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99-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问他:“你知道下来的事情会是什么样的吗?要是出什么差错的话,我们不会留情的。”说着指了指杨河手里的枪。 

张非点头。 

“这次的目标是上官镇的许世昌,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一周后会有五千万左右的现金运过来……”杨河把图纸展开开始解说基本情况。其实在他们看来,张非并不是一个关键人物。如果他没有打电话的话,杨河王悍压根就不会想到让他一起加入。而张非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在他看来就算是打个杂也应该可以分点钱,至少比自己在山上打野猪要来得好吧。投入产出比也高得多了。当然张非不是傻子,防备的心理还是有的,不然自己要是成了金水那就惨了。自己把命搭上倒没关系,大不了再重生一回,要是把亲人朋友也搭上的话显然就说不过去了。 

杨河的计划很详细,或者说很周密,只是关键点比如消息的来源都是直接用“我得到的消息是这样的……”带过,张非只是被分配了一个守住后门的工作,从头到尾基本上不用跟对方起冲突——至少杨河是这么说的。至于他们两个要做的事情老早就商量好了,却没跟张非交待,张非所知道的就是他们会怎么跟自己接头。别的张非一问,杨河就会说:“你只记住这几个时间点自己要做什么就行了,别的没必要知道。” 

张非当然不依了,这样要是自己被卖了找谁去,不就成了金水第二了吗?于是他找机会又问了他们与前段时间金水案的关系,还是只得到“不用知道你就不用知道那么多”的回答。 

张非回到村里面是晚上七点多了,肚子空空,不过包里面却装着从县城拿回来的二十万现金。回到家把肚子填饱了,才对小云说:“明天去沧华吧。” 

这事本来就安排好的,张非要带小云去沧华那里过完这个暑假,只是现在看来似乎有点急,小云也没做好心理准备,埋怨道:“哥,干嘛之前都不说,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才去半个月,要什么准备?收拾几件衣服直接就可以走人了。” 

080“回家”

沧华市作为一个经济特区其实算不上很发达,只是在这个省来说却是龙头了。张非的父母住在沧华的工业区一个城中村里。张非时间把握得不错,今天正好是星期天,父母不用上班。张非领着小云找到父母的住处。对于张非的变化,老张夫妇显然有些不太习惯,张翠华一个劲地摸着儿子的头,泪水哗哗地往下流。对于儿子作为一个母亲她一直心怀愧疚,毕竟别的孩子都会留在母亲身边长大,而自已却只身带着女儿在外面打工赚钱。 

张非看着这间自己度过童年的老房子还是一点没有变样,心里更是难受。如果现在的他是十年前的他,也许他只会觉得自己家里面确实是穷,但是现在,他以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身份重生了,看着父母和姐姐住在这个号称“两房一厅”的老房子里,心里难受得发慌。 

时间是下午四点多,姐姐张蓉不在家,母亲说她去学校出板报了。 

张非从包里拿出一大包野猪肉,都是用盐烤好的,足有二三十斤,说:“爸妈,这是我打的野猪肉。”老张接过野猪肉,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眼里有点红,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己的儿子居然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打野猪。翠华看着看着泪就下来了:“小非,以后别去打野猪了……上次小云说你满身伤,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话到这里就说不下去了。 

两夫妻都是小工厂里的工人,基本工资都很低,就靠着加班才能存点小钱,而张蓉每学期都要交上九百块钱的借读费,虽然这钱算不上很多,可扣除房租和生活费用之后,能周转的钱实在不多了。张非能理解父母的难处。老张向来老实,作为家里的长子他为弟弟妹妹累死累活,可是结婚时张非的爷爷奶奶就给他留了一间用土坯建了一半的房子,还有少得可怜的贫苦地和地上种的那些根本卖不出钱的苦李子。 

张非以前时常听母亲说起那段贫苦的日子,当然张非那时候还小,没有记忆。但他能想像得出来,因为如果不是贫苦到实在没办法支持一个家庭的生活,老张也不会选择带着妻儿跑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谋生。 

张非默默地点点头,许久才说:“没事的,爸妈,我没事的,以后也没必要去做这种事了。” 

翠华看着儿子说:“谁不知道儿子是心头肉,村里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不要你们了……” 

“说这些话做什么,现在人都过来了,好好玩几天。”老张起身说:“晚上吃点好的,我去买菜。” 

翠华看丈夫走到门口也起身跟出去,小声说:“你别买太多东西了,大妹(张蓉)过些天开学还要交学费借读费,那些都是钱……” 

“哦,我知道了。” 

张非坐在离门口比较近的地方所以听得清楚,于是起身出来说:“爸妈,你们不用担心钱的事,我这段时间打野猪其实赚了挺多钱的,我就带了五万块钱过来。”张非没敢说自己有二十万现金,不然父母非疯了不可。 

父母听到这话简直不敢相信,老张又问了一遍:“多少?” 

“五万。其实我打了挺多的,在村里面卖一些,有一些是让人带到县里去卖,价格比在村里面好。钱我就放在包里,本来是想到晚上才拿给你们的……”张非回头看看屋里,小云被电视吸引着,根本没注意到外面,他又说:“小云第一次来沧华,她这么多年在村里也吃了不少苦,你多买点好吃的给她吃,有时间的话我就带她出去玩一玩。” 

“那……你想吃什么?”老张问道。 

张非说:“爸,我去买吧,想吃什么我就买就是了。” 

“这……还是让你爸去买吧,你不知道价钱,别人看你是小孩子会宰你。”翠华说。 

张非自然是不肯的,拉着父母进了里屋,也就是张非父母住的那间屋,从行李包里拿出事先装包好的那五万块钱说:“钱在这里,我手头上还有一些,你们看要怎么处理,我先出去买东西。”说完出屋子,把关合上,张非的父母就留在里屋没出来。 

“小云,你想吃什么?”张非问道。 

小云没反应过来,电视里面正放着电视剧《花季雨季》,显然这对小云这样的小女生吸引力极大。“哥,你说什么?” 

“没,你接着看吧,我出去买点东西,一会儿回来,对了爸妈在屋里商量事情,你别乱跑。” 

“嗯……”小云的心思又回到了电视上面。 

张非笑笑,出了老房子,来到菜市场。城市的菜市和景坑村的有天壤之别。这取决于人口和消费能力。一个本地人口不足景坑四分之一的城中村消费力却可以跟平安县的一个镇相拼,而且就菜市场来说其规模和繁华程度都远高于镇上。主要是这里有太多外来人口,所有日常所需都要靠购买来满足。张非站在菜市里愣了几分钟后才开始在脑子里整理菜单。 

沧华是个海滨城市,所以海鲜自然也多,像这样的菜市里面更多,因为本地人靠房租就可以支持他们无限制地吃那些“高档货”。 

海鲜档在这个菜市占了几乎一半的空间,剩下的一半空间被卖猪肉的和卖菜的摊子占满了。 

张非逛了一圈买了三只一斤八十块钱的大红膏螃蟹准备清蒸,这就花去了几百块。再买两斤虾准备油焖大虾,买一斤牛肉做芹菜汤,买了一条两斤出头的海鳗准备跟带过来的萝卜脯一起炖沙锅。 

“九十三块。”卖海鳗的妇女把鳗鱼放进袋子里甩到张非脚边,面无表情地说。 

张非站起身来从后口袋里掏钱,不料就撞到身后一辆正要过去的自行车。菜场的路本来就很窄,加上摆摊都往路中间挤,过往的行人只能小心翼翼,不然就是绕道而行。张非的后背比较壮实,向后这么一撞牵自行车的人便踉跄了一下失去平衡。张非连忙伸手扶住车把。 

“你……”牵车子的是个小女生,穿着宽大的校服,一头长发披散着,算不上漂亮也算不上丑。她本想开口骂一句“你没长眼啊”之类的话,没料到眼前却是一个标准的帅哥,话一下憋在肚子里说不出来。 

“你没事吧?”张非礼貌了一下。 

“没事……”小女生不太好意思,拉了拉被张非扶住的手,小脸绯红。张非这下意识地把手收回来。 

“九十三块!”卖鳗鱼的妇女又叫了一声。张非只好回过头来把钱付了。不过当他接过零钱的时候却发现身后的女生居然还站在那里,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张非不是傻子,这种肤浅的小女生行径他当然一眼就能看出来,于是笑一下,侧过身准备去菜场那边买青菜。 

女生的身后也是一辆自行车,也是一个女生推着的,看得出来两个人是一起的。后面的女生留着学生式的碎发,头发有点自然卷。张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开口叫了一声:“姐!” 

两个女生都吓了一跳,相互看看。张非自然不会认错,后面这个碎发女生正是自己的姐姐张蓉。不过张蓉就没认出弟弟了。毕竟这个弟弟的形象跟自己记忆里面的相差也太大了。 

“我是张非啊,姐,你认不出来?”张非心里乐坏了,姐姐对他最好了,前世张非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家人对他都失去了信心,只有姐姐一直支持着她。而且后来上大三之后的生活费都是姐姐寄给他的。当然此时的张蓉还只不过是个花季少女而已,长的很一般,皮肤有那么一点点黑,健康的黑。 

“小非?”张蓉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弟弟变成这个样。或者说她压根就不敢相信这个人是自己的弟弟,说是自己哥哥还差不多呢。 

“对啊,你没听爸妈说我最近长高了吗?呵呵,你出完黑板报了?” 

没等张蓉回答,前面的长发女生已先开了口:“不会吧,你是张非?才一年没见到你居然长这么帅,我是杜彬彬啊,你不记得吗?” 

“记得记得……”张非记得是记得,可记的不是那么牢,他只知道这个彬彬是姐姐的闺中密友,张非读小学的时候她几乎天天来家里玩。 

“你们说话别堵这里说,我还要做生意的!”鳗鱼妇扯着嗓子叫了一声,显然她对这种戏剧性的相认一点都不感冒。三个人只好挪了步到菜场外面继续聊。不过张非还有事情要做,张蓉要帮他把东西提回去,张非自然不肯,说:“你们先回去吧,一会儿再说,我先买菜,小云在家里看电视。” 

张蓉和彬彬都朝张非挥挥手,上了自行车离去。张非才转身走进菜市场买了两把青菜,顺带着转了一下卖调料的小店,好东西也得有好调料才能做出好味道来嘛。虽然对于做海鲜他没有太多经验,不过怎么说呢,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081打算

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一点都不假。与同龄人相比,小云现在无论是在知识面还是在学习能力上都不如城里的孩子。而张非其实也算是深受其害的一个。换成十年前张非不会有这种感觉,但现在张非重生了一次,再来到沧华市之后,看到路上来来往往的同龄人,心下恨得直咬牙。 

高考的时候张非很清楚地认识到,在沧华的那些朋友小学时比自己差得多了,但好歹人家能混个本科,张非却要读两年才能混上专科,然后再读完三年专科后再读两年高本,从而比别人多花两年时间才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当然不容否认的是张非在高中时期有一段时间读书并不是那么专心,可算下来教育水平本身就存在差距,还有考前那些资料的汇集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高考的成绩。这是客观的。 

看着一桌了的饭菜,张非吃的不多。父母还以为儿子水土不服吃不下。可小云却吃得津津有味,她没吃过这么多好东西——在景坑,所谓的海鲜最多也就是冰冻的鱿鱼,再有就是贝壳类的海产品。而现在小云能吃到的却是以前只是听说过却没见过的东西,自然胃口大开。 

看着小妹吃得开心,张非心里很不是滋味。做人太矛盾了,他要往城市跑,而且最终会入驻城市,可是城市里面此时的他却还没有一个门路可以赚钱——钱!没有钱就没办法给小云给家人好的生活,那自己呆在城市还有什么意思? 

“爸妈,我有件事情想跟你们说下。”等母亲张翠华和姐姐张蓉把碗筷都收拾好了以后张非说道。他知道这是他所能做的最好的决定了。 

一家人都看着张非,不知道他有什么事情要说。 

“小非,什么事?”张翠华说道。 

“是这样的,我觉得应该让小云来这里读书,现在家里也不是那么缺钱,小云在这里读书会好一点。”张非说完就看父母的反应。 

老张笑笑说:“可以啊,我也打算跟你们说这件事呢,你们可以一起转过来这里读书,毕竟这里上学会好很多,等过几年再看一下能不能考这里的高中,要是不行的话再回去考一中。”看来他也不是没有想法。张非心里一动,自己父亲的确不是没有想法,只是有一种叫做“现实”的东西让他没办法放开手脚。自己不正是这样吗?前世的自己有不少抱负,可是现实却一次又一次让自己更新丧失斗志。说白了就是钱。而现在的张非不缺的就是钱——当然想保证一家人优质的生活还需要很大一笔钱才行。 

“我……想再读一学期再转过来……”张非生怕自己的父母不理解。家里人的反应也正对了他的意料。所有人都问:“现在能转过来为什么要再等一学期?” 

张非笑笑,他当然不能说自己想去抢钱,也不能说自己前天在县城见许波时认识了上官镇一个假烟老板的儿子缪晨,更不能说缪晨是自己高中一个只想着玩乐的同学,而自己正计划着利用他搞一次大单的……这些都还只是计划,他不能说太多。 

“不行,你读书再好也得把基础打好,看你在村里面整天都做什么?天天跑山上摸鱼偷果子,马上你就上初二了,初二是整个初中最重要的一年你知道吗?”老张很想不能儿子的想法。当然在他看来,儿子就是贪玩,农村有的是大片的山地让他去野,但那是以前没办法。现在儿子带来了五万块钱,五万块钱加上夫妻的工资足够让三个儿女都到沧华来读书了。应该说是这五万块钱让老张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一个农民工从农村人转变为城里人的希望——至少是自己的儿女可以转变。 

“爸,我不是去玩,我是赚钱。周末的时候我可以去山上打野猪,现在我也知道了山上野猪卖到县城去的话价格要比村里卖好的多,一学期下来我应该还可以再赚个五六万块钱,到时候搞不好我们家就可以在沧华买房子了,我不会只顾着玩的,当然会想以后的事。”张非说道。 

除了小云,张非的父母和姐姐都不敢相信这是张非说出来的话。 

“那你还有什么打算,打野猪很危险,现在又不是急着要用钱,没必要冒那个险。”母亲张翠华说。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在山上打野猪,泪就止不住往下掉。 

张非笑笑:“山上又不是只有野猪,还有獐子啊,獐子可比野猪值钱着呢。再说了,放心吧,我现在这种实力不会有事的,不信你们看。”说着张非站起来,四处寻找硬实的东西证明自己。他找到了放在墙脚一根手臂粗的光亮的钢棒,看起来像是某种机械的部件。张非拿起半米来长的钢棒,手握在两端,一用力铁棒就弯曲了,再用力它居然脆生生地断成两段。 

“现在你们信了吧?”张非把两段铁棒放回墙角。同样的,除了小云,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老张更是惊得合不上嘴,他深知这根铁棒的来历。这是前些天他们工厂里面报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