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翁面前结账,语气里满是关切。人群刚才还是窃窃私语,现在都七嘴八舌地高声议论起来。“肯定是儿孙靠不住,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干这份苦差。”“这样的儿女真是白养了!”“家乐福难道是在为促进就业做贡献?那也不能让老人来收银啊。”大家都为老翁抱不平,而老翁的表情虽没有什么变化,却难掩嘴角泛起的一丝苦笑。
  收银的六旬老翁原来是高层领导
  这个老人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难道真的是如人们所猜测的那样:子孙不孝,生活所迫,自谋生路,来此收银?
  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先对家乐福的一些顾客进行了采访。一位姓张的中年妇女告诉我:家乐福最近老看到这位高龄收银员,很多顾客都很好奇,但具体原因却不清楚。
  随后我又采访了几位家乐福的员工,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员工对于这个问题全部选择了回避。正在我左右为难之际,一位面目和善的大爷把我拉到了一旁。大爷看起来六十多岁,穿着朴素,他告诉我他原来在家乐福工作,去年年底刚刚退休。随后,这位大爷向我透露了家乐福高龄收银员的真相。
  令我大吃一惊的是,那名高龄收银员竟然是家乐福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层领导,曾经参与了青岛家乐福超市的创业,现在月薪已经8000多元。这样一位在家乐福有着重要作用的高层领导为什么要放下自己的本职工作,到前台做一个小小的收银员呢?难道是领导亲历底层,体察基层员工工作情况?或者是这位高层领导犯了什么错,得罪了某些人,被下放到此?
  高层领导收银只因收银员难招
  家乐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告诉我,家乐福最近收银员急缺,特别是购物高峰期,现有的收银员根本忙不过来。公司发布了很多招聘广告,然而广告已经打出去三个月了,前来应聘的人却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来了几个,却离要求太远。因为一时招不到合适的收银员,店长想出了这样的措施。每天下午4:00~7:00的购物高峰期,所有处长、课长、秘书等办公室人员一律出动,轮流到收银台当班。有经验的收银员每人带一个徒弟,教给这些管理层的人一些必要的流程。更有一些比处长更高级的领导很早就摆脱了整日超负荷运转的工作模式,过惯了每天一张报纸、一壶清茶的清闲生活。如今突然去前台收银,难免搞出很多笑话。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那有趣的一幕。 。。

家乐福高层领导柜台收银的幕后真相(2)
写到这里,笔者内心不禁充满了疑问:家乐福这样一家规模极大的跨国连锁超市应该是众多打工者向往的地方,怎么会出现收银员难招这样的情况呢?是工资太低?还是别的原因?家乐福收银员的工作环境又是怎样呢?
  家乐福收银员难招的背后
  许丽是去年10月从一家连锁便利店跳槽到家乐福做收银员的,她告诉我:家乐福的工作非常繁重,规定的工作时间是上午8点到12点,下午6点到晚上10点。但下班一般都不会准时,店里忙的时候,中午下班时间可能会超过12点半,晚上也常常拖延好几个小时才下班。遇到账目不对时,可能到凌晨一点以后才能下班。
  工作辛苦只是一方面,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太少,则使很多员工失去干劲和信心。“去的第二个月,结算工资时,工资卡上是元”,许丽告诉我,这些钱还不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当初说好在家乐福工作的报酬是元/小时。然而,根据公司提供的信息,自己上个月工时仅为168个小时,除去4天假期,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仅6个多小时。“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许丽情绪激动地说。另外,由于收银工作还有其他方面的风险,比如收到假币,根据规定也要从工资里扣除。一个月下来,一些收银员的工资甚至被扣掉一半。
  我又采访了别的一些员工,他们反映的情况大体和许丽一致。据悉,家乐福中层领导的工资也就1500元左右。
  我想和家乐福有关高层管理人员取得联系,但都被对方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采访。
  家乐福“人文关怀”的缺失
  家乐福的工资虽然不高,但在这个人才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600元月薪招个收银员其实并不太难。家乐福收银员难招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原因,这就是家乐福缺少人文关怀。
  据悉,在今年夏天气温高达38度的时候,家乐福的办公区竟然不允许开空调,还美其名曰:节约用电。青岛家乐福名达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告诉我:“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家乐福却并不是这样,课长以上的满口脏话,对员工的辱骂,对厂代的劳动力的剥削使我感到莫大的震惊。这些领导们说脏话的流利度不次于猫狗满街大小便的随意度。”
  名达店一位30多岁的老员工愤怒地向我表示:“别的我就不说了,就想说一件事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但凡名达店每一名员工在经过从卖场到办公室的员工通道时,都会被“保安”无耻的要求把口袋里的所有东西都掏出来检查,俺实在是看不懂了,懂得尊重人吗?为什么把目光都放在我们这些天天无休止的加班,外面什么东西都涨价,偏偏就工资不涨的员工身上?”
  家乐福缺乏人文关怀,并不仅仅是在青岛地区。上海家乐福的一位员工在论坛里发贴:
  “稍有不小心,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骂人和被骂是家乐福上下级员工每天的例行课程。”“半年时间我至少看到4起粗暴管理事件。”这名员工在帖子里控诉,因为一名员工没有及时撤掉一盒有问题的罐头,课长便对其拳打脚踢,并用货架上的卡条敲打其背部达数分钟之久,“虽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也绝不在少数。”
  北京地区家乐福员工也在论坛里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我是生鲜部的,一次因为鱼缸旁地上都是水,站班时滑了一跤,带倒了旁边的芒果摊子,几个芒果也被我踩破了。被处长叫去办公室,还没到办公室,处长在过道上就抽出手上的记录夹砸过来。还说了一些侮辱性的语言。结果我那个月的薪水也被扣掉了。”

家乐福高层领导柜台收银的幕后真相(3)
家乐福成了免费培训基地
  家乐福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玩笑:家乐福是零售业的免费培训基地。看到这里读者应该比较清楚家乐福为什么会出现高龄收银员了。工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工资性价比低导致家乐福在同行业中没有优势,再加上内部一些非人性化的事件屡见不鲜,彻底寒了员工的心。导致员工频频跳槽,人才大量流失。到现在为止,家乐福流失的已经不仅仅是一般员工,一些中层白领也选择了离开。
  小马是5个月前应聘到家乐福做处长秘书的,作为中层管理人员的她,月工资也只有1500元。没有任何补贴,经常性地加班到晚上10点以后,赶不上末班公交车,只好打车回家,无形中又多了一项不小的开支。可公司不仅从来不支付加班费,这些因加班带来的额外消费,公司也从来不给报销。一个月除了正常的日常开销,就剩不下多少了,付房租的钱还是朝家里借的。“我还好些,像家乐福工资只拿六、七百的人大有人在,而且还有些人要养活一个家庭,还干的累死累活的。我都纳闷,他们为什么不去其他的公司。”小马就是因为忍受不了家乐福长期超负荷的运转,不久前向家乐福递交了辞呈。而据小马说,在她之前,他们的处长短短半年内已经换了3个秘书,她还算是耐力最强的。
  据悉,离开家乐福的人大部分会跳槽到其他同类型的零售业,如沃尔玛、大福源等。同样的收银工作,沃尔玛的员工工资一般在1000元以上,而且绝不会出现员工加班到晚上一两点的情况。管理层采取轮班制度,如果没完成工作,那可以交给下一班的人来做。此外,沃尔玛还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制度,员工可以越级向最高领导反映情况:比如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或者是向公司提出好的建议,如若采纳,就会得到晋升的机会。
  家乐福人员流动率之大,家乐福高层为什么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吸引人才,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一个好的管理人员应该懂得:企业的凝聚力要么靠高薪,要么仗人情,如果两者兼而有之,那企业就如虎添翼。但是家乐福却一项也没做到,难怪会出现收银员告急,高层人员替补的笑谈了。
  专制管理,路还能走多远?
  家乐福在中国的管理方式让人寒心,那么这样一家跨国企业在别的国家又是如何管理的呢?据悉,2004年家乐福已经撤出日本,在不久的未来,它也将撤出韩国,家乐福在攻占亚洲市场方面连遇不顺,个中经验、教训发人深思。家乐福当初在韩国开到第13家的时候,一场超过3个星期的*惹的韩国上下沸沸扬扬,员工*的理由很简单——家乐福的工资水平太低了。
  当初家乐福进入亚洲市场时,曾对这里的社会环境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他们认为中、日、韩等国人民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凡事都采取三缄其口的态度,亚洲工人的服从性总是占上风,会有利于劳资纠纷的解决。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可以用长期低薪来驱动员工超时工作,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可是家乐福先后在日、韩的失利证明低价温顺的劳动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中国人的性格可以算是三国中最能忍的,或许家乐福在日、韩的昨天就是其在中国的明天,正如鲁迅所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关系到切身利益时,恐怕没有几个人会选择沉默,其实我们也已经看到一些中国员工已经采取保守措施隐性抗议其在家乐福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如果家乐福对这些问题依然视而不见,终将被中国市场所抛弃。
  

“私人伴游”职业的惊天内幕(1)
每到国家的法定节假日,青岛、大连这样的海滨城市都会有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涌入,这些游客带动了当地的商场、旅馆、酒店、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各城市都积极挖掘本地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但光鲜的表面下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真相?
  旅游业曾被称为“无烟行业”,但这种行业并不是没有“污染”的,这种污染不是指环境的污染,而是指人心的污染,旅游业中有着太多不干净的现象。
  在各大城市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本酒店因业务需要招收私人伴游,为酒店客人和外宾提供全程星级陪同服务,学生可兼职,月薪万元以上,可日结工资,应聘条件:要求思想前卫,敢于挑战高薪,五官端正,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性别不限,学历不限,年龄18-35,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兼职小费可当天结算,面试录用后月薪2-3万元以上。
  殷谦不禁怀疑是什么工作报酬竟如此丰厚?带着这个疑问,殷谦打电话咨询了国家旅游局,工作人员给了明确的回答:“现在的旅游界没有这样的旅游安排,因此不要轻信这样的招聘广告,但不排除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些外国人、台湾、港澳等地人来中国大陆旅游,往来的人数不多,只有三四人,对于这种情况旅行社或酒店会派出一名导游随他们去旅游,目的是提供向导、交通、住宿、景点讲解等服务,但是绝对没有‘私人伴游’之说,你在广告上看到的那种‘私人伴游’大多是向游客提供特殊服务,有些是变相的卖淫,属于国家法律打击范围之内。”
  我又打通了招聘广告中的电话。
  电话中传来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你有什么事?”
  殷谦:“我想应聘私人伴游,不知道你们有什么要求。”
  中年妇女:“我们的要求都已经在广告上写明白了,五官端正,思想解放,而且我们要求私人伴游满足游客的一切要求。”
  殷谦:“每个月的工资能有你们说的2-3万吗?”
  中年妇女:“我们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外国和港澳台游客,只要你能把他们带好,他们的小费一般很多的,一个月2-3万不成问题。你如果想做这个工作的话,就到XX大酒店(市内某星级酒店),到那里后有个公共电话亭,你用公共电话打给我们。”
  殷谦:“我有手机,我用手机打给你们不行吗?”
  中年妇女:“让你用电话亭打是为了确认你的位置,打完后我们会派人下去给你面试,面试通过了我们就通知你了。”
  我按她说的来到了酒店前,并给她打了电话。这回她在电话里要求我站在电话亭前,她一会派人下去面试。一会从酒店里出来一男一女,女的三十多岁,男的二十五六岁,长的很强壮,像是个保镖。他们从我身边走过,看了我几眼,又走到公交站牌下假装等车,两人不知在交谈什么,并时不时的向我这边瞄几眼。过了大约有十分钟他们又返回了酒店,我又在电话亭旁等了十分钟,正当我以为没有被录取刚要走的时候,那个女人打来电话,告诉我:“你已经被录取了,明天我们会给你打电话,到时候你按我们的指示做。”这个酒店的招聘处处透着古怪,我决定明天继续暗访下去。
  第二天上午十点,那个女的电话通知我下午两点到酒店房间集合,公司要进行集体培训。我按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房间里一共有三男七女,看样子都是被招聘来的。一会那个女的出来讲话,说:“我是你们的负责人,叫我王主管就可以了,以后有什么事情直接找我,工作的性质已经在面试的时候和你们说了,每天我们会给你们安排游客,你们的责任就是满足他们的一切需要,工资按日结算,每天五百,另外游客给的小费属于私人所得,不在工资之内。”之后找了一些景点的资料让我们背下来,并给我们安排了第二天的任务,我负责接待的是一位来自台湾的游客。第二天,我借口有急事要处理,辞掉了这个工作,但我在与一些员工的交往中,记住了他们的电话。五天之后,我打通了其中一位的电话,我向她表明了身份,在我的再三劝说并保证不透露她的真实身份下,她同意接受采访,她叫张倩(化名),以下是我们之间的对话。

“私人伴游”职业的惊天内幕(2)
殷谦:你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工作?
  张倩:为了钱!因为家境问题,我高中没毕业就休学了。休学后,我就来到这个城市打工,因为没有学历,没有文凭,所以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只能去做服务员、业务员这类不需要什么技术的活,这样的工作不仅累,而且工资只能养活自己,每个月扣除房租、饭钱、交通费就只剩下几百块钱,那时候我连件衣服都不舍得买。就这样我在这个城市辛辛苦苦的工作了两年,到头来也没积攒多少钱,赚钱的都是那些老板,我们这样的员工只能够吃个半饱,即使你辞职不干了,你的岗位也会有人迅速的顶替,这个城市的廉价劳动力太多了。而且你的下一个工作的待遇可能还没上一个好。我周围的一些姐妹有的找了个有钱男朋友,有的被人包养,有的还在努力工作。她们劝我何必这样苦了自己,趁年轻漂亮多赚点,就这样我被她们拉下海了。我现在已经想通了,这是个“欺人无,笑人贫”的社会,钱在什么地方都好使,也许你认为我们这样很肮脏,但我认为我比那些贪官好多了,我们出卖的是肉体,而他们连灵魂都出卖。
  殷谦:他们是怎么安排你们工作的?
  张倩:很简单,他们找需要服务的游客,然后向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