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的饭菜也很简单,一盘咸菜炒青菜配一碗米饭。这一程路下来,静园众人已经适应了这些粗糙的饭菜。慧馨在刚出发那几天收集的肉干之类的干粮,早就被她们在路上吃光了。
当众人都在休息养伤的时候,韩沛玲、崔灵芸和陈香茹三人却在屋里忙着商量事情。甲院只有她们三人,这一路只有她们是三人一辆车一间屋。
崔灵芸冷眼看着韩沛玲和陈香茹在一边争论,觉得实在无趣,便推门出去找别人聊天去了。
韩沛玲和陈香茹她们两个正在争论,后日入城应该由谁来领队。这可是荣誉,她们自然不愿便宜其他人。而且这次皇后娘娘没有指定静园里谁总负责,她们自然要争取做这个负责人。那后日带领队伍进城的人被百姓认可,很有可能成为默认的负责人。
韩沛玲听了陈香茹吹嘘的话,仍不住讽刺道,“。。。听说你们陈家当年也有份参与江南大堤的工程,如今大堤决了口,你身为陈家一份子,还有脸见灾民吗?若是灾民发现咱们静园的领头人是陈家人,你准备怎么跟他们交待啊?”
陈香茹听了韩沛玲的话,气得牙根痒,就是因为陈家也陷在江南大堤这件事里,她才必须在这次赈灾行动中做出点看头来。可家里头也确实递了消息给她,自从大堤决口后百姓情绪一直比较激动,燕郡王专门从江南大营调了四个小队过来维持潭州的治安。
陈香茹无法,只得向韩沛玲妥协道,“我们是来协助赈灾的,只要一心为百姓做事,谁领头又有什么要紧。你既然非要打头,那到时候就你就走在最前面好了。”族长已经跟她承诺,会全力支持她这次赈灾,她必定要比韩沛玲做得更出色。
。。。。。。
南平侯和燕郡王如今都暂居潭州州府里,这段时日他们忙着交接赈灾工作。再过两日燕郡王就得赶回京城述职,而南平侯要边交接边重新安排相关工作,两人都忙得脚不沾地了。
顾承志一到州府,听侍卫说燕郡王正跟南平侯谈论救灾物资的事情,便兴冲冲地直接跑去书房找两人。
燕郡王见了弟弟自然高兴,只是仍不免先责骂他一顿,不在家里孝敬爹娘却跑到灾区来,实在太鲁莽了。
顾承志腆着脸对着自家大哥直笑,搞得燕郡王很无奈,只得放过他。
顾承志转头对着南平侯喊了一声“舅舅”,南平侯揉揉他的脑袋应了。南平侯挺喜(霸气书库…提供下载)欢这个侄子,身为皇家子弟,虽然年幼,顾承志却已经有担当了。
顾承志坐在一旁,不打扰南平侯和燕郡王的谈话。直到燕郡王跟南平侯说道,担心后续救灾银两和物资跟不上,他才跳了起来,从怀里掏出几张纸。
这一路上他仔细研究了静园各人的身份,对她们之间的关系也让人做了进一步的调查,他又抽空跑去找慧馨商量,这才拟出了这份对静园人员的安排表。
顾承志把这些表格拿给燕郡王和南平侯看,表格是慧馨教她做的,比平铺直叙更加直观。
顾承志指着其中一张说道,“这张上是我拟出的负责后续物资安排的人员,不对,不是让她们负责。舅舅先指定自己人负责,然后让静园的这些人协助。这位周小姐,还有其他几位小姐都有家人跟户部的官员有关系,她们肯定能出上力的。而且她们吃了这么多苦才到潭州,也想着做点成绩出来。皇祖母派了她们来,就是给咱们帮忙的,舅舅尽管差遣她们,她们自己一定也乐意的。”
燕郡王原本听南平侯说,皇后娘娘派了静园的人随后就到,他还有些埋怨皇祖母怎么送这些累赘到灾区来。如今看顾承志对静园小姐们的安排,几乎各个都有用处,心里顿时明白了皇祖母的用心。他有些感慨的拍拍顾承志的肩膀,“真是不知不觉间,四弟也长大了,也能帮家里分忧了。”
南平侯看着顾承志写的这几张纸,若有所思,半天才问道,“。。。你小子什么时候这么能干了,是不是找了高人指点啊?”
顾承志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来之前,我去小燕山找了严先生,上次京城赈灾,他就给我出了好主意,我觉得他对南方赈灾肯定也有想法,所以才。。。”说起高人,顾承志下意识地隐去了慧馨,他从心底有些不愿让燕郡王注意到慧馨的存在。
而燕郡王听到是严先生给顾承志出的主意,心里不知不觉间似乎松了一口气,四弟才十岁怎么可能看透皇祖母的安排呢。可惜他不知道,静园会被派到灾区来,正是顾承志听了慧馨的话后向皇后进言的。
---------------------求推荐!求收藏!求票票!手里还有票的亲,请投给我吧~拜谢!拜谢!拜谢!
第九十二章 密谋
潭州的百姓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官家小姐,而这些小姐又很平易近人。因为静园此来是为扶民,要拉进官家与百姓的关系,她们入城的时候便没有带帷帽。
头一次经历百姓夹道欢迎的场合,慧馨觉得她们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她和谨恪甚至把她们马车上插的风车送给了路边的小孩子,其他人自然也有样学样,她们留给灾民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南平侯把静园的人安置在了潭州城的悦来客栈,这间客栈中等大小,静园正好包下整个客栈。州府那边虽然还有房间,但是静园全是女子,跟南平侯他们住在一起实在不方便。
韩沛玲和陈香茹正在考虑怎么插手赈灾事务,南平侯那边派人过来宣布了对静园众人的安排。大部分人都有了事情要做,每天都要出去协助南平侯那边处理赈灾事宜。南平侯算是直接领导了静园众人,完全没有给韩陈二人插手的余地,韩陈两家的小动作他可不是看不到。
剩下的人不多,慧馨和谨恪被剩下了,韩沛玲、陈香茹同样被剩下了,再加上乙院剩下的三人总共是七个人。谨恪和谨诺被分去帮忙(炫书:www。87book。com)整 理药材了,因为她们在静园的时候医药学得不错。赈灾除了安置灾民,还得预防疾病。
慧馨她们七个人也不是完全没事做,相反她们还忙得很,每天都要赶去灾民安置点看望灾民。韩沛玲和陈香茹有点不情愿,她们想负责更重要的事情。尤其再听说周玉海如今负责后续物资供应这块,韩沛玲动不动就拿她来挖苦陈香茹。
慧馨和谨恪才没功夫管韩陈二人的互相冷嘲热讽,顾承志已经拜托她们暗中注意灾民拿到的物资,以防有人偷梁换柱。听说原来就有人曾把赈灾的米换成糙米,幸好发现的及时,没造成大范围的影响。燕郡王把相关人等在城门口斩首示众,这事之后那些有心思的人老实了很多。
慧馨她们去安抚灾民,主要是帮助安置点的妇女做饭,或者给孩子们讲讲三字经里的故事。最受灾民欢迎的是,谨恪讲的算术。自从谨恪掌管她们的财务后,她从慧馨那里学了几手算术法,如今也算是个算账高手了。慧馨她们原是想教授安置点的小孩们一点实用的技能,谨恪讲了一堂算术后,连大人们都跑过来听了。
可是只坚持了四天,慧馨就受不了了,安置点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
潭州的安置点建在东城的一个破庙里,由于每日都会有周边的灾民投奔到潭州,房间早就不够了,如今庙里的每间屋子都得挤一二十人,庙的周围还搭了很多草棚。由于人太多,卫生条件就很差。幸好这些日子气温还比较低,蚊虫没有出动。南平侯对预防瘟疫又很重视,灾民的饮用水全都要煮过。
而且灾民的营养跟不上,虽然有赈灾的粮食,可只能做到不让大家饿肚子,要想吃饱吃好是不可能的。大人们还能扛着,小孩子们却越来越瘦,身体不健康抵抗力变弱,就容易生病。过了这段时间,气温势必要回升,到时候瘟疫爆发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顾承志每天傍晚都会到悦来客栈巡视,静园人员的安全不容疏忽,他还可以顺便听慧馨和谨恪回报安置点的情况。
慧馨便趁这个时候跟顾承志说道,“过几日天气估计就要变热了,这么多人挤在安置点非是长远之策,侯爷和殿下对接下来灾民的安置有什么安排?”
顾承志摇摇头说道,“侯爷这段时间带人去了江南大堤,要把决口的地方先堵上,要不然洪水永远都停不了的。大哥前天就已经启程回京了,还不知道京城那边有什么震动。潭州现在就剩我一个,每天忙得团团转,还好侯爷走之前把人员都安排好了,我只要监督就行了。”
“越来越多的灾民投奔到潭州,潭州的承受能力有限,而且灾民一直这样闲着也不行。殿下在京城赈灾的时候做的很好,应该也明白灾民需要长久能居住的地方。”
“我也想过这些,只是这次灾民实在众多,朝廷给的就在银两恐怕不够,而且人手也不足,有些力不从心啊。”
慧馨想起上辈子国家遇到水灾地震之类天灾的处理方法,觉得还是很实用的,便同顾承志仔细的说起来。顾承志虽是第一次听道这种做法,却也觉得可行性很高,而且能有效解决潭州的灾民压力,便马上赶回州府写了信让人快马给南平侯送去。
当天深夜南平侯就赶了回来,马上找顾承志商量。
顾承志说道,“……侄孙觉得这种点对点互助的办法值得一做,把灾民分散到周围的县市村庄,一村对一村,一镇对一镇,由周边没有受灾的村庄接受灾民,朝廷本就有鼓励农民开荒的律法,这些灾民过去便可以开荒拥有自己的土地。而救灾的银两可以用来在这些地方为灾民置房,这样他们就算安定下来了。移民过去开荒,这些接受灾民的村庄也能得到更多收益。”
南平侯沉吟一番,他比顾承志想得更多,“这个办法不错,灾民能安居乐业,人数又分散开,还能避免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次水灾煽动民众,潭州的压力也能得到缓解。”潭州这次也是大伤元气,要恢复以往的繁华需要几年后了。
“只是有个问题,侄孙担心百姓难离故土,洪水退了,他们会想返回家园,不愿去其他地方定居。”
南平侯闻听此言,叹了口气说道,“他们的家园回不去了,江南大堤的缺口太大,已是无法修补。工部水利司的人如今已在勘察地形,准备把此处引伸为长江的一支分流。被淹没的地方多半无法在居住了,其他地方在几年内也是无法住人的。”
顾承志没想到决口这么严重,“……决口如此严重,那负责大堤工程的人……”
“调查大堤工程的事那是后面的事情,皇上自会派人负责,咱们这次只要做好救灾就是了。”南平侯打断了顾承志的话说道。南平侯赋闲在家十几年,除了皇帝偶尔派他做些事,朝堂上的事他是早都不管了,这次江南大堤的事他更是不想管的。
南平侯当下就决定把点对点互助的计划定下来,“事不宜迟,我们把灾民迁移的事今晚就定下来吧,尽快的实施起来,明日我会亲自去安置点安抚灾民,并跟他们讲清楚。尽量选择比较富庶的地方来安置灾民,让当地官府对灾民多些照顾。等灾民安定下来,还可以派人去走访确认。”
这一夜南平侯忙着跟顾承志商量灾民迁移的事,一夜没睡……
与此同时,悦来客栈这边有个黑影翻窗进了韩沛玲的屋子。由于韩陈崔三人实在合不来,发现悦来客栈有足够的房间,三人就各占了一间屋子,如今悦来客栈里只有她们三人是单独一间房。
潭州白天阴天晚上也没有月亮,韩沛玲发现有人进来,既不害怕也不点蜡烛。
来人毫不客气地往桌前一坐,开口说道,“三妹近来可好?大哥让来看望三妹,顺便问问三妹可曾跟南平侯挂上关系了?”
韩沛玲皱皱眉头,这个庶出的四哥越来越没有规矩了,要不是他武艺高对大哥还有点用处,她肯定要教训他一顿,“四哥这话说笑了,妹妹与南平侯男女有别,怎可私相交往。大哥究竟有何交代,四哥还是直说了吧。”
来人也不怕被韩沛玲识破谎话,只咧嘴耻笑了一声说道,“三妹不是做梦都想嫁入南平侯府么,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呢。”
韩沛玲听此人还在纠缠她与南平侯的事便气上心来,虽她对南平侯的心事不少人心知肚明,可也不能让人拿来笑话,“四哥请自重,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妹妹的婚事自有爹娘做主,四哥如此败坏妹妹的清誉,若被父亲知道了定要责罚四哥的。”
来人见韩沛玲真带了气,怕她回去真跟爹告状,也知玩笑要适可而止,忙说道,“三妹息怒,四哥不过是替三妹着急罢了,怕妹妹白费了心思。”
韩沛玲冷哼一声,“四哥不必费心了,妹妹该做什么心里有数,不用四哥操心。家里头不会让四哥来一趟,就说这些废话吧。”
来人往韩沛玲的方向看了一眼,冷笑一声,“老爷子让我来跟你说一声,后日会有人入城,三妹要保证他们可以顺利进入安置点。”
韩沛玲疑惑地问道,“有人要进安置点?是什么人?”
这次来人走到韩沛玲的身边压低声音耳语了几句,韩沛玲听了他的话大吃一惊,“……怎么能这么做!这可是……”
来人看着韩沛玲吃惊的样子,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有什么,无毒不丈夫,死几个人算什么,要做大事就要狠得下心。这次水灾这么好的机会,三妹不在乎,家里头可不能放过。这事做成了,不但能搬倒太子一派,连南平侯也有的受了。许家倒了,咱们韩家才能做真正的外戚。”
---------------------------------------感谢责编香菜做的新封面~辛苦了~求推荐!求收藏!求票票!手里还有票的亲,请投给我吧~拜谢!拜谢!拜谢!
第九十三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慧馨她们今日刚到安置点,就发现了南平侯带来的人守在外面。慧馨有些奇(霸气书库…提供下载…87book)怪,南平侯昨日还在大堤那边,怎么今日就回来了。
顾承志正在门口等她们,见她们到了,忙过来跟她们说道,“侯爷正在里面,灾民安置有新的安排,几位姐姐赶紧过去吧。”
韩沛玲等人急忙往里面走,慧馨则故意拉着谨恪落后了几步,她心知顾承志肯定有话跟她们说,否则他不必亲自在这等的。
“……江南大堤没法修补了,灾民必须尽快转移。侯爷已经做了安排,明天就开始分批让灾民离开,你们两个这两天多注意些。”顾承志说道。
慧馨点点头,“灾民早一天转移,便可早一天安定下来,一直呆在安置点对他们的身心都不好。哦,对了,我昨晚还想了些事情,像救济的银两可以按人头来发放。失去亲人的孤儿寡母可以结合为互助户,比如失去父母成了孤儿的,和失去孩子的老人可以结成一户,互相帮助生活在一起。若是银两实在不足,还可以鼓励当地有能力的富户,对灾民提供扶助,不一定非要捐助银两,直接捐献物品也好,还可以减少当地官员从中盘剥的机会……”BulaBula慧馨说了不少她回忆起的上辈子灾民安置的一些做法。
“……不过这些想法,殿下还须跟侯爷仔细商讨,究竟怎样更实用还有待更详细的筹划。还有一件事,不断有新的灾民涌入潭州,我觉得新来的灾民最好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