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夺食(神雕侠侣同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口夺食(神雕侠侣同人)-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也没有报效国家的意思了!”
程英无奈,只得退下。
杨过在一旁看了,忍不住在出来后对郭芙道:“一灯大师他现在怎么这样了?原著中他很挂念故国的啊!”
郭芙道:“可能挂念归挂念,却碍于佛门清静,不愿下山吧。”
杨过摇头道:“明明心里这么想,却不愿下山,我看一灯大师也达不到开悟的境界。禅宗的要义,不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么?看来还是后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心学’比较好!”
郭芙却道:“我看程英必不罢休,她今夜与陆无双必走!”




第十章 南下大理

杨过道:“她们是去刺杀忽必烈?”
郭芙道:“我们两个离开忽必烈也不少日子啦,霍都和尹克西也一死一去,他身边现在一定招揽了新的高手,程英和陆无双若是去刺杀他,就算得手,只怕很难脱身。”
杨过道:“是啊,忽必烈不可能只招揽了这几个高手就不在延揽人才了。不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怎么阻止程英……”
说着话锋一转:“怎么现在一灯大师的态度和几年后的不同?”
郭芙摇了摇头:“谁知道呢!不过一灯大师绝不是一个避世的人,他其实仍然是一个江湖中人,只是比旁人都看得开些罢了。”
杨过啧了啧嘴,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去找程英么?”
郭芙道:“是啊,而且我们要先提出去大理,这样她们才不会疑心。我们跟着她们一起去,到时候再见机行事!”
杨过点头表示同意,便与郭芙一起去找了程英,而程英果然有意去大理走一遭,听到二人愿意同去,自然也很高兴——像杨过和郭芙这样的高手同伴,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
于是四人商定,今晚一起动身。
郭芙还怕不够笃定,一直陪在二人身侧,到得晚间,才唤来杨过,四人一起上路。
其实程英也不是想力挽狂澜拯救大理国,只是没法看着朱子柳等人去赴死罢了。她的想法是先劝他们离开,如果他们不听,就想办法带他们走,或是不让他们参加与蒙古军的战斗,以免枉死在乱军之中——就算他们每人能杀一百个敌军,又能如何?
这时忽必烈已经收降了大理国内各族的酋长,得到了当地人的指引,扎皮筏渡过金沙江,兵锋已至丽江。
不过一路南来,四人已经得到消息,忽必烈这次兵分三路,他本人自领中军,西路军由兀良合台率领,东路军由他的二舅子耶律晋率领,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大理收缩兵力,准备死守都城羊苴咩城。
郭芙等四人一合计,觉得蒙古三路大军合围,大理国必不可挡。忽必烈为人持重,三路大军中只要有一路不至,就不会直下羊苴咩城。所以程英决意与陆无双去刺杀兀良合台,而郭芙与杨过则去羊苴咩城。
“我想我的四个师兄和修文他们,应该都在国都,二妹你去替我劝他们回去吧。如果……如果说他们一定要留在那里……那也请你们等我们来了再一起作打算。”
这是程英的决定——郭芙明白这是因为她还是不愿意与四个师兄见面,如果不用她出面,就能把这事给办成了,那是再好也没有了,若是不行,那也只能再硬着头皮再想法子。
郭芙叹了口气,不过想想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凭自己和杨过的本事,自保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也就答应了。
这时大理国的皇帝已经不是孝义帝段祥兴,而是他的儿子段兴智了——名字正好与一灯大师的俗家名字相反。
段兴智刚刚继位,还没等他熟悉国内的形势,蒙古兵就打来了。
这倒不是说段兴智在当太子的时候没有关心国政,而是高氏擅权,段氏大权旁落,名为国主,实际上只是傀儡,别说这段兴智了,就是之前的孝义帝段祥兴也根本没有对国政的话语权。
事实上蒙古兵这次兵分三路,大理国最好的应对方式是死守中路和西路,先集中力量打最弱的东路军——大理国现在的兵力,其实并不像几十年前那样的弱,如果猛攻一路的话,还是有胜算的。但是相国高泰祥不愿分兵给段兴智,一定要把所有的兵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一定要死守羊苴咩城,而把其余的地方都给放弃了。
在一路南下,从大理各处的军民口中,约莫知道了这个情况后,郭芙才明白一灯大师为什么不肯下山相助的原因了——原来这个大理国,已经不是段氏的了,而是高氏的,所以一灯大师才不愿意下山相助。
看来不是一灯大师不愿管红尘俗事,而是这俗事与他已经没有什么关系的原因吧!
程英、陆无双二人与郭芙夫妇分手后,徒步去了西路蒙古军所至的塔城。
郭芙与杨过便各乘一骑,直奔羊苴咩城。
到达羊苴咩城时,城门的盘查居然还并不怎么严密,也不知城里的守军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们真的以为龙首关能挡住忽必烈么?
进入城内,郭芙先去皇宫外求见七公主段岚,结果知得段岚已经有了一座公主府,于是二人便再依着守门兵的指点,找到了段岚的府邸。
从这里可以看出,先帝孝义帝段祥兴对段岚有多宠爱——二十多岁了没出嫁,还特地给她修了个公主府。
到了公主府,二人向守门的兵士报了姓名,不多时武修文便从里面走了出来,见到二人更是满脸堆笑。
“郭姑娘,杨大哥,你们怎么来!你们喜得千金,我们都没有去,反而要你们来大理,真是太失礼了!”
武修文一边把二人迎到里面去,一边向二人道。
郭芙客气了两句,便问他:“你父亲和另几位师叔伯都在这里么?”
武修文道:“我父亲在,另几位都在宫中,商议破敌之计。”
杨过皱眉道:“蒙古军盛,只怕破敌不易。”
武修文叹道:“若让我提一支兵,死守龙首关,自可将三路蒙古军分头击破,可恨高泰祥不用朱师叔之计!”
郭芙道:“大理国国势如此,此天意也。”
武修文道:“泗水渔隐师伯想要劝陛下处死高泰祥,收揽大权,再图抗蒙!”
郭芙大惊:“大敌当前,岂可再自乱阵脚?”
武修文道:“朱师叔也是这样说,所以现在也只得看着蒙古人前来了,不过范师伯去刺杀蒙古主帅去了。”
杨过大吃一惊:“什么?他去行刺忽必烈了?”
武修文点头道:“我和父亲正要追去,却不想贤伉俪到此……”
话音未落,三人已经到了内堂,厅上武三通和段岚正坐着说话。
武三通见到郭芙前来,只是点头为礼,段岚却是迎了出来,握着二人的手连道恭喜,郭芙和杨过也都还礼道谢。
二人进得屋来,也执晚辈礼见过了武三通,便问起范希仁行刺忽必烈的事。
武三通道:“我等本正在商议是否要斩杀权臣高泰祥,不料昨夜范师兄突然离去,只留下一封书信,说他去刺杀蒙古主帅了。”
武修文在一旁道:“范师伯为人一向谨慎,怎么会去作这样的事呢!我们也都是没有料到呢!”
郭芙道:“你们二位现在要去追他回来么?”
武三通点了点头:“我要去追师兄回来,但是修文却要与我同去,他两日后便要与公主成亲了,怎能与我前去犯险!”
郭芙与杨过一愣,这才知道二人居然马上就要成婚了。
武修文这个时候来当大理国附马,是表明了不为权势之意,而段岚也不以此为意,不怕别人说她是为了寻求一灯大师的帮助才下嫁武修文的——她这几年一直与武修文在一起,旁人也早知二人有情意了,只是因为段祥兴一直嫌武修文是布衣之身,所以不太满意这门婚事,武修文知道段祥兴的意思,也就一直没有提这事。
之后段祥兴驾崩,段岚也一时没有心思考虑自己的婚事了。如今国势危如累卵,武修文乘机表明了心迹,段岚向兄长表明了要下嫁武修文的心意,段兴智虽然觉得武修文有趁火打劫之嫌,但是一想妹妹早已钟情于他,自己现在也是朝不保夕,何必再考虑这些,便同意了这门婚事,下旨赐婚了。
郭芙和杨过听了,也都向武修文与段岚恭喜,武修文还好,段岚却是羞红着脸说不出话来了。
武三通道:“既是皇上下旨赐婚,你怎能擅自离开,追回师兄,我一人前去便可。”
武修文道:“爹爹,我身为您的儿子,怎么能眼看着您去冒险,而我在这里娶妻呢?”
武三通道:“我只是去追回师兄,有什么危险的!”
武修文道:“爹爹,此去且不说路上如何,你与范师伯相遇,他就算不邀您同行,您也会助他一起行事的,我不能看着你们两个人冒险!”
武修文说的没错,以武三通的脾气,就算追上了范希仁,结局只怕也是两个人一起去行刺,而不是把范希仁拉回来。
郭芙听到这里,笑了笑道:“既然如此,不如我和外子跑一趟吧。我们两个马快,赶上范师伯的可能也大——只是,恐怕不能及时赶来参加你们两个的婚礼了。”
武修文看了郭芙一会儿,道:“那可真是太不好意思了,还要让你们夫妻帮忙!”
郭芙知道武氏兄弟在原著中就是不太会考虑别人的人,所以也不觉得他的反应有什么意外的——原著里杨过和小龙女在跟金轮法王拼命,他们可是要黄蓉和郭芙赶紧闪人的!于是便说:“没什么,我在随师父练铁掌时,各位师伯对我也很好,现在范师伯有了危难,我出点力也是应该的。”
武三通却说:“哪能让你们小夫妻去作这种事,还是我跑一趟!”
段岚也道:“还是我去请皇帝哥哥派出快马使者,让他持诏书诏师伯回来吧!”
武三通道:“哪里还来得去请诏书!”
郭芙和杨过心里均想——你哥哥巴不得有人去刺杀蒙古统帅,哪里会下诏书啊!
于是郭芙连忙道:“不用了,还是我们去吧,我们两个的马都是万里挑一的,快去快回,也好尽快回来。以我们两个的身手,谅来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言外之意,就是范希仁就是不想回来,让她和杨过的身手,抓也抓回来了!
武三通愣了一下,想想也是——忽必烈是蒙古王爷,身边能人无数,自己去,那是不如郭芙与杨过两个人去了!
他以为郭芙和杨过要去帮忙行刺了!
郭芙知道他误会了,但也不想多说,当下就辞了武修文和段岚,出门上了马就往龙首关而去,直追范希仁。
但是一直追出很远,都没有见到范希仁的身影。又追了两天,忽必烈的兵锋已经过了龙首关,东路军的耶律晋也已经到达了姚安。杨过与郭芙有点奇怪,便戴上了人皮面具,去找忽必烈。
忽必烈见到二人忽至,丝毫没有表现出怀疑的神色,反而很热情地把二人迎进了自己的王帐。
杨过和郭芙只是说自己本来在大理游玩,见到忽必烈军至,故此前来相见。
郭芙趁机看了一下,见忽必烈身边有四个打扮各异的人在身边。
忽必烈见郭芙不住打量身边的四人,便向郭芙道:“这四位是小王的贵客,这两位来自高丽的崔成立,崔成柱兄弟,这一位是来自吐蕃的宗子方,这位是原西夏国的游侠李恪。”
四人在忽必烈说到自己的名字时,都向二人点头示意。
忽必烈又向四人介绍郭芙与杨过,道:“这二位是我王妃的好友,这位姑娘位姓柳,这位先生姓于,名爱国,乃是异姓兄妹。”
杨过笑道:“向王爷告罪,其实我们不是异姓兄妹,而是师兄妹。前年我们两个已回乡成婚了。”
这一句话也是向忽必烈报告自己这两年的行踪,打消忽必烈的顾虑。
忽必烈呵呵笑道:“恭喜恭喜,可惜小王俗事缠身,不能前来,真是失礼!”
说着招呼手下人,呈上两个盒子来,盒子上有烫金的百年好合。
郭芙与杨过俱都是一愣,马上反应过来——忽必烈一定是听耶律燕说起了自己结婚的事,又知道二人是高来低去的高手,所以一直把这份礼物带在身边,准备随时给二人。




第十一章 再入蒙军


就算是出兵在外也带着——这忽必烈的确是懂得招揽人才的英主。
而且忽必烈在初见到二人时,根本不提二人结婚的事,仍然把二人当做兄妹来向身边的人介绍,可见他对江湖中人的忌讳也很明白,绝对不自作聪明。
但是现在呈上这盒子,却又明白告诉你他什么都知道,果然是天威难测!
郭芙与杨过对望一眼,各自收起盒子,向忽必烈躬身行礼道谢。
忽必烈却笑道:“二位何不打开看看,若不合意,我也好立即再补上一份,以表我的心意。”
郭芙知道忽必烈这不是客套,而是想使出手段更加笼络,若是不打开一看,忽必烈还当是自己清高,看不起他了。
于是便与杨过对视了一眼,各自打开盒子,只见杨过的盒子是长的,里面是一支长过一尺的人参,几成人形,须发皆明;郭芙的盒子却是正方,里是一支首乌,大如人首。两样都是罕见的东西,而且都是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武林中人,除了武功秘籍,就是护身的宝衣宝甲,再之下就是治病解毒的良药。
前两样东西,郭芙与杨过都不缺,软猬甲两个人现在是一人一件穿在身上,武功也都不错,所以二人见到这两样东西的时候,连眼都直了。
忽必烈见二人神色,知道二人对这两样东西都很满意,便笑道:“这两件东西,不知二位可还满意?”
杨过道:“王爷如此厚爱,我二人不能为王爷立得寸功,实在汗颜。”
忽必烈笑道:“于先生何出此言,小王求贤若渴,像先生如此大材,日后还要多多仰仗才是!万望二位幸勿推却1
郭芙与杨过均知忽必烈的意思是让他们两个出安治天下的国策,而不是指武功方面,但是那上个新来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本来看见忽必烈出手就是两样天下罕见的宝物给了郭杨二人,又听得忽必烈如此称赞二人,心中自然不服,只是当着忽必烈的面,无法发作便了。
这时天色正值午时,忽必烈吩咐传饭,让众人一起陪着自己用饭。
酒过三巡,那吐蕃的宗子方虽然年纪最长,已年届五旬,但是却最沉不住气,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拿着一只酒杯就向杨过走了过来——郭芙是个女子,他总不好欺负一个女人。
杨过见他神色,知道他的心意,便微微一笑,静看他的手段。
那宗子方走到杨过面前道:“在下与于兄弟首次相见,真是一见如故,请容在下敬您一杯1
杨过端起酒杯,稳放在胸前,看他怎样。
只见宗子方自己斟了一杯,左手执杯微微向前撞来,右手的酒壶作势来为杨过斟酒,却是壶嘴来点杨过右手虎口,壶底却暗带着来撞杨过左腕的暗招。
杨过知道若是应对不好,他这左手酒杯撞来,便是第三招,到时便要逼得自己出丑。
但是见他杯中酒微荡,就知道他的内功远不及自己,便口中笑道:“宗兄太客气了1
说着左手一张,连拂带抓,不但消去了他右手的招术,还一把抓住了宗子方的酒壶,手中内力一送,宗子方被激得脸上一红,手中酒壶不由自主地一倾,壶中的酒便倾了出来,杨过杯子往上一凑,正好接住这酒,右手端着酒杯向他手中酒杯撞去,同时小指一挑,拂上对方手上穴道,这时两杯相交,发出清脆地声音。
杨过一边笑道:“多谢兄台美意1
说着将杯中酒送入口中,眼睛却是一直看着宗子方。
宗子方手上穴道被拂中,杨过内功到处,宗子方半边身子一阵酥麻,待得宋子方缓过劲儿来,杨过已经把酒给喝了下去,对宗子方笑道:“我也敬您一杯吧1
说着也拿起桌上的酒壶,平端到他面前,也不见他倾倒,平端着的酒壶里一注酒水从壶□了出来,正射入宗子方的酒杯里。不多不少,一滴也没有多酒出来,正与宗子方的杯口相齐。
这一下不但宗子方的脸色变了,那一边的崔氏兄弟和李恪的脸色也变了。
以他们的功夫,想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