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驸马园-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汗王在贝勒及大臣们的护卫下,策马而来。
画外音:天命三年四月,努尔哈赤择日誓师,决意攻明。他宣布由太子皇太极监国,自率二万劲旅,到天坛祭天;并发表了由“御前驸马”亲自书写的那篇历史上著名的对明朝宣战檄文──《告天七大恨》。
额尔德尼开始宣读《告天七大恨》:金国汗谕官军人等知悉:我祖宗以来,与大明看边,忠顺有年。只因南朝皇帝,高拱深宫之中,文武边官,欺诳壅蔽,无怀柔之方略,有势力之机权,势不使尽不休,利不括尽不已,苦害侵凌,千态莫状。其势之最大最惨者,计有七件……
宣读中,不时出现汗王那张充满仇恨的脸。
汗王寝宫。
宫灯燃亮了。酒席筵上开始一道道地撤菜。
汗王倒在了万字炕上,望着西山墙上供奉的祖宗牌位,陷入了深思。
酒气涌上了喉咙,他打了一个响嗝,昏沉沉想要睡了。
这时,屋门外有人脆脆地喊了一声“干阿玛!”
金瓶公主蹦蹦跳跳地窜到了他的炕前。
汗王一看,说:“你呀,都已为人妇了,还是这么没有教养!”
“干阿玛!我要跟你去西征!”金瓶公主说着说着,爬上了炕。
“瞎胡闹,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去打仗?”
“嗯,不嘛,我离不开干阿玛!”金瓶公主歪倒了他的身边。
“去去去!”汗王板起了脸。
“干嘛这么凶啊!”金瓶公主冲他噘起了小嘴。
这时,汗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事,便对金瓶公主说:“喂,把你家驸马找来。”
“他?!……”一提起驸马,金瓶公主的眼睛里显出些慌乱的样子:“我一天没有见他的影子,不知去他去哪儿啦?”
“来人!”汗王大喝了一声。
“喳!”屋外的亲兵立刻答应了。
“马上派人,把‘御前驸马’给我找来!”
驸马园。
月光下的驸马园,荷花盛开,蛙鸣阵阵。
驸马着了一幅黑色内衣踱到了池边。
眼前池水如镜,天上清辉似泻。
面对夜色美景,驸马情不自禁地吟起了诗:“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可是,他的后半句子还没有呤出来,脸色一下了变了──
月光下,他的眼睛往上一撩,无意之中看到一个身穿黑衣黑裤、披头蒙面的人站在了自己的屋顶上。
“什么人!?”
他刚刚喊出声去,一把利刃“唰”地一下飞了过来。
驸马园。
月光下,一把利刃“唰”地一下飞了过来。
驸马机警地一闪身,躲开了。
接着,他大喊了一声:“来人!”
家丁们迅速赶来。
“搜!”
家丁们立刻围住了房子,前前后后搜了起来。
搜查后的家丁们返回来,一个一个都摇起了头。
“驸马,请看!”这时,一个家丁突然在花园的草丛里拣起了一把利刃。
驸马接过利刃,拿到灯光下一照,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家丁立刻提醒他说:“这利刃,标的是大贝勒府哇!”
驸马看到这儿,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汗王宫。
汗王焦急地在地上走来走去。
此时,门口有人喊了一声:“为臣参见父王!”
汗王停住脚步,看到自己的“御前驸马”便装便帽,披头散发,狼狈地伏在地上。
“你这是怎么啦?”汗王一下子坐在了炕上。
“望父王恕罪。”驸马腾地一下子站起来:“刚才,有人加害于为臣,若不是家丁们保护,为臣恐怕要见不到父王了。”
“是谁?”
驸马一示意,后面的随从立刻将利刃交给了汗王的亲兵。
亲兵将利刃交与汗王。
汗王看到了那把利刃上刻的“代”字,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父王,您找为臣,有什么事儿要吩咐吗?”
汗王气得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但是,等驸马的脚步一动,汗王却喊了一声:“慢!”
驸马立刻停住了脚步。
汗王头也不抬地闷在那儿,沉默了半天,突然发问说:“你看,此次西征,前景如何?”
驸马赶紧回答说:“大汗发表《告天七大恨》讨明宣言,颇得人心。况且,八旗子弟一个个英勇善战,父王必定是马到成功!”
汗王点了点头,接着说:“可是这大明朝啊,毕竟也是二百多年的基业了!”
“基业虽重,无奈气数已尽。”
“怎么说?”
“贪官腐败,内乱不休不说,最要命的是朝廷用了魏忠贤之流。他们专权擅政,陷害忠良,出镇典兵,流毒边境,煽党颂公,谋为不轨。大明朝被他们折腾得国弱民穷,官贪民反。这么说吧,即使父王你不兴兵征讨,明朝迟早也要被这些阉党颠覆了。”
听到这儿,汗王立刻离开炕沿站了起来。他冲着里面屋子喊了一声:“来烟”,娇艳的大妃便撩开门帘,拿了一根烟袋杆走了出来。
“参见大妃。”驸马看到她,急忙跪倒,将头低下。
“罢了。既是大汗找你议事,礼数就免了。”大妃说了一句,递上了长长的烟袋杆。
“谢大妃。”驸马站了起来,赶忙拿起炕沿上的的打火石,“咔咔”地撞了出了一缕火星,然后将汗王烟袋锅里的烟草燃了起来。
汗王使劲儿地吸了两口烟,突然说道:“驸马,你的西征之论,本王认为言之有理,自然采纳。可是,你推荐的监国人选,本王还要再考虑考虑。”
“什么?”驸马听到这儿,心里一急:“父王,今日祭天宣誓,你已经宣布了四贝勒监国,怎么又突然做易人之举?”
“本王认为,你在举荐人选中掺杂了个人私情!”
“父王,平时您待小婿恩重如山,登基大典上又封我为‘御前驸马’。我除了精忠报汗,哪敢有私情?”
“你非要我说出来不可吗?”
“如果小人有罪,请父王明示。”
“龚正陆!”汗王的声调中充满了恼怒,“你三翻五次地举荐四贝勒,是不是因为与大贝勒代善有个人恩怨?哼,你借我的信任报自己的私仇,真是让我失望!”
看到汗王发怒,大妃不无得意地显出了幸灾乐祸的神情。
“父王息怒。”驸马毫无惧色地走向前去,开口侃侃而谈:“为臣举荐四贝勒,既看其才,更看其德。四贝勒尊长爱幼,人人敬重。有的人虽然身居要位,却不讲人伦道德,甚至败坏纲常。这种人,怎么能让兄弟和下属们尊重?既然不能让兄弟和下属们尊重,为臣怎么敢推荐让他监国?”
“代善一向为人忠厚,何谈失德?”
“恕小婿无礼。”驸马抬起头来,望着汗王说:“如果父王不信,我请父王看一出戏。”
“戏?什么意思?”
“请父王马上派几个亲兵,到栅城东南角了望塔的阁楼中去,看看大贝勒与谁在一起?他们在一起说些什么?”
听到驸马这么说,大妃的神色立刻显得紧张了。
“嗯?”汗王脸色一变,愤怒地大喊一声:“来人!”
月光下。
两名亲兵悄悄登上了栅城了望塔。
了望塔的阁楼里,传出了叮叮铛铛的碰杯声。
两名亲兵走到阁楼近前往里一望,吓得捂上了嘴。
明亮的灯光下,代善与两名朝鲜将领混在一起喝酒。
一名高个子朝鲜将帅亲自把酒倒满了代善的杯子,又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今日之事,全靠大贝勒力争。不然,我们就被你们的大汗杀掉了。”
代善自负地笑了笑,说道:“姜元帅请放心,只要有我在,父王绝对不敢动你们一根毫毛。”
“多谢大贝勒保护。”姜元帅拱了拱手,随后问道:“大贝勒。你不惜冒犯大汗来救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年我攻打你们朝鲜之时,曾经在战场上许诺两国修好。今日,不过是恪守我的诺言罢了!”
“对对,恪守诺言。”另一个元帅听了这句话,带有嘲笑意味地说道:“你们中国人啊,讲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吧?”
“金元帅,什么驷马难追啊?那是他们汉人讲的话。”代善喝得高兴了,得意忘形,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毫无顾忌:“我的父王啊,从来都是背信弃义,杀人不眨眼啊!”
“哈……背信弃义,杀人不眨眼,讲得太好了。”姜元帅站起来,拍拍他的肩膀说:“他本来是明朝封的龙虎将军,今日却要西征反明。哼!要按理说,他应当是叛臣啊!”
“所以,今天我们见了他的面就是只行揖、不下跪,他奈我何?”金元帅听到这儿,得意洋洋地说道。
“来,大贝勒。为你遵守承诺,干杯!”姜元帅举起杯,与代善的酒杯撞了一下,一仰脖子将杯中酒喝了下去。
“我说……二位元帅,”代善趁着酒意,磕磕巴巴地说道:“我提议,咱们今天晚上在这儿对天盟个誓,好不好?”
“盟誓?”两个朝鲜元帅摇了摇头,不知道代善要说什么。
“那就是:大金国与朝鲜永结盟好,两国间永不用兵。”
“好好好,永不用兵……”两个朝鲜元帅兴奋地有些手舞足蹈了,“大贝勒,你真是个有远见的英明君主啊!看来,大汗百年之后,大金国就是你的了!”
“可是,还有一条……”代善好象并没有完全糊涂。他补充说:“现在,大金国将要与明朝开战了。我希望你们保持中立,不能出兵援助明朝!”
“那我们答应了。”姜元帅拍了拍胸部慷慨地说:“可是,如果你们大汗不听你的话,硬要和我们朝鲜开战哪!”
“那……他就是背天不义!”
“哈……”听到这句话,朝鲜将士们笑在了一起。
“什么?你们没有看错?!”汗王睁大了眼睛,盯着两个亲兵问。
“大汗,我们二人看得真真切切,不敢撒谎。”两个亲兵跪在地上,吓得直哆嗦。
“哼!马上给我抓来,处死!”
“是。”两个亲兵立刻站起来,走了出去。
“父王,为臣以为,大贝勒此举不过是一时冲动,酒后失言,此事还是不张扬为好。”驸马看到这副情景,急忙跪下为代善求情。
“为什么?你不是正恨着代善,巴不得我马上杀了他才好吗?”
“大贝勒是你的亲骨肉,父王应怀宽慰之心。再说:家丑不可外扬……”
“好了好了。”汗王看到驸马这样说,像是很满意。他用手召来了两个人,耳语了一番。
两个人点头而去。
栅城角,两个亲兵刚刚登上了望塔,突然“嗖嗖”两把利刃飞来,二人应声倒下。
几个亲兵上来,马上将二人尸体抬走了。
寝宫里,汗王仍然与驸马谈话。
他在地上踱来踱去,向驸马提出了一个问题:“驸马,可肯随我西征?”
“这……为臣不敢。”
“怎么?你惧死?”
“不是!”驸马急忙解释:“冲锋陷阵,虽死犹荣;只是这暗箭,为臣防不胜防……”
“罢了。”汗王磕了磕烟袋锅子,将烟杆递给了大福晋。
驸马战战惊惊地立在那儿,不时地偷偷观察着汗王的神色。
沉默了半天,汗王又开了口:“本王此次西征,所忧者不是战将之勇,而是文韬之弱。没有你,本王缺少一个出谋划策之人啊!”
“这……”驸马瞅了瞅大汗射来的眼光,心里像是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儿,犹豫不决地摇晃了一下脑袋。半天,他才迟迟地开口说了出来:“父王,您若相信为臣,为臣现为您举荐一人。他的文采、才识、胆略、眼光比我强上百倍,足可佐大汗成就大业。”
汗王的眼睛一亮:“这人是谁?”
“范文程。”
“此人在何处?”
“父王,等你发兵之后,首先要攻打的是抚顺城。这时,会有一个书生到你驻扎的营帐里来见你。”
古勒城外,汗王营帐。
营帐里,汗王正与将士们研究攻城之策,侍卫兵忽然来报:“大汗,有一书生求见。”
“书生?”汗王想了想,微微一笑:“莫不是驸马推荐之人……让他进来。”
侍卫兵传令:“请书生晋见汗王!”
书生白衣白帽,入帐便拜:“参见陛下。”
汗王见这位书生状貌魁奇,知情达礼,眼睛露出了羡慕的目光,喊了一声:“赐坐。”
书生立刻鞠了一躬:“谢陛下!”
汗王接着问:“请问书生姓氏里居?”
书生答道:“仆系明朝秀才,姓范名文程,字宪斗,沈阳人氏。”
“范文程!哈……”汗王脸上顿时乐了,随后又问道:“我闻得中原宋朝,有个范文正公,名叫仲淹,是否秀才的远祖啊?”
范文程答道:“正是。”
汗王脸上,点了点头,又问道:“先生既是中原名门之后,理应效忠明朝。为何来投我大金国呢?”
范文程说:“小人自幼博览群书,通天文地理,晓三教九流,精兵书韬略。只因明朝腐败,弃我不用。恐落拓一生,无凭无籍。今陛下崛起建州,故效毛遂,自荐陛下。”
“自荐?哈……”汗王大笑一声,纠正他说:“先生啊,本王临行前,已经有人向我举荐过你了。”
“有人举荐了我?”范文程立刻抬起头来,问:“这位举荐之人,可是江南才子龚正陆?”
“你们以前相识?”
“龚家祖上曾与我家先人一齐在朝为官。后因奸臣所害。龚家弃政从商,我家逃于关外。我想这龚正陆才识过人,强我百倍,定为汗王重用。这次陛下出征,为何不让他随从伴驾,建立功业哪?”
“呵呵,”汗王苦笑了一声,自嘲地说:“他呀,才华倒是有些,可惜性情太深沉了些……哦,范先生,今天我驻足此地,意欲攻取抚顺城。你可有攻城之计?”
范文程听到这话,立刻起立献计说:“陛下,以力服人,何如以德服人?抚顺城守将李永芳是个懦弱无能之人。我想先给他一封书信,劝他投降,他若顺从,何劳杀伐?”
汗王欢喜地说:“这却仗先生手笔。”
范文程说了一声“是”,便接过兵士递来的笔墨,草书起来。
看着奋笔疾书的范文程,代善露出不悦之色。
抚顺城下。
汗王骑着马与众将焦急地往城上了望着。
范文程尾随汗王马后,神情忧虑。
“范先生,李永芳为何至今不降?”
“我想,他现在还在犹豫、观望。我们应该……”范文程刚刚说到这儿,代善便嘲笑地说道:“偌大城池,不动刀枪,哪有自降之理?父王,咱们干脆攻城吧!”
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侍卫兵报:“四贝勒到!”
“四贝勒?”汗王一下子皱了眉头。
“儿臣参见父王。”随着一阵马啼声,皇太极下马参拜。
“皇太极,你不在老城监国,为何擅自前来?”汗王质问。
“哼,一定是驸马为你出了主意,抢我们的军功来了吧?”代善冷嘲热讽道。
“大哥此话差矣。”皇太极辩解说:“父王要我准备的粮草,儿臣已经备齐。为了不影响军用,特押运前来。”
“这么快就备齐了。好哇!”汗王高兴了。
“父王,儿臣还有一事相告。”皇太极说。
“讲!”
“儿臣押运粮草途中,结识了李永芳的几个部下。我用五十块元宝的代价,收买了抚顺城的守门官。现在,我的五十名士兵已经扮作商人混进东门了。”
“谢谢四贝勒,”范文程听到这儿,立刻向皇太极施了一礼,“麻烦你即刻通知内应作乱。城内一乱,李永芳必降。”
“请父王定夺。”皇太极示汗王的意旨。
“好,通知弓箭手,万箭齐射东城门!”
一阵箭雨纷飞。
城楼上,商人打扮的建州兵掏出兵器与守城兵搏斗起来。
“陛下,李永芳亮了白旗了!”范文程高兴地喊到。
城门上,悬下了长长的白旗。
接着,抚顺城大门“轰隆隆”地打开了。
明朝守将李永芳率众官出城投降。见到汗王,众官立刻跪在了城下。
李永芳恭递降册。
汗王命侍卫接了降册,策马入城。
行至衙门大殿上,汗王入座。
汗王下谕:“今日,我军夺取抚顺城;范文程先生应记首功!”
范文程上前施礼,说了声“谢陛下”,然后谦虚地解释道:“促成李永芳投降,还靠四贝勒的潜城之计。”
汗王接着说:“今后,诸贝勒大臣对范先生要格外礼敬;只称先生,不呼其名!”
众将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