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口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绝妙口才-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性。可是如果使用不当,难免失之偏颇。
    如果希望反驳这种偏颇,可以使用古今中外的伟人例子来加以说明想像力与知识丰富同等重要。比如说,我们知道,吴承恩具有超凡的想像力,因此写出《西游记》,勾画出一个色彩斑斓的天宫世界,塑造了众多活灵活现的神话人物。可是,如果他没有足够的知识,或者只有少量的知识,他能想像出来这些东西吗?姑且不说吴承恩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也姑且不说小说中涉及的天文、地理、历史、建筑、风土人情等知识,就从主要情节来源于玄奘西游取经及有关孙悟空的传说,也正是作者靠多年的学习与走访、倾听而获得的。没有这些知识作支撑,吴承恩无论怎样想像也建构不起《西游记》的。
    使用例证反驳法,要注意选取典型的例子和丰富的材料,否则就会缺乏或将降低说服力。
    五、词句辨析法
    喜欢辩论的人,常常都会出现滥用名人名言的毛病。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采用对名言进行辩析的方法加以驳斥。
    有的人比较固执,即使对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他都始终不予承认,无论他人怎样解释,他都固执己见,“死不改悔”。
    当人们都“精疲力竭”,“纷纷败走”的时候,他常常还会得意洋洋地说:“不要以为你们人多就可以说服我!伟人不是说过吗,‘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对这种人的论调,关键要抓住“往往”二字。“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并不是说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有可能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这种人的习惯就是“为我所需”、“断章取义”,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这种行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不可能完全绝迹,你完全有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神仙。
    以上种种方法,你可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参考。

承认错误有窍门

    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所以人人都应该学会道歉。衷心的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但是,道歉这种事,说起来非常容易,可是真正做起来却是有困难的,比如碍于面子,想亲口说出道歉的话语,不是没有难处的。

    知错就改,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词语,比如说声“对不起”、“我错了”等,可是不少人个性很强,说这样的话还真有点儿不好意思。
    怎么办?下面的方法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1、用特殊的方法表示。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以用别的方式来代替。一束鲜花可使前嫌冰释;把一件小礼物放在对方的餐桌上或枕头底,可以表明悔意,以示爱念不渝;大家不交谈,触摸也可传情达意,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2、用书面道歉。有时光嘴里说“对不起”是不够的。写在纸上比嘴里说的更有份量。你可以给对方写一封道歉的信,表达你由衷的歉意。
    3、采取补偿的具体行动。给对方送点小礼物,请对方一起吃饭等都不失为好办法。具体行动更能表现出你的诚意。
    4、赞美对方心怀宽大。大多数人受到赞美后,都会不自觉地按赞美的话去做。
    5、给对方发泄心中不快的机会。让对方骂你,将心中的怒气发出来,是挽回友谊的好办法。否则不满淤积在胸中,数年不散,你与对方将永远难修旧好。
    6、夸大自己的过错。你越是夸大自己的过错,对方越不得不原谅你。
    道歉的方式很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记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大人物有时也道歉,丘吉尔起初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这是以赞誉的方式表示歉意。
    2、你如果没有错,就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这种做法,对任何人都没好处。同时你要分清深感遗憾和必须道歉这两者的区别,有些事你可以表示遗憾,但不必道歉。
    3、应该道歉的时候,就马上道歉,越耽搁越难启齿,有时甚至追悔莫及。假若你认为有人得罪了你,而对方没有致歉,那你应该冷静,不要闷闷不乐,更不要生气,也许对方正为如何道歉而不好过呢。

第二节 捧出一颗心去,收回满天情来

    “心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就像有些人见了官就害怕,说话全结巴了,还怎么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呢?在武林中有个谚语:三分能力,七分胆量。讲的就是见刀枪而不恐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如此才能发挥出自身的武功。所以有胆有识才是良好的行为规范。

拿出真心与人交流

    卡耐基说:“自己要说什么话题,一定要有深刻的感受,不能随便就决定一个话题。除非你对自己所选择的题目有着特别偏爱的情感,否则就别希望对方能相信你的那一套陈词滥调吗。”

    对自己的话题要有深切的感受,这一点极为重要。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对自己选择的话题有实际接触或体验,对这个话题充满热情,那么,你就不用担心人们不喜欢听。
    一、对话题高度的热情与真诚
    在纽约,卡耐基参加过一场演讲,演说者的热情和真诚所造成的说服力,他认为“至今无有出其右者”,“这次演讲是‘真诚’战胜常识的绝例。”
    这次演讲是这样的:
    在纽约一家售卖公司里,有个一流的推销员介绍了一个很反常的事例。这个推销员说,他已经能够使“兰草”在无种籽、无草根的情形之下正常生长。根据他的经验,把山胡桃木的灰烬撒在新犁过的土壤里,很短的时间就能够长出兰草!他坚信,山胡桃木灰,而且只有山胡桃木灰才是兰草能够顺利长出的原因。
    在评论这位推销员的演讲时,卡耐基很温和地对他说:“你这种非凡的发现,如果是真的,那么,你完全能够在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你想想,一公斤兰草种籽就能够卖好几块钱啊!如果这是真的,你一定会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可是,很多参加评论的人都觉得他所说的非常荒谬,认为这种事情完完全全不可能发生,除了吹牛还是吹牛。
    可是这位推销员马上站起来高声宣布,他没有错,并且提出最强烈的抗议,说自己并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什么理论依据,不过向自己的听众陈述自己的亲身经验而已。他说,他知道自己说话的对象,他相信自己的良心,并且阐述自己的经历,扩大原先的论述,提出更多的资料,举出更多的证据……
    这个人的声音充满热情和真诚,他对自己的经历非常赞赏,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经过一番渲染,事情发展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不少人都认为他所说的是事实,都站到他那边去了,还有不少开始怀疑卡耐基。
    卡耐基知道,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更多的人会承认这个并不存在的事实,于是就问那些人为什么,是什么东西动摇了他们自己原先的观点。这些人一个接一个,都说是因为演讲者的热诚和笃信使他们自己怀疑起自己的常识来。
    卡耐基也很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于是只得写信给农业部请教这个问题。农业部的人给卡耐基答复说:“要使兰草或其他活的东西从山胡桃木灰里长出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从纽约还收到与你的问题相同的另一封信,问的也是一个同样的问题。”
    原来那位销售员并不知道世界有这样的好事情,可是自己却在演讲会上如此坚持,所以马上写了封信去询问此事,如果是真的,他倒是真能够成为百万富翁。
    对这件事情,卡耐基是不能忘记的,并且获得了一个启示:在演讲过程中,如果说话者热切强烈地相信某件事,并热切强烈地渲染,一般都能够获得人们的信任和拥护,即使像宣称“自己能够从由山胡桃木灰当中培植出兰草”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实也无妨。
    因此,卡耐基认为,人们所归纳、整理出来的信念,即使属于常识或者真理,如果缺乏必要的热情和真诚,又会产生多大的说服力呢?
    资料表明,很多参与谈话的人,特别是参加演讲的人,都会怀疑自己的话题是不是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而要使自己的话题让人们感兴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对自己的话题充满高度的热情,表现出最大的真诚,这样一来就能够抓住听众的兴趣了。
    卡耐基听到过这样一个演讲:
    在一次演讲中,一个演讲者警告听众:“如果任由人们在奇沙比克湾捕捞石鱼的方法继续下去,不出几年,这个品种就会绝迹。”
    这个人对自己所说的话题感触深刻,真诚、热烈到了最高地步。他的内容及说话的态度都充分显示出这一点。在这个人开始发表演说时,卡耐基这样博学多才的人也不知道奇沙比克湾里有什么石鱼这玩意儿。他猜想,绝大多数听众也和他一样孤陋寡闻,并且缺乏兴趣。
    可是,这个演讲者还没有讲完,卡耐基说:“恐怕我们全体已经愿意联名向立法机关请求立法保护石鱼了。”
    对任何事物,都必须具有高度热情,下面的故事足以说明:
    有一次,有人问起前美国驻意大利大使理查德·华须本·乔尔德“何以能成为一位意趣无穷的作家”,“成功的窍门在哪里”。
    他的回答是:“我非常热爱生命,因而无法静下来,使我觉得必须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告诉人们,所有的窍门,仅此而已。”
    有一次卡耐基去英国伦敦讲学,一天,他们一行人听完演讲,其中一个著名的英国小说家说对他说:这场演讲的最后一部分比第一部分更令人感到有趣。
    卡耐基问他何以如此,他回答说:“演讲者本人似乎对最后一部分兴趣较大,而我一向都是依赖演讲人来为我提供热情和兴趣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说是全部人,至少很多人都是如此,所以一定要记住,热情与诚实最能够抓住听众。
    二、对话题深切的体验和感悟
    卡耐基告诉我们,在谈话特别是演讲过程中,除了要热切强烈地投入之外,还必须仔细地选好讲题。
    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卡耐基训练班有一位学员,在一次作业中,他以描述美国首都为题发表演讲。他所根据的事实,是仓猝中从当地一家报社所发行的一本小册子里肤浅地搜集来的。在演讲过程中,由于消化不好,缺乏必要的生动性,不连贯,所以听起来枯燥无味,而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一味念着没有任何生机的材料。听众难受,他更痛苦。
    两星期后,在这位学员的身上发生一件悲惨的事情:他的新车停在街上,被一辆不知名的车撞个稀烂,而这辆车逃逸得无影无踪。这件事是活生生的,是他亲身经历的。在下一次作业中,题目还是关于美国首都,可是他举的例子却是自己的汽车被撞坏的事情。当他说起这辆撞得稀烂的汽车时,情感真切,义愤填膺,就像火山爆发。
    同样是演讲,两星期前,听众烦躁无聊,在椅子里扭动不安,而现在却给了他以热烈的掌声。
    卡耐基一再强调,如果话题恰当,成功就在你眼前。
    一般来说,谈论自己的信念话题是不会错的。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你就可能对周围的某些方面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你不必舍近求远,上天入地去寻觅话题。这些话题,通常就在你的意识中,只要你留心,你就完全能够找到很多有价值的话题。
    美国电视台播出立法委员就死刑而举行的听证会,许多人都参加了这次听证会。对这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正反两面的意见争论很激烈。在这些人之中,有一位洛杉矶警署警察。很明显,他对这个问题已经思考再三,因为他的11位警察同事都死在和罪犯打斗的枪战中。根据这些事实,他心中萌发了对于死刑必要性的强烈信念。他说得情真意切,从内心里相信自己的理由正确。最后,立法委员会通过了死刑的法律。
    绝妙口才最大的吸引力,其实就是出于一个人对话题深切的体验和感悟。    
    波士顿有一位律师,仪表出众,说话流畅,用词恰当,声音清晰,可是,只要他一说完话,人们都会说:“这是个狡猾的家伙。”
    这个律师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样不好的印象呢?
    卡耐基认为,这个律师给人一种虚浮印象,虽然满口漂亮的辞句,可是很难看出有什真情实感,因此,很多人都不相信他。
    同样在波士顿,一家保险公司有个推销员,此人个子很小,外表也很不起眼,甚至有时还会停下来思索一下,似乎要说什么。按理说,这种人说出来的话,肯定不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是,他说出来的话,很少有人会怀疑他的诚意,都认为他的话语字字出自真心。
    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距今已有百年,可是他的一生,他的言词,真诚深挚,却永远与人类同在。如果就法律知识而言,很多与他同时的人远远超过他;他缺乏足够的优雅、顺畅和精致。可是,他在盖茨堡、古柏联盟,与在华盛顿国会山庄台阶上发表的演讲,历史上却无人能够超越。其原因何在?就是他是用心与人说话。
    你可能会说,自己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卡耐基却认为,要使自己忙碌起来,一定要使自己对事情感兴趣。
    有个人曾经问卡耐基怎样才能有兴趣。
    卡耐基说:“你对什么事感兴趣呢?比如说,鸽子,鸽子……”
    这人满头雾水:“什么?鸽子?这有什么使人感兴趣的!”
    卡耐基说:“是啊,就是鸽子。你到广场上去看看,喂喂它们。到图书馆去阅读有关它们的资料,再回到这里讲述它们。”
    他照做了。等他再回到班上时,已再无半点犹豫退缩,一开始便以养鸟者的狂热来谈论鸽子。当卡耐基想要他停下来时,他正说到有关鸽子的书本资料,而他已经把它们都读遍了。
    卡耐基说:“这个人的演讲,是我听过的最有趣味的演讲之一。”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建议:对自己目前认为很好的话题,你应该更深入的了解,设法多知道一些这方面的情况。因为对某件事了解得越多,就对其越热诚。
    怀亭是《销售五大要则》的作者,他经常对推销员发表独到的见解,其核心就是“一定要用心去了解自己所推销的产品”。他认为,“对一项优良产品知道的愈多,便会对它愈热心”。
    此种情形用于说话也是行得通的,对这种事物懂得愈多,你就越有热情,越有兴趣。
    有了这样的基础,与人说话的时候,你就会依着自己倾注在谈话中的热心程度而表现出自己的兴趣。因此,在谈话过程中,不要抑制自己真诚情感,也不要在自己的真实感人的热情上加个闭气闸。让听众看看,你对谈论自己的题目有多热诚,这样,你就能把握住听众的注意力。
    如果你要走上台去对听众发表演讲,你就应该像出征的军人那样充满自信。心理学研究证明,轻快跳跃的脚步也许大部分都是装出来的,可是就是这种装出来的步伐,却常常会为你制造奇迹,会令听众觉得你有非常热切想要谈论的事情。
    在发表演讲之前,你如果有时间,不妨做做深呼吸,想像一下自己的“丰功伟绩”,在说话的时候,你把头抬得高高的,下颚向上仰起。这种肢体语言,是向听众暗示,你全身每一部分就都在告诉听众,他们将获得重要的信息或启示,效果常常会很好。
    你要发出足够响亮的声音,使大厅后方的听众也听清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