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夺食(神雕侠侣同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口夺食(神雕侠侣同人)-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段氏的国运无法挽回,这也是天命使然吧!作为段氏的臣子为国断头,也是我作为臣子的分内之事1
这是高泰祥的临终遗言。
杨过与郭芙对此都很不以为然——明明是一代权臣,何必说得这么好听!
但是这言语毕竟起到了效果——忽必烈认为他是忠臣,为了安抚民心,不但没有杀他的家人,反而划分了几个郡县,让他的后代作了当地的土司。
但是天定帝,却仍然没有消息。
于是杨过与郭芙便向忽必烈告辞。
“我们在江湖中也有几分薄面,说不定能在江湖中为您打听到段兴智的下落,所以我们特来请求您同意让我们暂且离去1
杨过的理由有点牵强,但是也向忽必烈表达了一定要离去的意愿。
忽必烈当然也没有强留,因为他自己也快要走了。
兀良合台的兵在他的接应下,很快也打通了巨甸、石鼓,到达了羊苴咩城,大理大局已定,他要尽快回到漠南——那里才是他的老巢。长期带兵在外,是招忌之道,这一点他很明白——虽然这也是杨过点醒他的。
而且,相国被杀,皇帝逃走,国都陷落,军队所剩无几,这都表示,大理国在事实上已经灭亡了!
杨过与郭芙告别了忽必烈后,快马加鞭,来到了一灯大师的居所,而在那里,他们看到了武氏兄弟夫妇,还有渔樵耕读四大弟子。
但是没有程英和陆无双。
郭芙与杨过都是暗暗心惊,郭芙忙拉着公孙绿萼细问。
原来程英与陆无双一路西去,准备刺杀兀良合台,却在半路上遇到了范希仁。
范希仁并不蠢,他是当大将军的,不是一个匹夫。
所以他出城后并没有去找忽必烈,也没有去找耶律晋。
忽必烈的周围,一定有高手护卫;耶律晋的弟弟,名字叫做耶律齐,范希仁很清楚自己不是耶律齐的对手。
范希仁不是怕死,而是怕自己死时没有完成任务——所以他选择了兀良合台。
而就在他上路不久的时候,他居然遇到了程英和陆无双。
范希仁并不知道程英和陆无双的目的,虽然他对陆无双没什么好感,但是对程英这个看着她长大的姑娘,总是还有着一份情感,于是范希仁就劝程英与陆无双赶紧离开大理。
程英见到范希仁也很惊讶——她以为他应该是在羊苴咩城中的。由于她与陆无双之间的事,四个师兄都很反对,所以她也实在不想见到四位师兄,只想暗地帮一把几个师兄,明面上一切都由郭芙和杨过出面好了。但是却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范希仁。
范希仁没有说自己的目的——他明白程英的性子,所以不想让程英也赴险,只说自己是去察探军情的。程英也没有说自己的目的——她怕范希仁阻止。
于是三个人两条路,却向着同一个方向行进。
可是当范希仁和程英陆无双在兀良合台在塔城所住的县衙外相遇时,双方的目的也就不言自明了。
几乎没等范希仁反应过来,程英的六脉神剑就出手制住了他。程英知道到了这一步,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打消范希仁的念头的,而一旦争吵起来,这事就没完没了,甚至于不可收拾了!
所以还没等范希仁反应过来,他的穴道就已经被程英封掉了。
程英和陆无双先回过头把范希仁藏到了安全的地方,然后再进去刺杀兀良合台。
此时正值夜半,兀良合台的身边守卫也正处于精神最差的时候,程英与陆无双可以说是一击即中——这得怪兀良合台自己不好,他在自己的卧室周围布了有近五十名卫兵。这么严密的防御,不是主将还能是谁?
于是程英和陆无双突然袭击,一个用六脉神剑,一个用冰魄银针。
这一下连渔网阵都没用了,五十个身经百战的高手,因为仓促受袭,刚刚反应过来就被杀光了。而兀良合台听到外面的动静,刚刚起来,就被程英二人闯进来割断了喉咙。
程英和陆无双在杀死兀良合台后就施展轻功逃了出去,一路上虽然有人不断追杀,但是她们两个的轻功也都不弱,很快就出了城,而古代的城墙反而阻止了城内的追兵,等开了城门再追出去,哪里还找得到二人的踪迹!




第十三章 怒发冲冠

在城外转了一圈又从另一个城门翻进了城去,城内的蒙古兵要么乱作一团正安排全城戒严,要么追出了城外,根本没想到两个刺客还会跑回来,程英和陆无双进了城,找到了范希仁——在一个客栈里。
好吧,简单点来说,就是三个人就这样躲了一夜——来搜查的士兵也不是很仔细,因为已经明确看到两个女刺客出城去了——甚至第二天都没走,又风察了几天,确定兀良合台是死了,没有杀错人,这才启程回去。
路上范希仁与程英长谈了一次,但是程英和他仍然是谁也没有说服谁,最终的结果是程英和陆无双回了绝情谷(这是郭芙的猜想),范希仁也回了羊苴咩城。
郭芙与杨过也没有办法——好在羊苴咩城里的几个人都逃了出来,毕竟像郭靖那样一定要殉城的人不多。而且,连皇帝和相国都跑路了,他们凭什么要死节?
于是武三通等人连夜撤出了羊苴咩城——武修文与段岚,也一起逃了出来。
郭芙与杨过辞别了一灯大师和慈恩,也开始回襄阳。
当然,在此之前,他们又去了趟绝情谷,在那里见到了一活得仍然很恬淡的程英和陆无双——也许她们受到的反对的确很大,像陆无双这样性子的人,居然也能接受如此无聊的隐居生活。
所以在离开绝情谷后,郭芙对杨过叹道:“看来,原著中的你,在经过十六年的消磨后,的确是有可能隐居的。”
杨过道:“别胡说了,原著中的我可是在十六年里过得风风火火的,性子可没消磨多少!”
郭芙呵呵一笑,又道:“只是如今,不知怎么收服万寿山庄和山西一窖鬼了!”
杨过道:“管他们呢!反正我现在也没必要给你妹妹办什么大寿,没这样人也无所谓的!”
郭芙却道:“但是那一年的蒙古军一样要来啊,就算两个千人队可以不管,但是南阳的火药怎么办?”
杨过道:“这个不需要很多人啊,到时候纠集好手一起去就行了。你、我,再加上二妹和三妹,还有洪绫波,大不了再把何足道也叫上,嗯……再不行就向慕容清借几个人……对了,我们明明可以通过丐帮来做这事啊,我已经是你妈的女婿了,还费这个心做什么啊!”
郭芙哈哈大笑,扬鞭而去,杨过也只有摇头加了一鞭赶上。
回到襄阳,正赶上过年,郭芙看到三个女儿已经在满床爬了,心中忽地就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受来——那是一种忽地就涨满了整个胸腔的溢出情感!
杨过走过去抱起一个孩子,对在一旁看护孩子的武思青道:“这三个孩子没少惹麻烦吧?”
武思青摇了摇头,叹道:“这点小麻烦算得什么,樊城那边的麻烦却是不小1
杨过吃了一惊——他与郭芙一路赶来,路上少有羁停,也就没注意襄阳这边的战事,难道樊城有失?
郭芙也是连忙追问,一问之才才知道,高达欲要出兵攻蒙古以减轻大理的负担,但是两年多前的襄阳大胜,让他起了轻敌之心,防范疏忽,被蒙将史权突袭击败,樊城失守!
樊城乃是襄阳屏障,樊城失守,襄阳就会完全处于蒙古的兵锋之下,所以郭靖与黄蓉最近一段时间都在襄阳的帅府中研究对策,连过年也不例外,以致于郭芙与杨过回来后,在郭府中并没有看到他们夫妇。
郭芙与杨过对望了一眼——果然,宋蒙之间,就算没有大战,小战也是不断,想要维持和平,那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干着急也是无用,在与三个女儿玩笑了一阵后,郭襄与郭破虏两个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两个人都强拉着杨过出去展示自己新学到的功夫。
郭芙向杨过打了个眼色,杨过知道她是让自己抓紧一切机会向郭襄和郭破虏传授二十一世纪的一些思想,不要太拘泥于封建的婚姻观和忠君思想。
杨过对郭芙作了个“OK”的手势,然后就带着两个小鬼头出去了——现在这两个孩子也已经十二岁了,真是时光如梭呀!
三个小女娃儿还不认得人,但是母女的天性,让她们自然对郭芙的亲近产生感应,都乖乖地伏在郭芙的两条腿上。
郭芙轮流抚摩着三个女儿的小身体,柔声问武思青:“她们三个过得可还好么?”
武思青笑道:“那还有过得不好的?个个都把她们当宝呢!”
郭芙忽地想起什么来:“现在可要哺乳了?”
武思青摇了摇头道:“一个多时辰前才喂过,不用的。”
郭芙道:“怎么现在喂乳的时间也变了?”
武思青道:“我也不知,可能年岁大了,吃得也多了,但是顿数却减少了,所以时间也变了。不过师父你不在,府里请了两个乳母呢!三个小鬼能吃得很,一点也不像是女孩子,吃起奶来像饿狼!”
说着吐了吐舌头,扮了个鬼脸:“嘿嘿……”
郭芙也笑骂道:“死丫头!再乱说话,小心舌头上长个大疔疮1
正说着,郭靖与黄蓉回府了,听说大女儿回来了,也都往这边赶来,路上遇着杨过,便也一起来了。
郭芙许久不见父母,也忙站起想迎,结果郭靖却一直与杨过谈着樊城与大理两处的战事,只是与郭芙略为寒喧一下而已。
倒是黄蓉,她最疼爱这个大女儿,原著中虽然认定要为小女儿费最多的心思,可现在郭芙一直四处奔走,远不及郭襄和郭破虏一直在身边让黄蓉来得心安!如今见到郭芙回来,心中更是怜爱无比,忙拉着郭芙的手问长问短。
郭芙听到这些关怀的话,总是异常感动,在看着郭靖在与杨过说话的同时,总是应着黄蓉的问话而向这边看来,也知道父亲终究也是一样关心自己的,心情更是激荡。
不过在一边与黄蓉说话的同时,也知道了高达因为擅自出兵,导致樊城沦陷,受到了贾似道的责难,与留守樊城的吕文德的弟弟吕文焕也起了矛盾。
当时吕文焕力主持重,要等朝廷发文,派出援兵,或者在两淮或四川地区动手后,再出兵。
不料等了一段时间后,居然等来了四川安抚制置使,名将余玠因被奸相谢方叔陷害,愤而自杀的事。高达怒火中烧,不顾朝廷动议,强行出兵会战,结果樊城被偷袭,吕文焕兵少,险些被害。
自此吕文焕与吕文德兄弟二人皆深怨高达,认为高达轻举妄动,致使樊城要地失陷。不过因为介玠的死,南宋朝廷为稳为主,也就放过了高达,不然两个重镇主将全都易位,只怕军心不稳。
但是现在高达与吕文德兄弟相处得不好,一气之下又带兵回了江陵——他身为襄阳知府,居然不顾襄阳安危,只管自身,实在是教郭靖失望!
郭芙听郭靖说了,心中也是感慨不已——南宋的武将,大抵也就是这样了吧。一心为公的,能有几个?
吃过晚饭,郭芙陪着父母一起在院中散步,杨过带着几个孩子玩耍逗乐。郭靖却只是在夜色下沉默不语地在庭院中踱步。
走了一会儿,郭芙忍不住道:“朝廷如此昏暗,看来想要中兴,只怕是无望了!”
郭靖叹息道:“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怎能看着蒙古人的铁蹄蹂躏我大宋国土,使我大宋百姓惨遭无辜杀害!”
郭芙道:“但是为国效力,却不免遭人嫉恨。若是蒙古施仁政于天下,那就好了!”
郭靖摇了摇头:“我幼时在蒙古多年,蒙古人生性好勇斗狠,只怕想要他们约束自己的性子,那是做不到的。”
郭芙道:“这也未必,蒙古人也有一样不歧视汉人的,也有温柔的人。”
说着看了一眼黄蓉,把心一横,便把上一次见到华筝公主的事说了出来,只不过理由成了与何足道一起去金帐汗国找解药了。
郭靖与黄蓉听了,都是一时无语,最后还是郭靖长出了一口气,道:“虽然是她害了我母亲,但终究是我对不起她多些。”
黄蓉却道:“此间是国家大义,与儿女私情无关!”
郭靖闻言一凛,重重点了一下头,道:“不错,蒙古人杀我汉人无数,此仇此恨,怎能不报?”
郭芙道:“您想要报仇?想要把蒙古人都杀光么?”
郭靖愣了一下,道:“那也不是,蒙古人也有好人,也有妇孺百姓,有罪的只是蒙古兵将。”
郭芙却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若是我军北伐,只怕也是同样残杀蒙古百姓。”
郭靖叹道:“若能双方议和,永不动刀兵,那就最好了!”
郭芙道:“休说蒙古人不会同意,就是大宋这边,若是有朝一日军强马壮了,也会撕毁和议北上的。昔日联金灭辽,和联蒙灭金,不都是如此么?而且有大宋在江南,北方中原汉人心怀宋室的,就会不断揭竿而起,蒙古人又岂能容忍!”
看了一眼郭靖,又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讲仁义的宋襄公,不过徒惹人笑罢了!一旦两国之间,攻战的利益要大于和平的利益,就一定会有一方起兵的啊!如果倒一个个儿,宋强而蒙古弱,您会为了蒙古百姓奋然而起么?”
郭靖一时沉默不语,半晌才道:“你说得虽有几分道理,但是我大宋如今处于劣势,蒙古人四处烧杀抢掠,我自然要为国为民,奋然而起。”
郭芙点了点头,叹道:“蒙古人的确凶残,我与何足道去西域的时候,还看到他们屠城呢!不过,如果他们修仁政,不滥杀,爹你还要为宋廷出死力么?”
郭靖沉吟了片刻,道:“若是蒙古真的出现了仁君能臣,可以以仁义治天下,则民心自然归抚,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郭芙知道,自然归抚是不可能的,南宋这边朝政虽然昏暗,但百姓的生活总体来说也还比江北的要好,根本不可能到反而去欢迎蒙古人的地步,到头来只怕仍不免一战。只是郭靖今日所说,似乎就是蒙古修仁政,他也要死守襄阳的意思,这令郭芙不由得有点心慌,于是索性又问道:“那如果大势所趋,父亲您还要与襄阳共存亡么?”
郭靖回头看着郭芙,一字一顿地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郭芙沉默了一会儿,又道:“侠以武犯禁,只怕朝廷到头来容不得您!”
郭靖慨然道:“我在荆襄数十载,早已与荆襄军民共存亡!我为我中华之国,为我天下之民而战,虽死而无恨!又岂只为赵氏一姓耳!”
郭芙看着郭靖,她终于明白,这世上的确有一种东西,叫做气节!在她这样的现代人看来,这种气节虽然值得尊敬却是远远比不上留着性命的实惠!在她看来,只有不做无谓的牺牲,留下性命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只有这才是实惠的东西,也才是最重要的!
百姓能够生活得更好,何必在乎别的呢?但是对于郭靖,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来说,气节才是最重要的。
襄阳的军民,并不是被郭靖强行绑在一起的,他们是对郭靖的崇敬,也是对这一股气节的坚持!他们对抗蒙古人,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赵氏的天下,而是为了一种气节!只要有这股气节在,就算是宋亡了又算得了什么呢?汉人的文明,文化,就是由这样一股气节才能流传下来,代代相传,乃至千秋万代!
在那一瞬间,郭芙感到很羞愧——她只想到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比之于郭靖,她实在是太渺小!
——英雄,果然是伟大的!
郭芙叹着气,无法再说一句话!
黄蓉看着丈夫的脸,心中柔情无限,挽上丈夫的臂膊,只觉得这一生所系,是如此的英雄人物,实在是不枉的了!
郭靖见妻子女儿的眼中都透出理解的光芒,心中也是激动异常,忍不住低声吟唱:
“怒发冲冠,凭槛处、潇潇雨歇……”
郭靖的声音,并不是唱歌的好料子,但是这歌声在夜色与月光下扬起,当真是直透人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