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夺食(神雕侠侣同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口夺食(神雕侠侣同人)-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足道也是信誓旦旦地向郭芙保证,决对不会让郭靖和黄蓉出问题的,而两个女孩儿——郭芙和洪绫波,都被留在了江陵城,说是要她们帮助守城,以防有敌军来逆袭。
郭芙对此无可奈何——她不可能对黄蓉说出,这个郭侃是不世出的名将,因为这个郭侃,现在还不到三十岁,之前一直在史天泽的身边,没有任何突出的表现。
趁着这次蒙古军的统帅换成了一个没有经过战阵的世家子弟之时,一举夺回襄樊二城,恐怕也是包括郭靖在内的所有宋人的心思吧。
“史天泽乃是汉人,居然助蒙攻宋,实乃背祖忘宗!这样的败类,我们更要给他一个教训!”
这样的话,更是叫嚣尘上,好像史天泽和郭侃应该为大宋出力才是道理。而事实上史天泽出生在南宋嘉泰二年的河北永清,祖上早就不生活在宋的国土上,他虽是汉族人,但是从来没有受到过宋的恩惠,他凭什么要为宋出力。郭芙对于这种说法只能感到无力——什么问题,一旦上升到种族,那就没法谈了,因为种族种义往往代表了极端,不管是强势的一方还是弱势的一方,都对敌对种族充满仇恨,这极端主义分子,讲道理是没用的!
所以郭芙决定,自己和杨过在忽必烈府上的事,一定要保密!
汉奸的罪名,她可担待不起!
但是郭芙知道襄阳这些年来的积累来得可不容易,不管是违法的还是盘剥的,筹集这些钱粮,训练这些士兵,都是花费了不少心血的,且不说郭靖与吕文德在退出襄阳后的心血,就是孟珙在江陵经营了多年的军备,也不能就这样消耗了啊!
郭芙只能向天祷告,让这次南宋的损失会小一点,不要让父母出事!
在府中陪着郭芙的是洪绫波——为了防止郭芙偷上战场,洪绫波几乎是寸步不离地跟着郭芙。
“洪姐姐,你不必这样的,我不去襄阳便是!”
郭芙实在是受不了洪绫波几乎神经质的跟随:“我还有弟弟妹妹要照顾的!”
郭靖与黄蓉上了战场,府中还有郭襄和郭破虏两个小家伙呢,万一有敌人来偷袭,掳了两个小鬼头去,那对郭靖和黄蓉可是个极大的打击!
洪绫波现在的功夫,略强于原著中参加大胜关击败霍都和达尔巴的杨过,但是要略逊于那时的小龙女,所以若是霍都来袭,洪绫波还不致于落败,可若是尹克西前来,洪绫波就要不敌了,更不用说两人可能联袂前来!
所以对于郭芙来说,既然已经定了留守的职责,那就安心地看顾好弟妹,为上战场的父母祝福吧!
第一天传来的消息不错,宋军围了襄阳,以一支偏师去攻樊城,蒙古军没有出战,仅靠城墙坚守。
但是南宋军利在速战速决,如果两淮与山西的蒙古军来援,宋军就不得不腹背受敌了。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宋军开始不分昼夜地攻城。
郭芙知道,攻城战是下策,因为攻城对于攻方来说,消耗太大,郭靖与吕文德之所以认为可以攻下襄阳,是因为觉得郭侃年纪轻轻,威望不著,蒙古军一定军心不稳,一攻就能攻下的。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不分昼夜的攻城,进行了五天,不要说襄阳,就是连樊城也仍然没有攻下。
俗语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宋军在士气高昂的情况下出征,居然没有一鼓而克,士气的低落再所难免——因为孟珙的去世,更让军情在一度的激愤后一落千丈,军中出现了诸如——“没有了孟相公,果然赢不了蒙古人!”的言论。
郭靖在襄阳军中威望很高,但是复夺襄樊的主力,却是孟珙的部队,郭靖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所以在连续猛攻了五天后,宋军不得不暂时后退,以求休整。
是夜,郭侃率部夜袭樊城,樊城宋军全线溃退,围攻襄阳的宋军怕中了蒙古军的埋伏,没有派军支援樊城,再度强攻襄阳,想在侧面给予郭侃打击,以缓解樊城宋军的压力。
但是襄阳急切间难下,而樊城的败军撤回,不但冲散了襄阳宋军的阵脚,也带来了更大的恐慌。
郭侃回师襄阳,将主力分作三队,同时对宋军发动攻击。
混乱中的宋军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被杀得全线溃退,在撤到长江北岸时,争夺战船渡河而不得,溺死的不计其数,留在岸边的宋军全部被郭侃俘虏,丢失的辎重更是难以计量。
郭侃将所有宋军俘虏发往漠北为奴,江南宋军皆被震动,不敢再正视襄阳。
指挥这场战争的高达忍不住落泪长叹:“孟相公十年心血,毁于一旦!”
郭靖更是大受打击,在断后力战之后,才被黄蓉和何足道、鲁有脚强劝上船撤走。
回到江陵的郭靖,如同一下老了十岁,成天默默不语,后来更是生了一场大病。以他的内功,居然会生病,那真是心丧如死了!
郭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也没法开口劝慰郭靖,胜败兵家常事之类的话,怎么能劝慰得了一心恢复的郭靖。
这样的情况下,郭芙不忍心离开江陵,陪何足道去西域的事也只好暂时搁置。
于是江陵,郭芙一待就待到这一年的中秋。这时蒙古在襄阳的主将再度换人,郭侃被调回北方了,新来的是另一个蒙古贵族。
但是不管怎么说,南宋这边短期内再也无法向襄阳发动攻击了,历史的脚步,居然以这样的方式再度纠偏回到正轨。
而在郭侃离开后,郭靖的心情似乎也有所好转——面对那样的敌手,郭靖的心情自然是要一直低落的。
当然,黄蓉和郭芙的激励,也一样起到了作用,新招募的士兵,也更需要一个振奋的主将,而不是一个颓唐的统帅。
在看到郭靖恢复了常态后,郭芙与何足道去西域的事也被提到日程上来。
黄蓉的意思,是让洪绫波跟着一起去——她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怕郭芙与何足道在一起时间长了,又要生出什么事端来。
并不是说黄蓉不喜欢何足道,只是这次郭芙回来后,已经向黄蓉暗示,自己与杨过已经确定了感情,如果不出意外,就会和杨过在一起了。
郭靖对于这桩亲事自然是赞同的,黄蓉尊重丈夫,疼爱女儿,自然支持郭芙,所以当听到郭芙要陪何足道去西域时,自然就想到了孤男寡女在一起,人言可畏的事来。
谁知洪绫波不愿意去西域,只想在江陵,或者去闯荡江湖,所以无奈之下,最终上路的还是只有郭芙与何足道两个。
“为什么你不让过儿和陪你同去?”
黄蓉私下里这样问过郭芙。
郭芙的回答是:“他在这边还有事要做。”
郭芙明白,郭侃的调任,绝对与杨过有着关系,只是不知道,他是用什么办法把郭侃给调走的。
如果郭靖不是操之过急,如果宋军不是对襄阳的失守太耿耿于怀,那么在郭侃调走后,那将是个多么好的机会啊!但是现在一切都晚了,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黄蓉又问了几句,见问不出来什么,也就罢了——她万万料不到,杨过现在正在忽必烈的帐下。
而郭芙与何足道,在郭靖身体痊愈后,也就动身北上了——这时,已经是南宋淳佑七年了,北方蒙古的大汗已在上一年选出,贵由最终战胜了失烈门,登上了大汗的宝座!
先去了趟重阳宫,见了耶律齐。
耶律齐绾了发,但是并没有什么道士的气质。
郭芙没有见到完颜萍,但是仍然备了一份小礼物给耶律齐的女儿耶律娉婷——那是一支金钗,虽然算不得什么,好歹也是一份心意。但是最重要的,是托耶律齐带给杨过的东西。
何足道不可能一直跟着郭芙,所以郭芙也有着充裕的机会把准备好的东西给杨过。
首先是一封信,信里说了自己回江陵后的一切,最后让他好好教育耶律燕的孩子,别太挂念自己。
然后是两份武功秘籍。
一份是《曼陀琅嬛录》,一份是天山六阳掌。
郭芙在信里说,累你折了一只手,赔你两分武功秘籍,也算是对得起你了!
《曼陀琅嬛录》里的掌论和身论,都是杨过用得上的,至于剑论之类的,就看他自己的意思了,反正郭芙的意见是贪多嚼不烂,这可不是独孤九剑,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下子。
至于天山六阳掌,反正一时也找不到别的走内功阳刚威猛路子的人,就也给了练九阳的杨过吧。
而且这功夫是洪七公研究出来的,郭芙把它给杨过,也是出于一个小小的报复心态,就是要让洪七公不爽!
最后是一支匕首,上面刻着“杨康”二字。
这这东西可不得了,因为这把匕首,正是当年丘处机送给杨铁心和郭啸天其中的一把,本来是郭靖的。而杨康的那一把,在杨康死后,郭靖替他埋骨时,将他的匕首也收了起来,如今却是给了郭芙。
这两把匕首,都是黄蓉向郭靖讨来给郭芙的,让郭芙把这一把转交给杨过——她把郭家手中所有的这一把匕首给杨过,而不是把杨康的那把还给他,意思已经很明显是文定之礼了。
郭芙当然知道黄蓉和郭靖的意思,只是却不反对,只做不知,现在把这匕首一起给了耶律齐,托他带给杨过。至于杨过能不能想到这层意思,那也由得他了。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连文定之礼也换过了~而且是郭芙默许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下没人说我拖泥带水了吧?我只是想慢慢来的~大家太心急了~




第十章 昆仑山上

但是当着何足道的面,明确说明这是她父母托他交给杨过的,又说杨过的那份自己也已经收下来了,也算是再次给了何足道一个明示吧——杨过父母双亡,便由全真教掌教作长辈见证他们交换文定之物。
果然何足道看到这一幕时,一脸的黯然神伤,郭芙也只能在心里向他说声抱歉了——既然你没有直接开口说要追求我,那我也只能这样暗着拒绝你了!
耶律齐知道郭芙与杨过一直在一起,如今却见她与何足道一起上路,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但是见郭芙如此行为,便也释然了,于是又给了她两块腰牌,一块是全真教的,一块是蒙古人通用的,告诉她万一有什么难处,可以找蒙古人帮忙。
郭芙谢了耶律齐,便与何足道继续上路。
而等郭何二人走到天山附近时,传来了蒙古要出兵西征的消息,带兵的,是忽必烈的弟弟,也是拖雷的第五子旭烈兀,前锋不是别人,正是郭侃。
郭芙听了这个消息,不由得愣了一下。
历史上旭烈兀西征,是在贵由登位之后,如今居然提前了,不问可知,这定是杨过的提议,说不定,也正是这个提议,才使得郭侃被调离了襄阳。
看来,整个历史是真的要被改写了,正史中郭侃的撤军,是因为蒙哥的病故,但是现在却完全不同了,因为现在在位的,是贵由,而不是蒙哥,带兵作前锋的,也不是正史中的怯的不花,而是郭侃。
何足道不知郭芙的心思,在听到蒙古军和郭侃要西征的消息后,倒是很高兴,因为在他看来,强劲的对手不在中原,而去西征,对于南宋是件好事。
郭芙看着何足道的笑脸,忍不住道:“你又不是宋人,你这么高兴作什么?”
何足道笑着说:“可是我是汉人啊!当然要帮着大宋了,更何况我还很敬仰郭大侠和黄帮主的!”
郭芙暗叹了一口气——像何足道这样的,出生和生活都不在大宋,却心系大宋的人,是该说民族气节高尚呢,还是该说狭隘呢?
想到几百年后那些ABC们,一直生活在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的身份苦恼中,现在这种只以民族划分的方式,也算是简单直接吧。只是苦了像史天泽和郭侃这样的人,平白要背个汉奸的骂名。
想到隐瞒身份在耶律燕身边的杨过,郭芙只好在心里替他祈祷,不要曝光了!
——实在要是曝光了,那也只好隐居了!
反正这神雕世界,不缺隐居的地方!
在到达昆仑山附近时,郭芙便看到在此生活的汉人渐渐多了起来。郭芙知道这是因为明教的关系,便索性带着何足道一起上了昆仑山。
相传这昆仑山乃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郭芙一路上只见湖水清灵,各种珍奇鸟兽成群出没,并不怕人——看来这慕容清在这里设明教总坛,倒没有破坏环境。
其实后世的光明顶明教总舵遗址,乃是在浙江,可能金老爷子觉得这个地方太正大光明,不够诡秘,不能代表明教的身份,所以才改到昆仑山的吧。
行到半山腰,只见远处玉虚峰、玉珠峰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那昆仑六月雪的奇观,让郭芙与何足道都叹为观止,何足道更是发出了“待天下安定了,将要来此间隐居”的话来!
郭芙心中暗笑——你晚了一步了,已经有人在这里定居了!
不过,何足道的“三圣坳”也是在昆仑山脉之中,与这光明顶并不远,到时如果何足道真的想来昆仑山定居,也不是不可以。
其实光明顶位于昆仑山何处,倚天原著中语嫣不详,郭芙在初止昆仑山脉的边缘时,便问了几个路人,也都没有问出来,也只有顺着山脉一路向西,一边走一边问,直到有一天问到一个明教的徒众,才告诉了郭芙。
原来昆仑山上本无光明顶,慕容清迁明教来此后,见没有光明顶,也就寻了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住了,改名叫做光明顶。是以此处只有明教徒众才知,而郭芙问的正是一个新入教的徒众,见郭芙与何足道二人仪表不凡,以为二人是来投明教的,便如实相告。
其实明教初至西域,没有仇敌,故此这徒众才会如此轻易相信郭芙。
郭芙带着何足道越走越高,看到那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二人皆惊叹不已。郭芙心道——这昆仑山,真不愧是“万山之祖”,若不是远离中原,真是自己也想到这里来长居了。
但是再往上走,郭芙就隐隐觉得不对了。
这光明顶好歹也是明教的总舵,怎么可能郭何二人都快接近了,都还没有一个明教的徒众出来?
郭芙心中生疑,脚下加快,何足道见郭芙忽地行动迅速起来,心中也略感奇怪,但也没有追问,当下也顾不得观赏山景,施展轻功紧紧跟上郭芙。
到得峰顶,看到一座极大的牌坊,上书金字“光明顶”,再往里走,看到远远一片宅院,虽然不甚华丽,却也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致。
这时何足道也觉得不对了,便道:“怎么回事?这明教的防范也太松懈了,怎么没有一个人影在外巡视?”
郭芙道:“小心留意,提防有变!”
何足道心中一凛,手中暗握利剑,当先便往前掠去。
郭芙知他是怕自己遇险,故此先行一步,心中虽然无奈,但也只得跟着他进去。
来到那边宅邸的大门口,仍是没有人出现拦阻二人,二人对望一眼,便各施展身法向里掠去。
推开大门,却见到有不少死去的人倒毙在各处,看样子不知是不是明教的教众。
二人心惊不已,忙穿过这最前面的一排屋子,看见里面有着很大一个广场样的空地,黑压压地坐着一大批人。
左首一群人俱都身着黑衣,只有为首几人,穿着各色不同的衣服,郭芙仔细一看,里面居然有那白毛虎王和当年曾与张贵对敌的那光明右使姓赵的。再看右首,慕容清和李莫愁也是席地而坐,身后徒众大部□着白青红皂黄五色衣服,只有少部分穿着散杂衣服的。
郭芙心中一乐——这慕容清挺有头脑啊,看来就定是后世明教五行旗的雏形了。不过看人数,还是黑衣的一方大占上风。
郭芙再看看那边穿着黑衣的人,却都是些西域的胡人,不像明教这边,都是汉人。
——难道是种族问题?
郭芙心中升起一个疑问。
这时双方都有人发现了郭何二人,引起了一点小骚动。
慕容清见是何足道,心中一愣,再看他身边的人,像是郭芙,却又不敢相认。
要知郭芙今年已经十七岁了,身材已经超过了1米6,在古人中已经算得是高佻,容貌也更加艳丽,穿着发型都与之前大不相同,再加上郭芙当年与杨过逃走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