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夫斩-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法国大革命不仅仅没有消减的势力,反而是愈演愈烈,整个欧洲的目光都在关注着这个没有君主,没有贵族,甚至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阶层的可怕怪物……”
  “根据这些,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俄罗斯的政治和军事重心在欧洲,而不是东方。”梁鹏飞站出来作了最后的总结呈词。“另外,满清旗人的移民大部队会转移掉俄罗斯面向东方的大部份注意力。相比起跟他们争夺西伯利亚地区的中华帝国,那些西迁至原金帐汗国地区,深入俄罗斯内部的满清旗人,会让他们无暇分身东顾。”
  “所以,我们把厄尔口城当成了一个诱饵,只要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用最坚决的手段,将俄罗斯东征的军队剿灭。那么,他们忌惮于我们的实力,要么,除非他们举国之兵东来,要么,就是玩添油战术,拿人来送死。只要稍微有一丁点的政治头脑,俄罗斯都不会,也不可能弃自己经营已久的欧洲地盘于不顾,来荒芜的西伯利亚地区跟我们拚个你死我活。”
  看着这些越来越成熟的参谋人员们正在热切地讨论筹谋着如何对付北面的强敌俄罗斯,梁鹏飞实在是有些感慨万千,这个世界的参谋制度,将会在自己的手中确立,并且会流传开来。
  看着一个庞大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已经摆脱了历史的阴影,已经脱离了历史原本的轨迹,走上了一条新的岔道,现在,跟随着自己的脚步,迈上了这条金光大道的追随者是越来越多。
  现在,他的班底已经不再局限于当初的那几个人甚至是十几个人了,光是在帝国总参谋部工作的,就有超过两百名员工,整个嘉定,归属于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接近七千人。
  这才是刚刚开始,也幸好自己之前在南洋各地拥有着大量的人材储备,否则,光是一天到晚跟那些只懂得子曰人云的书生较劲,自己不疯掉才怪。
  人材,缺的仍旧是人材,不过,现在广东大学已经进入了正轨,大量地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人材正纷纷地涌现,他们将会同化,或者说将会影响更多的读书人解放自己的思想,为中华民族之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将会被中华帝国培养大量目前稀缺的人材,不论是金属冶炼,还是化工合成,又或者是科学研究,这一切,已经在满清政府开始统治九州大地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可怕的断层,现在,欧洲正处于纷乱期,正是中华民族抓住机遇,努力地迎头赶上的机会。
  军事学院里也正培养着大批的军事素质过硬的人材,他们将会从军事学院走入部队,成为中华帝国军事力量的中坚力量。
  除了人材建设之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自然也不能拉下,现阶段,帝国政府着重投资的方向除了教育之外,就是道路以及通讯的建设。
  以广州、嘉定、天津,这三个沿海城市为起点大肆修建沿海铁路,另外,一条从天津出发经由北京、张家口,通往绥远城,最终直抵捕鱼儿海的铁路,原满清官兵经过了整编之后,大量淘汰下来的官兵转业成为了铁道兵,成为了修筑国内的多条铁路的主要力量。计划在五年之内通车,到时候,从天津出发,到达捕鱼儿海,只需要两天半左右的时间。另外,从嘉定为起点,要一路修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也已经在进行线路勘察之中,而前期的从嘉定直抵西安的铁路,也已经开始在修建。
  而南方,安南已经与广州的铁路连线,安南开采出来的各种矿产经由安南抵达广州,只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光是国内的铁路线的修筑,就足以消化那些投诚过来的原满清官兵和白莲教众。
  既让他们有活干,又不至于让他们散于乡野引起祸害,不得不说,梁鹏飞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内阁的高度赞扬与一致同意。
  现阶段,国家的局势已经趋于稳定,在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怀柔政策的双面夹攻之下,那些原本拥兵坐观的原满清官兵,白莲教众,都已经明白大势已去,中华大地上,已经不在是他们表演的舞台,他们要么识趣地屈服,服从于中华帝国的领导之下,放下武器,接受整编,要么,就只有死路一条。
  如今,绝大部份的拥兵者都已经在与中华帝国所派遣的使者进行了接触,对于其中某些把个人利益完全地置于国家与民族利益之上的投机者,梁鹏飞给予的指示就是,大不了不鸟他,通过其他的手段,策反其下属,让这家伙连根牙签都捞不着是最好的选择。
  而那位最早与梁鹏飞谈判的陕西提督杨遇春改任甘陕军分区副总指挥,兼任甘陕野战军一五一师师长一职。如今,陕西驻扎着重新整编之后的三个师,一五一师、一五二师以及一五三师。
  这三个师目前正在进行换装以及整训,将会在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调防河套地区,而在这之前,一五一师协同第九十二师驻扎在西安府,一五二师驻扎在汉中府,一五三师驻扎在兴安府,牢牢地监视住屯兵于四川与甘陕交界处的陕甘总督福宁。
  而现在,陕甘总督福宁仍旧在举旗不定,在所有还没有投降接受改编的白莲教众以及满兵残兵之中,以福宁的实力最强,他坐拥八万大军,据于三省交界,后方又有尚未归降的甘肃为其后盾。
  这位福某人要求的是甘肃自治,想当一个土霸王,不过现如今,四方的压力是越来越大,而他的大后方甘肃,已经因为陕西的威胁开始显得动摇了起来。
  而帝国情报人员目前已经渗透进了他的部队之中,开始进行了策反,至少已经有三位参将以及一位总兵已经表示愿意在适当的时候,率领本部兵马弃暗投明,投向中华帝国温暖的怀抱。
  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位满清委任的陕甘总督会认清现实,乖溜溜地交出自己的指挥权。
  位于乌拉尔山东侧,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伊希姆平原与巴拉巴草原交界地带,于一七一六年,沙皇军队的布霍列茨中校在鄂木河与额尔齐斯河交汇处建立了鄂木斯克要塞,奠定了西伯利亚最古老城市之一……鄂木斯克要塞发展的开端。
  而且在鄂木斯克的周围,乌克兰人、哈萨克人、蒙古人后裔这些游牧民族在周围游弋着,使得这座城市作为军事要塞的用途远远超过作为城市来使用。
  到了本世纪下半叶,鄂木斯克要塞逐渐成为俄罗斯帝国位于乌拉尔山以东最大的城市。最说是最大的城市,实际人口也没有超过十五万。
  而现在,俄国元帅鲁缅采夫所率领的三万俄罗斯远征军,已然抵达了这里……
  第598章 全歼?开玩笑吧?
  就在一七九六年新年过后不久,在俄罗斯帝国首都圣彼得堡刚刚渡过了自己七十岁生日之际,就被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任命为俄罗斯西伯利亚远征军总司令的鲁缅采夫元帅,不得不以七旬高龄率领着这一只远征军,开始了艰难的征程。
  鲁缅采夫是俄罗斯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的名将之一,同样亦是那位风流成性的女沙皇的情夫之一。在欧洲战场之上,指挥过大小数十起战斗,所获得的荣誉与勋章不计其数,深受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信,不过,现如今年老色衰,唔……应该说韶华老去,女沙皇更喜欢嫩一些的小年轻,虽然他仍旧是俄罗斯帝国国内声名赫赫的名将元帅,不过,在女沙皇的跟前,宠信已然不如以往。
  如今,欧洲的局势动荡不安,法国大革命不仅没有因为欧洲各君主制国家的围堵而消亡,反而有愈演演烈之势,如今,法国国内由欧洲各君主制国家支持的势力纷纷倒塌,法国人仿佛已经即将完成了蜕变,就像是一头受伤的猛虎,已然开始展露它那狰狞的利爪与獠牙。
  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欧洲君主制国家都显得异常的警惕,而俄罗斯,自诩欧洲第一强国的俄罗斯自然是不甘人后,大举屯兵于原波兰,现如今的俄罗斯新占领土之上,大量的名将名帅全都给派上了战场。准备随时与其他欧洲君主制国家合兵一处,给予法兰西致命一击。
  鲁缅采夫也多次地请求能够参与对法兰西的围剿,但是,被叶卡捷琳娜二世以年老为由,丢在了国内。这让十五岁就进入了军队服役至今的鲁缅采夫十分地郁闷,整日在家中长吁短叹,颇有廉颇老矣之叹,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远在东方,居然发生了让整个俄罗斯都吃惊的变故,在遥远的东方,那个一直对于北部疆域不感兴趣的靼鞑人帝国被华人推翻,而新兴起来的华人帝国,居然在第一时间就把目光投向了北面,维系着俄罗斯统治东方那片广袤的土地的几座军事要塞皆尽被夺取,二十余座兵站尽化飞灰,数千俄罗斯士兵也都变成了尸体,这自然激怒了伟大地,英明地,强悍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但是俄罗斯目前最大的敌人与对手在欧洲,法兰西这头推翻了君主制的恐怖怪兽,还有那正在设法地阻止俄罗斯侵吞其入海口的土尔其帝国,更有那被俄罗斯侵占了领土,却时时渴望着光复波兰帝国的造反派人士。
  再加上东方路途遥远,如果派出了大军,那么,必然会削弱俄罗斯镇压那些被占领土上的反抗势力的武装力量,同时也会减轻法兰西的压力。
  还有一点,在南方,那些被推翻了政权的靼鞑人,正被逼迫着,向着西方迁徙,如今,这数十万靼鞑人已经翻越了天山山脉,离开了中华帝国国境,来到了图兰低地的边缘,叶卡捷琳娜二世委派原立陶宛总督列普宁上将率领大军进逼咸海,予以威慑和监视。
  所以,在再三地斟酌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想起了唯一还留在帝国首都,年过七旬,已经进入了养老期的昔日名将鲁缅采夫,在征询了鲁缅采夫的意见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决定派出了一只由两万名在欧洲战场上声名赫赫的哥萨克骑兵,再加上一万俄罗斯步兵,组成了西伯利亚远征军。
  在临出发之前的一次臣主密会上,叶卡捷琳娜二世很郑重地告诉鲁缅采夫,希望他不要忘记俄罗斯先辈的荣光,一百多年前,八百多名俄罗斯士兵,依靠着城防,就抵挡了东方靼鞑人帝国十倍之敌长达一年的围攻,并且最终还在谈判桌上赢得了全胜。
  而这一次,鲁缅采夫所统率的可是三万大军,几乎是当年尼布楚俄罗斯守军的三十余倍,而那个东方帝国刚刚建立,目前肯定是内忧外患不少,毕竟,英吉利、西班牙等殖民国家在东方干的那些破事,还有与那位建立东方帝国的东方海盗之间的恩怨,这位女沙皇也还是稍稍地了解了一些。
  所以,她派出了数量达到三万的远征军,再派上了鲁缅采夫这位在欧洲战场上声名赫赫的名帅,已经是很看得起那个新兴的东方帝国,嗯,至少在这位女沙皇的眼中,派出这样的豪华阵容,已经表达了她对对手的尊敬与重视。
  鲁缅采夫在鄂木斯克要塞进行了最后一次补给之后,开始踏上了最后的征程,没错,这次的远征,将会是他这位昔日的欧洲名帅以及他那三万大军的不归之路。
  就在鲁缅采夫率领大军由鄂木斯克要塞出发,历时月余,淌过了鄂毕河,跨过了叶尼塞河,终于抵达了下乌金斯克要塞,这里距离捕鱼儿海西南,那正被东方帝国,也就是如今的中华帝国军队围困的俄罗斯城市已经不足八百里。
  一路行来,除了偶尔见到的游牧民,还有那些已经被该死的中华帝国军队摧毁的兵站废墟之外,他们根本就没有见到过一丝敌人的踪影,但是,身经百战,从军数十载的鲁缅采夫却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那就是,似乎俄罗斯军队的行踪被处于监控之中,那种被监视的感觉让他十分地不舒服,但是,游弋的哥萨克骑兵根本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
  这让原本信心满满的鲁缅采夫开始警惕了起来,特别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粮道不被自己的敌人所截断,鲁缅采夫留下了一千名士兵和两千五百名哥萨克来守护自己的补给线。
  鲁缅采夫在乌金斯克暂时驻扎了下来,并派遣了一营哥萨克骑兵开始向南侦察,五天之后,得到的回报是,被东方帝国军队所围困的厄尔口城仍旧插着俄罗斯帝国的国旗,他们派出了几名勇敢而又无畏的哥萨克骑兵设法地进入了城中,受到了城中的俄罗斯百姓和士兵们英雄一样的欢迎,并且,城内的军官们和官员让那几位骑士带来了求援的消息,现在,厄尔口城里已经连一粒面包屑也没有了,而城中的战马和牲畜也都已经宰杀完毕,现在,他们最多能支持十到二十天的时间,之后,怕是连充饥的老鼠和蟑螂都会一干二净。
  收到了这个消息,确定了围困厄尔口城的中华帝国军人总数大约在两万到三万人之间,与自己军队的总数相当之中,鲁缅采夫元帅心中那久悬的大石终于放下,在收到了情报的当日中午,率领大军快速地向着厄尔口城移动,意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中华帝国军队击败,迫使中华帝国放弃对于北部领土的野心。
  而就在这同一时间,距离厄尔口城约五里处的中华帝国东北野战军总指挥部大营之中,东北野战军总指挥安可曲、政委梁国栋,参谋长尚见喜以及一干师、团级军官和参谋人员正聚集于这里,召开一场十分重要的军事会议。
  参谋长尚见喜指点着地图,下达着最新的作战命令:“已经可以确定,我们的目标,已经开始行动,他们将会沿着安加拉河向南,直奔厄尔口城,按照我们参谋部拟定的作战计划,东北野战军五十一师与朝鲜仆从师仍将会留在厄尔口城,继续对该城实施围困。而藏身于捕鱼儿海畔的五十二师,五十三师,将于明日凌晨出发,两日之内,必须抵达皮亚诺沃兵站进行设防。”
  “参谋长,我们不是进攻,而是设防?”东北野战军五十二师师长尹俊睿听到了军令之后,不由得一愣。自己的五十二师和狄熙清的五十三师已经围着那该死的捕鱼儿海畔流窜到差不多半年的光景,每天除了跟野兽较劲之外,就是训练,再训练,尹俊睿觉得自己的军队要是再没有点事情来干的话,非把这两万来已经给操练得嗷嗷叫的悍卒给憋成野人不可。
  “没错,你们五十二师和五十三师要在皮亚诺沃兵站一带设防,如今俄罗斯军队抵达,你们要做的不是出击,而是作出防守姿态,记住了,绝对不允许擅自出击。”说到了这里,参谋长尚见喜还特地加重了语气道。
  “为什么?!”五十三师师长狄熙清也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全歼这一只俄罗斯远征军,而不仅仅是击败或者是击溃。”安可曲把手中的烟头摁熄在了烟灰缸中,目光扫过了在场的所有与会者,声音沉稳之中带着一丝凛冽。
  “全歼?”听到了安可曲这话,原本还显得很是懒散的军官们都忍不住坐直了身躯,三万大军,那可不是三万只兔子,那可是一万纯火器的俄罗斯军队外加两万名凶名赫赫的哥萨克骑兵。
  虽然他们有信心战胜这只军队,甚至是大比分地收拾掉这只俄罗斯远征军,但是,想要全歼的话,怕这难度系数至少相当于跳水难度在八点零以上。
  毕竟,自己这边才出动两个步兵师的兵力,就想要吃掉对方一个步兵师外加两个骑兵师的军队,实在是有点扯蛋。至少在场的大部份军官心里边都冒出了这样的念头。
  安可曲看着这些目光里边满是疑惑与不信任的下属,嘿嘿地咧嘴一笑。“你们以为老子是跟你们逗着玩?!告诉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