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伤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记忆伤痕-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毕业以后,她还请我们到她家里做客呢!所以,走出小学的几年以来,我每年都会回去看望她。不过,她刚接班的那段时间,我一直有一种压抑的感觉。

    首先就是王老师对我毫无保留的批评,从学习成绩到工作能力,经常当着全班的同学训斥我。王老师说的都是有道理的,我那个时候虽然是大队委但是一点也不会组织大家开展班级工作,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干——这个毛病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改变。另外,我虽然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往往能进入班级前三名,但是平时的基础训练却非常不重视,原因当然就是耍小聪明了,呵呵,回想起那个时候的自己真的是傻极了。不过,王老师的要求对待那个时候的我似乎也太严格了,竟然就因为体活课上跳长绳时摇得快一点就被批评了——没办法,原来王老师班上可有我们学校的大队长,汗~~我可没有那么优秀。

    其次就是两件可以说是非常有讽刺意味的事情:一来就是王老师对我的字很不满意——当初,就是因为我的字写得好才会和刘枫灵成为同桌,而如今,竟然会被新老师这样贬低。所以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不是我的字发生了变化而是老师的标准不一样,王老师对待我更严格——这些严格也影响了我今后的许多方面,甚至我不得不承认今天自己的字体中还有当时王老师的影子。第二件事,则是我因为写不好作文而被王老师批评,甚至也让妈妈没少说我——估计现在认识我的同学谁都想不到,当年的我会因为写作文写不出来而哭吧——那些看我小说的朋友还有一直认为我应该进入文科班的同学。

    最后,也是对我最大的打击——三好生的落选。不只是落选,甚至几乎到没有人选我的程度。要知道,一年级的时候本来只有我可是因为全班同学的赞成而被选为区级三好生的,想不到后来居然连三好生的边也没有沾上。我很困惑,甚至因此而默默的哭泣。因为不只是没有被选上三好生,班里同学的态度也对我有了很大的变化,冷漠、疏远。这些情况一直延续到6年级才有所好转。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同学们的这些表现,为我今天的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今天的我,淡视别人对我的看法,我行我素的行事作风都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经历中慢慢形成的。

    虽然如此,我的身边还不是一个朋友也没有,不过,或许是我直到今天仍然十分在乎选择朋友的标准,我身边的朋友一直不是很多。凌鹰是从那个时候起就和我是要好的朋友的,另外一个则是在四年级时转到我们班的一个“大哥哥”——唐朝。

    和他的名字一样,唐朝有着渊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比我们年长一岁的他,了解的文学、人文方面的知识却比我们多出许多倍。唐朝喜欢鲁迅,而他的文章和为人处世也有着一分鲁迅的偏执。这一点,倒是和我有点相像。或许也正是这样,他也是班级里一个孤独的角落。

    两个孤独的人更容易走在一起,所以我和他成为了朋友,并且直到现在。谁也不能想到,这个朋友居然对在中考和上了高中的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课余的时候,我就和唐朝讨论一些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尽管我知道的并不是很多,但多少还是能和唐朝聊的上;后来我们还一起参加了语文竞赛,只不过我的成绩稍逊于他,只拿到了二等奖,而他则是好无疑问拿下一等奖。

    (11)

    小学中另一件让我记忆深刻的事情就是四年级的时候被劫了。原本只能听人传说的高年级学生打劫低年级学生的事情,就在四年级的某一天发生在了我自己的身上。

    那天,我独自一人顺着小路骑车回家,突然两辆车一前一后,将我堵在了小路旁。天!居然是两个女中学生。

    “小弟弟,找你借点钱行吗?”其中一个发话了。

    今天看来,打劫我的这两个女生根本不会对我构成任何威胁,无论是靠骑自行车逃跑还是靠武力打跑这两个人,我都不会吃亏。可是,那时候我只有4年级,尽管个子不矮了,但是面对两个中学生还是需要抬头仰视的。

    怎么办?我可是绝对不会轻易把钱拿出来的。我一个人,她们两个,硬的不行,我要智取。

    于是,我很快就说自己没有钱,但是可以回家去拿。要知道,我首先要离开这块居民区间的小路,否则,哪怕我骑得再快也逃不出两个人的堵截。听我这么说,其中一个人很快将目光放到了我的手表上,我则说这是生日礼物,不能随便借人。

    三句五句之后,这两个人居然被我哄住了,甚至还很放心的跟在我身后,看我回家去取钱。而且在说话间,我甚至还知道了她们两个人就是我家旁边那所中学的。不过,令我比较失算的是,正值上下班的高峰马路上车辆拥挤不堪,我开始计划的一出居民区就拼命骑,逃开她们的计划没有办法实现。

    现在又该怎么办?离我家已经越来越近了,总不能让她们知道我家在那里吧?不管这次给没给他们钱,以后总不会放过我的。我骑得很慢,脑子里飞快的转动着。

    快到家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忽然,看见了离家不远的存车处。有了!这里的叔叔阿姨都和我的父母、奶奶爷爷认识,以前奶奶也经常带我来这里玩的,事到如今我也只有到这里来躲一下了。我想着,回头冲着两个女生说了一句:“我去存车,你们等一下。”说罢一头冲进了存车处。

    真是幸运,存车处里的奶奶和爷爷我都认识,我很快告诉他们我遭劫的事情。然后奶奶也特别热心的去我家叫爷爷来接我,我还从窗户往外看了看,那两个人居然就真的傻等在那里呢。

    结果,等我爷爷来的时候,那两个人早就不耐烦的走了。

    第二天,我就把事情告诉了几个朋友,几个朋友听后很热心的要一起和我放学回家。于是那段时间,我们总是4、5个人一起骑车走着。

    在那之后,我还遇到过两次打劫的,都是发生在初一。一次是早上上学,一个男的骑着车把我往路边挤,我也不示弱就和他在马路上飙了起来,最后把他甩得很远;还有一次是在中午放学,我正骑着车,一个人突然把手搭在我肩膀上。

    “哥们借点钱。”

    “别碰我。”我回手给了他一巴掌。然后就这么瞪着他。

    结果他居然什么都没说的跑了,这应该是最窝囊的打劫了。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电影台词“我最讨厌你们这些打劫的了,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12)

    现实中的一年,记忆中的一瞬。转眼就是五年级了,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我还是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和同学的关系,学习成绩也是时好时坏。不过在那一年,我接触了直到今天为止对我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最大影响的事物——电脑。

    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用过电脑了,当然如果那还称得上是电脑的话。现在想想就是中华学习机。那个时候连英文都不会的我,连键盘都记不熟,打字测试都没有一遍合格,我还一直奇怪为什么偏要把字母打乱了排在键盘上。

    由于电脑在那个时候还很少见,学校对于机器管理得很严格,而且机器少,同学多,多以我真正上机的机会也没有几次。那一年的电脑课就糊里糊涂的过去了,在我的脑子里什么也没有留下。班里倒是有几个同学参加学校的电脑培训,学DOS、Basics、FOX、WPS和CCED什么的,大家听到了都称赞他们,而我那个时候连486都没有听说过呢,只觉得电脑只有黑白的屏幕,不能显示漂亮的图像和播放美妙的声音,只能打出一些字符来,比我们玩的游戏机差远了。

    那天是周六,一个夏日的午后。从我踏如展厅的那一刻,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见到它的第一眼起就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一下子把我吸引住的,不是一旁激烈的游戏对战,而是微星的板卡展台。面对那些陌生的,花花绿绿,上面布满着电子元件的主板、显卡,我的眼神是那样的痴迷。尽管,怎么看也看不懂,但是,就是喜欢去看。这最初的一眼,似乎就已经决定了我未来在电脑领域的发展——就是在今天,我仍然喜欢硬件胜过其他各个领域。当然,游戏水平还是相当的烂~~

    也是因为第一眼看见的是微星的板卡产品,我对微星这个牌子就有一种特殊的喜欢。可见,那“最初的一眼”有多么的重要。

    我还清楚的记得98年的时候,电脑还处在PII时代,而赛扬也是刚刚出现,老式的Pentium和K6…2系列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硬件架构呈现着高端Slot1、低端Super7,中间还有Socket370在搅局的场面。很快的,100MHz外频的PII统一了高端市场,堪称最经典的超频王赛扬300A也一下子占领了低端市场,老旧的Super7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还大致记得那时候的主流配件。主板芯片有Intel的440BX/ZX、SiS的620、530。显卡芯片则有Intel的i740、3dfx(一个好怀念的品牌)的VoodooBanshee和Voodoo2以及新秀nVIDIA的Riva128、老牌劲旅ATi的Rage。内存个硬盘通常还只有64MB6。4GB吧,而且我还不能分别内存和硬盘究竟都是干什么用的。

    而后,我便时不时的泡在网吧里,玩游戏和上网,不断熟悉电脑的操作。就算是今天,我还是要说我自己的电脑基础是在那些条件简陋、机器速度低下的网吧中练就了。估计,那个时候,那些网吧的老板,绝对想不到坐在他们眼前那个小小的我,居然会在未来精通电子计算机硬件安装维护,软件的使用、网络应用和网站建设,甚至做起了ASP编程和智能机器人等“颇为高深”的项目。

    另外,电脑也令我同班里的几个同学的关系拉近了——我、凌鹰、Sun和Steven都是那个时候网吧里的常客。大家围在一起打游戏。印象中那个时候最火的是红警、沙丘、星际和三角洲1。我的三角洲还不错呢!那一片网吧里玩三角洲的没有不知道我“Kill99”的威名!

    和接触电脑到喜欢上电脑同时我还有另一大发现,那就是我发觉自己有喜欢的人了……
4。我的小学(下)
    4。我的小学(下)

    (13)

    五年级,学校终于允许骑车上下学了,虽然我们还没到12岁的法定年龄。但事实上,我和她已经一起放学骑车回家半年多了。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的工作都很忙,接送我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爷爷来做的。但是等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爷爷就已经老了,行动不方便了,甚至有一次骑车穿越市场的时候,一个没注意在我的腿上划了一个口子。后来,我便开始自己步行上下学。我并不是在埋怨爷爷,反而是担心爷爷这么大岁数了再出来也不安全了,还不如我一个人。

    小学到家并不远,步行大概20分钟就可以了,再后来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中华牌的,黑色20型的,还有十分少见的倒蹬闸呢!这是我第一辆自行车,以后我又拥有过3辆自行车,除了现在这辆我自己组装的以外,那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了。同样就是因为这辆车才令我对自行车产生了兴趣——那个年龄的我,已经可以利用这辆小车做一些小有难度的动作了。

    原本我每天一个人上下学的,到了学校附近就把自行车锁在旁边的居民区里。某个早晨,当我放车子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她也把车放在这里啊。

    “这是我的车。”她冲我一笑。

    从那以后,那个地方总会并排着停着两辆小车。

    就如同《伤…人与人》里写到的“人和人接触久了可能就会‘日久生情’”,加上本来我在班里的知心朋友就不多(女生几乎就没有了~~),时间久了渐渐对她产生出一份好感来。五年级的小孩子能懂什么呢?大家就叫这种感觉为“喜欢”。特别是那段时间里的几件小事,更令我的这种感觉越来越深。

    首先是“问生日事件”,“莫名奇妙”的她开始追问我的生日。我怀揣着满腹的不解和疑惑,虽然我朦胧的感觉到了什么但是还是没有说出来。而后,用了很多方法和她绕圈子,比如也要知道她的生日之类,就是到了最后我还是没有明确的告诉她——“10月里的‘中国剩余定理’”。这句话是我的原话,一个字也没有变,那一年我11岁还没到,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对那时候的情形还是记忆犹新,一切都仿佛发生在昨天一般。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不过,这也没有难倒她——据她说是找出来了以前的的数学课本后查到的。于是,在那年的10月23日,她将一份礼物——印象中一个精美的青色玉坠送给了我。也许出于腼腆,也许出于小孩子的害羞,或者是其他什么我已经不记得的原因了,我没有收下,或者说是很坚决的拒绝了——我将那坠子扔给了她,模糊的记得那坠子滑到了桌边,然后掉了下去。以后,我们再也没有提起那件事,我也没有问过她那个坠子有没有摔坏。这件事就好像生命中的一抹,很快的淡出了我们的记忆。

    但从那年开始,几乎每一年我都能收到她送来的生日礼物,笨笨的我直到今天也没有能回送她一样像样的生日礼物,以后好像也就再没有机会了,这将成为我心中永远的遗憾吗?

    “问生日事件”后不久发生的是“情书事件”。不过,不是刘枫灵写的,而是我竟然收到了外班女生的“情书”,更令人惊人的是一下子就是三封!到现在我都奇怪,她们怎么会喜欢上我的。

    然而,我的反应恐怕让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大跌眼镜了——隐约记得那天我的心情并不是很好的,一进屋就遇到这种事,所以毫不犹豫连看也没看,那三封信便在我手中变成了一堆碎纸——之所以我确认那是“情书”,是因为将信交到我手中的我们班上一个女生说的。(现在有点后悔了,也没看看写的是什么,以后恐怕也没有机会了~~)

    快到暑假的时候,她“终于”开口问我喜欢谁了。说不出来为什么自己在这种事情上永远那么“腼腆”,从来没有主动过,就连那句最平常的“喜欢你”居然隔了7年才说出口。

    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喜欢的人就是她了,但是我还是没有马上说出口,于是再一次开始绕圈子了——条件还是知道她喜欢谁,而且约定谁说谎就是小狗——我们两个有够无聊的,其实结果心里都很清楚——不过,这一次,她一定要我先说。

    于是,在那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就先胡乱的说了一个女生的名字,然后装作很无知的样子,数着班里男生的名字。当然,这里面没有我。而她的反应,当然也是摇头了。

    最后,我终于说了“不会是我吧”,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点了头。

    “不好意思,我是小狗——刚才说的是骗你的!”我说,下半句“其实我喜欢的人就是你”却再也没有机会说出来……

    虽然我并没有说是谁,但是我的默认她应该能明白吧,真不知道那时候当我说出另一个女生名字的时候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是现在这个年龄,应该是会很难过的吧,但小孩子呢?我没有问过,但这绝对不代表我忘记了。

    “遗憾“我的记忆里和她相处中留下最多的就是这个词,太多的遗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