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门孤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将门孤女-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谈天而已,莫要这样客气了,快快坐下吧。”
    夏明远依旧垂着头,退了两步回到座位上。
    太后继续探寻的打量着殿下两人,当下只是看到夏明远低垂着的侧影,不觉脑海中闪出一张笑脸,那还是她抱过亲过的第一个孙子,虽然如今的皇帝并非他所生,但太后一生无子,这皇帝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太后名义上是长孙,她最是疼爱的。
    那孩子,天生最是爱笑,不管谁抱着都满是笑意,奶娃娃的时候就极为招人喜欢,长大后不仅不淘气,还很是听话,行走坐立皆有模有样,只不过,刚十多岁的光景,他就被皇帝抛弃了……
    这样想着,太后不由张口道,“文诀啊,抬起头来让哀家仔细瞧瞧。”
    上官罗漪动了动眸子,斜眼看向一旁夏明远的表情,只见他动作极其轻微的吞了下口水,随即慢慢抬眸,乌黑的眼睛极为闪亮的对着太后眨了眨。
    说不紧张,其实未必吧,毕竟是疼过、爱过自己的皇祖母。就是铁石心肠也会动容。上官罗漪暗自替夏明远捏了把汗,虽说这种见面对于童年的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即便是在殿下。但夏明远距离太后也并不远,只一眼,太后便突然全身僵住了,仿佛因为巨大冲击而被震撼。开始猛烈咳嗽起来,“咳咳……”
    不管怎么说,太后也是经历世事的人,她并不似几位皇子初初见到夏明远时反应那般剧烈,只是一瞬随即强自镇定,“真是……个品貌极好的孩子,连哀家的几个孙子都未必能及得上……”
    这显然是很高的赞许了,但太后却是颤抖着声音说出来的。
    一旁的李嬷嬷早就发现夏明远的长相有些蹊跷,当下看到太后因震惊而开始咳嗽不由递上参汤,“太后娘娘。您先用一口,顺一顺……”
    上官罗漪心中暗自叹息,这祖孙俩真是让人看了心疼啊,那边是太后的强自镇定,这边是夏明远的故作冷静。虽然不知今日太后为何将自己和夏明远叫来,但很显然夏明远这样的长相也是出乎太后意料的。
    “多谢太后娘娘夸赞,文诀愧不敢当,怎敢跟众位皇子做对比。”
    “你……额,文诀啊,为哀家讲讲你小时候,哀家的意思是……在福林生活时候的事情可好?说起来。哀家都有些想念那个地方了。”
    上官思忖着太后的心思,之所以这样问,大概是因为面前的公子跟她记忆中的皇孙着实太过相像,凭记忆里对原皇孙的印象,恐怕长大了就是这位公子的模样。所以,才会如此问的吧?
    “是。太后娘娘……”夏明远表情淡淡的转眸看了一眼上官罗漪,苦笑了一下,随即开始娓娓道来,这些都是之前初初在众人前出现时候夏明远早早背好的,此刻只不过是将所有的信息中关于在福林的生活片段挑出来讲给太后听罢了。
    太后很是认真的边打量夏明远边听着。仿佛不想错过每个字,每个细节。良久,夏明远的声音停了,太后还时时未动,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李嬷嬷轻声咳嗽了两下,提醒道,“太后……”随即动作极其轻微的眨了两下眼睛。
    看到李嬷嬷的神情太后才恍然大悟,自己,都把今天叫来上官的正事儿给忘了,当下连忙理了理思绪说道,“文诀说的这样好,都把哀家带进去了呢,说起福林,哀家倒是想起了很多事情,哀家……”说着说着,太后突然喘息困难,瞬间瘫软在了凤椅上,双眼紧闭。
    一旁李嬷嬷惊恐万分,连忙上前一步吼道,“太后,太后您怎么样了?”
    上官罗漪也没料到太后竟然看到夏明远后会反应如此剧烈,当下从座位上起身慢慢靠近太后的凤椅,“李嬷嬷?让罗漪瞧瞧吧?”
    李嬷嬷几乎是未加思索直接给上官让出了位置,只一瞬间上官罗漪怔了怔。
    是的,她已经察觉到不对劲,刚刚太后出现不适的第一瞬间,李嬷嬷应该传太医才是,她却毫不犹豫的让自己这个不过十五岁的女孩儿上来诊治,虽然之前有将六公主病治好的先例,但这可是太后娘娘的凤体啊,李嬷嬷竟然如此相信自己吗?这也太不寻常了吧?
    夏明远看到太后身体不适,先是心头一抽,随即也跟上官一样很明显的察觉到不对,仿佛李嬷嬷就是刻意想让上官为太后娘娘诊治一般,出于何样的目的才会如此做呢?
    上官思虑一瞬,并没有做过多考虑,而是动作极轻极快的搭上了太后的脉门,略闭上眼感受太后的脉搏,时而强劲时而缓滞,这是体虚的表现,对于老年人的体质来说很正常,还不至于昏倒的地步,太后并没有什么异常啊?怎么会突然晕倒呢?

☆、第九十章 太后心结

难道是自己弄错了?并没放弃的上官罗漪继续换了个位置重新查探,但连番几回都是如此,她不由皱眉,仔细观察太后的面色,她明明什么事情都没有,难道现在是在装病?
    想到这里,上官的眉头皱得更深,“李嬷嬷,依照太后娘娘的脉象来看应该没什么不妥,至于她老人家因何会突然昏迷,这个罗漪还要一段时间来查探,不如先把太后娘娘放至床铺之上,待罗漪细查如何?另外……刚刚太后喝过的参汤可以给罗漪验一验吗?”
    “好,参汤就在这里,请上官小姐查验。”李嬷嬷边说边看向殿外方向,“来人啊,快过来将太后娘娘扶至床榻上。”
    男子未经允许是不能随意进入太后娘娘寝殿的,夏明远只好在外殿候着,他信任罗漪,定不会让皇祖母出事儿。
    尽管这些年在夏明远的心里已经深深种下了对这座皇宫里每个人仇恨的种子,但是对这个从来没有恶言相向的皇祖母,他还是狠不下心来,细想想,如果此时真正昏倒的是那个冷情的父皇,他定会无动于衷。
    而内殿之中,上官正坐在太后的床榻侧畔,端着刚刚太后饮过的参汤,这参汤之中并没有毒物的味道,只是比普通参汤要粘稠,送至鼻旁,上官极为仔细的闻了闻,随即脸色古怪的偏头看了看太后,这到底是什么情况?这参汤里放了足量的安神药,太后娘娘这是被催眠了吗?她如今……正在睡觉?
    开什么玩笑?太后娘娘和李嬷嬷唱的是哪一出?她不由古怪的看了一眼李嬷嬷,“李嬷嬷,罗漪已经知道该怎么医治太后娘娘了,只是有些话不知道可否移步单独跟李嬷嬷说呢?”
    李嬷嬷面色沉静,她知道面前这位上官小姐虽然年纪轻轻,却心思敏捷,她定早早就发现不对了,原本自己还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跟这位小姐说。既然她主动,那便更好,“好,那就借一步说话。”
    从太后的寝殿出来。到外殿之间还有一段长长的走廊,李嬷嬷行至走廊中间,脚步渐渐放慢,待上官跟上来这才说道,“上官小姐……”
    “李嬷嬷,太后身体并没有异常,刚刚那参汤里不过是放了足量的安神药,虽然可以让太后很快陷入睡眠,但这对她老人家的身体来说也是极为不妙的,为何您要如此做?罗漪可以听听原因吗?”
    李嬷嬷身体一振。随即苦笑说道,“我就知道,一定瞒不过小姐的眼睛,好吧,反正太后娘娘吩咐过老奴要跟上官小姐说清楚。那么……”
    上官没有什么反应,而是很认真的瞧着李嬷嬷,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说实话她也不清楚太后娘娘到底为何要如此做,因为前世根本没有碰到过如此境况。
    李嬷嬷抿了抿唇,面色有些发红,“上官小姐。太后娘娘其实有个妹妹,相差两岁但性子极为温柔,跟太后娘娘的性格有些迥异,可尽管如此,她们从小的感情仍然很好,但……直到太后娘娘要嫁入宫中之前。那位妹妹却突然消失了,无影无踪……”
    “原来如此,可是这个罗漪跟有什么关系呢?”
    “有关系,很大的关系,想必上官小姐还记得初次见到太后娘娘时候。她极为震惊的表情吧?说实话,上官小姐跟年轻时候的太后娘娘也是有几分相似的,说得更准确一些,您简直跟太后的妹妹一模一样,除了眉心的那颗红痣,其余的几乎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太后觉得非常可疑,于是派出密探查探此事,直到前几日才送回来消息,我们的人按照您和您母亲这条线追踪到了福林,对包括廖大人在内的所有廖家人都做了调查,结果就是……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您果然就是太后妹妹的外孙女,也就是太后娘娘的外孙女……”
    上官罗漪闻言,为之一振,当下想到夏明远从福林回来之后的话:宫里有探子在密访,查探关于自己和廖家人的事情,那是太后委派的。
    原来就是为了这个……所以今生的太后做了这个决定?而前世的太后不过每每将自己叫进宫里,却只是对着自己这张脸发呆,到后来不久便郁郁而终了……难道太后真的是自己外祖母的亲姐姐?
    若说这是思妹心切也可以说得通,可是上官直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这样看来,因为自己的重生,好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李嬷嬷,你的意思是?”
    “所以太后娘娘才想到了这个办法,稍后就会宣扬出去说太后患了不治之症,就连宫内太医都是束手无策……”
    “然后说是我上官罗漪医治成功的事吗?太后这样吩咐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想给上官小姐一个封号,让你名正言顺的成为皇家的人。”
    上官罗漪心中冷笑,这计策,亏太后娘娘想得出来? “李嬷嬷,罗漪无功不受禄,恕难从命,不管外祖母的身份是否为太后娘娘的妹妹,罗漪都不会通过如此方式接受什么封号,还请李嬷嬷待太后醒来时向她老人家说明,表哥还在外殿等着罗漪,那罗漪就先告辞了。”
    “上官小姐,这是太后娘娘多年的心结,您真的忍心看着太后一直挂念着这件事情郁郁而不得终吗?”噗通一声,李嬷嬷结结实实的跪在了走廊的地面上,两行泪水顺颊留下,跟着太后这许多年,她此刻是真心替主子着想的。
    心里尤在默念着:不管用什么方式,哪怕是苦苦哀求都要留住上官小姐,只有这样太后多年的心结才能宽,她才不会觉得那么愧对妹妹,才会了然,才不至于半夜惊魂还喊着妹妹的名字。
    上官罗漪慢慢回过头,视野中李嬷嬷已哭成了泪人,口中尤在念叨着,“上官小姐,老奴求求你了,答应了太后娘娘吧……”
    “李嬷嬷,您这是要做什么?上官受不得您如此大礼。”这样说着。面色却很是不悦,这个李嬷嬷是要用哭腔逼着自己答应吗?
    李嬷嬷见事情有所转圜,赶忙抓住了上官的胳膊,口中道。“上官小姐,你且听老奴再说一句,太后娘娘这些年是一直在思念中走过来了,如今只差一步,愿望就能圆了,这你都不能成全吗?其实,太后娘娘就算不行此招独独给你封号也是可行的,只是那样不能服众,为了您考虑太后才行此法的啊,看在太后娘娘为了您如此费尽心思的份儿上。您不能答应了吗?”
    “就算是给我一个什么封号,我外祖母也活不过来了,太后娘娘跟我外祖母之间的事情也依然存在着,对过去的事情用这样的弥补方式来补偿,您不觉得太说不过去了吗李嬷嬷?”
    看上官拒绝地如此强烈。李嬷嬷也不知所措了,虽然之前也想过上官会拒绝但不过是面上推一推罢了,试想想谁会放弃如此大好的前程而不要呢?这可是太后给的封号啊!
    现在怎么办?难道真的要跟上官小姐说出实情吗?说出她外祖母之所以会离家都是太后娘娘逼迫的,因为她们两人同时喜欢上同一个男人?不行,这个绝对不能说,这可涉及到太后娘娘清誉的,坚决不能说。“上官小姐,您当真如此绝情,连一个老人的请求都要断然拒绝吗?这个老人还是全北夏地位最为尊贵的老人!”
    看她如此模样,上官却陷入了沉思,平常姐妹见即便感情至深,也不至于到数十年之后见到对方外孙女后如此疼法。非要给个封号,这看起来倒更像是在弥补过失,难道太后娘娘有什么对不住自己外祖母的?
    所以李嬷嬷才定要求着自己接受太后娘娘的封号,为的是让太后娘娘心安,而不至于百年土之后还挂念着对妹妹的愧疚?可是到底是何事呢?
    上官努力在脑海里搜索着母亲说过的关于外祖母的点点滴滴。似乎母亲曾经说过,每每提到外祖母的母家,她都会脸色骤变,只一句话:没有家人。
    外祖母跟外公一辈子都很是恩爱,外公是文武全才却一辈子没有入仕,甘愿跟外祖母一起过着种田的生活,一生一世一双人。
    但外祖母身子柔弱,在舅舅和母亲刚刚成人的时候便离世了,外祖母走后不久,外公也在外祖母的坟前饮毒酒了结了自己,只留下一个纸条给母亲和舅舅:大意是下去陪伴外祖母了,外祖母向来胆小,单独在另一个世界必定不习惯……
    如此恩爱了一辈子的夫妻是前世上官罗漪的向往,可她偏偏看错了人……
    看上官已经开始犹豫了,李嬷嬷抓住一丝希望,她连忙从地上起身,行至上官面前,“要不这样,上官小姐,我知道你对这件事情还有犹豫,这样你且先留在宫中,正好太后这些日子浅眠,也许是年纪的问题,她老人家总是失眠多梦,就利用这段时间您留下来替太后娘娘调理一二如何?”
    这便是要强行把人扣住的架势,看来这个封号是不接受也得接受了,上官罗漪转念一想,倘若太后娘娘亲自来跟自己说这件事情自己也会拒绝,但那样的后果可相当严重,与其到时候没有台阶下,不如就现在接受,可是这对将来的计划也不知道是喜是忧。
    这样想着她目光不由别向殿外,李嬷嬷当即以为上官是在担忧夏明远,不由说道,“上官小姐放心,廖公子老奴自会找人送出宫去。”
    “既然太后已经睡下,那罗漪也暂时没有事情,不如罗漪单独送表哥出宫吧,李嬷嬷您放心,既然答应了要留在宫里,罗漪是不会私自出去的。”

☆、第九十一章 关门抓贼

当听到上官罗漪答应留在宫里时,李嬷嬷不禁喜上眉梢,当下抹去脸上还残存的泪痕激动说道,“好好,那老奴这就吩咐人去给上官小姐准备在宫里歇息的处所。上官小姐,您请……”
    夏明远依然独自守在外殿,终于,听到脚步声。
    这才看到上官和李嬷嬷的身影,不由起身,打量着两人神态,斟酌问道,“李嬷嬷,罗漪,太后娘娘凤体如何?”面上是满满的关切。
    “太后娘娘的身子还需时间调养,我恐怕就要在宫里待些时日了,现在先送表哥出宫。”说着,上官动作极快的眨了两下眼睛,示意夏明远没事。
    夏明远当即心放下一半儿,随着李嬷嬷所指的宫人,跟上官罗漪一起朝宫外走去。
    一路闻花香、听鸟语,上官都没有说话,夏明远也没问,毕竟两人所处深宫之中,隔墙有耳是必然的,若是在此处说什么无异于跟大家口耳相传了。
    北夏的皇宫建筑规格很严苛,进宫和出宫的路是不同的,宫内向来有这个说法:不走回头路,寓意北夏不会如前朝一般很快就灭亡,而会越发展越强大,繁荣昌盛。
    所以出宫之时,上官罗漪和夏明远路过的御花园部分并不是进宫那一条了,也就没有碰到两位公主。
    二道宫门口,龙常、冬语和绿萝三人的身影越来越近了,夏明远看着上官罗漪微微一笑,“那我今日就先回去了,你在宫里要多加小心……”
    “罗漪知道,表哥不必担心了,回去路上注意安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