘宏有些犹豫,没有马上答应刘福。而刘福也没催,在刘福看来,处置那些黄巾俘虏是迟早的事情,要么杀了,要么放了,总是养着也不是个事。全部杀了不太可能,全部放了也不现实,不可能造反了还能过以前的日子,受惩罚是必然的。可那些黄巾贼除了一条命还剩下什么?刘福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皇帝爹会不同意自己的请求。

皇帝都是多疑的,回到皇宫的刘宏摒退了左右,只留下张让、赵忠二人陪在身边。对于刘福今天在自己面前表演的戏法,虽然已经是亲眼所见,可刘宏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将信将疑。

不过在看到那只被喂食了自己平日服用的丹药以后倒毙的公鸡以后,刘宏才不得不相信之前在蔡家庄的时候,自己的儿子刘福并没有作假。那被自己奉为灵丹妙药的东西真会要人命。

张让、赵忠虽然不知道刘宏在蔡家庄遇到了什么事,但在看到刘宏那副阴沉沉的样子后,也明白此时的刘宏心情极度不佳。再一看到地上的那只死鸡,二人知道皇宫里马上就会发生大事。

“阿父、阿母,这件事不要声张,谁也不要提起。”出乎张让、赵忠所料,刘宏最后并没有发飙,反而要求自己二人保守秘密。作为刘宏最信任的人,张让、赵忠自然知道自己此时该如何选择。

吩咐张让、赵忠去把死鸡处理掉,刘宏独自待在自己的寝宫内,沉默了良久才自言自语的说道:“既然你不愿将来受制于人,那为父就成全你。”

黄巾之乱被平定,接下来自然就是论功行赏,大批在剿灭黄巾之乱的人在这次封赏中得偿所愿,当然也有没有达到目的的。其中刘备三兄弟就是后者。卢植出事以后,公孙瓒奉命去了朱隽那里,刘福则护送着卢植回了洛阳,而刘备三兄弟则留在了董卓的帐下效命。因为是接替了卢植的位置,董卓并不太想用跟卢植有师生关系的刘备,再加上董卓自己帐下也有数十员战将,虽然比不上关羽、张飞这种虎狼之将,但对付黄巾之流,还是绰绰有余的。

因为不缺人,董卓自然不会用到刘备三兄弟,而刘备三兄弟也因此没有捞到多少战功。虽然在与黄巾作战期间无意中救了董卓一回,可因为刘备还是白身,也就没有引起董卓的重视。

又因为没钱走门路,在这次的封赏盛宴里,刘备仅仅得了一个安喜县令的位置。而曾经被他们救过,被张飞视为无能之辈的董卓,却因为有钱得到了大大的封赏。有比较才能看出好坏,深深感到世道不公的张飞抱怨满腹,哪怕是随刘备来蔡家庄拜访卢植的时候也依然显得闷闷不乐。

对于刘备三兄弟,刘福最喜欢的还是张飞,这是一个性情中人,肚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会藏着掖着,跟这种人打交道很轻松。而与张飞相比,关羽就显得有点太过自傲,刘福一直想不明白,就算你武艺出众,可你又凭什么瞧不起别人。论出身,论地位,关羽是三兄弟中最差劲的,但同样也是最傲气的。至于刘备,虽然还没有坑过刘福,但刘福却总是本能的不愿亲近。在刘福的心里,刘备那就是个扫帚星,谁沾谁倒霉,尤其是做主公的。

三人是来拜访卢植的,刘福也就没有跟着掺和,让人领着他们去见卢植,自己则去找贾诩、郭嘉商量以后的事情。这一次的封赏,贾诩得到了张掖太守的位置,而徐晃、太史慈也被任命为了张掖的驻军主将。

地盘有了,任命也有了,剩下的就需要靠刘福这些人自己努力了。

“人口暂时不是问题,有那些黄巾俘虏去打基础,只需要我们以后把张掖经营好了,自然就会有人主动过去。关键还是安全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安定的居住环境,就算迁再多的人过去,也是留不住人的。”贾诩对众人侃侃而谈道。

“这事就要看公明跟子义的了。”郭嘉笑着看向徐晃、太史慈说道。

“请公子放心,徐晃(太史慈)必效死命完成公子交代的任务。”徐晃、太史慈异口同声的对刘福保证道。

刘福摆摆手示意徐晃、太史慈放轻松,笑着说道:“公明跟子义的能力我是相信的,有你们在,张掖可保无恙。只是我需要提醒你们,张掖远离中原,所以生活在那里的人不可用中原人的标准来衡量。在那种地方,以强者为尊,讲究仁义道德在那种地方会被人当做是软弱的表现,所以我在这里明确的告诉你们,不管是谁敢找上我们,先打了再说,打完以后再考虑值不值得?”

说到这里,刘福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当然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除了你们三个外,我已经说服卢师前往张掖为你们坐阵。到时你们只需要各司其职,等遇到不好决定的事情时,可以去请教卢师。”

听到刘福的话,贾诩三人明显松了口气。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虽然成为了太守,但贾诩并没有因此志得意满。他知道此时的自己并没有那种服众的资格,哪怕得到了刘福的认可,可一旦在以后出现分歧的时候,徐晃、太史慈未必会听从自己的命令。可如果有卢植跟着去张掖就不同的,无论从哪方面看,卢植都足以令徐晃等人俯首听命。

“公明、子义去挑选士卒,我如今是鸾卫营的主将,安全问题不用担心,你们挑人的时候尽可能挑选精锐,不用为我考虑。至于老贾,这些资料你先拿去看看。”刘福说着把一大堆书简抱到了贾诩的面前。

“公子,这些是……”贾诩有些惊讶的问道。

“这些是我命人搜集的有关张掖以及周边区域的情报,先把张掖攥在我们手里,等时机成熟了……”刘福没有把话说完,但贾诩以及其他人依然猜到了刘福没说出口的是什么内容。

“那我呢?”郭嘉忍不住问道。

“……奉孝,其实对你的安排我也有点犯难,从本心出发,我是希望你留在我身边为我出谋划策的,可蔡师在听说了我的打算以后却不同意。蔡师说你如今学业未成,过早的参与并不利于你的将来。所以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留下来帮我,二是前往颍川书院继续你的学业。”刘福认真的看着郭嘉缓缓说道。

郭嘉听后没有马上回答,自家人知自家事,老师蔡邕绝对不会害自己。既然蔡邕说自己如今还不到出师的时候,那就说明自己如今的确还需要继续学习。沉思了片刻后,郭嘉看着刘福说道:“既然蔡师认为郭嘉暂时还不能出师,那郭嘉愿意听从蔡师的建议,前往颍川书院继续求学。只是师兄,郭嘉走了,你这里怎么办?我想当今天子是不会同意现在就放你去张掖的。”

“那是自然,我估计要等我行了冠礼以后才能离开洛阳。所以在行冠礼之前,我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危险,洛阳有蔡师在,我自己也不是笨蛋,能让我吃亏的人,不多。”

“呵呵……师兄既然这样说,那郭嘉也就放心了。师兄放心,郭嘉在书院求学的时候会替师兄留意哪些人可以被师兄招揽的。”

“那就有劳奉孝了。对了,你们也一样,要是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人才,记得一定要推荐给我。”刘福笑着点点头,对一旁的贾诩三人说道。

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在座的众人都懂,笑着对刘福点点头表示这事自家绝不藏私。众人又说笑了一阵,便分头行事去了。刘福带着郭嘉去找蔡邕,毕竟郭嘉想要去颍川书院念书,刘福的推荐是没用的,只有蔡邕的推荐颍川书院才会认。

路过卢植小院的时候,正好看到刘备三兄弟告辞离去。看到刘备脸色不对,刘福也不好细问,客气的挽留了一番,在被刘备客气的婉拒以后,刘福目送刘备三兄弟离开了蔡家庄。

“大哥,那个刘福还真是不简单啊。”回去的路上,张飞一面东张西望一面对刘备说道。

“三弟,你要是想要留下来,大哥可以替你去跟那刘福说。”

张飞一听连忙辩解道:“大哥,瞧你这话说的,我们三兄弟一向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只是看这里的百姓生活安定,所以发一声感慨而已……”

“好啦三弟,你明知道大哥心情不好还说这些做什么。”关羽打断张飞的解释,扭头问刘备道:“大哥,卢先生不愿意帮忙吗?”

“嗯。”刘备随口应了一声,闷闷不乐。

自认这次平叛自己立下不少功劳的刘备并不满朝廷的这次封赏,有心学别人花钱走后门,却又囊中羞涩,想找自己的老师帮忙,可老师又不愿出手。感觉自己命苦的刘备现在看什么都有点不顺眼。

“哟~这不是刘玄德嘛。”一声略带戏谑的招呼传来,刘备抬头一看,发现来人自己认识,正是自己当初在董卓帐下听令时董卓手下的一员战将,名叫胡轸。这家伙跟刘备三兄弟天生不对付,在董卓帐下的时候就是逮着机会就要找刘备三兄弟麻烦。当初寄人篱下,刘备三兄弟只能忍耐。可现在,看到胡轸身边就只跟着四五个亲兵,张飞、关羽对视一眼,不等刘备出声就奔胡轸冲了过去。

。。。

第73章凶手是谁

董卓最近过得有些春风得意,诸事顺利,此时正坐在正堂与心腹谋士兼女婿李儒说话,忽然就听府中管家来报,皇长子刘辨来访。

对于皇长子刘辨,董卓不敢怠慢,连忙带着李儒出门迎接,可在看到刘福身后的数具棺木以后,董卓的笑脸顿时僵住,心里不由有些忐忑,不明白刘辨为什么带着几副棺木来拜访自己。上门送棺材,怎么也说不过啊。

“董大人,不请我进去吗?”刘福微笑着问董卓道。

“请,请,殿下请。”得到李儒提醒的董卓连忙答道。

分宾主落座以后,刘福不等董卓询问,主动开口问道:“董大人今日是否派人去了蔡家庄?”

“呃,正是。我与蔡先生有旧,所以派人给蔡先生送了些礼物。难道是我派去的人在无意中得罪了殿下?”

“……没有,其实我根本就没见到董大人派去的人。今日有人在蔡家庄附近的树林内发生了几具身穿西凉军军服的死尸,所以我才过来问问。棺材里收敛的就是那些死者的遗体。”

董卓闻言心里一惊,与李儒对视一眼后,李儒会意,起身告了声罪,离开了正堂。董卓见李儒出去确认死者身份,略带感激的对刘福说道:“多谢殿下前来告知董卓此事。”

“董大人不必客气,事情发生在蔡家庄附近,我也是不想与董大人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刘福摆摆手说道。

“殿下过虑了,如果此事真是殿下命人所为,那完全不需要亲自来董卓这里说明不是吗?”董卓连忙说道。

如果不是刘福记忆中的董卓印象太深刻,很难将那个历史上在朝堂横行无忌的董卓与眼前这个董卓重合在一起。眼前的董卓身高用如今的话来说足有一米八往上,体态雄壮,一看就是一员猛将。有点黑,长得有点丑,不过跟典韦相比,那简直就是英俊。也正是因为看习惯了典韦,刘福现在看别人长相的时候都不会表现出吃惊。

而董卓却不知道这个,在发现刘福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长相表现出吃惊以后,对刘福的好感是大增。

有钱的人才不会在乎钱,长得漂亮的人才不会在乎长相,只有欠缺什么的人才会去在意什么。董卓也知道自己长得差强人意,一副恶人样。平常要是被不懂事的小孩看到,往往会把小孩吓哭。原本听说刘福来访,董卓还有点担心会吓到刘福,甚至已经做好了赔罪的准备,可结果刘福压根就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的样子。

当李儒确认完死者的身份回到正堂的时候,纳闷的看到自己的岳父正与刘福谈笑风生,虽然不明白岳父为何对初次见面的刘福如此热情,但能够交好刘福,这也是李儒乐意见到的。在李儒看来,刘福除了皇长子的身份外,更重要的是刘福是大将军何进的外甥,这一层关系如果不利用好了,实在是对不起他这个谋士的身份。

刘福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跟董卓解释清楚死在蔡家庄树林中的那些人跟自己没关系。如今已经解释清楚,刘福也就不愿意多待,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一大堆,哪有闲工夫浪费在这里。

婉拒了董卓邀请,刘福带着人离开了董府。董卓亲自将刘福送出了门,同时说改日想去蔡家庄拜访刘福。对于董卓的这个要求,刘福自然不会拒绝,只是跟董卓说这段时间他会很忙,希望董卓可以等一段时间再去,对此董卓满口答应。

等送走了刘福,董卓这才询问起李儒结果。李儒闻言答道:“岳父,小婿刚才已经找人问过,今日胡轸奉命前往蔡家庄送礼,一共带去了四个人,现在连同胡轸在内,全部被人所杀,而他们带去的财物也全部丢失。”

“……文优觉得谁是凶手?”董卓沉声问道。

“原本应该是大殿下的嫌疑最重,但大殿下亲自登门解释,所以儒认为此事应该与大殿下无关。如果真是大殿下命人所为,那他完全不必多此一举。胡轸等人死在蔡家庄附近,以大殿下的能力,他完全可以不叫人知晓的处理了此事。如果我们派人去找,他也可以用不知情来搪塞。可大殿下并没有如此做,也就是说,大殿下对这件事事先并不知情。”

董卓点点头,问道:“嗯,我也是这么认为。那你觉得会是谁想要对付我们?”

“这个,儒暂时也没有头绪。胡轸等人除了满身的瘀伤外,根本就没有兵刃的创伤。也就是说他们是被人用拳头活活打死的。而他们所带的财物尽数丢失,也难保不是有人见财起意。”

“见财起意?胡轸的身手不错,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就被人打死?文优,你说这事咱们要报官吗?”

“这个,儒觉得还是不要报官好。岳父,如今咱们虽说保住了官位,可眼红岳父位置的人大有人在,此时要是被人利用这件事打击岳父,难保不会生出事端。不如暗中调查,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唔,可这样的话,我觉得有点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