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滑头"处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滑头"处世-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所作所为,都是因果报应。所以,处世应当遵循古人之教
训:沉默是金。
两千多年来,鲁仲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崇高的
地位。作为一个对历史进程没有任何重大影响又没有留下什
么了不起的文章论述的人物,却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这是
中国历史上的怪事。事实上鲁仲连不过是迎合了中国文人的
传统思想,取巧才是他一生最大的本事,几千年来也没几个人
第 89 页
能学到家。
中国文人的最高理想境界在李商隐的《安定城楼》里说得
最明白“:永忆江湖成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以帝王之师辅
佐乱世逆转乾坤,然后功成身退隐居世外,追随老庄的天地大
道。集孔孟的入世和老庄出世于一身,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
心目中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有没有过?有,但只有一个。五
千年以下,留侯张良一人而已。既然达到这样的境界太难,那
就退而求其次,于是鲁仲连这样的人物就成了最佳选择:以世
外高人的身份指点卿相名将,又以世外高人的身份从不真正
介入,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声名得来更是容易,这样的划算
买卖到哪找去 ?
世人都在传颂鲁仲连义不帝秦的高妙风范。但鲁仲连凭
着三寸不烂之舌滔滔宏论的时候,信陵君已经窃得虎符锤杀
晋鄙,统帅八万精锐之师杀奔邯郸之围而来。有没有鲁先生
的那篇宏论邯郸平原君都已经得救了。鲁仲连所保住的不过
是本人的面子和保住邯郸城的重要性实在是难分彼此高下,
所以他才对鲁仲连如此感激涕零。可怜信陵君费这么大周折
担负这么大风险最后还要浴血奋战解救邯郸之围,在平原君
心目中未必就比鲁仲连更值得感激,这投入产出比的相差也
实在太大了点。如果鲁仲连肯去经商,肯定是古今中外最精
明最成功的商人。不过话说回来,咱们的鲁仲连游历天下,不
求仕不求利,他靠什么来养活自己?没准跟孔老夫子的得意
门生子贡先生一样是兼营珠宝生意的。也只有商人才能有这
样精明的智慧。
除了不义帝秦,我们鲁先生另外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就是
第 90 页
聊城之围了。但再仔细分析当初的形势,燕将攻占聊城之后
在本国被人谗言,已经断了退路。田单举齐国之兵围聊城,虽
然一年多也打不下来,但也是早晚的事情。摆在那位聊城燕
将面前只有死路一条。我们鲁先生所作的不过是写了一封
信,卖弄了一下当时纵横说客人人精通的煽情手法把人人都
知道的事实再说了一遍,逼得这位将军提前自杀了。说到底
他也没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说是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出
手,这就是鲁先生的智慧。他在信里说的得是好听,一开头摆
出一副忧心聊城平民苍生的架势来。问题是当田单攻占聊城
之后屠城的时候,我们的鲁先生跑到哪儿去了?嗯,屠城不屠
城那是田单的事,我鲁仲连虽然心疼苍生,可我作为世外高人
也管不了他啊。屠城的恶名让田单承担去,我鲁仲连只管凭
着这封信就可以名垂青史光照千秋了。只可惜了那位燕国将
军,在前后退路断绝的情况下据守孤城,让一代名将田单举一
国之兵,伤亡惨重一年也攻不下来,让全城士卒百姓对他死心
塌地,如此人物。只可惜生不逢时,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这
样一条好汉到头来只能拿自己的命给别人的名字增添光彩,
除了感叹老天不公,还能说什么?
鲁仲连的处事技巧其实跟那些纵横策士没什么两样,但
在那个时代那种险恶的生存环境里,那些叱咤风云的纵横人
物没有几个得以善终的。鲁仲连看见了他们的命运,吸取了
他们的教训,采取了置身事外,不求功只求名的策略,避免了
那种悲惨的结局。鲁仲连的行事方式里,有商人的精明计算,
有纵横之士的分析与雄辩,也有庄子曳尾于涂中的狡智。他
代表了战国时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最高生存智慧。
第 91 页
不多管闲事,便不会受辱。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
自尊自重。对自己要苛刻一些,不要放纵自己,到欢迎你去的
地方去,你会受到善待。不要不请自来,不要不招自去。若主
动承担义务,事败会招人怨恨,事成也得不到别人的感激。插
手别人的事,易沦为被嘲弄的对象;干预了本不该干预的事,
大多只能狼狈而返。
第 92 页
使人常有饥饿感
让人们的嘴唇上总沾上些许甜液蜜浆。尊敬感是以欲望
来测量的。例如对付口渴,只宜减轻口渴程度,却不宜彻底解
除口渴。美好的东西,惟其少,才加倍地美好。第二度来到的
事物往往身价顿减。餍足了的快乐是危险的:它们甚至使那
些永恒卓越的东西也受到嘲弄。使人愉悦亦有法则:打开其
胃口,但永远不让其吃饱。迫不及待的欲望比饱食之余的餍
足感作用更大。期待越久,我们的快感越强。
蜚声世界的英国硬壳虫乐队在其早期久久打不开局面,
除在利物浦地区有点儿影响外,他们的唱片一直挤不进全国
畅销唱片的目录,人们养成已久的欣赏习惯顽固地排斥着这
种反传统的新玩艺儿。
乐队的经纪人艾泼斯坦独具慧眼,看到了该队的潜力,
决意改变这种萧条的状况。他把一批代理人 派往各个编制唱
片目录的城市。这些人到了各个城市之后,在规定的同一时
间里到处购买硬壳虫乐队的唱片,并故意到已售缺的商店三
番五次地催问下一批唱片的到货时间,同时还向电视台询问
购买该唱片邮购商店的地址。大量从各地收购来的唱片,又
经艾泼斯坦自己的唱片商店再转手批发和零售出去,从而伪
第 93 页
造出硬壳虫乐队唱片十分走俏的“繁荣”假象,经过这样几个
月的来回循环折腾,硬壳虫乐队的声望轰地一下子上去了,这
种音乐变成了英国的流行乐。不仅如此,硬壳虫效还越出英
国国界,飘洋过海,迅速传到了许多国家,成了一种世界性的
流行音乐,影响了一代人,甚至使英国在数年之内能借此平衡
国际财政收支。
流行是大众的趋向性思维和行为。思维可以是不自觉形
成的,也可以是人为有意制造的,甚至可以是蓄意伪造出来
的。硬壳虫乐队开始的名声大噪就是伪造的结果。在商业活
动中,流行尤其重要,流行商品就意味着大批量的生产,广阔
的市场和高额利润,因此,为了广开销路,在产品的流行上作
些文章是值得的。
只要让人们的胃口感觉到饿,他们的欲望便会被勾起来,
争先恐后地到处找吃的。这种“吊胃口”的技巧,关键在于不
让对方感到满足,使其欲罢不能。
这一心理规则能够给人以下启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
就必须刺激起对方的欲望,暗示只要能办成事,好事就在后
头,并不时地给些甜头,让他相信你所说的并非是一句空口大
话,于是在不断的刺激下,他的欲望也就被挑了起来,这时就
是你牵着他鼻子走的时候了。
在当代产品行销市场中,由于成功的行销策略,可以使产
品的受欢迎度超过计划指标而产生市场缺货,供不应求。若
无法马上弥补时,极有可能使消费者产生“由爱生恨”的心
理。此时,一些虎视眈眈的竞争厂商就会趁机煽动等待购买
的消费者转向购买,并企图抢占市场。这时,巧用“空城计”则
第 94 页
可以帮助原来的市场经销者度过难关,继续保住市场。美国
的绿色巨人罐头食品公司,曾巧用此计而保住了销售地位。
绿色巨人罐头食品公司是以玉米及豌豆制作罐头而打入
市场。在产品初销时,曾以身披树叶的绿色巨人作广告。由于
绿色代表健康,巨人代表强壮的体魄,所以此广告使消费者对
“绿色巨人”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产品上市不到一年,购
者趋之若鹜,知名度超过了狄斯尼的唐老鸭,销售量也大为上
升。由于市场需求出乎意料的繁荣,造成了产品的供不应求。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防止竞争品牌乘虚而入,广告代理商主动
献计,设计出“红脸巨人”的广告图案,上面写道“:很抱歉,由
于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我们感到难为情。“”绿色巨人”变成
了“红脸关公”。由于这则广告表现得相当诙谐与出色,深获
消费者的好评,竟使“绿色巨人”公司安全地渡过了市场的真
空阶段,奠定了今日绿色巨人公司独步市场的根基。
“绿色巨人”如此巧妙地创造了“红脸关公”,不但博得消
费者会心的一笑,同时更加巩固了这一名牌的地位,真可谓是
成功运用“空城计”的佼佼者。
法国有家名叫维也登的公司,其产品从世纪年代
以来,盛名不衰,产品走俏势头不减,成为上层人物争购之物
品,表现出富贵与权势地位之魅力。但这家公司坚持在稳定
产品高质量的前提下“,限量”生产,对国内外客商的求购,不
予充分满足,以保持其产品的紧俏地位。
维顿公司是法国经销皮箱的大公司,可他们仅在巴黎和
尼斯各设一家商店,在国内的分店也控制在家,并严 格控
制销售量,人为地制造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即使碰到购货量
第 95 页
再大的客户,也不为之动心。有一位日本顾客,三天上门十多
次,每次都提出要购买只手提箱,但售货员却每次都声称,
库存已罄,只卖给他两只。这种匮乏战术,获得了销售上的巨
大 成 功。
“限量竞争”之所以奏效,主要在于两方面:一个是利用人
们的心理因素,物以稀为贵,产品少,得之不易,往往成为众多
人的追求目标;另一个是防止货多质量滑坡,产生“倒牌”现
象。相比之下,生产批量控制后利于管理,利于提高质量,以
保名牌名副其实。现在,我们有一些名牌产品,在“批量竞争”
驱使下,通过扩能、扩散、转牌子等途径,产量上去了,质量却
保不住,市场面扩展了,消费者的需求却大为降低,甚至使一
些老名牌没了销路。在这样深刻的教训面前,我们的一些企
业领导是否也反其道而行之,也唱一唱。
在当今消费者心里趋向名优产品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
应当珍惜已创的名牌,在“批量竞争”中也应借鉴于“限量竞
争”的做法,在产品质量上多下点功夫。即使是扩能上批量,
也应控制好质与量的度,宁要产品好些、精些,也不能要没有
质量的多些。因此,企业在扩能改造、横联协作中,切不可放
弃质量,适当的“限量竞争”是很有必要的。
这两个都是通过巧妙的营销手段采树立自己的品牌和促
进自己产品的销售的例子。现代社会企业多如牛毛,产品浩
如烟海,如何使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惟有靠巧妙的创意和营
销 手 段。
第 96 页
为何要研究人性的弱点?
因为这是你成功的突破口
第三章
第 97 页
第 98 页
顺水行舟,因人施术
做一个达权善变,言行得体的普洛特斯(普洛特斯系希腊
神话人物,以善于变形著称)。与学者相交,谈吐之间应显示出
自己的学识;与圣人相交,行为举止应显得品德高尚。这是获
取善意的妙法。因为习性相近容易产生好感,继而才会意气相
投。你应首先观察对方的性情气质,然后确定如何与之相处。
不论他是不苟言笑,还是活泼风趣,你都应当做到心中有数,
方可顺水行舟,因人施礼。如果你有求于对方,这一点就更加
重要。即便你只是要作一个行事稳重的人,调整自我以适应他
人也是一条很有用的处世原则。当然这一条也不是常人都能
办到的。但对博闻高识,兴趣广泛之人,这也难他不倒。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性子急的、性子
慢的;有的吃软、有的怕硬;有 的喜欢甜的、有的得意酸的,等
等不一。怎样对待这些人,怎样才能使他们都能与你携手合
作,或者为你服务效力,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顺水行舟,
因人施术。
明崇贞七年,蓟辽总督洪承畴在松山战败被俘,为了笼络
人心,清帝皇太极派人劝降,但洪自视为大明忠臣,宁死不屈,
数日不食,使皇太极大伤脑筋。
第 99 页
一天皇太极因无计可施,无精打采地回宫休息,庄妃博尔
济吉特氏问:“国主大败明军,震惊天下,为什么长吁短叹起
来 ?”
皇太极将劝降洪承畴的策略说了一遍,然后叹道:“我想
征服中原,还想招降明朝将领,无奈这洪蛮子软硬不吃。”
“他爱吃哪口,给哪口,还会有不降的傻瓜。”庄妃说。
皇 太 极 频 频 摇 头 道“:难、难、难!什 么 都 用 过 了 ,他 越 来
越硬。”
“死也不怕 ?”庄妃似乎不信了。
“这倒 不见 得。”皇太 极说“:我 派范 先生 去劝 他,说 尽厉
害他都不为所动。不过范先生说,在他与洪承畴谈话时,洪几
次拂去落在衣袖上的灰来看,他并非不贪生,只是一时我们找
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听了皇太极一席话,庄妃开始建议怎样降洪之策,并开始
询问洪的身世、脾气和爱好,当听说洪最爱美色后,微微一笑,
请求说自己要去试一试,皇太极答应了。
皇太极对洪承畴是很礼遇的,虽是俘虏,却待为上宾,因
为他要收服洪承畴,而洪承畴则表示誓死不肯降清。连日来
轮番劝降,已让洪承畴感到异常疲惫和恼火,他压抑住内心的
不快,盘坐在床上,设想自己的结局。而这个时候,庄妃来到
了他的面前。
庄妃携了一个壶子,独个儿走到禁闭厅,见洪承畴已闭目
养神,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乃细声问:“此位是洪将军
吗?”娇滴滴的声音犹如出谷的黄莺。
洪承畴是个英雄,什么威逼和引诱,毫不动心,惟独对于
第 100 页
声音婉转,吐气如兰的女人特别敏感,不知不觉地把眼张开,
咦!怎么有这样一个美人儿来了?
庄妃本来就是个美女,此来又着意地打扮了一番,就显
得更加美丽动人。
洪承畴乃正色问:“你是什么人?谁叫你来的?有什么
事?”
庄妃深施一礼说:“洪将军,我知道你是忠心耿耿的大忠
臣,佩服你,可是你死都不惧,还怕我一女子吗 ?”说时嫣然一
笑。
聪明的皇妃看了看洪承畴,接着说:“你且不要问,我此
来是一片好心,想拯救你脱离苦海的!”她既庄重,又妩媚地
说。
“什 么 ?你 拯 救 我 ?想 劝 我 投 降 ?我 心 如 铁 石,请 闭 嘴!”
洪承畴又装起威武来了,但她毫不介意,继续说“:将军!你不
要轻视我,我虽是女子但却颇识大义,对将军这种英勇行为、
殉节精神,衷心钦佩,岂忍夺将军之志?”
“那你来这里做什么呢?”
“唉,将军!我不 是说 过吗,是来 救将军 的。”她的话 充满
同情,又惹人怜爱。“将军是绝食等死吗?但绝食起码要经七
八日才会气绝的。我煎好一煲毒药来敬将军。将军现所求者
不外一死,那绝食和服毒死,究竟有什么不同?将军如怕死则
已,若不怕死,请饮了这煲药。不就减轻死前痛苦了吗 ?”说完
捧壶送过去。
洪承畴经她这般一捧一跌、一怜一媚的摇荡,已身不由
主,连呼“好好!我 饮,死 且不 怕,何怕 毒药!”立 即接 过壶 来,
第 101 页
张口狂饮,不料流急气促,咳了起来,弄得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