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信-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蒲耳笑嘻嘻道:“战场之中瞬息万变,哪能事事预知。韩将军你足智多谋,有你来就可以抵上数万大军,咱们打起仗来心里也有底。”
韩淮楚笑道:“蒲将军你就别尽说好话听着肉麻了。既然英将军看得起我,韩某自当尽我所能,帮英将军打胜这一战。”
英布大喜,说道:“好,能与韩将军并肩作战,是英某平生幸事。”
韩淮楚便道:“不知明日出兵,英将军准备如何打这这一战?”
英布便摊开一张羊皮地图,说道:“韩信,你来看看。”
只见地图上用红色颜料画出一条长长蜿蜒的河流,直通巨鹿城西面,那便是漳水。另用蓝色颜料画出了一个个圈圈点点,连在一起成为一条线,直通章邯的驻军之地——棘原与巨鹿城外的王离大营。
这一条虚线,便是秦军输送军需粮草的甬道,两面有墙。而那一个个圆圈,便是苏角部署在黄河北面的驻军堡垒,皆有大股的军马镇守。而那一个个小点,便是小股的驻军。
英布一指那其中最大的一个圆圈道:“我准备全军击中一处渡河,集中兵力直扑苏角的大营,以雷霆之势击溃苏角,韩将军以为如何?”
韩淮楚摇了摇头,说道:“万万不可。那秦军各营相互呼应,必会发出烟火讯号来呼唤援军。敌军人数有五万之众,若集结成军,则我军必败。”
蒲耳道:“依你之见,该如何用兵?”

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
上少造苏角,是秦军中排得上号的智勇双全的猛将。与章邯一般,久在已故上将军蒙毅麾下,深通兵法。
前不久以两万兵马刚刚在葫芦谷一口吞下赵夕的十万大军,收降了三万赵卒,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那收降的赵兵本是河东李左车旧部,久经李左车训练,战斗力也是不弱。配发了秦军的大马强弓,与由骊山刑徒组建而成的秦军也差不到哪去。
为恐赵人生有异心,苏角将这三万赵卒打散,分派各营,统兵的将佐自是由秦将担当。
刚刚组建的韩魏两国,采用游击战术,对秦军长长的运输线——甬道,不时派兵袭扰。那苏角争锋相对,化整为零,在甬道南面布下一座座军营。只要发现敌情,便以烟火为讯,互相驰援。他这一手果然有效,韩魏两国军队在遭受秦军的打击吃了几次小亏后,便不敢轻举妄动。一个月来,甬道相安无事。
项羽军的动态,自有斥候传入苏角耳中。听说楚军即将渡河,派来的先锋居然是曾为秦将的英布,苏角满脸的不屑。
“那叛徒只是武功高强,打起仗来要凭谋略,逞匹夫之勇又有何用?”
苏角一直看不起那出身骊山刑徒的英布,认为一个毛头小子,不过在章邯手下学来几天兵法,怎能同他这位始皇灭六国以来就跟随蒙毅的百战老将相比。甚至私下里对英布出任正印先锋有些不满,认为最有资格担当先锋的是他苏角。
虽然对英布十分藐视,苏角并不怠慢,派出了探子在漳水西岸密切监视楚军的动静。

这日三更,天色未亮,探子来报:楚军先头部队,已在漳水沿线架起了十座浮桥,准备渡河!
为这巨鹿一战,楚军准备了两月有余,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征募打造了千余艘小船。小船排成一线,架上木板,很快便成一座浮桥。
苏角笑道:“这小子居然要跟我玩疑兵之计,还嫩着呢。”
为将者都知道要拳头收紧,没有道理将兵力分散,被对方个个击破。苏角认为那英布必是将主力隐藏于一路,突然过河,而其他几路皆是疑兵,是英布放的烟雾弹。
“快马传令,各营掌灯,立刻埋锅造饭,披甲备马,准备随时出击!”
只要发现了楚军的主力所在,苏角就会毫不犹豫,调集三万以上的兵力,将来犯的敌人一口吞下。
楚军兵力他早就知道,在两万之数,若是主力过河,必不是一下子过得完,须先筑下滩头阵地,接应大军过河。而苏角就可以引兵直趋那滩头阵地,来个半渡而击,将楚军杀得溃不成军。
重要的是,哪个方位才是楚军主力之所在。
炊烟升起,飘荡在甬道一线的各个秦军营寨。刀剑出鞘,战马食饱,秦军严阵以待。

在漳水的对岸,夜色中,二万楚军分为十支小队,每支人马都在二千人数,正准备着渡河。
韩淮楚临时任命为一支人马的首领,带了两位军侯,领了两千人马,一字排开,只等浮桥架好,就依次过河。
虽然他知道这一战的结果是楚军大胜,但仗还须人来打,没有理由说知道结果就能打胜仗的。韩淮楚手按马背,心情略显紧张。
昨日他为英布制定了化整为零的作战计划,英布欣然采纳。但苏角要是不中计,也将兵马早早分开,准备在漳水对岸,楚军便会遭受惨败。
夜色未散,看不清对岸的情况。也不知秦军是如何应对。同样的,那秦军也不知楚军的虚实,摸不清楚军要唱哪一出。
正在沉思,一小兵快跑来报:“韩将军,桥已搭好!”
韩淮楚大手一挥,道声:“全体过河!”
没有辎重的楚军两千人马迅速跨上桥面,骑兵在前开道,步兵在后尾随,飞快插向河的对岸。
一到对岸,就听树林里发出一声唿哨,数骑飞快向远方逸去。
韩淮楚长嘘一声,如释负重。
这是秦军的探子,是来窥探军情的。这么说来,那苏角并未准备兵马在对岸!
韩淮楚一声令下:“全体向南疾走,杀向牛首山!”

那牛首山位置偏僻,秦军并未在此立营,只是筑起了一座小堡垒。这便是英布地图上的一个“点”。
堡垒中只有一百人马,由一位秦军百将镇守。平时的任务就是看见有敌情,发出烟火讯号召唤处于附近的大股秦军来援。
秦军一见楚军到来,便惊慌失措,点燃烟火。而韩淮楚正是要他们点起烟火放讯,并未阻拦。只专心地指挥一场有压倒优势的歼灭战。
两千楚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到牛首山,以多打少,很快端掉了这座堡垒。
士兵们砸毁甬道两侧的土墙,从附近推来巨石大树,将甬道阻挡,绵延数里,忙的不亦乐乎。
天刚蒙蒙亮,只听马蹄得得,传来了号角之声。乃是秦军大队人马来援。
还未忙完的楚军放下手中的活,离开堡垒,穿小道神出鬼没消失在牛首山,又直扑下一个据点。

两万楚军以这种方式悉数过河,便如天女散花在漳水以西铺开,四处大肆劫掠秦军偏僻的据点,将苏角负责保护的甬道捣得支离破碎。
绵延数百里的长长甬道旁,遍地燃起了熊熊的烽火。
那苏角发现上当,楚军并无主力,而是化整为零,专门干偷鸡摸狗的勾当,破坏秦军的运输线,不由暴跳如雷。
“英布,你这个无耻的叛徒,居然不敢与苏某一战。吾要抓住你,将你碎尸万断!”
苏角一拳狠狠砸下,将一张桌案砸得粉碎。
但抓住英布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楚军用的是游击战术,根本就没有主力可言,更不知英布会出现在哪个方位。等到接到报讯发现了英布,苏角组织起人马来围剿,英布又像一缕清烟般从秦军眼皮底下溜走,谁也不知他下一次会出现在哪个偏僻的角落,又给秦军的哪一个一个据点以摧毁性的打击。
这便得益于英布悉心刺探到手的秦军兵力布置图。那英布对秦军的布防与甬道周围的地形太熟悉了,熟悉到甚至比秦军自己还熟悉,哪里能够抓到他这个小滑头?

一小兵跌跌撞撞闯入大帐,高声禀道:“不好了,王官将军中伏,全军阵亡。”
苏角“腾”的一下从座上站起,目光灼灼,仿佛噬人的雄狮,一把将那小兵的衣领攥住:“快说,王官将军如何阵亡?”
那王官是苏角手下的爱将,武艺超群。苏角平时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般。听到王官阵亡,苏角顿时悲愤不已。
那小兵惊惶禀报:“王官将军追剿贼兵,至敦与山误中埋伏,冲之不出,被乱箭射死。”
苏角大吼一声:“胡说!王将军手中有三千人马,就算中伏,那贼军皆是小股的人马,如何冲之不出。”
那小兵哭丧着脸说道:“好像有三股贼军合兵一处,那英布也在其中,兵力加起来是我军的两倍。王将军本就处于包围,敌军人多势众,虽力战也不得逃脱,就此捐躯。”
苏角咬牙切齿:“全营出发,随吾杀向敦与山,为王将军报仇!”

通往敦与山的小径两旁,各路楚军纷纷赶到。利箭在弦,刀光出鞘,楚军埋伏在山坡之上。
为了歼灭苏角,他们不再游击作战,布下了天罗地网,只准备苏角扎进口袋。
那苏角的本营人马,足有两万之多。加上临时召集的其他营士兵,估计也在三万之数。
而楚军总人数只有两万。能不能打胜这一仗,一要靠地利,而要靠将士们悍不畏死的一腔热血。
楚军将士,只带了三日干粮,到了这漳水西岸,早就生死置之度外。不用动员,个个是摩拳擦掌,要给秦人以沉痛一击。

漳水东岸,楚国大军云集。金戈铁马,楚军的黑熊大旗高高飘扬。
日头升起,艳阳高照,已到正午时分。寒风萧瑟,满是肃杀之意。
河面上驾起了三座浮桥,宽宽荡荡,每一座都可容战车驰过。
一枚响箭从对岸升起,划破长空,漳水两岸皆能听得分明。
这响箭便是联络讯号,由英布军中信号兵射出,表示苏角已经动作,这边大军渡河,将无阻碍。
项羽高坐乌骓马,大戟一挥,说道:“苏角已经离营,大军即刻渡河!”
范增这老头,也发起少年狂,慷慨激昂高喊一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军将士齐声高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数万将士众口一声,响彻天籁,直震得那浮桥也跳动起来。
没有什么多余的鼓动,就凭这在楚国大地广为流传的八字谶言,就能让将士们热血澎湃,赴汤涛火在所不辞。
大军依次济渡,丝毫不乱。半个时辰内,大军悉数过河。
此时项羽突然下令:凿破船只,捣毁浮桥!
众将大哗,说道:“浮桥毁弃,我军若败,如何退军?”
项羽冷笑一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这一战有进无退,若胜则无须回师,若败则埋骨在这漳水西岸,诸位还有什么提不起放不下的吗?”
只听一人高声赞道:“好个置之亡地而后存!鲁公此举,真是大得兵法三味。”
说话之人,便是那旷世佳人虞芷雅。佳人的目光中满含嘉许。
本来项羽让虞芷雅随老弱留在东岸不要参战,说道:“公主千金贵体,若有不测,如何向大王交代?”殊知虞芷雅执意不肯,说道:“芷雅此来,就是与诸位一起并肩作战,对抗秦师,怎能临战退缩。”项羽无奈,只有同意。
众将瞬时明白了项羽的用意。那楚军早晨已将所有烧饭用的铁锅都砸烂了,这一战胜则生,败则死,还讲什么退路?
便有传令官立刻将项羽的军令向外传达开去。楚军将士拿起手中的武器,将船只锥沉,浮桥捣毁,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一楚军耳哨飞快驰来,高声禀报:“报上将军,苏角主力已中了蒲将军诱敌之计,进了我军的埋伏之中!”
项羽闻言一振,大戟一挥,高喊道:“随吾去支援英布,歼灭秦贼!”

这一边英布军已与苏角的三万秦军接上了火。
那苏角兵行一半,忽然有楚军大将蒲耳引六千兵来突袭。苏角沉作应变,立刻展开阵型,将蒲耳击败。蒲耳且战且走,退入楚军的伏击圈中。
苏角如何肯舍,提军来追,只想先斩了这位楚军副先锋,歼灭了这一支军马。众将急忙劝阻,说道:“此处地势险恶,恐有埋伏。”苏角不屑道:“我军人数数倍于敌,纵有埋伏,又有何惧?”只是不听,硬闯入伏击圈中。
敢情他还没弄明白楚军的真正兵力有多少,便糊里糊涂一头扎进了楚军精心布置的口袋之中。
楚军哪里会犹豫,韩淮楚立在高处,马上下令从坡上放箭,万箭齐发。秦军顿时伤亡惨重。而蒲耳此时也不退了,杀个回马枪,前来夹击秦军。
那苏角应变奇速,立刻向前猛力攻打,想要仗优势兵力击溃蒲耳,杀出这险地。
楚军个个奋不顾身,毫不退缩。大家深知,只要多撑一刻,那秦军被飞箭射杀的人数便会多一分。楚军不肯让路,秦军要夺路生出,秦楚两军陷入激战之中。
就在这时,一直埋伏不动的英布突然率八千军马呐喊着从秦军身后杀出。秦军腹背受敌,那英布武功高强几乎无人能挡,只杀得秦军人仰马翻,死尸枕籍。
苏角也杀红了眼,深知此时不能退兵,只有华山一条路——向前。率领前队猛攻猛打,形同拼命。
秦军的战斗力到底高出一筹,在战斗了一个时辰,扔下了一半的尸体后,终于将蒲耳军击溃,杀出一条血路,冲出了包围,来到开阔地带。
原来还想能喘息一口,殊知更大的打击在等候着疲惫不堪的秦军。项羽的五万楚军主力,已经推进到外围,布好了阵势,准备来个生吞。
见苏角杀出围困,项羽一声令下,五万楚军如排山倒海般冲突而出。而英布也率领部属,来个前后夹击。
穿插,分割,包围,歼灭,再穿插,分割,包围,歼灭。战场上成带状的“红潮”将“黑云”分割成一块一块,楚军越战斗志越旺,苏角的黑衫军团在迅速萎缩。
围在苏角周围的秦军越来越少,只剩下一千人。秦军不是战死,就是投降。
“飕”的一声,项羽拉满阴山神弓,流星赶月射出一支冷酷的雕翎,一箭封喉,了结了苏角这位秦军骁将的性命。
歼灭了苏角,楚军将士旌旗挥舞,欢声雷动,声震山岳。
项羽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激动,面冷似铁。只因他知道,更严酷的战斗正在等候着楚军。

第四十五章 二战章邯
战场之上,尸骨如山,血流盈野。
楚军忙着收缴战俘者的武器,牵套双边战死骑兵留下的无主战马,收捡地上留下的秦军轻弩。
楚军步卒中,会策马驱驰冲锋陷阵的大有人在,却逾于缺乏战马,不能配发战马,只好将他们编入步军中。而那秦国以养马起家,良马数不胜数,关中战马品级皆高出山东各国一筹。
有了这些大马强弓,楚军便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用这些精良的装备来回敬秦军。
一场大战之后,有片刻的闲暇。将士们拿出随身带的干粮水壶,边吃边喝,补充激战与长途行军消耗的体力。
项羽将兄弟英布拉到一个高坡,手一挥,高声说道:“大家静一静!”数万将士一起抬眼,看项羽有何话说。
项羽问道:“大伙知道,我军这场大胜是如何得来的吗?”众人高声道:“当然是上将军英明神武,指挥若定。”
项羽摇头道:“错了!这一战的胜利是我兄弟身先士卒,浴血苦战拼出来的。若不是他化整为零,穿插敌后,用计围住苏角,先斩杀敌军一半,恐怕我军这场大胜来得没有这般容易吧?”
众人一阵默然。心想若不是英布,那苏角要召集全部人马与楚军一战,谁胜谁败还不一定。
项羽又道:“项某知道,大伙对我这个兄弟还不是很信任,有人认为他是秦军派来的奸细。你们说,他是秦军派来的奸细吗?”众人齐声道:“英将军立此大功,斩杀敌军数万,焉能是秦军奸细。”
项羽满意的点点头,又道:“那苏角虽是项某所杀,这个功劳却要记在英布头上。你们说,是不是?“
数万将士一起高喊:“英布!英布!”声音如山崩海啸,震天动地。
韩淮楚在一边看着,心想项羽是在给英布立威呢。他这个哥哥,当得可真没话说,这么大一个功劳,眼睛眨也不眨就拱手让给英布了。”
那英布就算在秦军中也没遇到过这等场面,数万人一起高呼他的名字,好像他是众人的偶像一般。不由有些神情忸怩,不知所措。
项羽对英布道:“小布,这一战过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