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垃圾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垃圾之王-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造成重复装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战场气氛高度紧张,并且多门火炮集中发射时噪音很大,炮手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迫击炮是否已经顺利发射。'1'
2。重复装填的预防及相应装置
苏联在二战中,针对迫击炮的重复装填问题,就发明过一种机械装置,安装在炮口上,如果第一发炮弹未能射出,则阻拦第二发炮弹放入炮膛。我军在自卫反击战中,则使用过一种对振动感应的光电装置,提醒炮手避免重复装填问题。
发展走向
迫击炮自出现以来,结构无甚变化,与其他现代火炮相比,大多数迫击炮仍采用古代火炮从炮口装填炮弹的前装方式和没有膛线的滑膛炮管,所以它很像是落伍的老古董。但是它具有构造简单、轻便灵活、火力覆盖面积大、杀伤力强、最小射程近(最近仅50m)、射速高(每分钟可达30~50发)、造价低等特点,可毁伤开阔地及掩体内目标,破坏各种野战工事,打击高大障碍物背后目标。因此,迫击炮在现代战争中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武器,作为步兵近距离火力支援的有效武器,仍被现代各国军队大量装备,倍受各国陆军部队青睐。
近年,随着战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各国都在用高新技术“武装”古老的迫击炮,出现了几种新型迫击炮。
微声迫击炮
微声迫击炮是一种射击时只能听见很微弱的声音,同时,炮口既微烟又微焰的迫击炮。微声迫击炮实现微声,其原理并非如微声枪那样在枪口装有消声器,其秘密在所使用的炮弹上。这种炮弹弹体后半部装有一个金属圆筒,圆筒上口用发射药密封,下口开放,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燃气、烟雾、火焰都被封闭在炮弹尾部的金属筒内,所以发射时微烟、微焰、微声。目前,比利时已研制成功NR8113A1式52mm微声迫击炮,其消声效果好,既可发射杀伤榴弹,又可发射照明弹及烟幕弹。
智能迫击炮
智能迫击炮是一种无人监管的遥控、全自动迫击炮系统。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对120mm的智能迫击炮系统进行可行性演示。该迫击炮系统包括120mm线膛迫击炮、射击指挥和通信设备以及弹药补给装置。该系统的数据处理、目标瞄准、弹药补给和目标攻击都将自动执行。据称,这种自行装填的箱形迫击炮可携带20~30发弹,作战中由V—22“鹗”式飞机部署,火炮进行3分钟准备,即可攻击目标。当任务完成后,迫击炮或被重新定位,或被遥控摧毁。
复合材料迫击炮
复合材料迫击炮是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制造的迫击炮。目前,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宇航公司采用复合材料制造了一种120mm迫击炮样炮。该炮全质量只有54。43kg,比采用钢材减轻了60%,可由1人携行,因此特别适合于快速反应部队、空降部队、突击队及特种部队使用。这种迫击炮除发射常规炮弹外,还可发**确制导炮弹。
数字化迫击炮
数字化迫击炮是日本陆上自卫队正在积极研制一种可与轮式装甲车、小型装甲车等机动装备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化迫击炮。这种迫击炮的突出特点是装有C3I装置。目前,研究较为成型的是一种“利用迫击炮散布型传感器收集目标信息和观测炮弹落点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使用一套系统就能够进行目标信息的收集和炮弹落点的观测。它主要由散布传感器迫击炮弹、发射电磁波迫击炮弹、接收装置和标定装置四大部分组成。散布传感器迫击炮弹主要用于收集目标信息,炮弹能识别履带车、轮式车、气垫车、直升机和有生力量等目标;发射电磁波迫击炮弹主要用于观测炮弹落点,在普通的120mm迫击炮的底部装上电磁波发射机,在引信起动时可发射出火炮的识别代码;接收装置,主要用于接收传播(中继传送)电磁波,该装置还配有GPS定位系统,可随时标定自己的位置;标定装置主要用于信息的处理、显示、存储等。据称,该迫击炮将在本世纪初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
后记:新时代的游击利器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已结束了。反观这场战争,伊拉克人没有将迫击炮派上用场,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伊拉克人放弃迫击炮而大量使用火箭筒绝非明智之举。原因在于火箭筒是直射武器,在打击目标之前,射手必须看到目标。但是,既然射手看到目标,则目标也就有可能发现射手。尤其是美军拥有高端的光学器材和夜视器材,伊拉克人是很难逃脱这些“眼睛”监视的。而且,美军修筑的防火箭筒的工事,基本上是像“墙”一样的建筑,能够阻挡住视线就能够阻挡住火箭筒。此外,火箭筒一发射,自己的目标就很容易暴露。而迫击炮是曲射,炮弹先飞向空中,飞过一个抛物线后再砸向地面。这就很难防,地面上要防迫击炮的工事就必须是有顶盖的。像美军休息时的帐篷以及简易的防御工事,都是很好的袭击目标。
因此笔者认为,新时代打游击战,迫击炮,特别是轻型迫击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利器。
随着陆军压制兵器的信息化发展
,特别是各种灵巧弹药的涌现,使得迫击炮的地位、作用有所下降。但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近几场局部战争看,双方激战往往发生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以及草木丛生、地势险峻的山地丛林,步兵作战明显增多。为适应类似战场需求,特别是反恐作战需求,作为步兵武器的迫击炮,与军队信息化同步发展,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不断发展新技术,适应新环境,仍然是陆战场不可或缺的火力支援力量。
现代作战,肩扛背驮的传统迫击炮不能适应战场节奏。为适应步兵快速机动作战要求,提高步兵对迫击炮火力的需求,在步兵实现机械化的同时,迫击炮在逐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自行迫击炮不仅包括迫击炮发射管,还配有完整的全套弹药系统(迫击炮弹、装药和引信系统)、操作平台以及先进的火控系统。自行迫击炮装备有自动探测及定向系统、定位导航系统、激光测距仪,能实施360度的圆周射击,具有高度的战场机动性。另外,自行迫击炮采用全封闭装甲炮塔,具有一定的装甲防护能力,战场生存能力明显提高。世界军事强国纷纷推出包括轮式和履带式的自行迫击炮系统。最先进自行迫击炮系统当数新加坡SRAMS、法国2R2M、俄罗斯2C31“维纳”、美国“龙火”、以色列“卡多姆”、瑞士“大角羊”、德国“阿莫斯”。为更加满足步兵的高强度的火力要求,各国也争相研制双管自行迫击炮系统。如瑞典的AMOS双管迫击炮系统,其最大射速达24发/分,可确保16发炮弹同时击中一个目标。
现代城市作战,高楼林立,民用目标多,为避免伤及无辜平民,压缩战争损失,减轻政治压力,必须研制一种射击精度高的步兵压制兵器。城市作战,双方激战于楼群之间,机动迅速,要求提高步兵机动作战能力。这样,轻型车载式迫击炮系统应运而生。车载式迫击炮系统底盘采用改装后的“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迫击炮安装在转盘上,可以实施环射。车载式迫击炮系统装备有先进计算机火控系统,提高了射击精度;装备有先进弹药辅助装填系统,提高了射击速度。正因为它能有效地适应现代城市作战高机动性、高杀伤性需求,故称其为“移动的巷战杀手”、“城市猎人”。最典型的当数以色列索尔塔姆最新研制的120毫米轻型车载式迫击炮系统和美国“蝎”式82毫米“悍马”车载式迫击炮系统。新加坡新近定型的超高速迫击炮系统也计划安装在美国“悍马”多用途轮式车上。
总之,轻型车载式迫击炮系统具有的高度机动性和越野性,必将广泛应用于城市作战和山地丛林作战。)
在一式80mm迫击炮的深入了解下,结合92式步兵炮和前苏联陆军ZIS-3式1942型76。2mm师属反坦克炮的结构和特点,我又研发了一式80mm榴弹平射炮(最大射程3000M平射——12000M远射),这种结构简单,重量轻(0。3——0。4吨之间),射程远,威力大,平榴两用,操作方便的大炮。
92式步兵炮(92式步兵炮是日军武器装备中一种非常优秀的武器,号称“一寸短,一寸险”。是二十世纪三十四年代一种堪称〃理想〃的步兵营支援武器。尤其是对于机械化程度极低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另外,它非常适合在复杂地形上使用。例如对于山地战中的步兵营支援,就十分得心应手。而且它任务范围广,几乎能包干所有步兵营需要的火力支援种类。再加上结构简单,不但方便战时生产,相应的,使用和维护也都很容易。
'92式步兵炮'
92式步兵炮全重只有0。212吨。在75毫米级的火炮来说,实在是太轻了。因此,在运输上的要求很低,没有车辆的情况下,未经训练的畜力或人力都可以拖曳前进。在加上其可以分解运输,对战区的道路状况要求几乎是降到了最低点。可以说,92式步兵炮是一门真正可以无条件伴随步兵营作战的步兵炮。(事实上也差不多,在二战中,只要有日军大队以上规模的行动,几乎都少不了92式步兵炮的掺和)
92式步兵炮是一种非常矮小的火炮,它的全高只有62厘米,这还是包括防盾的高度。如果拆除防盾,全高会下降到50厘米左右————这个高度已经和重机枪差不多了————。这意味着92式步兵炮可以很容易被隐藏。对于需要在火线上战斗的步兵炮而言,这是非常有用的优势。利用这项优势,92式步兵炮可以隐蔽部署在离敌人目标很近的距离上,充分发挥火力的准确性/突然性和猛烈性。并且在第一时间给予步兵需要的支援。(此战术具体而言,就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非常有名的〃大炮上刺刀〃)
92式步兵炮的射界非常开阔:横向射界90度,高低射角也将近90度。这主要还是因为92式步兵炮体积小重量轻,再加上重心低。所以可以承受比较大的射角调整范围。灵活应用射角,尤其是据说可以达到80度以上的仰角,92式步兵炮几乎可以射击一切类型的目标:平射可以当加农炮用,足以对付土木工事和一般砖石工事,另外虽然炮弹初速低了点,但是打打无防护车辆和装甲车还是威力足够的;曲射可以当榴弹炮用(它本来就是榴弹炮);大仰角射击时可以当迫击炮用——-很多迫击炮的最大射角也才85度————,由于92式步兵炮是榴弹炮出身,弹道比迫击炮稳定的多,所以精度也比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80~82毫米)要好的多。同时,借助高射角,在山地作战时,92式步兵炮可以方便的配置在反斜面阵地上,这样,既可以为处于棱线或正面阵地上的己方部队提供及时的支援火力,又很好的隐蔽了自己。(日军这么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也这么用)。
麻雀虽小,五脏具全。92步兵炮的弹种算是比较齐全的了————对于一种口径70毫米,研制于1930年代的火炮,我们也不能要求过多,是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别看92式步兵炮本身超轻,发射的炮弹可一点也不轻。高爆弹重达3。8公斤。和一般的75毫米身管火炮及80毫米级别迫击炮的高爆弹是一个档次上的。这就赋予了92式步兵炮比较大的威力(相对口径和重量而言)。
实际上,从整体性能来看。92式步兵炮除了重量和体积外,其他性能是落后于西方同口径步兵炮和加农/榴弹炮的(当然,也不是落后太多)。但是武器优劣还要看使用环境。在亚洲地区,道路交通水平和军队的运输能力都远远比不上欧洲。同样一门2吨重的火炮,在欧洲可以叫轻炮,并可以跑的活蹦乱跳,但是在亚洲,就得专门成立个单位供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火炮的价值因素比重中,机动性就处于比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一点上,92式步兵炮做的很好。而且,亚洲地区的战斗中,火炮战斗强度远远低于欧洲,火炮的生存环境要比欧洲好的多。所以,92式步兵炮可以通过近距离射击,来弥补其在射程/精度/威力上的不足。并且充分发挥其一炮多用的特点,将〃性能平均=性能平庸〃,变成〃性能平均=样样皆通〃。真正的体现出〃一寸短,一寸险〃的特点。
早在百团大战时期,八路军就留下了使用92式步兵炮的记录。但此时由于缺乏专业炮兵人才,弹药补充也无法保证。所以基本是随缴获随用,用完就破坏。使用时间和次数都非常有限,自然也就没什么大的战果。
92式步兵炮真正大规模为我军服务是在抗战胜利后,东北关东军武器被苏联红军大量缴获。对于这些武器,苏联红军自己是用不着的,因此部分转交给了进入东北的我军部队————-与此同时,关内的日军大部分向国民政府投降,相应的,国民党也得到了大量92式步兵炮。后来组建的日械师中,92式的装备不在少数。————-。对于缺乏重武器的我军来说,92式步兵炮的装备,极大改善了我军的攻坚能力。尤其是当时国军的工事仍是土木工事为主的情况下,92式步兵炮平射是非常快捷有效的摧毁手段。
著名的〃大炮上刺刀〃战术,就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虽然出现这种战术的主要原因是我军缺乏有经验的炮兵,但92式步兵炮外形低矮的特点,也在客观上为这种战术的成功提供了很大的助力。由于参与〃大炮上刺刀〃战斗的火炮往往是夜间构筑和进入隐蔽阵地,体积小的92式步兵炮所需要的隐蔽阵地自然也小,这就减轻了作业量,降低了敌人发现的可能。同时,遭到敌人火力报复时被摧毁的几率也小。
至三大战役时期,92式步兵炮已经成为我军非常重要的支援火力。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两样东西:支前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兵工厂的大炮弹。〃其中的〃大炮弹〃指的就是92式步兵炮的70毫米高爆弹(另有说是75毫米日式榴弹炮炮弹,缺乏资料佐证,特列出)。在济南战役中,负责攻坚的解放军某部也曾用就地缴获的日式(92式)步兵炮轰击城墙上的国民党守军目标,并最终登城成功————此事件被记录在济南解放阁的济南战役记录中。在近年来反映解放战争的影视剧中,92式步兵炮也频频露面。如〃大决战——平津战役〃中就有我军炮兵将92式步兵炮分解搬运至楼顶,组合后,在近距离轰击国民党守军的片段。而新近的电视剧〃林海雪原〃中,剿匪部队也〃装备〃了92式步兵炮。
直至抗美援朝,志愿军仍然大量使用92式步兵炮。在志愿军的火炮配置中,每个团有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步兵炮连(每连3~4门炮)。其中的步兵炮连,装备的就是92式步兵炮。考虑到当时志愿军一个军才有火炮198门(连60迫击炮都算上),并且每个步兵师只有一个榴弹炮连(装备日式或美式75毫米榴弹炮10~12门)。这为数不少的92式步兵炮实际上就是志愿军的主要支援火力。
'性能数据'

口径:70毫米
炮管长:8。79倍口径
炮全重:0。212吨
炮全长:2。745米
炮全高:0。62米(带防盾)
高低射角:-10度至+75度(有资料宣称可达80度以上)
范围射界:左右45度
弹种:70毫米高爆弹/榴霰弹/烟幕弹
弹重:3。8公斤(高爆弹)
炮弹初速:198米/秒
最大射程:2788米
最小射程:100米
运输方式:车辆/畜力/人力拖曳,或分解运输。
1928年11月开始研制,1930年3月完成样炮试制,1932年7月设计定型,大阪陆军兵工厂和名古屋陆军兵工厂共制造3000门以上。)
前苏联陆军ZIS-3式1942型76。2mm师属反坦克炮(
概述:20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武装力量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改革。当时苏军步兵师仍然大量装备着帝俄时代设计的1902/30型3英寸(76。2毫米)加农炮,而这种老旧火炮已远远不能适应当时的战场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