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家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一家人-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当自己是金刚护法?我可把话先说明,我们家的事你牵扯多了会引火烧身的!”
  
  “多谢娉婷姐相告。我知道分寸。”
  
  娉婷没了话说,眼见着她带着安儿兴高采烈地出了门,终是放心不下这两个乐天的家伙,自己也跟了上去。
  
  三个孩子也没走多远,顶多到了附近的十里亭里。欣兰出门时总带着水囊和一点零嘴,趁着等待的时机便全分给了安儿。
  
  安儿坐在欣兰膝上慢慢尝着一颗蜜饯,突然问道:“欣兰,我娘她什么时候回来呀?”
  
  “也许待会儿就回来了。咱们就当出来郊游,时间会过得很快的。”
  
  安儿砸吧了一下嘴,心里全是不安,嘴上却害怕得不敢问。一张小脸阴郁了下去,看着让人难受。
  
  娉婷在一旁道:“欣兰待你这样好,你这小鬼头,连姐姐都不会叫一声,每日只会欣兰、欣兰地叫。”
  
  安儿抿嘴,往欣兰怀里蹭了蹭,似是在撒娇。欣兰便对娉婷道:“都随他好了。他若是叫我姐姐,我也别扭。”
  
  娉婷摇头道:“你就惯着他吧。以后你找了人家,他寻不到你时,便会悔恨今日未对你好些。”
  
  安儿一听,顿时害怕地问道:“欣兰,你找什么人家?我怎么就寻不到你了?”
  
  欣兰刚要安抚她,娉婷忙接道:“就是嫁人呀。不仅是欣兰,我也快到找人家的时候了。女儿一嫁出去,就不能常回娘家了。”
  
  “胡说!我娘不是一直在家里住。”
  
  “那是你爹惯着你娘。寻常人家哪容得了三天两头回门的女儿?”
  
  欣兰有些不悦道:“娉婷姐,别说了。把安儿惹哭了,是你哄还是我哄?”
  
  娉婷讪讪地住了嘴。欣兰忙摸了摸安儿头上的旋儿,道:“咱们不说那些有的没的。我给你讲个故事解解闷。”
  
  安儿性子急,马上说了一声“好”,便认真听起来。欣兰于是娓娓说道:“这个故事是我师傅说给我听的。我一听便记得深刻。传说在很远很远的西北大漠有一个国家,那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她的容貌可以令世上所有的花朵逊色。可遗憾的是,她却是个哑巴,不能说一句话。即便如此,仍旧有很多人爱慕她,为了能看到她的倩影而费尽脑汁。其中有一个勇士鼓起勇气前来向国王求亲。国王为了考验他的诚心,便要勇士去寻找治好公主嗓子的办法。勇士很快就出发了。他对公主说:‘请等我回来,到时候让我听一听你的声音。’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勇士踏遍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地寻找名医良药。直到回来时,公主却早已被邻国的国王治好了嗓子。”
  
  安儿听得入神,忙问:“那他们岂不是不能在一起了?”
  
  “不是的,最后公主在出嫁那一日大声歌唱,让全城的人都听见了她的声音。勇士自然也听见了。他感受到了公主对自己的情义,便对她说:‘不要嫁给别人,跟我走吧。’然后,人们就看见他们化作了一双大雁,向南飞走了。”
  
  娉婷听完就道:“这个故事可真草率。两个人才见过几面,最后怎么就有了那样的情义了?”
  
  “话不是这样说的,娉婷姐。有些情有些义,人聚了散了,都还在那儿。真正相爱的人就算不能厮守在一起,也能彼此拥有。我想念你,只是因为我想念你,不会为时间和距离的改变而改变,不会为沧海桑田和人世聚散而改变。但凡能碰上这样一个人,化作鸟儿又有何妨呢?”
  
  安儿一点未能听懂欣兰的话,只迷糊地点着头,一副深有感触的模样。他们三人这样相伴了一日,到傍晚时分,崔家人终是赶着马车回来了。
  
  初七也被送了回来。因她身上有伤,搀扶她回来的人比平日伺候的多了许多。安儿一听闻娘亲归来,连忙奔回了家去。
  
  欣兰见不能再停留下去,便对娉婷道:“我这就回去了。要是有什么事,尽管来我家知会一声,我保管随叫随到。”
  
  娉婷道:“再不能麻烦你了。我刚刚还听我娘说,三姨仿佛是被遣回家了。要是休书一来,我家保准是一番天翻地覆。安儿肯定也是会被三姨夫接走的。那时候,你可别笑话我们家才好。”
  
  “哪里的话?且不说情况有多糟糕,我想你三姨是不会被休的。”
  
  娉婷也不知欣兰哪里来的笃定。可事实却真的是如此。初七一说休妻之事,自是将孟清气到不行。崔家全家出动前来相劝,便见那一地的血迹和遍地的狼藉。
  
  他们估摸夫妻二人算是闹过一场,于是女人们全去劝说初七。崔家当家人崔桓则亲自与孟清详谈此事。
  
  他被人引去会见孟清时,便见孟清右手上缠满了绷带,脸色阴云密布,不免了令人一阵心惊。也不知这对夫妻究竟闹到了什么程度,竟到了血肉相见的地步。
  
  崔桓很是局促地坐下吃了口茶,对孟清道:“孟郎君对我家恩重如山。当年在长安时候,没有你的相助,我们断然住不起那么好的房子,养不起那么多的仆役。还有我两个女儿,一个攀上了当朝宰相的姻亲,一个和世家大族结了亲事。这样的荣华富贵,我崔桓一辈子也想不来。就算是如今,天下乱世,能有我崔家一片安逸之地,也全得郎君的仰仗。可是,即便是这样,我身为长辈,也要说说你。男人不能这样做的呀,女婿。我小女儿这些年为你守寡生产养儿子,清清白白,端端正正。虽说也有好事之人嚼舌根,但我这个做爹的敢用人头担保,她绝无出轨一事。你若真嫌弃了她还好,一纸休书,我自接了女儿回去。但若你还留着一份情面,便不能让她偷偷躲在角落担惊受怕,默默流泪。不行啊,那是我可怜的小女儿。你怎么说也是她的结发之人,别让她受这样的委屈,也别用鄙夷的眼光去看她。她是个好孩子,她真的是个好孩子啊……”
  
  “我明白,岳父。心儿她是我妻。我孟清今生只得她一个妻子。除非她不要我了,否则我是不会抛弃她的。”
  
   

作者有话要说:过完年得写些轻松的才行。




82

82、休书 。。。 
 
 
  82
  初七自被遣回家以后便没了出门的兴趣,日日在家中养伤,不见客也不打扮。等腹部的伤口愈合得差不多了,她便开始帮着家里干些活,或是犁地或是喂鸡,偶尔闲下来跟姐姐们聊聊天,再带带儿子,与寻常农妇毫无二致。
  
  安儿因跟欣兰要好起来,也不像从前那般粘着娘亲。初七想找儿子的时候还得去隔壁找。安儿有时候竟连吃饭都不肯回来,难免让初七觉得寂寞了许多。莲叶有个女儿,忙的事也多;莲子开始相亲,早出晚归。谁都在寻找着未来的出路,唯有初七往回走,一步走到黑。
  
  这样平常的日子初七本来以为会很漫长。或许哪一日孟清的休书就会到来。她仍旧记得自己对孟清说了许多过分的话,例如“我一直都怕你,从来都没轻松地生活过”,“我很累,只想过未出嫁之前的日子”,还有“我从来没觉得行夫妻之礼有什么乐趣可言”。种种种种,是个男人都会生气。孟清所有的反应都已算是克制。可是,这也没能逼他休妻。初七多少明白休书是不会来了,而她自己下半辈子也只能在与孟清的拉锯战中持续下去,直到哪一方支撑不住,退出战争。
  
  初七这样想着,意外却被王氏交代了一件事。因为家里今年种的菜多了,崔桓准备拿些去集市里卖掉。可帮忙送货的帮手又找不到,雇个短工又费钱,干脆让初七顶上去。初七乐得忙活,儿子又有别人带着,遂也放心答应了。
  
  天未亮时,父女俩便搬了货赶着牛车上路。牛车慢慢悠悠的,崔桓很得意地唱起了江南小曲,应着熹微的晨光,很是有几分滋味。初七觉得有趣,便也一边跟着唱。这小曲曲调绵密悱恻,唱的都是郎情妾意花好月圆。
  
  初七便道:“爹,咱唱些别的曲子。父女俩唱情歌果真别扭。”
  
  “这你就不知道啦。你爹我当年就是靠着情歌将你娘虏获的。不多唱唱谁能记得你爹当年勇事。那鸳鸯啊,并蒂啊,比翼鸟啊,多唱多滋润,多唱多甜蜜那。”
  
  “爹,您这是故意的。女儿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谈甜蜜什么的都觉得奢侈。”
  
  “爹知道你觉得对不起康将军也对不起孟郎君。这两个男人都对你好,你要是谁都不选,可把他们对你的好全给辜负了……”
  
  初七沉默不答。崔桓便继续唱着小曲,一路唱进了城。进了城以后,父女俩找到了集市的摊位便将菜蔬摆上来卖。
  
  初七头上围着条粗布,遮挡着半张脸,身上也是布衣打扮,毫不起眼。她见时辰还早没多少生意,便也找了张板凳坐下,拾掇拾掇钱袋箩筐。
  
  崔家人似乎从来就没什么生意头脑,卖个菜也不跟着吆喝,人来买便殷勤些,不来问价钱也懒得招呼生意。崔桓与初七均觉得随便卖多少就是多少,一起唠嗑的时间还多些。
  
  等中午将近,早市散去。初七便去附近的酒家买些干粮补充水囊,准备天黑前赶回家去,不想在街口却遇上个形容消瘦,衣衫单薄的男人在买酒。
  
  初七觉得甚是眼熟,开口喊道:“杜工部,可是杜工部?”
  
  那人转过头来,疑惑地看了一眼喊自己的农家妇人,问道:“不知是哪位还记得在下?”
  
  “果然是子美先生。从前在长安时甚是喜读先生和李翰林的文章。原来先生也到了蜀中。”
  
  对方着实一惊,道:“姑娘也是从长安逃难来的?”
  
  “是。在蜀中都好几年了。从前老师教我诗歌文章,我便十分推崇先生笔墨。在蜀中这些年没读什么书,闲暇时只将从前背诵过的诗文默成册子。先生的诗记得最是清楚。”
  
  “在下诗文粗陋,远算不上名家,难为姑娘惦记着。”
  
  “子美先生诗作定能流传后世,人人称颂,无人可以超越。名家一词非先生莫属。”
  
  两人这样聊起劲,彼此均很是开怀,差点都忘了初衷。初七只恐父亲担心,不敢耽误时辰,只有匆匆别过,相约下次再聚,随后忙向酒馆的店家要了几个饼饵打包。
  
  哪里知道她选的那家最下等的酒馆大堂里,夜华正襟危坐,桌前一样东西也无,似乎等了她许久。
  
  初七不好意思不打一声招呼便走,又知夜华此人很不好惹,正犹豫间孟清却走进了酒馆里面。
  
  这样的地方,孟清通常连经过时看上一眼都不屑,何况今日正装进出。他们主仆在这狭小的酒家中显得极其不协和,甚至有些扎眼。
  
  初七遂也装作陌生人一样将头巾拉低了些,悄悄蒙混出去。不想脚还没迈出门口,就听孟清突然道:“你给我站住!”
  
  若论从前,孟清的话比圣旨还有威严。如今初七也不知向谁借了胆子,充耳不闻,拔腿就跑了出去。
  
  她越跑越觉得刺激,竟不知忤逆孟清有这样的快感,脚上仿佛长了翅膀,从此以后想飞到哪里就是哪里。
  
  崔桓见女儿急冲冲跑回来,以为她遇上什么歹人,忙问究竟。初七却摇着头,麻利地收拾剩菜上了牛车,似乎一刻功夫也不肯停留。
  
  在答应进城卖菜时,初七便知道会遇上孟清。她很是想测试自己究竟可以过分到何种程度才能被孟清讨厌。但现在,她自己倒乐在其中,仿佛身体中的邪恶一下子都被调动了出来。
  
  崔桓摸不着女儿的头绪,就见她一个劲地在车上偷笑,就像在乡间偷西瓜捣鸟蛋的顽童,被人生气地追着打却还很是欢喜的样子。
  
  刚出城门的时候,情况终于不妙了。孟清就守在城门口,就算初七想视而不见,崔桓却是不能。
  
  崔桓下了车招呼道:“女婿,你怎么在这儿?”
  
  “岳父,今日我来找心儿。可她见了我就跑。我也只有在这里守株待兔。”
  
  崔桓清了清嗓子,将女儿叫到跟前,道:“心儿,你不懂事也该有个限度。这叫我这个做爹的拿什么面目见人,啊?”
  
  难得见崔桓教训女儿,初七低着头乖乖听训,眼睛瞟也不瞟孟清。孟清只好道:“岳父,我只想找心儿说几句话,说完了就走。不如……”
  
  “明白,明白,你们夫妻俩是该好好说说话。我赶车先走一步,随后你再送心儿回来。都不急,不急。”
  
  初七眼见着崔桓走远了,方对孟清道:“夫君有何事?”
  
  “怎么,还认我是你夫君?”
  
  “若要改称呼,我立马改就是了。”
  
  “你!”孟清缓了口气道,“你究竟要把我气到什么程度?”
  
  “休了我,我就不气你了。我这样的妻子根本早就该休了。夫君容忍我到现在也该够了。不如大家好聚好散。倘若休妻以后,夫君觉得亏了,要我怎么还债都行。”
  
  孟清不想顺着她的话继续吵下去,深吸了口气,尽量将怒气压下才道:“若你只要完结夫妻情分,办法我早在离开长安前就告诉你了。你自己什么时候用都随你。想要我休妻,就先死了这条心。我今日也不是想跟你吵架才来的。快入冬了,你现在这样怕冷,我着人送到家的炭和棉衣,你不想要就扔了,别退回来。还有安儿过个一两年就到读书的年纪,是送他进学堂还是专门请西席,你也好好想想。我拟了些名单,都送到你家了。这些事本该在家里合计,你偏偏连家都不回了。我跟你商量家事还要这样费尽心机,你是不是想以后都这么过日子?”
  
  初七半晌没接话,脸色很是阴沉。孟清继续道:“安儿是我李家子孙,将来必是要有作为的。你难道只想让他跟在你身边,不为他前途考量?心儿,你既然不想做我的妻子,难道也不想做安儿的母亲?你是恨我怀疑你的忠诚,还是要惩罚我抛弃你这些年?偏偏要用这么极端的方式,你以为夫妻情分是这么断得了的?”
  
  “我从没怨过你。你怀疑我跟别的男人有染,我也不怪你。我不敢说自己忠贞守节,身子却一直都是干净的。可你一回来,就把我丢给史怀安,目的是什么,我们都心照不宣了。其实你不必为此愧疚,我不过就是个女人罢了。女人也不过就是件衣服,你觉得穿旧了,换一件便是。夫君你要什么女人没有。我只想活得自在些。这点要求总不算过分。”
  
  “你真只要过得自在便够了?”
  
  “是。”
  
  “那好。你爹娘前日将现今住的地契和田产都退回到我手里,我不会收,改日再派人送去你家。你和安儿的生活我仍旧会供养,你也不需要尽任何妻子的义务。我不日便会离开蜀中,不会再来见你了。平日有什么事找江蓠便可,她会一直留在这里。心儿,你自己好好保重。”
  
  初七捂着眼睛怨道:“我要休书,为什么不给我休书!”
  
  孟清淡淡一笑,再没有一丝回应便转身离去,不复再见。
  
   

作者有话要说:小康北上谋前程去了,暂时没有小康的戏。




83

83、敬亭 。。。 
 
 
  83
  初七自见过孟清这一面后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