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世眨了眨眼,“因为你来了,爹也回来了,我娘说你是贵人,你下次什么时候来啊?”
孩童天真之言,最容易说出的就是一些被忽略的真相。
陈阿娇心情有些沉重,她半蹲下来,平视着小小的张安世,“你爹他经常不回家吗?”
“娘说爹很忙,所以常常没有时间回来看我,她还说如果我好好读书的话,爹就会回来看我。”张安世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又说道,“可是我已经很努力很用功地在看了,爹每次看完我的功课也不理我……”
他有些委屈地埋下头去,不自觉地塌了肩膀,一副丧气的模样。
此刻的张安世,触动了陈阿娇心底某根最隐秘的弦,她面上淡淡地,伸手摸了摸张安世的头,“你爹的确很忙,所以——”
“我知道,我爹是个好官,还是个清官,坏蛋们一听说他的名字就不敢作恶了。”小安世的脸上带着几分自豪的神气,就像是在炫耀自己的最得意的宝贝一样。
陈阿娇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她算是比较了解张汤本质的人,面对一个孩子对他父亲的景仰,竟然觉得有些无法面对起来。
她沉默了许久,在张安世那天真不染尘俗的目光下,只能慢慢勾了唇,轻声道:“张大人是个很好很好的官。”
张汤正好站在门边,面无表情,陶氏就站在了他的身边,想要出言喊张安世,可是在看到陈阿娇那说不出感觉的表情的时候,忽然有一种难言的心悸的错觉。
对,错觉。
陈皇后的眼底,怎么复杂到让人眼底酸涩,想要落泪呢?
陈阿娇看到了张汤,却没有搭理。
张安世还拉着她的裙裾,咧着嘴笑道:“那夫人你还来我家吗?”
不,她不想来了。
尤其是不想看到张汤。
可是她无法对这个孩子说出口,她只能说:“也许会来的。”
可是这么小的孩子,大约还听不懂什么是“也许”,以及陈阿娇这句话背后藏着的那些深海一样返潮的思绪。
张汤,死人脸,毁了她带来的竹简不说,还臭着脸说他不需要。
很好。
陈阿娇唇边的笑容加深,不动声色的看了默立在门后的张汤依一眼,对着张安世招了招手:“小安世你过来,我跟你分享一个小秘密好不好?”
标准的欺骗孩子的表情,两眼弯起来,像是轮月牙儿,和善极了,只是后面张汤看着这表情却觉得头皮发麻,他几乎就要脱口而出——阿世回来。
然而终究不能,在他嘴唇微启准备说什么的时候,陈阿娇的目光如刀剑一般穿了过来,让他不得不闭嘴。
然后便见张安世将自己的小脑袋凑了过去,陈阿娇含着笑意在他耳边说了什么,张安世一脸的诧异,问道:“这样真的行吗?”
陈阿娇忍住心中笑意,笃定道:“能行的。不过我们有个约定,你不能对别人说是我告诉你的。”
“陛下也不能说吗?”张安世皱着眉,开始思索这种高深的问题。
陈阿娇挑眉,“当然不能。”
“那我们来拉钩,我张安世说话算话的。”张安世也爽快,一口答应了下来,伸出自己短短的手指来,要跟陈阿娇拉钩。
后面陶氏的脸色变了变,张汤也复杂。
陈阿娇看着那手指,却怔然,曾几何时,也有那么一个孩子,向着自己伸出手指,说,阿娇姐,我们来勾手指,彻儿若是食言,便让我——唔,生不如死好了。
后来她问,为什么不是千刀万剐什么的。
他说,我觉得我若是失去阿娇,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一定是生不如死,死反而更轻松吧?
也许就是被这样简单的话感动的吧?
她慢慢地伸出自己的手指,张安世看着她,眼底干干净净,倒映着天上的云影,“夫人,您不开心吗?”
“不,我很开心。”陈阿娇摇摇头,小小。
她的小指也很漂亮,指甲是淡淡的透粉,干净极了,秀雅的一节伸出来,跟张安世的勾在一起,然后那小子就开始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什么的孩子的话了。
如果真的是一百年不变,她如今也不会在这里了。
最后小拇指与小拇指扣着,大拇指却按在一起,像是结下了什么印证一般。
张安世仰起脸笑得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陈阿娇又站起来,看着张安世,“那我走了。”
“嗯!”小安世用力地点点头,眼睛还是看着陈阿娇,这个时候陶氏却在后面喊道:“阿世,回来吧。”
张安世于是往回走,陈阿娇却站在那里,与张汤对视,张汤的手是垂在两边的,以前他喜欢双手握着揣在一起,拢在袖子里,也少了让别人窥探他内心的机会,这个时候这个姿势,却是颇不寻常。
握着手的张汤,是沉稳的,有把握的,像是什么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不安的张汤很少将手掌这样握起来。
她想起方才在厅中,漆案上,他袖子一甩,意外挥翻了茶盏,那竹简眼看着就要毁掉,陈阿娇忙上去做抢救,张汤却在一旁冷嘲道:“妖言惑众的东西,要它何用?”
陈阿娇刚刚伸出去的手,就那样慢慢地缩了回来,她直视着张汤,眼神终于被冰封起来,她那个时候想起,主父偃也说过这样的话,是不是代表,主父偃的性格跟张汤,也许也有相似之处呢?
妖言惑众的东西。
她没说话,只是望着张汤。
张汤只是一磕眼皮,“没了这东西,陛下便收不了各藩国,集天下大权在手吗?”
这声音冷冷的,也带着几分说不出的告诫的意味。
张汤说得很淡,却也很厉。
陈阿娇却没话说了。
然后张汤直视她,像是要看破她外表的重重伪装,将那些厚重的面具撕开,尖刺一样,让人想要躲避,却无法躲避。
她知道那一刻张汤要说的话,那是刘彻曾经对陈阿娇说过的一句话——朕,九五之尊,天下霸主。
他虽求贤若渴,但并非非东方朔不可,天下可用之才何其多?就连东方朔自己都说“天外有天”,要找到另一个东方朔固然很困难,但也并非不可能。
就算是没有推恩令,铲除王国的势力,也是势在必行的。
推恩令,不过是历史的一切在此刻,化作的一个缩影,一个陈阿娇能够看到的缩影。
她知道张汤是对的。
可她还是生气。
因为她不是来辅佐刘彻,也不是故意存了要帮刘彻的心思,带着推恩令来找张汤,只是因为她觉得他应当戴罪立功——而这下篇推恩令,足矣!
只可惜,张汤这死人脸总是惹人生气!
陈阿娇心里诅咒着索性让他自己死去,也懒得再跟他说什么,便离开了。
如今又在他宅院外面看到,她这气却还未消,看到张安世的时候气消了几分,看到张汤却又冒起来,她冷冷地扯了唇角,拂袖而去。
陶氏低头,有些心惊胆寒,张汤巍然不动,在见她的身影过了结街角之后,才收回目光,看向了张安世。
小孩子的脸上带着愉悦的笑容,只是在看到冷面的张汤的时候又怯怯地,不过他想到陈阿娇告诉他的好方法,又不在乎那么多了,他大着胆子上去,仰着脸告诉自己的父亲:“爹,刚才那位夫人告诉我一个让你回家的好法子!”
张汤表情不变,“哦?什么法子?”
张安世满脸的兴奋,上去就要说话,小嘴已经张开,却又缓缓地闭上,那手指已经扬了起来,似乎要进行一番激昂的演讲,可是想到跟陈阿娇之间的约定,他看了看自己的小指,小声道:“我答应了夫人不告诉别人。咦,我好像记错了!”
陶氏有些不明白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这孩子怎么忽然一惊一乍起来了?
张安世一下捂住自己的脸,“糟了糟了,记错了,夫人是说不让我告诉别人是她说的,而不是这方法的内容啊……”
纠结的小安世一下就陷入了自己黑暗的自我世界。
张汤倒是好奇了几分,可是想起陈阿娇跟张安世耳语之时那笑容,又觉得陈阿娇是不怀好意的。
这种矛盾感,一下让他不知所措。
直到几天之后,刘彻竟然下了一道口谕:廷尉张汤,为父当尽职,敕令日中必归。
张汤接到这谕旨,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
郭舍人已经笑得肚子疼,悄悄跟张汤说是他儿子张安世来宫里求的刘彻。
刘彻竟然也允了这小子荒唐的要求,还郑重其事地下了这么一诏,张汤顿时又成了朝中的话题人物。
但凡认识的官员见了他,必定是一拱手:“张大人该顾家了。”
然后哈哈一笑,全将他张汤当做了笑柄了。
只是刘彻没有笑,一杯酒楼之事过后,他变得很沉默。
张汤回来问过张安世,他有没有在陛下面前说什么,张安世只是很局促地摇摇头。
他回去之后便将那旨意丢到了一边,只是中午却真的回了家。
与匈奴开战一事已经敲定,淮南王郡主刘陵也领了赏,准备回封国去,李陵作为先锋,也要参与到对匈奴的作战之中,朝中正是用人之地,刘彻几位心腹之臣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也包括张汤。
陈阿娇这边却悠闲极了,每每主父偃被她折腾得哀嚎,她总能笑上两声,这一日看着主父偃还在想怎么处理阮月的事情,她随后说了一句:“你现在还没明白我的意思吗?”
主父偃咬着笔杆子,躺在地板上,看着顶穹上挂着的竹帘,眯了一只眼睛,似乎是在努力地看着什么,他听到陈阿娇说这话,完全没有在意:“夫人是什么意思?”
“解决了阮月的事儿吧。”
陈阿娇手里捏着黑白的棋子,似乎还在挑选,完全是很自然地说出这句话。
主父偃那笔杆子一下从唇边滑落下来,他怔了一下才一下翻身坐起,诧异地看着陈阿娇:“您说什么”
陈阿娇掌中是围棋子,她正在研究些新玩意儿,酒楼正在扩张期,很快解决了后患,她就要再开个分店了,而且除了酒之外,还有别的事情是可以做的。
她最喜欢的,还是那钱生钱的买卖。
只是她不知道主父偃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傻,她将店中的事情交给他也有小半月了,他竟然至今没有提到有关阮月的一件事。
想到这里,她含着笑,问了一句:“你是真的不懂,还是跟我装疯卖傻?”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
下章在七点之前,求有条件的孩纸电脑订阅!跟手机订阅一个价,但是作者能够多分到百分之十(喂!
这两天抽,看不到最新章节,直接把地址栏的WWW任意换成随便两三个别的字母,YY、ooxx、SB随你挑哟~
ǎ瞟擤专T一…… 废话不说,我继续码字,亲爱的小伙伴们,留言走起!
正文 第四十三章 人贱三更
主父偃的确是接手这酒楼一段时间了;每日忙忙碌碌;有的东西不懂也问问陈阿娇;可按理说应该还算是让人满意。
可是这人唯一不好的就是过于轻浮,李氏说这人常常跟店里的人调笑,随着一杯酒楼名气越来越大;这里也有了女客,主父偃这人拾掇拾掇的确一表人才,就是往堂中一站,或者偶尔露个面,都能引人侧目,更不要说一些女客了。
他最近跟哪些人厮混,陈阿娇不是很了解。
见主父偃不说话;陈阿娇挑着眉,“今日去歌舞坊,似乎兴致很高?”
主父偃眼神一闪,心说我有大事要做,怎么能够告诉你?更何况,这事儿要是告诉了陈阿娇,自己立刻就会被炒掉,他讪讪一笑:“夫人,这……也就是找个乐子嘛……”
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流氓般的痞气,说主父偃正经的时候,他的确是很正经,可是大多数的时候他没个正形,让陈阿娇颇为头疼。
试用期已经快要过去,阮月最近也很老实,可是陈阿娇不敢用她,毕竟这样的人以后会成为巨大的祸患,很大的隐忧。
主父偃看着莫测的陈阿娇,忽然弯身将落在席上的毛笔捡起来,拿在手中看了看,却随手一转笔,“夫人是宁杀错一千,不放过一个吗?”
“……”
如若不是这几日陈阿娇心情还算不错,此刻手中拿着的一把棋子就已经全部塞入了主父偃那鸭子嘴里,鸭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她阴测测地一笑,“不知先生指的是谁呢?”
主父偃忽地一抖,背后恶寒,他是说错了话了,“夫人,我这嘴吧,它最近不知道出了什么毛病,老是忽然之间冒出一些我自己也不知道的话来,您说说这事儿它是不是很奇怪……哈哈……”
干笑。
完全没有说服力很迷惑性的谎言。
不过好在他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陈阿娇将手中这些打磨好的棋子丢到木盒子里去,看着眼前刚刚画好没多久的棋盘,相传围棋起源于舜,绵延中国历史数千年,屹立风霜而历久弥新,这种东西最是修身养性,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东西。
现代人有胎教的说法,陈阿娇是一向不怎么相信的,她之所以摆弄围棋,不过是因为慢慢地把棋子摆上去,会很需要耐心。
这些修身养性的东西,能够去掉人身上的杀伐和煞气,这并不是迷信,她知道自己心里常常有怎样的想法,所以在这段时间,一定要让自己的心境变得平和,张汤那事儿就这么看似轻描淡写地揭过去了,陈阿娇心中的忧虑却并未散去。
大汉与匈奴开战,张汤不愿意接住推恩令,或者说,不愿意接了东方朔留下的东西为人情,而去戴罪立功,张汤素来与东方朔气场不对,他平日还好,只要事情一涉及东方朔,便失去了分寸。
推恩令不是他张汤的事情,也不是功过的问题,而是家国大事,他如此分不清……
算了,怎么说推恩令都没了。
陈阿娇也不是那过目不忘的人,东西毁了就是毁了,反正历史上的的确确有淮南王造反这么一件事,风雨再大也不是过去不了。
还是顾着眼前好了。
她将那棋子放在两边,对主父偃道:“我说了最后的测试由你来做,你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
主父偃庆幸陈阿娇似乎终于准备将这件事揭过去,松了一口气,笑道:“这个还在准备,不过等评估的项目举出来,还要夫人您过过目。”
陈阿娇点头,看着天色还早,便说道:“你随我一起去酒楼看看吧。”
主父偃左右坐着也没有什么事儿,也干脆地答应了,只是他回头一看那架子上被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书,眼底却带了几分不舒服,他想起前些天消失的推恩令下篇,在出去走到台阶上了的时候,终于还是问道:“在下前些天数了数这架上的竹简数目,却发现时少了一卷,无巧不巧在,正是那推恩令,不知道夫人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陈阿娇摇头,背对着主父偃却停了一下脚步,头顶有日光,庭中芳树抽芽,原本光秃秃的枝条上有了几点柔嫩的绿意,长安的春,已经不知不觉地来了。
“少说话,多做事。管好你那张嘴,什么事儿,都没有。”
她拖长了声音,似乎懒洋洋的,现在已经是四个月的身孕,她很少有孕吐的症状,这个时候摸上去,已经隐约能够感觉出胎动来,吃的比往日多,人也比往日懒,睡得多——不过郎中说她应该保持心绪的平和,不要有太大的情绪波动,虽说孕妇一过三个月,胎基本就稳了,但她自己似乎因为之前的一系列折腾,还需要将养将养,没事儿出去散散步,也算是做了运动了。
主父偃听她这声音爱理不理的,暗叹自己遇到了个奇怪的女老板。
大街上走着,行人不算多,不过主父偃也注意着不让人撞了陈阿娇,一路畅行到一杯酒楼,从后面开着的偏门进去,也不用引起别人的注意,陈阿娇刚刚进去就看到了齐鉴手里捏着一个佩囊,看上去绣工还蛮精致,不过齐鉴的手伸出去,去说了一句:“我——”
然后便没有了下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