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信-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这玉面狐便成了大力牛魔王的小妾。

再说韩淮楚派出人马四出搜索刘邦,一直无他的消息。次日,终于把他寻到。却是在一座山洞内。
那山洞阴冷潮湿,腥臭扑鼻,地下散落了一地的狐狸白毛。刘邦找到刘邦时,他还昏迷不醒。
军士们猛力摇撼刘邦,终于把他弄醒。却因耳膜受损,听不清众人说话,问他什么均是不答。
那刘邦看到周遭景象,不寒而栗,“原来昨夜自己要堕入的温柔乡,便是这个鬼地方。这地上散落的白毛,便是那狐狸精受伤后遗下的。”一出那山洞,刘邦便呕吐了一地。
刘邦回到大营,韩淮楚找来医官为刘邦治耳,不提。

刘邦这一头事情刚刚忙完,章邯大军便即到来。
那章邯得知英布的两万军马杀得只剩五千,李烈的精锐骑兵也折损了四分之一,不由大为愤怒。领了秦军主力,杀气腾腾赶到,在临沂城外扎下营寨,连营三十里,绵延起伏,声势浩大无比。
章邯便下了战书,邀韩淮楚与之一战,韩淮楚笑而批道:“韩某只是一都尉,不配与君侯一战。待武信君兵至,再与君侯决战于野。”
章邯见韩淮楚不上当,便下令强攻楚军营寨。二日之间,不分昼夜,共发起了九次强攻。
战斗态势十分明朗:章邯要赶在项梁大军到来之前,吞掉韩淮楚这支军马。
韩淮楚早有准备,率领楚军将士日夜苦战。那战斗打得十分的惨烈,有三次秦军突入楚军营寨,幸而楚军奋不顾命,经过浴血苦战,终于将失去的阵地夺了回来。
这阵地的夺回,也要归功于韩淮楚先头搞的那些训练。若不是经过了接近与实战的残酷训练,将士的战斗力与判断力大增,那失去的阵地落在了那些从戏下一直打到齐地的身经百战的章邯军手中,怎么能够夺得回来。
为加强临沂城的防御,刘邦与田荣的兵马均派驻到了城里。那一边有坚固的城墙为倚靠,虽然战斗也是激烈,城中遭受的压力比韩淮楚要轻的多。
营寨内外,留下了秦军的累累尸体。这些尸体,来不及收捡焚化,有的已经发臭开始腐烂。不知从哪里飞来的秃鹫,成群结队的盘旋在营地的上空。这两日吃尸体吃得肚腹浑圆,有些连飞都飞不高了。
楚军的阵亡人数疾增。韩淮楚的三万兵马,只剩下两万。而秦军死伤的人数,当是楚军的两倍。而防御最为依赖的箭矢,已所剩无几。
没有了远程击杀敌人的箭,只靠短兵相接,韩淮楚已经预感到,这营寨快要守不住了。
这一日黎明,韩淮楚还在梦乡之中,便接到急报:左营失陷,余樊君阵亡!
那余樊君守护的左营被突如其来的秦军攻进,全营将士三千人马浴血死战,终于抵不住秦军汹涌的进攻。余樊君在战斗中,被秦国大将上少造苏角所杀。全营将士,逃回来的只有五百余人。
韩淮楚连忙披上甲胄。此时还不是悲痛的时候,这几日悲痛的场面见得太多,早已令人麻木。左营失陷,中军大营洞开,便要迎接秦军的总攻了。
鸣号,集结,上马,列阵。刚刚做完这些,便听到了秦军的冲锋号角与震耳的咚咚战鼓声。
排山倒海的冲锋,无与伦比的声势,无谓生死的狠劲,铺天盖地密不透分的箭雨,还有那高出楚军战马一筹的秦军良驹,这一切,显示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历经百战的主力骑兵。
一员小将一马当先,手提半轮圆月混金镋,胯下追风逐电白龙驹,头戴亮银三叉帅字盔,身穿铁叶连环甲,正是那一心报仇的将门世家李烈。
那李烈果然有将门虎子的风采,一杆混金镋使得大开大阖如风轮也似,楚军将士沾之即死,碰之即亡。他强突到那营寨边,用混金镋猛力一劈,“哗啦”一声,一排栅栏倾倒下来。
秦军势头太猛,楚军节节败退,看上去有点抵挡不住。被秦骑一冲,前方几重防线已告崩溃。
韩淮楚望着倒下的楚军,目中带满血丝。高擎鱼肠断魂剑在手,叫一声:“诸位,杀!”话音一落,他身下战马已一纵而出。众将急忙喊道:“韩将军,你是一军主将,不可冒险!”却哪里喊得他停。便随着他冲突而出。
主将亲自上阵,楚军士气大增。韩淮楚一柄鱼肠断魂剑削铁如泥,一身先天真炁风云涤荡有破城之势,一时之间,将败势扭转,那秦骑便再不能前进。
横尸与断头同飞,战袍共血水一色,在这千军万马的惨烈厮杀中,秦楚两国将士,皆忘去了自己生命的价值,脑中只有两个字“杀敌”。战场之上,双边将士战得犬牙交错,形势错综复杂,一时难以用笔墨形容。
忽然笛声长鸣,秦军纷纷向两侧疾退,一个声音响起,冷酷而无情:“斩韩信者,赏金千金,晋爵两级!”
众星拱月中,帅旗之下,一匹超光纤离马上,坐了一人。一副紫膛脸,目光深邃,生得豹头环眼,燕领虎须,正是那秦军大帅——泾阳侯章邯。
韩淮楚在万载谷赴秦营下战书,便曾见过章邯。时隔一年,只见这章邯受战火的锤炼,人似深沉了不少。御赐黄金锁子甲罩身,颇显元戎威仪。
韩淮楚心道:小生的命还真值钱,这章邯竟开出了千金的重赏。他亲自到此,看来这一战是志在必得。
便听章邯道:“谁去与本侯拿下韩信?”话音一落,一将拍马向前,挥舞一柄一丈六尺金顶开山钺,径直劈向韩淮楚。
此人身长九尺,体型如雄狮一般健硕,便是秦国上将少上造苏角。
那一钺劈下,有开山裂石之势。苏角名声得来,端的不虚。
却见韩淮楚不换不忙拔马一让,避过这沉猛一击,斜斜里寒剑一撩,“咔嚓”一声,苏角那一丈六尺长的金顶开山钺,便只剩下光秃秃的一杆空柄。
苏角掉转马头疾回,高声喊道:“大帅,这厮得了蒙帅的鱼肠断魂剑,锋锐无比,非末将能敌。”
韩淮楚心道,小生便是不拿出这把剑,凭你苏角,一样也是小菜一碟。
章邯神色一震,“原来蒙帅的鱼肠断魂剑剑落在韩信之手!这厮武功如此高强,纵是蒙帅复生,恐怕也不是他对手,又有了这把削铁如泥的宝剑,拿下他可就难了。”
他便暗恨那弃众而去的英布,“若是英布在,他的武功还能与韩信匹敌,他手中的那柄斩将剑也可挡住韩信的鱼肠断魂剑。可这小子竟因战败畏罪而逃。”
“打个败仗算得什么?战场厮杀,谁也不是常胜将军。英布一身武功出神入化,在此两国交战的用人之际,本侯也不会将他斩首治他的罪,只会呵斥几句,叫他戴罪立功。可他偏偏不能看透这一点。”
章邯想到此,从腰间拔出一把银色长剑,捧在手心,说道:“这是在咸阳出征之前,圣上赐我的太阿剑。何人持此剑去将韩信斩杀?”
一将催马而至,取过太阿剑,说道:“末将欲往!”
说话之人,正是一心找韩淮楚报仇的将门虎子李烈。

第四十四章 声名鹊起
《越绝外传?记宝剑》中楚王请欧冶子、干将、莫邪来西平棠溪铸成太阿名剑,答楚王曰:“欲知太阿,观其纹,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
欧冶子、干将、莫邪皆是当时铸剑大师,而这太阿剑竟是三人合铸,端的不是凡品。若论品级,还在韩淮楚的鱼肠断魂剑之上。
章邯便叮嘱一句:“此剑是圣上所赐,小心不要折损了。”李烈便诺了一声,纵马杀出。
两马一错,“噌”的一声,韩淮楚与李烈交换了一剑。
剑皆是未损,李烈的功力却远及不上韩淮楚的先天真炁。他只觉一股大力从虎口传来,那太阿剑险些脱手。随即箭头一阵发麻,似乎那太阿剑也提不起了。
李烈急忙间将剑交左手,掉转马便回,脸现惭色道:“末将无能,不是韩信敌手。”
章邯面如铁青,手一挥:“弩手上前,乱箭射死韩信!”
“咔咔咔”一群弩手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到了前排,一枝枝三棱形的箭头泛着冷冷的寒光,指向楚军年轻的主将韩淮楚。
“只须将他射杀,这一战便稳操胜券。他便是有盖世的武功,也难挡这万箭穿心的厄运。”章邯脸上,泛起一股冰冷的杀意。
楚军将士显然已意识到这一点,忽然冲上来十余名战将,簇拥着韩淮楚,齐声道:“韩将军快走,吾等掩护你!”
这是一群用身躯将韩淮楚挡住的肉盾,是一群慷慨赴死的勇士。他们要用自己的生命,换来韩淮楚的一线生机。只有这样,人心才不会散,楚军的大旗才不会倒,秦人击溃楚军的美梦才不会成真。
韩淮楚目中噙满泪水,不再多说什么,转身便退。
此时留在场中也是送死,只有保全自己这条命,再整军马击溃秦军,用战场的胜利才是告慰这些勇士的最好方式。
“飕飕飕”无情的利箭,夺去一个又一个勇士的生命。他们在死前的那一刻,均是满含微笑,面对死神的降临,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韩淮楚忍住悲愤,颁下命令:“项佗断后,全军退守后营!”
后营扎在峡谷之中,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在后营,有季布的五千精兵,便是当中军大营防守不住时,楚军的最后一道屏障。大部分军资粮草,皆在后营囤放。
项佗领命,率领盾手与弩手,很快布下了三道防线。盾手在前,弩手在后,带着大营仅剩的箭镞,准备用生命保护大部队的撤离。
纵然是退兵,也要退得井然有序。在郯城楚军的艰辛训练,此刻终于派上用场。
这断后的人,是无法全身而退的。他们手中的箭与盾,也挡不住秦军的强弓硬弩。可他们有一腔热血,有的是视死如归的决心。只要他们多挨上一刻,主力大军便会安全一分。
章邯望着这些断后的楚军,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屑,喝一声:“进攻!”
疯狂的箭雨,落在秦楚两国将士的身上。震耳的战鼓,响彻全营。两军阵前,倒下了无数的尸体。
秦军向前直进,楚军一批批阵亡。就在楚军的两道防线被撕开,快要坚持不住之时,大营之外,响起了划破天籁的号角声。急促密集的马蹄声,动地传来。
一秦将驱到章邯马前,高声禀道:“报——!楚军大将钟离昧,率两万骑兵劫我大营!”
章邯神色巨震。
两万铁骑,便是项梁全部的骑兵。这楚军大队未至,骑兵却已经赶到了。
章邯的手中,本有骑兵三万。仗还没打,英布,李烈便折损了接近一万。如今连日攻打楚营,又损伤累累。章邯剩下的骑兵,只有一万五千。
今日为了夺下楚军营寨,能动用的骑兵几乎倾巢而出。两万楚骑,几乎能将秦营踏为齑粉。
若失了大营,他夹在钟离昧与韩淮楚之间,这千疮百孔漏洞百出的营寨,实不堪防守。
“好个钟离昧,竟不来救韩信,而是直取我军大营,真不愧为纵横家的高弟!”章邯暗赞一声,下令大军火速退兵,援救大营。

临沂城楚国武信君行辕,门外旌旗猎猎,一群楚兵立在门外,枪戈林立,庄严而肃穆。
一群文臣武将,围着项梁,正在一座沙盘边研讨军机。
一小兵入内禀道:“韩信韩将军到了。”项梁忙道:“快请他进来。”
项梁的大军到来已经两日,秦楚两国大军,现在隔营相对,处于胶着状态。
章邯已派人下来战书,约项梁三日后与之决战。项梁正举旗未定,将使者稳在驿馆,召集各路谋臣武将前来议事。
韩淮楚本在城外驻防,此刻被项梁召来。
一阵急促的脚步响过,韩淮楚出现在众人面前。一屋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这位近来声名鹊起的年轻将军。
便有虞子期拍着他肩道:“韩兄弟,你那几场仗,打得可真是漂亮。还没等武信君来,便让英布战船尽毁,几乎全军覆没,并吞掉了李烈的五千铁骑。”
韩淮楚谦虚道:“惭愧。若不是沛公与田相国的兵马赶到,郯城几乎不保。若不是钟离师兄援兵到来,这大营便丢了。韩某此仗损兵折将,有愧项公所望。”
项梁眉毛一扬:“以区区三万新兵,对抗章邯十余万百战老卒,仗打成这个样,已经难能可贵了。能坚持到项某到来,已经很不错了。”
一帮文臣武将齐声赞道:“韩将军打出了我楚军的威风,从此那章邯再不敢小觎我楚国。”
韩淮楚便问虞子期道:“怎见到虞兄,却不见令妹?”虞子期答道:“武信君让我兄妹分开,一人助他,一人助项羽的西征军。舍妹挑选了西征军,虞某便随项公至此。”
韩淮楚闻言一怔,“原来芷雅是故意避着自己。”一时心里说不出的酸楚。
只听项梁道:“项某召韩将军来,便是要商量与秦军决战之事。章邯已派出使者,邀我军与其决战。韩信,你看这事如何定夺?”
韩淮楚沉思一阵,问道:“西线战事现在如何?”
便有大将周兰道:“范军师与大公子从泗水发兵五万,准备攻打陈郡。一路斩关夺县,所向披靡。不料那原秦嘉的部将董谍合同襄城守将高句从背后袭扰,断我军粮道。大公子大怒,折兵南下,欲先拿下襄城,以免受腹背之患。”
韩淮楚闻言,脑中轰的一震,“襄城!这便是项羽屠城的那个襄城!看来这历史上要发生的人间惨剧终于要出现了。”
(周兰所说的襄城并非现今河南襄城,而是在今安徽省的淮北市,城高滈宽,自古为楚国门户,当时属于泗水郡下的县治,离楚军大营不远。后世以为项羽屠城的那个襄城乃是河南颍川郡的那个襄城,实是谬误。颍川郡与泗水郡间还隔着陈郡呢。一来董谍跑不了那么远,二来项羽当时也没有打到那里。)
韩淮楚便问:“战况如何?”周兰道:“大公子神威无敌,在城下用大戟刺死董谍,又斩杀高句部将路延。秦将闻大公子之名,皆心惊胆寒。那高句只将城门紧锁,不与我军作战。范军师与大公子正在加紧攻城。”韩淮楚再问:“那襄城守备如何?”周兰道:“城中只有五千兵马,有一半皆是原董谍的部属。”
韩淮楚便道:“区区五千军马,哪里能挡得住我楚军攻打。难道那在陈城的杨熊不发兵相救,坐视襄城不保?”周兰道:“那杨熊已经发兵,却只派了秦嘉领他旧部来救襄城,而他本部人马皆按兵不动。”
韩淮楚微微一笑:“看来那秦嘉献了故楚王景驹的人头,也得不到秦人的信任。那杨熊分明是要秦嘉与少将军战得两败俱伤,他再出击。”
项梁忧道:“项某正看出这一点,颇为羽儿担心。”韩淮楚笑道:“放心,有范军师在他身边,岂会看不出杨熊的意图,自会从容化解。说不定杨熊聪明反被聪明误,先葬送了秦嘉这支大军,到我军乘得胜之势来攻他时,看有谁来救。”
项梁道:“如此扯远了,还是说说如何应付这章邯下来的战书吧。”
韩淮楚便道:“项公请回复,一月后与之决战。”项梁惑道:“韩信你这是何意?”
韩淮楚便侃侃而谈:“秦军远道而来,粮草皆从齐境就近征募。现齐境正遭战乱,粮草征收不易,故只有从关中远道运来作为补充。”
众将道:“那又如何?”韩淮楚笑道:“项公在巨野泽布下的棋子,该有所动作了。”
项梁捋须大笑道:“就令彭越,季心派出游击,骚扰秦军的粮道。”
要说巨野泽这个地方,真是一个用兵之地。它处于砀郡、薛郡、泗水三郡交界,俯瞰东郡,济北,琅琊,东海四郡。水泊内河汊众多,地形盘根错节,不明地理的闯入巨泽,连出来的路都找不到。可从河汊神出鬼没出兵,令人防不胜防。若是想加兵围剿,大可退入巨泽,来个海阔天高无处追寻。那彭越便是用这方法,与秦军周旋了十几年。
此番秦军的粮道,必经东郡,济北二郡。彭越在此时出击,便似在秦军的后背,插上了一把尖刀。
众将皆知彭越是项梁预先布下的一枚棋子,为的便是此番与秦军大战,对韩淮楚的提议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