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三世-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付旭东听见。也顿时有抑制不住的**,遥指着已经渐渐西沉的太阳,突地吟诵:“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念完,两人又是相视哈哈大笑。

    直看的门口两卫兵莫名其妙。笑完,林展拉着付旭东到了自己的大帐里商量开了。

    “妈妈的,明天开拔,这可是蒙帅给咱们证明自己的机会,老付,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做?”林展搬过地图开门见山地说道:“咱们之前一直是负责后勤运送,这次可以走到第一线,你脑子转的快,给我出点主意,该怎么做。”

    付旭东笑着道:“你还想怎么做?一切按照军事操典来做就是了。蒙蕴教官训练我们的时候不是给我们讲过很多了么?”

    “哎呀,不是那些。蒙蕴教官教的那些都是骑战的战法,在这片以沙漠戈壁为主的地方,总该换换吧?再说了,咱们第一次出征,是不是该弄面大点的旗帜打头阵啊?”

    付旭东一听,忙摆手道:“别别别,你小子活腻味了。你没听出今天会议上蜚将军说的意思么?野战当今世界无人能敌的过我们手下的秦军,可敌人为什么还摆开阵势要在精河与我们决战的样子,蒙帅是怕有埋伏,所以让我们先去探探路。如果你打着高头大旗,如果真有埋伏,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林展一听是这理儿,可一想,又道:“可是你也看出来了,咱们手头上的部队骑兵很少,只有一个斥候营,那是侦查用的,不是拿来冲锋陷阵的。步兵要摆开阵型很慢,嗯,虽然蒙帅有过改进,不过大体上还是需要近一分钟才能摆出第一个防御阵型,攻击阵型就更不用说了,所要耗费的时间更长。这样一来咱要立功要等到什么时候?”

    付旭东伸了一个懒腰道:“这就不是我们所要操心的了。该打的时候自然就有的打。排兵布阵咱们还不行,我晚上还要回去好好和我的参谋们学习学习呢。”

    由于付旭东和林展都是现代人,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骑兵训练,但是对于冷兵器的步兵战法还是生疏,所以蒙僖有在他们军团中找了几个老军侯组成参谋团教他们如何排兵布阵。

    林展一想,还是有些不甘心,咬了咬牙道:“老付,这是咱们第一次出击,不能生搬硬套,要不就不干,要干就要干出彩。”

    付旭东一听,奇怪地问道:“你小子又有什么想法?”

    “是这样的,我觉得咱们的部队太多,妈妈的,你两万,我两万,还有中华军配给咱们的两个炮团,加起来快五六万人了,这么多人一起行动目标大不说,还容易让小股敌人跑了。我的意思是,你看你那个斥候营能不能借我组成个游骑团。。。

    。。。

    “不行!”付旭东想也不想的摇着头拒绝了,“我就一个斥候营,给了你,我拿什么侦查?再说了,你要斥候干嘛?斥候骑兵只装备了简单的盔甲,难不成你还想拿他们打冲锋啊?”

    林展一听,笑嘻嘻地道:“这你就不懂了吧?你就给我嘛,要不,我不要哦一个斥候营,你给我一百名骑兵也行。”

    “,你这是把这些兵马当成自己的物品了啊?”付旭东笑骂道。

    “我们是军团长,虎符都握着呢,当然是我们的啦。怎么样?借我用几天,立了功算你一半!”

    “我就怕功没立到,反而。。。。

    林展豁地一挺胸膛,骂道:“,你小子就这么信不过我老林吗?”

    付旭东看林展真好像要急了,忙道:“好啦好啦,借你就是,反正‘镇楚司’的人会给我们送情报。不过,话说回来,最多五天,五天之后你必须把斥候营还我!”

    林展一听,乐了,搂着付旭东的肩膀道:“放心吧,我肯定会还你的,同时还你一个大美妞!嘻嘻!”

    付旭东撇了撇嘴,“得了吧,能护住你那小命就不错了,还小妞呢。对了,上次赏花大会你怎么没去挑个宫女回来做老婆啊?”

    林展道:“你不也没去么?咱老林可不是那样的人,段慧还在家等我回去娶她呢!再说了,陛下把那些宫女送给我们,谁知道身边是不是放了个间谍。。。

    “嘘。。。:的段慧就白鹤呗,扯啥乱七八糟的!”付旭东知道段慧是林展心里一直惦记的一个姑娘,可是没料到这老林连秦旭也敢怀疑。

    半晌,老林才道:“哎呀,没事的。这些事情都是人人心知肚明的事,那些军官会将那些宫女娶回家,未必没有向陛下表示自己忠心的意思,不用担心啦!”

    “隔墙有耳,小心为上啊。心知肚明不代表就可以随意嚷嚷。”付旭东还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算了算了,不听你瞎扯了,我回营了,你明天派人过来接管我的斥候营吧!”

    “瞧好吧您呐,付爷您慢走!”林展在付旭东身后怪声怪调地道。惹来付旭东一顿老拳胖揍。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孰轻孰重

    达奎士的过程非常简单》简单到只要是个人就能感林展和付旭东两人根本没有遭遇到任何抵抗,就收复了奎士。这让林展和付旭东有种一拳头打在棉花上,有力无处使的感觉,难受的要死。苏特军的这个举动让林展坚定了执行自己计划的决心。

    西征军团一共八支甲等军团,根据秦旭和赵菁华达成的协议,每支西征的甲等军团配备两个炮团,一个营队的装甲运输车队,如此西征军团才有可能这么迅速的进行西进。当然,装甲师,坦克师也有,甚至二炮部队也有,只是装甲师和坦克师只有两支,二炮部队只有一支,而且这些部队只负责守卫,不参与进攻。

    战斗机也有,兰州军区的所有战斗机都属于这次西征军团的可调配范围内,不过除了五个战斗机编队外,其他的战斗机编队调动需要得到兰州军区司令的允许。这是中华主席赵菁华亲自下达的铁令。

    这些当然是远远不能达到蒙僖想要进行真正西征的军力配置的。在蒙看来,如果真正要进行西征,必须有足够的后勤保证,最起码子戍的龙骧军和徐陵的第二军团必须能抽调出来参与进攻。而且装甲师至少能有十个,炮团需要十个师,而不是如今的每个军团两个炮团,二炮部队必须听从指挥,随时给予远距离的火力支援。。。。。件都还没有达到。按照秦旭的意思,这些条件赵菁华没有同意前,那秦军暂时不要西征。只要能保住新疆就可以以此来跟中华谈条件。

    但蒙僖却不是这么想的。

    “以吾之有攻敌之无,是为利盈势亏;以吾之无而胜敌之有,是为利势皆上也。”

    《尉缭子》中的这句话一直让蒙僖奉以为经典。

    “从来没有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战争条件,对于一个军事统帅来说,也不可能等到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以后才动战争,有时候可能三个条件只占有其中一个,甚至一个都没有。在这个时候,只有靠统帅自己去创造!”

    本着这样的观点。蒙对西征的八支军团的火力配置都进行了严格控制。八个所属军团的所有炮团,装甲车,乃至二炮部队的指挥权蒙僖全部收回,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把它们都集中起来。只有委派了任务的军团才可以按照蒙僖的安排接受多少炮团和装甲车的使用权。比如这次林展和付旭东作为全军前锋,进逼精河。

    除了蜚独隐隐猜测到蒙僖这么做的原因,其他人根本没有料到蒙究竟想要做什么。就连林展和付旭东这两个现代人也没有想那么多。不过,就算他们两人能想到也不会有心情去想。因为他们现在正忙着指挥部队进行着各自的计划。

    到达奎士后,林展将军团指挥权暂时交给了付旭东,然后带着付旭东给他的一百斥候,加上自己所部的三百斥候带上急行军所需要的水和食物,在夜色降临之后一路向南。

    林展擅自将军团指挥权交给另一个将领。这是秦法所不允许地所以付旭东忙着在军中参谋地帮助下将秦军组成大秦时地行军队列。缓慢朝精河移动。而林展地军团只能先驻扎在奎士。幸好林展委派了第四军团第一部地校尉秦时河东频阳人叔孙胜暂时统领全军驻扎。

    林展一路南下。走白杨沟。过鬼门关。在第二日拂晓直达精河县南地南戈壁方才停下。一个晚上骑马急行近三百里。四百骑兵每人两骑换乘前进。中间根本没有休息。作息皆在在马上。离开了铁路线地周边地地理环境极其恶劣。四百骑兵不灭不休。渴了就拿起马侧悬挂地水壶小喝几口;饿了就拿出战甲胸前兜中地压缩饼干。放进干燥地口腔里。生生忍着饼干刮过喉管地疼痛咽进肚里果腹;累了就依靠在马上。头枕着鬃毛小憩一会。。当这种生理需求极度需要地时候。四百斥候会骑在马上掏出侧带中地塑料袋。就在马上解决。

    这些动作无一不对骑兵地骑术。心理。意志都有极高要求。

    林展当初在咸阳接受训练地时候。听蒙蕴说过这种保证骑兵最高机动力地行军方式。据说当年地匈奴骑兵已经后世地蒙古骑兵就能达到这个程度。林展对这种方式有了一种近乎着迷地崇拜。当年在古兰拓打阻击地时候。林展就经常在阵地快被突破地时候动决死冲锋。用一股血气来挽回即将一败涂地地战局。从心底来说。林展是个喜欢挑战极限。为了成功和进步会用近乎残虐地方式对待自己地人。

    蒙蕴地训练是有效地。但远远没有达到林展心中那种自虐般地程度蒙蕴所要训练地是一支令行禁止训练有素地骑兵部队。而不是骑兵中地特种兵而且现代社会拥有高效地运输网络和便捷地交通工具。根本不需要这么委屈士兵进行这么遭罪地行动。

    可极为佩服秦旭地林展显然并不认同。比如这次他带着四百轻装斥候走荒无人烟地戈壁。山谷。偏远绿洲。还要接受各种新疆沙尘地侵扰。竟然轻易地穿插到了精河县城郊!

    “将军,前方就是精河县下辖的托托乡。乡中不过百户人家,不过却构筑了许多军营,目测估计敌军在三千人左右,沿乡修筑了一些碉楼,还有一条宽达三米的战壕绕着大半个乡。具体敌军是欧洲军还是苏特军不好判断,他们都装备着黑金战甲,不好判断。”

    前来汇报的是付旭东手下的斥候兵军侯张可。原楚国吴县人。身材不如一般秦人那般高大,透着一股南方人的机敏。只是,一夜的急行军,嘴唇被干燥的西北环境打磨的脱皮,皮肤看上去也是干涩异常,声音更是沙哑,不过整个精神还算不错。

    南戈壁地如其名,只是一片荒凉的戈壁,只有在接近精河县的一角有几片小小的绿洲,西北呼啸狂风近亿万的雕塑为这个戈壁塑造出了无数的雅丹地貌,时空风蚀了一个硕大山体,还有数个起伏的山丘横亘在林展的面前。林展就站在一个山丘上,其余斥候都在山丘下的一块被风化成菇状的巨石下修整。

    拿着望远镜照了照,林展也是哑着嗓子问张可:“这么远的距离,看来要靠近点才能有所收获,你方

    看见何处可供我军藏身?”

    “托托乡西角有片树林颇大,足可容纳我们而不被敌军现。只是要到那里必须经过客娜达镇。”张可摊开地图,对林展道:“将军请看,客娜达镇在托托乡以东二十里,正好在那片树林的南面,再往北十公里就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铁道主干线,若是要进入树林必须经过客娜达。”

    张可所说的树林是梧桐林,是精河县水源来源地,黑水沟滋润下孕育出来的一片树林。

    “咱们不去铁路主干线,明日这个时候老付的前锋就应该到这里了,我没必要去抢那个功劳。对了,张军侯,从小树林能看见托托乡的情况吗?”林展沉思了一下又问道。

    张可犹豫了一下,有些迟疑地道:“将军,我不是本地人,能够带着大伙走这么远无非是现代地图的精准和望远镜的好使。不过,凭借目测,那树林正好毗邻托托乡,那一侧应该就是敌军的水源,那一边应该没有挖掘战壕,可以从容渗透。只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通过客娜达?”

    林展一听,也不禁责怪自己心急了,不过他可不是会主动道歉的那种人,于是扯开话题道:那点战壕,他们还以为自己还在进行热兵器战争呢,那么点宽度的战壕战马随便就一跃而过,而且是修这种没有层次的单条战壕,除了做他们的坟墓没有任何别的作用。”说完,林展仿佛下了决心般,眼神坚定地看着张可问道:“客娜达的居民有多少,是否有敌军,你今天务必搞清楚。”

    张可惊讶地看着林展,讶异地道:“将军,您是想。。。。。。?”

    “精河县的一切基础都是建立在艾比湖之上,无论如何,我要在大军压境之前攻占河沿子镇,掘开或控制住精河县的水源,彻底切断敌军想要从艾比湖补充淡水的企图。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任何阻拦的人都必须清掉。。。展的语气已经是一片冰冷。

    张可也是深吸一口气,大吃一惊。他吃惊倒不是林展所说的要屠灭一个村镇屠村对于秦军来说太正常不过,根本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而是吃惊于林展所说的要掌握河沿子镇的水源。

    精河县这个特殊地段,又处在大西北地区,可以说,水是最珍贵的东西也不为过。河沿子处于精河县东北角,距离县城不过十几里地。由于艾比湖原为咸水湖,不可直接饮用,河沿子镇靠近艾比湖的湖畔,在艾比湖和黑水沟之间。这里建有四座咸水处理站。精河县居民除了一部分采用天山雪水支流外,大部分都依赖于这四个咸水处理站的淡水。若要攻占精河,先敲掉这四个咸水处理站显然是最好的。

    但这点林展能想到,苏特军和欧洲军怎么可能想不到呢?哈德维诺增调了一个装甲师来防卫这个地区,不但将他们的电子侦察触角延伸进了这片区域,还在河沿子镇布置了七台地对空装甲导弹车,目的就是防止秦军突然动远程打击,消灭这四座咸水处理站。这些都是中华卫星侦察到以后通过“镇楚司”交到每个军团长手里的,作为老军侯,张可也有幸看过这些资料。先不说怎么对付那支装甲师,单单是河沿子镇在东北角,穿过托托乡之后还要穿过托里乡才能到达河沿子镇,看着苏特军各乡都派了重兵的份上,仅靠这四百人就想去占领河沿子不是疯了么?

    林展看出了张可的震惊。嘴角扯过一丝神秘的笑意军侯不要诧异,我这并不是一时兴起的计划。相信我,只要兄弟们跟着我,我一定会让大家都拿到大大的功勋。”

    张可苦笑了一下,心道,再大的功勋也要有命去享受才行啊。不管他怎么看,张可都觉得林展是在疯。

    可林展却不这么认为,“我曾随陛下在阿尔泰山附近打过仗,别的没学会,只学会了一个道理:‘富贵险中求’,只要你敢拼,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如果等后续大军慢慢集结在精河与敌军会战,会死多少弟兄你想过吗?如果我们这次能成功,精河敌军不战自溃,这可是个天大的功劳啊!张军侯,为了少死些兄弟,我决定拼了,你呢?”

    张可看了看眼前这个有些疯狂的将军,他贵为一军统帅都不吝惜自己,还是一个新秦人。自己一个老秦的小兵头头还有什么好在乎的。何况,的确,富贵险中求。没有拼搏,哪来老秦的赫赫武威?

    “愿随将军征战沙场,纵马革裹尸亦无悔!”张可心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