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透视灵魂看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曾仕强-透视灵魂看人生-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够公正清明。


二、一切都是能量的变化

1.宇宙是一个能量场

我们说宇宙是一个能量场,并没有加上「大」、「巨大」或「超特大」的形容词,来加以描述。因为宇宙本来就可大可小,大起来极大,小起来又极小。古圣先贤,用太极来表示。「太」这个字,由「大」和「?」组成。「大」极了,加上小「.」极了,当然叫做太极。能量能够膨胀,也可以收缩。可大可小,并非固定不变的。宇宙是能量变化的场所,所以称为能量场。

英语中的能量,写成energy。它由两个希腊字组合而成,分别具有「在……之中」和「功、劳动」的意思。合在一起,便是「加进去后能够做功的东西」。

希尔顿的灵魂,来自宇宙中的能量。我们可以这样说,宇宙能量和希尔顿的脑袋互相感应,使他产生一些灵感。把这一部份的能量,转化成《失去的地平线》这一本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也是一种能量,吸引电影界的注意,把它拍成电影,促使大家热心地寻找真正的香格里拉。而香格里拉也形成一种能量,使大家找到了巴蒂斯坦、木斯塘、以及迪庆这些令人向往的胜地。

任何实体或非实体,物质或精神,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都具有能量。因此我们可以扩大范围,把能量解释为:各种事物以及彼此之间的讯息和互助关系。

宇宙间各种讯息及关系,都是能量的变化。宇宙的本质,就是能量。一切人。事,地、物,都是能量的变化。能量可以和能量互勤,也能够和能量转化而成的物质互动,产生各种关系。能量也可以封闭起来,保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守恒状态,这时候并不产生任何关系。产生关系的开放系统,和不产生关系的封闭系统,都能够互相或在内部传送和吸收某些讯息。基本上都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在天上,呈现日月星辰、昼夜,以及季节气候等现象。在地上,形成山河、动植物等形体。在人事上,彼此利害的调和与冲突,产生吉与凶的变化。

能量进入希尔顿的脑袋,产生《失去的地平线》。投入美国出版界,缔造销售奇迹,引起好莱坞的注目。拍成令人激赏的影片,将香格里拉深植在世人的心目当中。这一连串的变化,以及所造成的后果,莫非都是—种关系。有些人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看过,也没有听过香格里拉的大名。然而香格里拉并不至于受到这些人的影响,而有所减小或毁损它的美名和价值。正如我们的肉眼,根本看不见能量,因此有人相信,也有人不加以理会。还有一些人,经常把能量挂在嘴边,却搞不清楚它的真实状况。我们常常接触到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原子能,化学能等等,属于科学已经知道的能量,可以称为明能量。还有迄今尚未明白的能量,不妨称为暗能量。人类最好面对自己的局限性,体认自己的认知能力,毕竟相当有限。不可能完全了解,所以出现某种程度的神秘性,也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或者故意拿来吓唬人,弄得自己也神经兮兮,很不自在。

能量是一个统一的名称,包含已知的和未知的,全部涵盖在内。有明有暗,有开放的也有封闭的。

2.大霹雳造成万物

宇宙的情况,正如《三国演义》开宗明义所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且分分合合,随时都在变动之中。

我们姑且把宇宙譬喻为一付扑克牌,整整齐齐,完完全全地安放在桌子上。总有一天,遇着这么一个孩子,好奇或者顽皮地把它的封套扯开来。猛力向高空抛去,让扑克牌四方八面地散开,逐渐飘荡下来。掉落在地面上,形成一片混乱。原先黑桃、红心、方块、梅花分门别类的状态,也被爆破掉,杂乱无绪。经过一段时间,又来了这么一个人,弯下腰来,细心地把遍地散落的扑克牌收集起来。然后耐心地分门别类,再度依照黑桃、红心,方块、梅花的类别,由A到K,整整齐齐,完完全全地装妥在封套里。又过了一段期间,过着这么一个醉汉,顺手抓起一付扑克牌,向高空用力抛出去…,历史不断重演,但是每一次的情况都不太一样。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保罗·斯坦哈特( Paul  Steinhardt)教授与英国剑桥大学尼尔·图罗克( Neil  Turok)敦授共同提出的「循环宇宙J模型(Cyclic Universe Model),认为宇宙处在循环不断的历程中。现在的宇宙,是在上一个宇宙尘埃中诞生。换句话说,大霹雳并不是宇宙的起点,也不是宇宙的终点,却是宇宙的前后两个不同阶段,中间的过渡。宇宙的上一个阶段,经过一次大霹雳,好像扑克牌被抛向高空后散落一样。形成下一阶段,有如散落的扑克牌,被人捡起来,重新装好。然后又经过另一次大霹雳,再次飘落满地,又形成—个新的阶段。这样循环不断,持续地变化下去。宇宙与我们的身体一样,不但充满了活力,而且不断地新陈代谢,可以说是活生生的,并不是死板的,静态的。

我们身体的变化,是由于细胞不断的改变。宇宙的变化,则是能量持续转化的效应。二十世纪二O年代,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 Edwin Hubble)利用「距离我们观是地点较远的星系,颜色比距离较近的星系要称为红一些」的红化(RedShit/)理论,观测到地球以外的星系,都逐渐红化的现象。表示这些星系,都离我们愈来愈远。也就是说:现有的宇宙,正在逐渐地膨胀。红化的原因,和波长有关系。在白光的光谱中,蓝光位于短波的一端,而红波则位于长波的那—端。光波变长的红化现象,证明宇宙正在膨胀。以致各个星系之间的距离,愈来愈远,愈来愈红化。

宇宙膨胀到什度程度,才会大爆炸?科学家并不知道。我们只能说宇宙固然生生不息,但是宇宙的每—个阶毁,也就是这一次大爆炸与下一次大爆炸之间的时间距离,是有限的。到底有多长呢?应该是「不一定」的,而不是固定的,才合乎宇宙动态的常理。就好像人必定会死亡,然而这一辈子活多久?谁也没有把握。宇宙必定会毁灭,这一次什么时候会灭绝?应该也是谁都虽以预料。

大霹雳所造成的星尘,全都是能量,转化成为万物。万物同源,所以众生平等。原本是相同的根源,应该彼此平等。可惜一生下来,便全都不平等了。各色各样的星尘,各有各自的规划,构成了多元的世界。但是从本质看,可以归于一,那就是能量。也就是星尘,并没有什么分别。


3.生命是怎么来的

哈佛大学有一个研究「宇宙生命起源创新计书」(Orig…ins of Life in the Universe Initiative)  ,主持人刘戴维(DavidR.Liu)教授预期「把生命的起源,分解成非常简单的系列逻辑事件,并不需要神明的干预」。

到目前为止,进化论和创造论相持不下。另外还有一种智慧设计论(intelligent design),也加入争议。

进化论认为:物种是数以百万年的漫长期间,逐渐进化而成的。这种说法,被认定是基本的科学理论。

创造论(creationism)说:上帝创造万物。

智慧设计论指出:地球上的生命太复杂,以致不可能由进化而来,暗示有—个更高的力量,在从事设计。

我们把这三种主张,综合起来。因为这些说法,都有相当的道理,不应该有所偏废,以免顾此失彼。

想一想:当烟火在天空爆炸开来的时候,是不是一开始十分迅速向外飞散,接着散开的速度逐渐减缓下来呢?大霹雳开始,有如那一付被扯开封套的扑克牌,被猛力摔向高空,四方八面地散开,然后逐渐减缓,向地面上到处飘落。如果主持大霹雳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上帝,当然可以创造万物。把大霹雳,变成万物,就是伟大的创造。

这些被同时创造出来的万物,随着速度减缓,各自发挥「适者生存」的优势,逐渐进化。我们必须把这个「适」字,做出正确的解释。并不是「弱肉强食」叫做「适」,而是「适合于生育」的意思。凡是不合适于生育后代的生物,自然灭种而不存在。进化的目的,在于改变自己,以增加繁衍的能力,否则就要遭受淘汰。

先创造后进化,是人类尚未进化之前的自然景象。宇宙的能量,转化成万物,称为创造。万物被创造出来之后,各自进化,由于优胜劣败,所以适者生存。人类的进化,分成两个层面:一是身体方面,一为心灵方面。人体的潜能,和心灵的意念,不断地发挥功能。所产生的智慧,已经逐渐改复世界的状况。如果说这是智慧设计,所产生的效果,并不为过。

那么,从事设计的更高力量,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宇宙中的能量,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

能量具有潜在的活力,可以便物体动起来、热起来、活泼起来。这种活力,成为生命的起源。机械能使机械动起来,电能使器具做功,光能使某些东西发出光亮,化学能促使各种原料产生变化,都成为具有活力的生命。

我们不能说宇宙充满了能量,因为宇宙到底有乡少能量?并不是固定的数值,而是变动的。由于质能互变,能量可以和物质互相转换,所以能量可以产生万物。

有生命的能量,便是我们所说的生物。一般动植物的能量,表现为他们的本能。高级动物所特有的能量,特别称为灵魂。无生物的能量,也可以传递若干讯息。生物与无生物,都与能量有关。换句话说,万物包括生物与无生物,基本上都是由能量构成,我们把能量看做生命的起源。即使没有生命的物质,一旦转化成为能量,也可能产生不同形态的生命,具有不同程度的活力。


4.能量的特性是「诚」

从物质的层面来说,宇宙的本质是「能」,也就是「能量」。从早期科学所发现的分子世界、原子世界,一直到近代所知道的粒子世界、量子世界,可以说这是一个波的世界。波即是能,所以说宇宙的本质是能量。

附:能量是所有东西的基本本质

西洋哲学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发生于希腊,始祖泰利斯( Thales,624…546B.C)说了一句现代人不会注意的话:「水是所有东西的物质本原(material cause)。」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表示了三个基本哲学观念:

(l)所有的东西都只是它一时的形式,背后有一个基本本质( Fundamental Substance)。本质这个名词,现代纯粹用来指称物质,当时并没有道样的限制。

(2)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神,但是人们解答问题,不能依靠神话或神秘主义,必须回到它的物质本原。

(3)所有的东西,一定可能还原到一种本原。至于是不是水?根本不需要太过认真。他提出这样的假定,说不定抛砖引玉,把真正的本原引出来。

近代物理学所说的括,实际上和前迷的观念一致:

(1)能量是所有基本粒子的本原,它的全量不会改变,基本粒子从这个本原而形成.

(2)能量能够连成运动,变成光、热,张力,它是世界上所有东西的基本本原。

(3)要把闪耀不定的现象,和一种基本本质的观念调和起来,是十分困难的,能量是「一」,所有东西代表「多」 ,能量的一,经由运动而变成多。
  
能量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透过光波和声波,来引起人的主意。所有宗教,几乎都以光和声来显现神置,便是这个道理。有人看到了光,有人听到了声,所以才相信。光是电磁波,无远弗届。声属机械波,有距理的限制。光和声都是能量,传达的方式不同,本质相同。

从精神的层面来看,宇宙的根本是「诚」。在人类初生,甚至古代早期,「诚」是人类自然具有的精神。与生物的本能,无生物的本性,原本都是相通的。

孔子以后,世道人心愈来愈弱,「诚」才逐渐为大家所重视。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自诚明的意思,是由至诚而自然明白的,叫做全然天性。自明诚的途径,刚好相反。从明白道理,然后才至于诚的,那就是教化。

接着又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表示这两种情况,最后是一样的,称为「诚明」。诚能发光,使人光明磊落,自然发出无比的光辉。诚也能发声,说出来的话大家都听得进去,而且十分喜欢。至诚的人,可以预知未来的事情。便是以「诚」和宇宙万物相通,所获得的功效。和神明一样的灵光和灵通,所以中庸说:「至诚如神」。

能量的特性,就在于「诚」。能量之所以能够变化,即在于中庸所说的:「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能量转换成物质,就有形象。形象显着,很容易和其它物质产生磁场,而且相互感应。有了明显的感应,就产生变动,发生各种进化或转变的作用。

曾国藩先生说过:「心里面没有一念的时候,便叫做「诚」。换句话说:「动一念即不诚。」诚才有物,不诚便无物。我们今天常说的信息( information),其实也是一种能量的型式。信息化社会,最重要的莫过于诚。人之所以能够赞天地之化育,参与宇宙变化的工程,而成为万物之灵,即在掌握「诚」的要旨。

能量具备「诚」的特性,表现在「对称」、「平衡」、和「动态」这三个永远不变的作用上,说明如下:

(1)对称

世界上有阴就有阳,有宇宙便有反宇宙,而有物质也就有反物质。每一种质点,几乎都有一种反质点存在。这就是能量的对称,两边的数量相对地维持均衡。由于能量一直在变动,所以不可能绝对均等。

(2)平衡

高向低流动,使低变高;高又向低流动,以求平等。如此往复循环,为求保持对称而变动。对称本身也是变动的,永远需要努力,以求取平衡。

(3)动态

对称之中求平衡,平衡之中求对称,以致能量永远处于流变和建构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才能够维持对称的活动状态。

各种人、事、地、物以及彼此之间的交互关系,可以说时时都在变动。但是所有的变化,目的都在追求对称和平衡。

然而,一旦达到绝对对称和平衡,就会呈现静态而失去动态,那样一来,宇宙即会爆炸而毁灭。


5.诚则灵表示诚与能相通

我们常把「诚则灵」解释为「求神拜佛的时候,心要诚,祈求才会灵验,而有求必应」。实际上「诚则灵」的意思,应该是「当我们心中没有丝毫杂念的时候,我们的智慧就会充分展现。使我们对于一切事理,都能够通达明了而没有错误。这种诚即明的状况,和宇宙磁场相通,对于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和神佛一样的明白清楚。这时候所获得的讯息,和未来相印证,当然十分灵验」。我们照镜子,如果镜子清净光明,镜子里所呈现的影象,必然十分逼真。明镜的清净光明,不是外面来的,是它本来具有的。镜子上面的灰尘盖得很厚,丧失照的作用。我们只要把灰尘拭除,便恢复原来「能照」的功能。人的聪明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心地愈清净,智慧愈高。愈容易达到诚明的地步,所以愈加灵验。

宇宙是一部大计算机,一切信息,都在因特网上面。我们的脑袋,则是世界上最好的个人计算机。随时随地,都架设在肩膀上,用不着插电。只要调整好自己的脑波,便可以上网,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比所有的计算机,都迅速、方便而有效。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放松,不要施力,也不能紧张。然后花一分钟时间,在内心想象自己的心愿,或者想要解决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