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枭-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滚蛋吧你!”余风笑骂一声,“去追你媳妇去吧,别忘记我给说的事情!”

第三百二十四章 人才的成长和储备

“大伙儿歇会,潮女,你看好车子,我去问问那边那几个军爷,看还要走多久!”

休憩的有了几分模样的官道上,蜿蜒着一行队伍,人数不多,三四百人的样子,除了里面一些年幼的孩童,基本上,大部分的人,都是手上或多或少的拎着些东西,这样的情形,若是放在一年前,这官道边田地的干活的人,会毫不犹豫的认为这些人是从别的地方逃难过来的难民,但是,这个时节,他们只是擦擦额头流下的看,朝着这只队伍扫了几眼,又低下头忙着手里的活计去了。

这些天,他们的庄子里,早就或多或少的接受了一些这样的人,对于这样的情形,他们已经见得多了一点都不感到奇怪,真是要说他们感到奇怪的是,就是这些人群,好像永不歇止一样,每天在官道上都看的到这样的一队一队的人经过,这一个多月以来,都是如此。

“军爷,军爷!”那大汉将手里的一个蓝布包袱递给身边的女孩,朝着前面几个正在喝水的士兵走了过去,身后,那些已经停下来休息的百姓,都朝着他们看去。

“张里正,有事?”正在捧着水囊咕咚咕咚喝水的士兵,回到头来,看着这个走来的汉子。

“这日头都快靠西了,大伙就是托我来问问几位军爷,还得走多久才能歇下来,大伙儿又困又乏,比不上军爷们的脚力,倒是让军爷们见笑了!”

“再坚持坚持吧,到补给的庄子没多远了,走的快些,大概两三个时辰就到了!”那军士脸上憨厚的笑了笑:“庄子那边,想必都准备好了热汤饭食,大伙儿再坚持坚持,到了以后就可以好生歇歇了!”

看着这张里正的略带惶恐的模样,陶真想起了一年前的自己,那个时候,自己不也正是这样,随着海船来到自己这个一无所知的地方,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什么都觉得不踏实,眼下,这张里正和他身后的人,大约都是这样的一种心态的吧。

“我的意思是,这沿路上都有庄子,咱们没有必要一定要走那么远吧,就近找个庄子休息一晚上,不是更好?”陶真有些忐忑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实际上,这也是他身后大多数人的意思,大家虽然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主儿,但是,这大家都是拖儿带女的,哪家没有个婆娘小孩的,男人们能顶得住,这妇孺们就不行了。

“我知道大家坐了这么久的船,然后下了船又一直赶路,都不曾歇息好,但是,大家伙还是克服一下困难吧,等到了咱们自己的庄子,有得咱们歇的,早一点看到自己的田地,造起自己的屋子,那不是更好?”陶真脸上没有一丝不耐烦,尽管,这样的意思的话语,他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说了。

“这路上的各个庄子,可是都有任务,不能乱窜的,咱们就近歇息了,那后面来的人,一身疲累的到了他们的目的地,却发现准备给他们的饭食热汤都被咱们用了,那他们会怎么想,我想,大伙儿也不希望咋到了自己的歇息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吧!”

陶真虽然这样说,心里却是明白的很,要是真去了别的庄子,他手上的民事衙门的条子,可是一点用不管,人家十成十的不会接待他们,他非常知道,乱了上面定下的规矩,会有什么后果,他可不想拿自己的前程去冒这样的风险。

“回去吧,给大伙儿解释解释!”陶真劝道,这张里正可是这群人里颇为服众的人物,他出面说服这些人,效果要比陶真直接去说,要好的很多。

又累又乏是事实,但是,吃食饮水还是有保证的,甚至沿路经过几个不大不小的市镇,市镇里可是有着很多东西买的,除了一样,马车!马车早就被前面经过的人或租或买,一扫而空了,实际上,陶真身后的这些百姓,家境富裕的根本没有几户,虽然有这临行前发放的三两银子,但是,这些人家可舍不得将钱花费在这些吃食上,更别说租买马车了。

真正富裕的人家,觉得不会加入这些迁移的百姓行列,所以,在这张里正转过身去和那些百姓大声的吆喝几声后,这些面露疲态的人们,又迈着沉重的脚步缓缓前进了,新的生活就在前方,这赖在地下不动,好日子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既然张头都这么说了,那么就肯定没错了,大家咬咬牙,也就撑过去了。

“队正!走吧!”陶真身边的一个士兵,将水囊灌满水,挂在身上,又接过陶真手里的钩枪,请示这陶真。

“别叫我队正,咱们可不是在护庄队那会儿!”陶真拍拍他的肩膀,“走吧!”

年轻的士兵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将钩枪抗在自己的肩膀上,跟着百姓们的队伍而去,在他的身后,阳光将他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

“这个不用再禀报大人了,董大人已经回衙门,你可以直接去与董大人商议,无论是南浦,新城,还是平壤,凡是委任了民事衙门县府理事的城镇,这迁徙的民众,一定要经过反复甄别,才能在城镇里落户,没有生存技能,没有手艺,没有家室,身家不清白,有前科这样的人等,一概都不能入籍!”

陈敏之出现在留守府,纯粹是一个意外,他现在是余风的头号智囊,很多时候,可以说他就是余风的传话筒,晴雨表,逐渐把握住这些脉络的官员们,发现自己距离大人是在是过于遥远,但是若是能搭上陈敏之这个录事参军的线,无疑也是一条通天的道路。

所以,不管陈敏之愿意不愿意,这些逐渐围拢在他的身边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开始的时候,陈敏之还是颇为享受这种感觉的,从一个犯事的落魄文人,到如今炙手可热,要是他一丝自得都没有,那他也太超凡脱俗得没有一点人味儿了。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所有对他的这些奉承阿谀,实际上,都是朝着他的权势,他的影响力而来的,而他的这些,全部都是来自他身后的,他代表的那个人。离开了那个人,他什么都不是。

他不相信余风对于这些情况一无所知,以他的接触面,很早就感觉到了余风手里还有一只隐隐约约藏在暗中的力量,这股力量,不仅仅窥视着这个阵营以外可能存在的敌人,也在暗中审视着这个阵营里面的所有人,而他可不想被这些暗中的家伙,当做结党,跋扈,甚至有异心的典型给汇报上去,即便余风对他依然信任,但是,只要在余风心里埋下那么一根猜疑的毒刺,和日后的所得相比,这些眼前的一切,都是浮云。

他有抱负,有野心,有见识,有智谋,更重要的,他有一个放心用他的好东家、好主公,他可不想一时的洋洋得意,将这一切都搞砸了。所以,醒悟过来的他,立刻就收敛自己。与外面的官员军将的接触,能不接触的就不要接触,至于一些可有可无的应酬,他是坚决不出席的了,基本上,除了和余风一起出现,多余的时间,他都是躲在家里消遣,着实淡泊的很。

“陈先生点拨下官一下,就胜过下官绞尽脑汁想个半宿的!”迟长青笑道:“有了陈先生的指示,我办起事情来,也就有眉目多了!”

“我哪里敢指示你!”陈敏之对于这种低级马屁,早就免疫了:“我来你这,可不是为了你这些事情,你得现在给我办了,要不然,我可就不走了,我早就听说,迟留守可是藏有不少的孤本的哦!”

“我那是求之不得啊!”迟长青笑意中带点自得:“这些孤本放在我哪里,就是明珠蒙尘,陈先生若是能从中,领悟到些前人的道理,到时候为大人出谋划策,这池某岂不是也有了几分光彩!”

他一面说着,眼光中却是露出询问之意,难得是他居然将这显摆,马屁和询问几种意思,在短短的几句话和表情中全部体现出来,还让人一点都不觉得不舒服。

“一件事,算起来,也不是公事,要不然,也不会由我出面了,赵登赵大人和你是郎舅,算起来,也不是外人,赵大人有一个嫡亲的兄弟,叫赵莱的,你可曾听闻!”

“这个有过耳闻,少年英雄,年青俊彦,可惜我就一个妹子,要不然的话……”

陈敏之脸上微微一笑,不是讥笑,是那种很温和的笑容,看来,迟长青这种插科打诨,还是有一些效果的,起码,两人间的距离,在这一刻就是被拉得很近。

“大人的意思,这赵莱,小赵将军,还有一些不错的年轻儿郎,派遣到你留守府里历练历练,安排个什么职位,做些什么事情,全由得你安排,大人就是一个要求,这小赵将军,不能坐在衙门里,得做实事,多做些职司都无妨,你明白了吗?”

“我想,我明白大人的意思了!”迟长青脸色严肃起来,这是大人让他培养人才,到留守府里能历练什么,无非是如何治理这城池的经验,显然,大人此举,大有深意。

第三百二十五章 谁是谁的菜

有句话,叫做时光荏苒,光阴如梭;还有句话,叫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余风对这两句,也是颇多感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倒是没有觉得,只是这日子,过得也未必太快了一些,上一个年头,好像过年的时候发生的事情都还在历历在目,但是,一转眼,居然又要过年了。

盘点起自己的家当,他不得不承认,这崇祯十一年,是他高速发展的一年,是他彻底从一个非主流的武装集团,到一个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的转型的一年,和前一年相比,几年他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巨大的飞跃,如今,就算郑芝龙这等人物,也承认了他的字号,并肯定了和他的合作,凭此一点,他就足够自傲了。

要知道,即便是李自成攻破南京,南明政权之所以还能苟延残喘那么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有福建郑家的支持,等到郑芝龙一降清,整个南明政权顿时就失去了支柱,轰然倒塌,即便有郑成功这样的英雄人物在,也只有远遁海外的份。是的远遁海外,像他余风一样,在海外偏安一隅,不同的是,他是在朝鲜,而郑成功是在台湾。

有时候,余风也衡量着自己的实力,到了眼前这个局面,要说他没生出几分野心,那可就有些扯淡了,不过,在仔细的将自己的实力和各路人马比较后,余风很沮丧的发现,自己原来引以为傲的资本,在这群豪辈出的大明末世,还是属于那种拿不出手的那种。这本钱资历什么的,他还真的差的很远,打仗打的就是银子,就是钱,而这方面,无疑是他最大的短板。

好在,领地经过他的整饬,也逐渐变得繁荣起来,年末的时候,居然还收上了近三万两的商税,这倒是让他有些喜出望外,倒不是他看上这点银子,他记得这商税,在大明也是非常难看的一个数据,在这朝鲜,居然能收上这么多钱来,不是说明他现在控制的区域正逐渐繁荣起来了吗?这繁荣,就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需要更多的人手,能带来更多的财富,对于财政压力一直都是很大的他,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了。

当然,好事得成双,这可是大家都知道,年底的时候,还有更好的消息传来,去吕宋的船队回来了,从这一船一船的金银和吕宋带回来的货物看来,这兰顿肯定是毫无悬念的执掌了吕宋的大权,要不然,这些派出去的船,回来的不会轻松。

余风不知道,兰顿回到吕宋,可没有那么老老实实地想遵守原先和余风定的那些协议,这样多的财富就这样作为赎金拿出去,即便他是皇亲国戚,也是要承担不少的责任的,而且这笔金银,足够将吕宋的总督府的库房都给半空,他要是没有些想法,那他就是圣人了。

说好好笑,最终令他改变主意,决定遵守这个协议的,居然是一个余风意想不到的人。威廉姆斯,这个在郑芝龙府邸上,和余风有过一面之缘的威廉姆斯,在这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被余风鄙视了一番的威廉姆斯,要说不郁闷那就是假的了,离开郑芝龙那里,他一船就到了吕宋,除了商会的一些公务意外,他得亲自印证一下,是否吕宋的总督,真的易主了,这个东方人,怎么可能比王国的官员能提早知道这个消息呢?当然,万一被这个东方人说中了,那么他们商会能够提早的掌握这个情况,和新任总督阁下建立良好的关系,无疑是非常的必要的,甚至,和总督阁下的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商会在东方的财富攫取大计。

很幸运,他如愿了。他到达的时候,正是兰顿的船只到达的时候,他的身份很轻易的让他出现在了兰顿的眼帘里,更重要的是,他说的一番话,彻底的打消了兰顿铤而走险,不顾人身安全翻脸毁约的念头。

“大人,这是一个新兴的领地,而据我们商会调查所知,这个领地有着我们需要的商品,很多!而他们的对外运输能力极其匮乏,也就是,若是经营得好,这个领地,很可能会成为王国和我们商会在东方的另外一个巨大的财富来源!”

“这个我知道,我曾经在那里呆了几个月!”兰顿对于威廉姆斯的话,没有任何的异议。

“而且,这位领地的领主,似乎没有打算发展他们的海外贸易,我曾经在大明在这片海域里最大的舰队的所有者郑芝龙将军的王宫里,见到过这位领主,并与其进行过接触,依我看,这位领主暂时没有打算侵犯郑将军利益的想法,他们似乎是很好的一对合作伙伴。”

“你见过余风?”兰顿有些惊奇。

“是的,我还提出要在他手里获得他的领地的专属经营权的问题,可惜,他拒绝了,这个年轻的贵族,显然等级观念非常的强烈,他认为我不够资格!”

“这个,我倒是和余风将军有些私人的友谊,你看这就是他派给我的护卫,这装备武器,比起咱们国王陛下的近卫军,也不差多少吧?”在威廉姆斯面前,兰顿当然不会自曝其短,于是,挟持人质来勒索赎金的绑匪,也变成了远方来的朋友。

“那就更好了!”威廉姆斯大声叫起来,“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还有那神奇的东方树叶,这些商品回到里斯本,就是一船一船的黄金!总督阁下,你一定要尝试一下,就算不能垄断他的领地的所有商品,至少也要拿到这几眼的专营权!绝对不能让荷兰人走在我们的前面!”

“我有什么好处,仅仅为了给你们商会创造财富?”西方人说话就是粗鄙,兰顿赤裸裸的贪婪毫不犹豫的表现出来:“没有足够的利益,就是国王陛下,也不能浪费我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友谊!”

“两成,只要总督阁下能拿到这些商品的专营权,我们商会愿意捐献两成的利润,给王国的远东殖民地!”威廉姆斯知道这不是遮遮掩掩的时候,立刻许诺到:“每船从新领地到里斯本的货物,变成金币后,您的管家可以在里斯本的码头上,立刻就拿走这两成的利润!”

“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这片海域,我们的对手只有东印度公司,而大明的郑将军,显然是我们合作非常愉快的生意伙伴,对于我们的生意,郑将军那里不会有任何的阻力,也就是说,我们除了提防那些荷兰人海盗以外,没有任何可以担忧的事情!”

他加强了一下语气,用极具诱惑性的话语说道:“阁下,这就是一条淌着黄金的商路啊!”

“我要知道,若是我说动了那位余将军,我每年的保守收益是多少比塞塔(西班牙金币单位)?你不要试图欺骗我,欺骗我的人下场都会很惨的,你想清楚再回答!”

威廉姆斯在心里迅速的算了一下,按照他们船队的运输能力,一年能运输多少最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