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丹大道
“不对!”
君莫问喃喃自语道:“根本和真元内力的深厚没有关系,这个的世界的能量极限有着一条线
,同时也是肉体强度的极限,但我会庞斑的精神意志都已经这道极限,所以才有了堪破虚空,在
武道意念的气场中扭曲了时间和空间。即使庞斑的境界胜出我一线,也不可能以真元深厚胜出一
筹的方式击败。”
“如此的话,原因只有一个了,就是我的心灵境界没有圆满。在同级对决,灵魂意志的碰撞
中,心灵交锋的层面上输上了一筹,由心灵意志驾驭的真元内力衰弱了,反映到现实中就成了真
元稍逊。”
“哈!”君莫问轻喝一声,支剑站起,如果不是君莫问和忘我剑人剑合一,生死与共,在撞
击中恐怕也会碎成灰灰了!
君莫问看着眼前的山林:“虽然败了,不过我还不想死呢,我还没学双龙去看长江源头呢,
还是先躲起来再说。”摇摇晃晃地潜入山林。
“落水之前看到庞斑也被反震之力真的吐血,身体停滞了下,所以没办法第一时间趁势击杀
自己,自己又在水中潜逃了一个时辰,几乎差点爬不出来了,才总算逃脱掉了庞斑的气机感应。
”
这里似乎是一个原始森林,树木遮天蔽日,除了时而响起的鸟鸣虫叫,完全没有人烟。不过
森林面积不是很多,君莫问强大的武道意念完全可以边调息边行动,在穿过树林之后,他已经可
以如平常状态下行动了。
连绵的山峦峰顶,疏林密布,峭壁陡岩,出来树林,天空也明亮起来,君莫问望望天,天色
快暗了。
山岩之间有许多洞口,君莫问叹了一口气,随便选了一个洞钻进去。今晚就在这里休息吧。
山洞深近十丈,晦暗的光线挡不住君莫问的锐利目光,见洞中只有碎石和岩壁,君莫问从洞
外林旁捡来一些枯枝,点起篝火。
因为功力未复,君莫问无法将衣服上的水迹蒸发,只好燃火取暖了。
火光的照耀下,洞中一片光明,居然有一个白衣白发的人盘卧在地上,没有丝毫气息,就像
一块人形岩石。
“怎么可能!”
君莫问以为自己刚才状态未复,所以没有发现死人时,这个“死人”居然有活过来的。
“啊……睡得好饱!”
白衣人像刚睡醒一样,打了个哈欠,伸了伸胳膊,坐了起来。
君莫问此时看清楚了,这是一个老头子,白衣白发白须。所谓白衣其实就是一件袍子,而且
还破了几个洞,白须白发都是乱糟糟的,将面目都遮得看不清楚,完全一个乞丐的形象,但若仔
细看却又发现他全身上下竟是尘埃不染,干净异常。
“喂,小友,有吃的没?”白须老头问君莫问道,接着又自言自语:“老头子我睡了不知道
几年,还真有点饿了。”
君莫问对这个眼前老头有些忌惮,可以躲过他的灵觉感知,又能进行完全消失生命感应的龟
息之法,至少也是同级强者。果然武林之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藏龙卧虎之辈不可胜数。
“还真是不知道那个犄角旮旯里就藏着一个世外高人呢!”君莫问心中有些感叹,这个世界
不愧是被封印的高武世界。
不过也仅仅是忌惮而已,还不需对他退避三舍,连此世极限状态的庞斑都不惧,君莫问又怎
会怕这个糟老头子,最多至少对其有些惊讶而已。君莫问此世已有出剑的能力,即使庞斑在此刻
杀到,他也不惧。
“没有!”君莫问冷冷道,同时心中道:“说的我自己都有点饿了。”
白须老头被噎得直气的吹胡子:“小子,长辈没有教过你要尊老吗!太不懂礼貌了。”又见
君莫问不理他,就在洞中转来转去,像是在寻找食物,可惜除了石头什么都没有。
白须老头只好又坐回君莫问面前,找君莫问说话,好久没有说话的老头想沾点人气儿。
君莫问闭目运功调息中,不闻不问,但若是这个老头有敌意,他的忘我剑绝对会是第一个出
鞘的。
白须老头突然道:“小子,你是不是心中很迷茫啊?”【wWw。WRsHu。cOm】
君莫问身体未动,心中却是一震:“精神,意志,真元,心灵,我都已经臻至巅峰,甚至比
已经算老了的庞斑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完全的实力碰撞中我会一败涂地。”
白须老头呵呵呵的笑了起来,虽然君莫问仍没有睁眼,身体也没有丝毫动摇,但实际已经停
止了运功。
白须老人看着君莫问,心中嘿嘿一笑,你虽然身体没动,但你的心已经动了。
“你既然已经明悟了生死不过虚幻,为何仍要执着于生死,而不学会放下?”
“放下!”君莫问虽未睁眼,手却是动了动,师尊死亡前的情景仍时常在他脑海中回荡。
白衣老头忽然端坐了起来,和盘腿调息的君莫问相映成趣。老头整了整自己头上凌乱的胡须
和头发,露出了真容,面容古奇,巍若松柏。此刻正襟危坐,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浩大威严。
洞中的气氛似乎都在白须老头的威严中发生了变化。
君莫问睁开了眼,注视着几乎大变样的老者,神色仍是波澜不惊。只是郑重拜道:“请前辈
指教!”
白须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道不可轻传,当拜以师礼!
白须老者道:“天地之道,有阴而有阳,阴阳反复,在达到巅峰之前,必要经过低谷来蓄势
。这是因为天之道,恒定不动,所以要循环往复,而人之道,心思不定,所以要专心一致。”
“所以,走天之道的人,天心即我心,要己心近天心,心存‘不仁’,放下执念。而人之道
,我心即天心,本心不移,万般劫数不加我身,红尘万事皆在己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君莫问疑惑道。
白须老者以一种嘲讽有自得的语气说道:“菩提是什么,明镜又是什么,佛家这一套,总是
这么空洞无物。像什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在意如何,不在
意又如何,放下如何,不放下又如何!”
道佛两家,传承之争,白须老者的偏见,君莫问并不在意,只是最后一句话:“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吗?”
白须老者作色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玩意!有就是有,没就是没,一件事物就在
你的面前,非要视其为空无,不是有毛病么!”
君莫问嘴角含笑道:“既然想要执起,有何必放下,又何必徘徊。放下一切,色即是空,空
即是色的,那是佛,而我只是做一个人罢了。”我破碎虚空是想做真正的自己,外加游览三千世
界,见识多元宇宙万事万物的梦想,不是为了成仙做佛的,否则又有什么乐趣可言。
白须老者微笑道:“孺子可教也!”
洞中篝火摇曳,将君莫问和白衣老者在岩壁上的影子,也映照的晃动起来。灰暗的洞窟中,
影子的闪动犹若鬼魅,可惜,被说世上没有鬼魅,就是有,看见洞中两人也要逃。
君莫问尊敬的问道:“前辈,请问这是何道?”虽然刚才这位白衣老者批评佛家,定是道家
高人。不过道家也有很多派别的,什么内丹派啊,楼观道啊,老君观啊,天师道啊……
白衣老道正颜一笑:“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金丹大道!”
第三十三章 两仪化极 忘我剑道
“金丹大道!”
君莫问闻言一惊,道家金丹,却是早该想到了。
白衣老者继续道:“金者,坚刚永久不坏之物;丹者,圆满光净无亏之物;古之仙圣借金丹
之名,以喻本来圆明真灵之性也。此性在儒则名太极,在释则名圆觉,在道则名金丹。是为金丹
大道。”
他忽然问向君莫问提了一个问题,说道:“所谓大道归一,道佛儒都是求超脱,终点全是一
样,到了最高境界已然殊途同归。所以有人说道佛儒本是一样,没有区别,你认为如何?”
君莫问淡淡一笑:“大道之源,从古至今,又有谁真的臻至终点。道佛儒都不过是前进大道
的路途,虽然都传承了千年之久,但是否真的能到达大道之源,终是未知之数!何况几千年来,
道佛儒的纷争又哪里来的少?本就是只是三条路罢了,即使途中有了交叉之处,又怎么可能一样
。与其求于道佛儒诸道,甚或奢望将他们兼容并包,不如自求我道!”
白衣老道哈哈一笑:“说的好,自求己道,不假他求,这就是金丹啊!金性永久,心灵圆满
,万劫不磨。所以了,你根本不必收敛身上的锋锐剑意。放松!放松!”
君莫问闻言一怔,心中思忖“庞斑走的是天人之路,需要遵循世间万物的物理和特性,在发
出最凌厉的杀招前,会有一瞬间的缝隙,用来蓄势。所以他根据经验,建议自己将锋锐的剑意收
敛于鞘中,在释放时就能‘一剑光寒十四洲’。但真正的上古神兵需要鞘吗?也许倚天剑这种利
器需要剑鞘收敛锋芒,不过真正的神兵是没有鞘,就如蚩尤的虎魄刀,世上又有什么刀鞘可以将
其收入其中。”
君莫问心中一笑,升起一阵明悟,他要做不是倚天剑般的江湖名剑,而是可以破碎虚空的神
剑。
君莫问放松了心神,解脱了对剑意的束缚,身与剑合而成的锋锐无匹的剑意锋芒在狭小的山洞中
扩散开来,似乎卷起来一阵风似的,连木柴上篝火都发生了偏转,指向同一个方向。
君莫问解放了战斗之外一直收敛的剑意后,直感到心中一片空冥,似乎揭去了一大负担。灵
觉空明,随着剑意延伸,感应到了一层奇妙膜,像是墙壁一样,似乎很薄,却又像是深厚到不知
边际。
君莫问心中升起明悟,这是空间壁障,虚空法则。
君莫问轻松了,白衣老道却是心中直叫:“靠,这小子的剑意居然如此凌厉无俦,似乎要碎
裂虚空一般,老道现在只感到浑身寒,就像被无数利剑指着一样。还是早走为妙,若是他什么时
候给老道一剑,可是吃不消。”
白衣老者忆及年轻时,大道初成,经常不管不顾,对别人做恶作剧,而他武功有高,别人想
报复也报复不了。如今推己及人,害怕君莫问学了他的金丹大道后,变得和他一样,如果一高兴
,舞起剑来,伤到自己可怎么是好。
在白衣老道准备撤退的时候,忽然,凌厉锋锐的剑意消失了。
“嗯?”白衣老道惊讶无比:“这是“神兵自晦”的境界。”
白衣老道神色微变,注视闭目的君莫问,他此时正感受境界提升所带来的剑意变化,心中喟
叹道:“了不起,他走到竟不是天道、人道,而是剑道!”
君莫问剑意锋芒,人剑合一,简直就像他本身是一柄剑。若仅是这样,白衣老道不会看上他
,不过是人剑合一罢了,即使比平常的人剑合一强的多,又没什么。但看到了君莫问可以将刚猛
凌厉的森寒剑意转换为阴柔温和的绵软剑意,到达了阳极化阴的道家之境,却因心有所碍,不能
发挥全部实力,就想指点下后辈。
但现在,白衣老道发现自己错了,君莫问的道不是阴阳化极的道家之道,而是真正的极道。
世间万物由一而生,一生二,二生三,直至万物世界生成,所以要求道,就要返本归源,由万物
归一,所以道家的阴阳化极之道,是先领悟九阴之道和九阳之道,之后九九归一,至重阳之数,
达到天道万物中“遁去的一”。
但大道三千,条条可以正道。就有人提出了一个理论,世界万物由一而生,也将归于一而亡。所
谓有盛必有衰,有生必有死,天地万物演化至极点时,也必将重归于一。
既然始于一,终于一,期间繁杂的大道有多少何须在意。只要选一条路,一直走到极致之时,“
遁去的一”自然显现。这就是而极道,不管其他,不理旁道,直指终极的道路。
君莫问的凌厉剑意,锋芒达到了世间的极限,如果此时将锋芒无俦转为绵绵如水,就是阴阳
互化,道境至境;但君莫问舍弃了这条有着前人筑基的路,反而仍不断磨砺剑道锋芒,之前的剑
意化柔同样是磨砺,到了此刻,君莫问的剑意锋芒再做突破,臻至世间极限,超凡脱俗了。
正因为君莫问的剑意锋锐超脱了尘世界限,所以反而让人无法感受到了。
这就是上古传说中的“神兵自晦”。
神兵自晦,不仅是指武器达到一定等阶后,自然收敛自身光芒和气息。还有令一种说法。(
注:有人提出过这种说法吗?)
神兵为神,何为“神”,“神”指的是超脱世俗,不为凡尘所见。
当神兵的锋芒超脱了世俗,太过锋锐,使得世间法则都无法承受,一碰就断了,不是排斥,而是
承载不了。因为神兵的光辉无法显露于世间,如被灰雾包裹,晦暗不明,所以就成了“神兵自晦
”。
当然,君莫问如今还差上一点,否则他早就剑意破空了。
世间的规则都是流动着的,循环往复,川流不息,所以世间充满了生机,但流动就会有空隙,也
是天道不全的原因,而君莫问的剑意就是到了可以镶嵌在虚空法则缝隙的境界。
君莫问入定苏醒后,白衣老者说道“小友,你求的也是破碎虚空?”
君莫问点头道:“不错,破碎虚空就能超脱凡尘。”
白衣老道笑了笑,对君莫问的追求不置可否,看了看洞外些许亮光,天快亮了。他拍拍一尘
不染的破烂白袍,起步走出洞,边走边道:“天亮了,老道我要再找一个地方睡觉了。不过,小
友啊!老道还是要说一句,为何都一定要超脱凡尘,从这苦海中跳出去,只要本心真如,万劫不
磨,即使沉沦红尘也很有是趣的。”
君莫问怔怔的看着洞口处,白衣老道已经脱离的他对视线,只有一首歌谣自远方传来。
“人言我是朦胧汉,我欲眠兮眠未眠。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半仙。”
君莫问目瞪口呆,道:“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吗?靠,这世界居然还有张三丰!究竟还是不是
覆雨翻云了?难道还有倚天屠龙?”
君莫问擦拭着忘我剑,想着张三丰最后的话。
难道实际上,这个世界中,破碎虚空只是一条歧路,金丹大道才是正宗!
毕竟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奇怪到精神修为和能量强度差至天渊的地步。
算了,不想了,我自寻我道即可。
“人之初,为生,人之末,是死。生与死即是两仪,生死相融,两仪化极,就是我的剑道,
极剑道。”
“何为忘我,忘我指的是一种状态,将全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忘记了自我的存在。这就是
忘我!”
“全心全意到忘我的挥出每一道巅峰之剑。这就是我君莫问的道,忘我极剑道!”
第三十四章 论道
君莫问立于江岸,遥望眼前奔流东去的江水,心情不由得开阔起来,低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呵,还真是应景啊!”君莫问看到落日余晖洒在奔腾江水中,霞光被湍急的流水切断,波光粼粼间水面都似乎染上了一抹粉红的色泽,如火在水上燃烧一般。
此刻的君莫问一身紫色衣衫,清新简洁,皎洁若仙,心中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在,充满着超脱世俗的飘逸之气。
事实上,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君莫问心中就一直充满着忧虑不安,即使达到了这个世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