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东方织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旌旗(东方织蛛)-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超自然是兴奋异常,一宿都没合眼,忙着整顿军队,筹备粮草,活像打了十只兴奋剂一样。

※※※

已然要进入夏季了,东风都变得热乎乎的,吹得人昏昏欲睡。江陵的北城墙,数百兵卒靠着城墙,半醒半睡。

现在真没必要提高警惕,江陵城外十分开阔,徐晃除非会隐形,不然的话根本就没办法偷袭江陵。派出斥候也没什么必要,关羽心知肚明,江陵四面皆敌,探查的结果也无外乎是徐晃又来了多少多少援军,什么村子又被曹军占领了。

虱子多了不怕咬,爱来多少就来多少吧,除非刘备大发神威,一举干掉周瑜,不然的话,江陵失陷是早晚的事。

临近中午,北门的士兵忽然听到远处雷声滚滚,急忙打起精神,仰头向上看去,却见到阳光依旧,万里无云。

“敌袭……”

“当当当……”

兵卒扯着脖子大喊,刺耳的锣声传遍全城。

第四百六十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

荆州的军民从来没见过如此规模的骑兵调动,黑压压的骑兵如同潮水一样出现在地平线上,铁蹄起伏,带来隆隆的响声,震得城墙都在微微颤动。一万五千骑兵,布成三个方阵,有条不紊的向江陵压来。

方阵不是骑兵的作战阵型,也就是说,这些骑兵根本就没有作战的打算。

但是,方阵带来的视觉效果却是最震撼的,阵型随着骑兵的减速,逐渐清晰起来,带给人强烈的压迫感。

数百面军旗在军阵之中飘扬,猎猎作响。离城三里,骑兵的脚步轰然而止,一队上百人的骑兵越阵而出,直奔江陵北门而来。

关羽一点也没有出城作战的意思,和徐晃作战,荆州兵将还能鼓起勇气来,盖因徐晃手中骑兵并不多,蜀道难行,运粮十分困难,而骑兵就是军队中的吃粮大户,战马的粮草消耗是步兵的五倍。

李重能动用大规模骑兵攻打江陵,是应为李重手中有襄阳这个粮草基地,几乎可以无限制出兵。

江陵城中一共才有两万多点兵马,就这点兵马出城和一万五千骑兵作战,纯属找死,主动出击的步兵没列好阵势,就会被碾压而死。

别说两万步兵了,就是五万步兵,关羽也不敢动弹分毫。不光关羽,就连一直张罗出战的诸葛亮等人也都闭上嘴巴。

不过关羽很快就在震惊中缓过神来,二哥可不是吓大的,李重是确实牛叉,能调动上万骑兵,但你能让上万骑兵攻城吗?倒不是骑兵不能下马步战,问题是,骑兵下了战马,战斗力还不如步兵呢!

李重绝对舍不得,所以关羽很快就看清了李重的险恶用心,很明显是虚张声势,耀武扬威来了。

同时,徐晃也得到李重大兵压境的消息,不过徐晃比关羽的反应还快,立即命令全军回营,避免和李重发生任何冲突。徐晃也能判断出李重的意图来,这么多骑兵远道而来,要么就是对自己下手,要么就是吓唬关羽。

不过按照徐晃的估计,李重应该没蠢到对自己下手,就是翻脸,那也应该等到打下江陵之后,再趁火打劫,徐晃有这个心理准备。

……

“踏踏踏……”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过,马超带着一百精骑来到江陵城下,高声喝道:“关羽村夫,还认得西凉马孟起否?”

不得不说,马超的嘲讽技能确实练到顶级了,本来关羽是打算龟缩不出的,但一见到马超鼻孔朝天的模样,关羽眼睛当时就红了,咬牙切齿的叫道:“马超小儿,你这忘恩负义的小人,等着,看关羽如何斩你的狗头!”

说着话,关羽转身就下了城墙,带着数百亲兵打开城门,直奔马超冲去,任凭诸葛亮等人如何阻拦,也无动于衷。

当然,关羽也没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他也是看着马超的骑兵停在三四里外,才敢出城一战的。

关羽实际的心思,是想看看能不能撞大运,杀了马超而已。

答案是否定的,关羽没有斩杀马超的能耐,可以这么说,只要马超自己不出昏招,单打独斗的话,这个世界没人能斩杀得了马超。关羽和马超在江陵城下激斗了一百余回合,也没分出胜负来。

和上一次交手不同,这次关羽和马超都处在最佳状态,没有伤势困扰,体力悠长,刀光枪影交错纵横,在沙场上划出一道道裂痕,打的飞沙走石,风云激荡。

就在二人打得最激烈的时候,马超的一万五千骑兵忽然提马向前,刀枪并举。一道道杀气汇聚起来,犹如惊涛骇浪,直奔关羽席卷而去。

杀气无形无质,却又跟士气一样,是确实存在的。暮然之间,关羽就觉得浑身发冷,无形的压力压迫的关羽几乎喘不气来。

虽千万人吾往矣!关羽的精神状态还没达到上面这句话的地步。

关羽还好一些,怎么说也是名震千古的武将,心志坚定远非常人可比,但关羽带来的数百兵卒可不行,他们可没勇气对抗上万如狼似虎的骑兵。所以在河北骑兵前进的同时,这些兵卒就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去。

马超带领的一百骑兵也不是傻子,看到关羽的亲兵有逃跑的意思,自然要上前围攻关羽了,这是战场杀敌,可不是擂台比武。

关羽无奈之下,奋力劈出几刀,逼退了马超,狼狈逃回江陵。马超也不追赶关羽,悻悻而回,带着骑兵在城下呆了两个时辰,就撤兵而回,带着滚滚烟尘,消失在江陵兵将的视线之中。

※※※

华灯初上,江陵城早就实行宵禁了,所以十分宁静,只有巡城的兵卒往来行走的声音,夜半无声私语时,一座密室之中,陈应和鲍龙相对而坐。

陈应低声道:“鲍龙兄弟,此次为兄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鲍龙问道:“大兄有事,尽管说来,你我兄弟还有何事不可明言。”

虽然无人,陈应还是左右看了看,这才说道:“兄弟,你实话实说……关羽能打赢徐晃和马超吗?”

鲍龙想了一下,说道:“关羽又不是神仙,如何能对付得了徐晃和马超二人。”小说下载

陈应点头道:“这就是我找兄弟你商议的原因,如果关羽战败了,你我兄弟要何去何从呢?”

鲍龙毫不犹豫地说道:“反正你我兄弟不能陪着关羽一起死,没那么大的交情。”

鲍龙这话说得理直气壮,他和陈应二人并不是军旅出身,都是桂阳的猎户,由于练得一身好武艺,这才被关羽招致军中,什么忠君爱国的思想,跟这两人完全都不沾边。在这些草莽英豪心中,只有义气二字而已。

陈应见到鲍龙如此回答,心中十分宽慰,说道:“此言正合我意,不过兄弟别忘了,一旦城破,徐晃的大军必然蜂拥而入,马超也可能趁火打劫,你我兄弟有把握在乱军之中保住一条性命吗?”

鲍龙闻言皱了皱眉,握拳道:“只要你我兄弟齐心,杀出一条血路,不难吧。”

陈应摇了摇头,慢慢说道:“就算你我能杀出重围,可那些同乡怎么办,弃之不顾吗?如此一来,你我又和禽兽何异。”

鲍龙哼了一声,急声道:“大兄别说废话了,你有办法说来便是。”

陈应笑了笑,说道:“你我兄弟本是猎户出身,可没得到朝廷一丝好处,想要我们为大汉皇朝拼命,痴心妄想。所以,你我兄弟莫不如另寻一名主事之,不但能保全身家性命,还能为父老乡亲寻得一线生机。”

第四百六十一章 金戈铁马入梦来

陈应这话说的一点错都没有,爱国是必须的,但前提条件是国家也爱你,哪有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道理呢。

百姓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结果孩子上不起学,老人看不起病,这样的国家真么必须热爱的道理,归根结底,国家也是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再过分一点,国家视百姓为草芥,草菅人命,强占民财,无恶不作,百姓都有推翻国家政府的打算了,还谈什么爱国。

就像满清末年,辫子军和洋人打仗的时候,百姓甚至都有为洋人叫好的,道理就是国家政府不得人心。

当然,也有一些人无耻之尤,整天讲什么奉献啊,爱国啊,民族大义啊!可你让他们把自己的家产拿出支援国家建设,那比杀了他们都难受,这帮蛀虫认可把钱财转移到国外,也不会用度在百姓身上。

毫无疑问,陈应和鲍龙就属于草根崛起哪一类型的,他们对大汉朝廷的态度是无可无不可,只要不牵扯民族大义,背叛汉朝对他们真没什么心理压力。

所以鲍龙只是愣了一下,就问道:“陈应兄弟,按你说的意识是抛弃刘备,再则明主了是吧,我是一点意见都没有,只不过曹孟德和李子悔,咱们兄弟要选哪一个呢?”

陈应笑了笑,说道:“我也拿不准主意,这不是找兄弟你来参详吗?不知道你有什么好注意没有?”

鲍龙一翻白眼,拍着脑门说道:“陈应兄弟,你觉得我这个大老粗能拿出什么好主意来,兄弟你自己决定就好了,反正我觉得投降曹孟德和投降李子悔没什么区别,咱们兄弟这武艺,在哪也能混个副将当当。”

陈应噗嗤一笑,没好气地说道:“你是大老粗,难道我就认识几个字了。”

鲍龙一想也是,自己不认识几个字,陈应也好不到哪去,顶多是能把自己的名字写全罢了。

不过粗人也有粗人的办法,鲍龙眼珠一转,就想出个办法来,得意地笑道:“陈应兄弟,我有办法了,说起来这江陵城中聪明人遍地都是,咱们看得出来关云长不是徐晃和赵云的对手,别人也看得出来,看别人怎么做就是了。”

鲍龙这话绝对不是污蔑,就在两个人密谋的同时,刑道荣冯习等人也没闲着,四处拜访至交好友,打着小算盘。

陈应一拍大腿,高升叫道:“还是兄弟你聪明啊,咱们随大流就行了,想那么多干什么,哈哈哈……”

随大流确实是最简单的道理,附和中庸之道,不过现在鲍龙已经进入到运筹帷幄的状态了,竟然提出了一个相反的意见:“陈应兄弟,咱们不随大流,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物以……稀为贵,我的意见是投降曹孟德的少,咱们就投降曹孟德,投降李子悔的少,咱们就投降李子悔。”

陈应想了半天,终于明白鲍龙的意思了,当即叫道:“就依兄弟的意思,我还一直以为比拟聪明一点呢,看来鲍龙兄弟你才是……深藏不露啊!哈哈哈……”

智力爆棚的鲍龙此时也觉得自己要比陈应聪明一点,也跟着大笑起来。

※※※

残破的城池渐渐远去,狂风骤雨之中,无数兵卒在泥泞的官道上跋涉着,稀稀拉拉的,延绵数里之远。军旗铠甲上面沾满了泥土,根本就看不清颜色。

画面一闪,一只残败的军队驻扎在一座不到百丈高的小山之上,在迷蒙的炊烟之中,山上的兵卒都跌坐在地上,有气无力的抱着兵刃,两眼无神。行军的铁锅热气翻腾,里面却只有草根树皮翻翻滚滚,连一粒粮食都见不到。

在山下,漆黑的军旗翻滚奔流,将小山围的水泄不通,军旗之下,是数不清的军帐。而在军帐后面,是奔流不息的江水,江水打着旋涡,带着隆隆的咆哮声,直奔东方而去。

大江对岸,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城,城墙上面树立着几面赤红色的军旗,军旗被江风吹动,有气无力的抖动几下,随即耷拉下来。

咚咚咚……战鼓之声响起,山上的兵卒艰难的爬起来,列成阵势,在一杆军旗的带领之下,向山下冲去。

军帐之中的兵卒不甘示弱,蜂拥而出,嚎叫着迎了上去。

两只军队绞杀在一起,刹那间就泛起无数血光,兵卒相互砍杀,厮打,在地上翻滚挣扎,发出野兽一样的嚎叫声。

一名兵卒手中已经没有兵刃了,却依然没有逃跑的意思,猛地一纵身,将对面的敌人扑倒在地,张口就咬在敌人的喉咙上,疯狂的撕扯着,滚烫的鲜血一下子喷涌出来,带着浓郁的腥气,淌近兵卒的嘴里。

还没等兵卒尝出来敌人鲜血的味道,一只沉重的马蹄就践踏在兵卒的后背上,兵卒噗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艰难的翻过身来,入眼的却是无数自上而下的铁蹄,天空都被战马庞大的身躯遮掩起来……

一队骑兵呼啸而过,只留下泥浆一样的尸体。

呜呜呜……低沉号角之声回荡在江畔,低沉而又凄厉,像是在为灵魂指引方向一样,听的人唏嘘不已。

山丘之上已经空无一人,只剩残破铠甲,飘飞的炭灰,就连竖立的军旗也像不堪重荷一样,轰的一声倒在地上。

关羽豁然间惊醒过来,坐在床头剧烈的喘息着,刚才的梦境给关羽带来一股很不详的预感,仿佛失败的军队就像自己带领的一样。可关羽无论怎么回忆,也想不起来双方的军旗上到底写的是什么?梦境中的画面既清晰,又朦胧。

喝了一口凉水,关羽抛去脑中的杂念,渐渐振奋起来。

外面梆梆的锣声响起,已经是五更时分了,关羽招呼亲兵进来,披上铠甲,来到城头之上。

虽然是五更十分,但天色并不明亮,江陵城上乌云密布,风声呼啸,俨然是暴雨即来的景象。

还没等关羽披上蓑衣,一道道金蛇就在云层中闪现开来,晃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狂暴的雷声席卷天地,像是要将江陵城震碎一样,顷刻之间,天地间一片苍茫,暴雨如注,通天彻地,雷电肆虐,拷问人心。

随着暴雨,一个个水洼出现在江陵城外,在闪电的照耀下,散发出幽暗的光芒。

关羽看着倾盆大雨不动声色,徐晃却抱着臂膀,眉头紧皱。

没有城池的保护,徐晃的大营几乎侵泡在水中,无论是住宿,还是引火烧饭,都受到极大的影响。

煌煌天威之下,攻城完全是个笑话,徐晃心里已将有撤兵的打算了。江陵附近地势太低,无论如何,徐晃也要重新找个安营之地。看着自己费尽心血,消耗无数物资修建的大营,徐晃心中懊恼不已。

放下军帐的门帘,徐晃回到帐中,也不招呼亲兵,自己动手,将一卷卷文书放到高处,省得被积水侵泡。

徐晃收拾完文书印信,坐了一会,叫道:“来人,召集众将来中军议事。”

不多时,曹纯司马懿等人陆续来到帐中,见礼过后,徐晃叫人拿过汗巾,给众人擦去雨水,这才慢慢说道:“如今暴雨连绵,营中积水颇深,吾欲令寻一高地安营,不知众位意下如何?”

曹纯掌管骑兵,当即应道:“将军所言极是,暴雨连绵,我军储备的粮草尽被积水所侵泡,时间一长,定然腐烂,难以支持,必须要另寻高处安营。”

“嗯……还有别的意见吗?”徐晃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张任却抱拳说道:“将军,末将认为不妥,现在虽然暴雨连绵,但如果另寻高处安营也有弊端。第一,江陵附近高地难寻,我军移营的话,必然要远离江陵,必然浪费无数人力物力。第二,一旦新建的大营距离江陵过远,攻城也会更加艰难。”

张任这话倒也不假,重建一个大营,必然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而且攻城所要行军的路程也大为增加,不说别的,让兵卒扛着云梯跑十里路,兵卒哪还有什么体力攻城了。

再者军营距离江陵过远,也就失去了对关羽的压迫力。

曹纯闻言也点了点头,说道:“张任将军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就算中军不动,乐进将军也需要另寻一处安营,现在江水暴涨,十分危险。不过曹纯还是认为……最好还是全军移营为上,谁知道大雨还要下所少天呢?”

张任冲着曹纯一抱拳,点头道:“张任也赞同曹将军的意见,乐进将军必须要另寻一处安营。不过中军动不动,实在是天意难料,还是阳平候自行决断为上。”

随着曹纯和张任领头,众将也都纷纷出言,对于乐进需要移营他处,众将是一致赞同的,毕竟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